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03)
2023(4518)
2022(3724)
2021(3562)
2020(3024)
2019(6940)
2018(6507)
2017(12637)
2016(6192)
2015(6685)
2014(6472)
2013(6475)
2012(5782)
2011(5265)
2010(5382)
2009(5295)
2008(5259)
2007(4777)
2006(4353)
2005(4117)
作者
(16866)
(14148)
(13961)
(13517)
(9071)
(6728)
(6369)
(5579)
(5277)
(4999)
(4828)
(4660)
(4654)
(4493)
(4375)
(4295)
(4202)
(4188)
(4092)
(3844)
(3737)
(3497)
(3421)
(3264)
(3192)
(3163)
(3022)
(2906)
(2842)
(2713)
学科
(26465)
经济(26432)
管理(20245)
(18551)
(16836)
企业(16836)
(9669)
方法(8149)
中国(7558)
理论(7019)
(6910)
业经(6307)
(6255)
数学(5595)
(5472)
数学方法(5469)
贸易(5467)
(5323)
(5303)
教育(5016)
关系(4484)
(4418)
(4335)
供销(4326)
(4302)
银行(4293)
(4268)
金融(4267)
(4157)
地方(4146)
机构
大学(95783)
学院(92934)
(37769)
经济(37099)
管理(33686)
研究(30204)
理学(28227)
理学院(27895)
管理学(27460)
管理学院(27249)
中国(22821)
(19790)
(19771)
科学(17048)
财经(15649)
(14831)
师范(14753)
(14515)
(14334)
(14133)
中心(13197)
研究所(12884)
经济学(12680)
北京(12477)
师范大学(11973)
(11882)
财经大学(11560)
经济学院(11164)
(10927)
(10422)
基金
项目(55571)
科学(44442)
研究(44258)
基金(40752)
(34628)
国家(34295)
科学基金(29701)
社会(29117)
社会科(27530)
社会科学(27520)
教育(20802)
基金项目(20644)
(20638)
编号(18034)
(17580)
自然(17284)
自然科(16904)
自然科学(16900)
自然科学基金(16599)
成果(16423)
资助(15733)
重点(12716)
(12673)
课题(12517)
国家社会(12331)
(11754)
(11754)
(11622)
教育部(11513)
项目编号(11462)
期刊
(46649)
经济(46649)
研究(32930)
中国(18322)
(16816)
教育(15046)
学报(14768)
管理(14128)
科学(12438)
大学(11619)
(10318)
学学(10268)
财经(9447)
(8297)
(7883)
金融(7883)
经济研究(7819)
业经(7495)
技术(7388)
图书(7067)
农业(6627)
问题(6067)
(6038)
书馆(5391)
图书馆(5391)
商业(4779)
(4729)
国际(4645)
技术经济(4318)
现代(4189)
共检索到146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傅璇  任天飞  
本文首先运用经济学的微观分析,揭示营销本质是“以最低的交易费用,实现价值交换”,指出营销非中性是扭曲其本质的表象特征,而营销中性体现营销的本质特征,克服了前者的种种弊端。因此,中性的适度营销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的必然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宝宏  
市场营销观念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迁而演进。尽管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是企业营销观念最深刻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而日益受到批评 ,并涌现出许多新的观点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竞争中心论” ,而“竞争中心论”却又给人一种矫枉过正的感觉。在对上述两种代表性观点批评与吸收的基础之上 ,笔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营销哲学———“三角博弈论” ,认为正确的营销哲学应该是“企业—消费者”范式与“企业—其他企业”范式的综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鹏  史天林  
在金融营销活动中 ,金融企业一般采取的是传统营销观念———产品推销哲学来指导营销活动 ,局限了营销活动的发展 ,收效甚微。金融企业需要树立新的营销哲学———市场营销观念 ,以客户为中心开展营销活动 ,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华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学习异化"源自心理主义的学习本质观和功利主义的学习价值观。走出学习异化意味着超越对学习的"客观规律"的寻找,走向"学习哲学",追求学习意义。学习的技术化、工具化与学习的心理化一脉相承,追求意义的学习观意味着走出"技术崇拜"。我国悠久的学习文化传统是构建今日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观的宝贵资源。20世纪以来的学习哲学围绕"学会思维"和"学会生存"而展开,分别以杜威和海德格尔为代表。实现探究学习观与生存学习观的互补与整合是今日学习哲学的重大课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教育哲学不是教育学和哲学"加"出来的,而是交融出来的,"酿"出来的,是它自己"长"出来的。教育哲学诞生在19世纪上半叶,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对"教育是什么"进而对"人是什么"的回答。在教育领域里工作着的人,思考和研习教育哲学,决定了其教育自觉的状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教师的哲学是教师个体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个体性、反思性和实践性品格的哲学,是教师以一定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为基础,在个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批判反思教育理论、研究教育问题、感悟教育真相而形成的属于个人的教育智慧、信念与信仰。教师的哲学是教师的为师之道,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哲学。教师的哲学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了解。教师哲学的生成隐含在教育问题的研究之中、哲学史的发展之中、哲学智慧的形成之中,"由理入道"、"由技进道"、"顿悟成道"是形成教师的哲学的基本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焦晓波  
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引入“范式”的概念,随后“范式”渗透到其它学科。库恩对科学革命的观点随环境的变迁而发展变化。关系营销范式与交易营销范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实践中两者是并从的关系。关系营销地位的上升不能以忽视交易营销为代价,关系营销的盛行并不排斥交易营销,现实中的企业应实行交易关系营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伟  
教育哲学的未来性是以教育的未来与可能为引线的思想向度。审视未来教育观念、继承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对人类教育的存在论筹划,要求教育哲学开辟未来性维度。从反思性走向未来性并不意在营造反思性与未来性的对举,而是以未来为坐标自觉校准思想发展方向,以未来性的观照引领学术范式转换,把对未来教育哲学可能性的思虑接纳为教育哲学的本己性任务。技术是影响未来教育的决定性力量。技术世界和技术统治将使人类精神、人类身体以及人类本质技术化和非自然化,彻底改变整个人类的存在方式。对教育哲学来说,这是一个存在论级别的挑战。新兴技术所引发的教育问题是全新的、人类从来没有遭遇过的新问题,对于这些新问题的解释和解决,教育哲学需要对理解教育本质的基础——人类的生命形态、生命本性、生命结构、生命意义进行重新规划,学会以前所未有的眼光审视人类生存处境,审视教育本身,对教育哲学“重新域定”,重建教育认识论,重估教育价值。“生成”、“或许”、“突变”是未来教育哲学的可能样态。人类对未来教育的形塑需要哲学家与科学家的协同,而对于未来教育思想的筹划,是教育哲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哲学,未来性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福学  
The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is a new field of study in information and philosophy circles.This article analyzes some basic issues in this new field,including its concept,emergence and goals,and thinks that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s an applied philosophy of information.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凌美秀  曹春晖  
文章从个体与社会两个层面探讨了阅读的价值与功能,前者表现在:阅读不仅使个体成为传承人类文化的动态性载体,还对个体有着不可忽视的精神安顿价值;后者表现在:阅读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功用。两个价值层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性,它是阅读对个体价值向阅读对社会价值正向传导的结果。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冯茁  曲铁华  
教育对话问题的探讨是对话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回应。从作为教育方法的"对话"到作为教育思维方式的"对话",教育对话的内涵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化。由于缺乏对对话的本体论诠释,使得理论和实践对于"教育对话是什么"的追问始终没有结束。本文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场域中的各种对话关系,在本体论层面上透析教育对话的深层内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庞庆举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成彬  罗守贵  
熊彼特所发扬的,导源于古典经济学家的,关注创新与经济变迁的理论传统,正日渐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对创新的研究也逐渐从关注"创新"本身,扩展到关注创新主体及其经济的、制度的和文化的大环境,即"创新系统"。具体到城市这一中观层面,创意城市不仅关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创意阶层集聚,更暗含着城市作为孕育创新的有机体,其经由"人——城市——人"的循环积累所达到的提升人类福祉的可能性。从经济哲学的视角看,这种可能性至少可以从两条路径来实现:一是生产力的再解放,它可通过文化层面上创意思维对工具理性的逐步超越而获得进展;二是人类存在状态的回归,它可通过制度层面上创意劳动对异化劳动的不断扬弃而取得改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巴图林·弗拉基米尔·基里洛维奇  贾燕  
管理工作作为生产特殊的知识、点子、信息的脑力劳动,与人类的认知密切相关。如果对管理过程与认知过程所固有的主体、客体相互作用进行分析,那么就必须理解这两个过程的相互关系。同样,主体客体的相互作用也是管理学作为认知科学哲学的最基本的研究目标。大体上,主体客体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二项式(双向式)或三项式模式来描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善侃  
财富哲学的一个重要视角是要视财富为有形的物质财富和无形的精神财富的统一。精神财富是日益重要的一种财富形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动力。在诸种精神财富中,我们尤其要重视创造物质财富过程中的观念文化力量。割裂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片面财富观势必导致道德的沦丧。要重视道德建设在内的文化建设,建立一种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长效机制,重视非物质无形资产财富的积累,还要破除"GDP崇拜"情结。当然,在重视精神财富时,也要重视物质财富的根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