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0)
- 2023(14993)
- 2022(12533)
- 2021(11446)
- 2020(9185)
- 2019(20645)
- 2018(20285)
- 2017(38249)
- 2016(20510)
- 2015(22761)
- 2014(22803)
- 2013(22424)
- 2012(21126)
- 2011(19575)
- 2010(20104)
- 2009(18827)
- 2008(18314)
- 2007(16765)
- 2006(15484)
- 2005(14074)
- 学科
- 济(102701)
- 经济(102613)
- 业(51693)
- 管理(51577)
- 企(35883)
- 企业(35883)
- 农(35806)
- 地方(31385)
- 中国(29848)
- 方法(29086)
- 数学(24271)
- 农业(24034)
- 数学方法(23985)
- 业经(23515)
- 学(20838)
- 财(18709)
- 制(17673)
- 发(17021)
- 地方经济(16953)
- 贸(16061)
- 贸易(16045)
- 融(15519)
- 金融(15517)
- 银(15463)
- 银行(15449)
- 环境(15441)
- 易(15412)
- 行(15051)
- 策(14206)
- 理论(13364)
- 机构
- 学院(296484)
- 大学(290174)
- 济(128263)
- 经济(125392)
- 研究(111611)
- 管理(106826)
- 理学(89300)
- 理学院(88153)
- 管理学(86786)
- 中国(86229)
- 管理学院(86175)
- 科学(66150)
- 京(63561)
- 财(58059)
- 所(56467)
- 农(51202)
- 研究所(50650)
- 中心(50194)
- 江(48588)
- 财经(44118)
- 范(43958)
- 师范(43635)
- 北京(41476)
- 业大(41342)
- 院(41081)
- 经(39634)
- 经济学(39000)
- 州(38521)
- 农业(37906)
- 省(35903)
- 基金
- 项目(187373)
- 科学(146840)
- 研究(142448)
- 基金(132226)
- 家(114924)
- 国家(113866)
- 科学基金(96122)
- 社会(91149)
- 社会科(85966)
- 社会科学(85952)
- 省(74954)
- 基金项目(69204)
- 教育(63166)
- 划(62072)
- 编号(58674)
- 自然(58387)
- 自然科(56808)
- 自然科学(56795)
- 自然科学基金(55729)
- 资助(53717)
- 成果(48413)
- 发(47428)
- 重点(42709)
- 课题(42569)
- 部(39773)
- 发展(38687)
- 展(38089)
- 创(37722)
- 国家社会(37322)
- 性(35780)
- 期刊
- 济(166035)
- 经济(166035)
- 研究(96674)
- 中国(67311)
- 农(51547)
- 科学(42558)
- 财(42442)
- 学报(41691)
- 管理(39910)
- 教育(35009)
- 农业(33873)
- 融(33783)
- 金融(33783)
- 大学(32902)
- 学学(30956)
- 业经(29214)
- 经济研究(25762)
- 技术(25749)
- 问题(21643)
- 财经(21610)
- 经(18864)
- 业(16246)
- 贸(16028)
- 资源(15684)
- 世界(15247)
- 技术经济(14906)
- 国际(14619)
- 经济问题(14102)
- 发(13922)
- 现代(13886)
共检索到482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素文
本文以具有典型古镇特质的柿林村为样本,通过分析该镇旅游经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古镇(村)旅游经济开发与人文价值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古镇(村)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协调发展,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来协调人文价值和生态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加强文化保护,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金胜
随着崂山旅游业的兴起和青岛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崂山风景区与景中村(社区)发展不和谐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当地村民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环境资源也遭到严重破坏,景区形象和整个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此,必须从保护环境资源和保障村民利益的角度入手,统筹做好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景中村规划整治等相关工作,最终实现景区与景中村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崂山风景区 景中村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辉 张河清
灌阳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由于经济原因灌阳大部分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针对发展灌阳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对灌阳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旅游资源考察,合理开发灌阳旅游资源,分时期分阶段地进行景点开发,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政府主导下引导多方投资,解决景区交通瓶颈,实施区域旅游协作的发展战略以及及时培养旅游人才等旅游开发措施。
关键词:
边围地区 灌阳 旅游开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红梅 王喜莲
旅游景区与其周边农村社区在社会、经济、文化及环境等方面存在着紧密关系,二者在旅游开发中应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合理分工的有机整体。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体制不完善、政府管理与政策滞后等原因,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许多景区存在一些与其外围农村社区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旅游景区与周边农村社区协调发展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对策:一是整合策略,包括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与农村社区产业的整合和人力资源整合;二是创新策略,包括价值观念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三是发挥政府在协调中的主导职能。
关键词:
农村社区 旅游景区 协调发展 创新 整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秉升
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以及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和对策──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刘秉升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OntheProtectionofTourismResourcesinScenicSpotsandtheProblemsofProtectionandDev...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尔阜,蔡运龙,祁黄雄
本文从影响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不同旅游者感观的差异性出发 ,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 ,以长江三峡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为例 ,进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该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和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综合评价 黄牛岩生态旅游风景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向延平
通过综述生态位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研究,在分析生态位态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生态位概念、旅游生态位态势内涵和模型,进而以武陵源风景区为例,分析武陵源风景区与张家界市旅游收入生态位、旅游流生态位变化情况,得出武陵源风景区旅游与张家界市旅游之间存在依附、联动和共生发展关系的结论。
关键词:
生态位 旅游生态位 武陵源风景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九全
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国际旅游业正经历着一种迅猛的变化,纯经济型的旅游业正向文化型的经济事业转化,文化可以称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文化的多样性和旅游目的地的独特文化氛围以及专门性人文景观成为旅游者追求、向往的旅游产品。未来的旅游消费需求日趋复杂化,对旅游...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永安 冷小黑
以Z风景区3A创4A愿景中当地政府与风景区经营商两个主体的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博弈论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政府和经营商目标不一致的前提下,从政府来说,在政绩驱动下急于达到创4A目标,但政府又不能滥用纳税人的钱追加投资,其意愿是让商家继续投资,为创4A发力;从商家来说,虽然创4A有利于项目营利空间,但是客观上有规避未来市场不确定性和投资回报周期长双重风险的意识,还可能由于政府对项目创4A的急切性,导致商家存在"政府有可能追加投资,自己"搭便车"的"等靠要"机会主义思想,追加投资意愿不高;反过来也可能存在政府等待商家投资的搭便车行为。为此,提出以政商共同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改变激励措施,使政商博弈达到合作状态下较优的均衡结果。
关键词:
森林旅游 项目拓展 政商博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耀华 李斐然
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主要从城市型风景区的特性、产业结构和布局两方面入手,研究城市型风景区的风景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东湖风景区本地游客所占比例较大,但景中村的发展面临困境。风景区经济产业结构比较简单,景区内主要是以餐饮、住宿和旅游商品销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业布局上,经济活动呈现出由景区内向景区外扩散的趋势,但景区与城市的联动性不强。最后总结了城市型风景区经济发展的圈层模式,并对东湖风景区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耀华 李斐然
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主要从城市型风景区的特性、产业结构和布局两方面入手,研究城市型风景区的风景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东湖风景区本地游客所占比例较大,但景中村的发展面临困境。风景区经济产业结构比较简单,景区内主要是以餐饮、住宿和旅游商品销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业布局上,经济活动呈现出由景区内向景区外扩散的趋势,但景区与城市的联动性不强。最后总结了城市型风景区经济发展的圈层模式,并对东湖风景区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建成 张宝成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思路——体验导向型乡村旅游景区规划模式,从模式的理论依据、特征以及技术路线出发,对体验导向型景区规划做了初步理论上的研究,并以淮南市八公山旅游景区为例进行实证性探讨。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体验导向型 景区规划 八公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静
农业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数据的运用可以有效分析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市场信息,有利于推动两者的协调发展。十九大上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此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成为重要议题。本文首先对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进行分析,其次介绍大数据下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最后探讨两者结合发展的策略,提升乡村经济整体发展质量。
关键词:
大数据 农业经济 乡村旅游 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爱民 叶茂 陈玥 陈智慧
为建立绿色高效的城市型风景区交通服务体系,实现景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目标,在界定城市型风景区特征基础上分析了交通设施供给与运行特征;以景区功能定位、自然生态发展和交通发展要求为导向,从绿色低碳、高效集约、智慧品质三方面构建了城市型风景区交通发展指标体系,并从分区保护、公共交通、停车换乘、慢行交通和组织模式五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发展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爱民 叶茂 陈玥 陈智慧
为建立绿色高效的城市型风景区交通服务体系,实现景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目标,在界定城市型风景区特征基础上分析了交通设施供给与运行特征;以景区功能定位、自然生态发展和交通发展要求为导向,从绿色低碳、高效集约、智慧品质三方面构建了城市型风景区交通发展指标体系,并从分区保护、公共交通、停车换乘、慢行交通和组织模式五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