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3)
- 2023(11490)
- 2022(9445)
- 2021(8644)
- 2020(7288)
- 2019(16535)
- 2018(15809)
- 2017(30623)
- 2016(15845)
- 2015(17345)
- 2014(16909)
- 2013(16561)
- 2012(14973)
- 2011(13341)
- 2010(13828)
- 2009(13412)
- 2008(12242)
- 2007(10892)
- 2006(9720)
- 2005(9235)
- 学科
- 济(60707)
- 经济(60612)
- 管理(50675)
- 业(47239)
- 企(41419)
- 企业(41419)
- 融(27221)
- 金融(27219)
- 银(24906)
- 银行(24884)
- 行(24084)
- 中国(24065)
- 财(22658)
- 方法(22126)
- 制(21159)
- 数学(18706)
- 数学方法(18446)
- 农(16030)
- 业经(15774)
- 务(14776)
- 财务(14736)
- 财务管理(14704)
- 体(14456)
- 企业财务(14099)
- 地方(13807)
- 体制(12463)
- 学(11662)
- 贸(11234)
- 贸易(11219)
- 中国金融(11217)
- 机构
- 大学(217576)
- 学院(216537)
- 济(93157)
- 经济(91227)
- 管理(80551)
- 研究(72887)
- 理学(68705)
- 理学院(67957)
- 管理学(66804)
- 管理学院(66393)
- 中国(62791)
- 财(49285)
- 京(45109)
- 科学(39985)
- 财经(38030)
- 中心(35479)
- 所(34948)
- 经(34486)
- 江(33291)
- 农(31445)
- 研究所(31098)
- 经济学(30590)
- 财经大学(28504)
- 北京(28328)
- 业大(28306)
- 经济学院(27578)
- 院(27047)
- 范(26866)
- 州(26565)
- 师范(26530)
- 基金
- 项目(142216)
- 科学(113552)
- 研究(106922)
- 基金(105163)
- 家(90716)
- 国家(89966)
- 科学基金(78191)
- 社会(70713)
- 社会科(67314)
- 社会科学(67303)
- 基金项目(54964)
- 省(54955)
- 教育(49229)
- 自然(48143)
- 自然科(47070)
- 自然科学(47059)
- 自然科学基金(46246)
- 划(45878)
- 资助(41970)
- 编号(41878)
- 成果(35205)
- 重点(32783)
- 制(32648)
- 部(32238)
- 发(30827)
- 创(30752)
- 国家社会(30279)
- 课题(29814)
- 创新(28806)
- 教育部(28617)
共检索到341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岳华 陈达忠
功能与结构金融认为,在制度内生给定下,交易成本和行为方式对无摩擦新古典均衡预测存在较大偏离时,新制度会朝着抵消这种无效率的方向发展,新古典模型在长期对资产价格和资源配置近似有效。
关键词:
金融制度 功能 结构 均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朱德位
金融生态不能混淆于金融生态环境,社会金融模式是分析研究金融生态问题的隐含前提。文章从社会金融体系视角阐述了就银行论金融、就贷款论金融探讨金融生态问题的局限性,着重分析了我国金融生态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乃是不协调的金融结构, 即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之间、国有金融与非国有金融之间、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之间、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二元性,认为以上原因制约了金融主体的活力、金融生态环境的培育及金融调节机制的完善,提出优化金融结构是推进金融生态建设不可逾越的重要关隘。
关键词:
金融生态 金融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军 白钦先
从系统的角度、以金融效率为落脚点、重新廓清金融结构、功能与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深入研究上述要素的可循之径。本文在超越“系统观”的基础上,基于系统科学的新视角,将金融结构、功能与效率整合在金融系统内(简称SFE框架)进行研究,最终提出了构建SFE框架的若干要义:金融结构与环境共同决定金融功能与效率、整体观是金融功能观的理论基础、金融适应效率是关键、系统综合是实现从微观到宏观金融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SFE框架 金融系统 系统观 系统科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枝仲
2007年6月29日,亚洲开发银行研究所(ADBI)和日本通产省经济与产业研究所(REITE)在日本东京召开了一个关于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回顾的国际会议。会议的主题是:"防范机制足以避免另一个金融危机吗?"。会议探讨了亚洲国家在金融危机前后的经济表现、从危机中获得的教训、危机后的改革与发展以及作为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融改革正在循着市场化、专业化、综合化、国际化的方向稳步前行。从存款利率改革到基准利率培育,从资本项目开放到汇率波幅的扩大,从银行资本风险管理到公司治理重构,从资本市场准入改革到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速,从费率市场化到保险资金运用调整,从区域金融改革试点到自贸区综合改革,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正在加紧布局和调整。这些改革有些是政策推动的,有些是金融机构的自主性改革,也有的是倒逼型改革。改革的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裴红卫
中国金融制度的演进与制度变迁是总体制度结构演进的一个具体而微的缩影 ,和整个渐进转轨改革逻辑相关。在这一大的背景下 ,本文力图从一个长期历史的视角去考察中国金融制度的演进和制度变迁 ,从而揭示和解释建国后中国金融史的变迁轨迹。
关键词:
金融制度 演进 制度变迁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楼远
非制度金融,即一般所称的民间金融,它在中国广泛存在,并在支持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非制度金融的基础是人际和社群信任,即非制度信任。但长期以来,非制度金融受到排斥,人际和社群信任也不被重视。这在中小企业融资和县以下金融领域产生了较严重后果。要摆脱这种局面,就应该给非制度金融以公开合法地位,并通过重建人际信任和社群信任,来支持非制度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制度金融 非制度金融 非制度信任 重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翁洪服
一、问题的提出在管理活动中,制度的执行问题是许多金融机构面临的棘手问题。相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而言,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的现实观察和实证案例指出,许多金融机构都曾经或正在面临这样一种困惑和疑问,为什么已经制定了林林总总的规章措施却没能阻挡住各种事故、错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鹏
本文从用户DIY的角度出发 ,认为产品的模块性是这个消费模式得以实现的条件 ;产品模块性促成了企业组织的模块性。企业组织的模块性能够很好地适应用户的DIY需求 ,因而能够很好地解决市场的不确定性问题。企业组织模块性对于不确定性的作用可以刻画为一种实期权 ,因而组织模块化将产生期权价值
关键词:
DIY 模块性 实期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予悦
我生于80年代,长在90年代,如今在21世纪奋斗。从小到大,时常设想自己的未来,成为一名医生、一名音乐家,或者当百万富翁。这些梦想虽然没有实现,但承载着我年少时多少痴狂、多少执著啊!如今,我已经步入社会,回头看看,发现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南
2015年7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通过开普勒望远镜观察到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酷似地球的系外行星,这颗被命名为"Kepler-452b"的行星因为有水与大气层,被科学家称之为"另一个地球"。就现今的技术来说,人类想要到达Kepler-452b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是人类长期以来对外太空探索取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张杰
中国既有的经济改革过程曾经出现过许多耐人寻味的制度变迁现象,"笼中虎"便属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这种现象产生于经济体制转换伊始的特殊时期并贯穿于迄今为止的整个改革过程;它一直对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路径的选择产生着重要影响,却长期被人们视作偶或发作的短期金融"症状"而等闲视之。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初步描述与解读,本文发现,"笼中虎"的产生机制深藏于由"放权让利"改革所触发的财政与银行体系汲取能力的相向变化过程。由于国家无力在短期内修复与重建残缺的内源融资制度,最终形成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只有倚重以国有银行体系为核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龚明华
本文以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不健全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前提 ,以银行的信息生产和代理监督为分析主线 ,把银行主导与温和的金融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立了一个分析框架 ,并探讨适应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并适合其市场结构特点的金融制度目标模式和微观金融主体的功能定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杰 尚长风
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正式与非正式金融的二元分割与共存,从浅层次上来看,是我国实行金融进入管制与利率管制等金融抑制政策的结果;深层次来看,是我国农村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样性程度所决定的。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化、多层次化、内部与外部不平衡性就决定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多样性与层次性。政府作为金融外在制度的设计者与供给者,其制度安排应是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状态的协调,是金融制度与农村社会内在制度发展的协调。
关键词:
正式金融 非正式金融 经济发展 内在制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立法
由于产权偏好、租金偏好以及效率偏好的政府目标函数的存在,中国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路径依赖。正是这些路径依赖,形成了国内储蓄以贸易顺差形式从国外流入国内,借助外资提高国内金融机构效率的"倒逼机制",政府主导外资引进以及依赖国际直接投资缓解国内企业融资难困境的中国外资需求偏好的制度供给机制。
关键词:
FDI需求偏好 金融体制变迁 路径依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