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11)
- 2023(16968)
- 2022(14564)
- 2021(13720)
- 2020(11380)
- 2019(26536)
- 2018(26463)
- 2017(50465)
- 2016(27754)
- 2015(31281)
- 2014(31440)
- 2013(30881)
- 2012(28765)
- 2011(26071)
- 2010(26485)
- 2009(24008)
- 2008(23386)
- 2007(20469)
- 2006(18234)
- 2005(16218)
- 学科
- 济(115197)
- 经济(115082)
- 管理(72630)
- 业(69597)
- 企(55711)
- 企业(55711)
- 方法(48698)
- 数学(41678)
- 数学方法(40929)
- 中国(32386)
- 农(31955)
- 地方(31179)
- 学(26543)
- 业经(25996)
- 财(23384)
- 农业(21794)
- 理论(19874)
- 贸(19223)
- 贸易(19202)
- 制(18856)
- 易(18456)
- 环境(18319)
- 和(18130)
- 技术(17231)
- 银(16882)
- 融(16836)
- 银行(16834)
- 金融(16830)
- 行(16211)
- 地方经济(16096)
- 机构
- 大学(389301)
- 学院(389199)
- 管理(149677)
- 济(147407)
- 经济(143933)
- 研究(136682)
- 理学(128623)
- 理学院(126972)
- 管理学(124255)
- 管理学院(123560)
- 中国(101518)
- 科学(88742)
- 京(87279)
- 所(70227)
- 农(66674)
- 财(66528)
- 研究所(64278)
- 江(61764)
- 中心(61298)
- 业大(59935)
- 范(56673)
- 师范(56106)
- 北京(55766)
- 财经(52417)
- 农业(51990)
- 院(50200)
- 州(48729)
- 经(47391)
- 师范大学(45482)
- 技术(43086)
- 基金
- 项目(265303)
- 科学(207443)
- 研究(192350)
- 基金(189023)
- 家(166036)
- 国家(164620)
- 科学基金(140240)
- 社会(117951)
- 社会科(111563)
- 社会科学(111530)
- 省(105469)
- 基金项目(100792)
- 自然(92812)
- 自然科(90615)
- 自然科学(90592)
- 划(89318)
- 自然科学基金(88883)
- 教育(88665)
- 编号(79315)
- 资助(78531)
- 成果(64450)
- 重点(60112)
- 发(59722)
- 部(56914)
- 课题(56180)
- 创(54260)
- 创新(50620)
- 科研(50509)
- 计划(48508)
- 大学(48201)
- 期刊
- 济(169672)
- 经济(169672)
- 研究(114595)
- 中国(80669)
- 学报(63978)
- 农(60518)
- 科学(59879)
- 管理(55579)
- 教育(49886)
- 财(48337)
- 大学(47708)
- 学学(44404)
- 农业(42124)
- 技术(35682)
- 融(33344)
- 金融(33344)
- 业经(29202)
- 经济研究(26000)
- 财经(24071)
- 图书(23040)
- 业(22316)
- 问题(22060)
- 经(20502)
- 资源(20483)
- 科技(19330)
- 技术经济(18607)
- 版(18545)
- 理论(17811)
- 现代(17545)
- 商业(17124)
共检索到586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昊 贾铁飞
以京杭大运河长三角地区扬州至杭州段为研究区域,在归纳沿线7个城市运河旅游规划的空间布局、配套设施和线路策划等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运河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古运河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1)保护古运河遗产;(2)改善水质,控制货运船只;(3)整合城市文脉;(4)丰富古运河旅游内容。通过比较古运河遗产廊道保护模式与古运河旅游点轴开发模式发现:两种模式在实施流程和操作对象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由两种模式形成的古运河保护与开发的空间格局拟合很好,共同构成了古运河旅游开发的基本空间模式。构建了景区、城市和区域3个尺度的运河旅游节点与发展轴线,并指出影响古运河旅游空间范围的因素。
关键词:
古运河旅游开发 空间模式 长江三角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项文惠 王伟 刘春蕙
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推进,京杭大运河的使用功能日趋多样化,除运输、灌溉外,土地、文化、旅游等价值也不断扩张。本文以大运河(杭州段)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前期保护及其旅游开发取得成就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级保护、建设廊道的建议;同时,以构建旅游产品体系为重点,研究旅游的进一步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京祥 刘雨平
随着发展环境的变迁,京杭大运河的功能与价值发生了新的转换,其在国家经济、交通、文化等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显著。文章以大运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扬州段为研究实证,论述了沿运河开发的意义、内涵和总体要求,针对当前沿运河地区空间发展的突出矛盾,提出了产业、空间、环境管制等相关战略,为全国其他沿大运河地区的空间发展提供了全面、典型的借鉴。
关键词:
大运河 区域发展 空间利用 扬州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俞孔坚 李迪华 李伟
从理论和现实背景出发,提出对京杭大运河价值的初步认识:京杭大运河具有四大基本价值:(1)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起到彰显民族身份和促进文化认同的作用;(2)作为区域城乡生产与生活的重要保障,具有输水、航运和灌溉等现实功能的价值;(3)作为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价值,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关键性格局;(4)运河还具有作为潜在的休闲通道的价值,是国民身心再生和教育的战略性资源。强调只有用完全的价值观充分认识运河廊道,并处理好现实的功能需要与这些价值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保护和利用好运河遗产及其相关资源,使之在当代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建设遗产廊道的方式、结合南水北调和东部生态安全格局及中国南北生态休闲廊道的建设,将保护与利用京杭大运河作为国家战略。当务之急是:(1)应用"反规划"理念进行运河的整体保护规划;(2)展开资源摸底,全面掌握大运河遗产廊道资源情况;(3)制定整体性的管理和发展战略;(4)以申报世界遗产南水北调工程为契机,建立大运河区域间协作机制。任何单一的价值观(如从单一的输水功能考虑)和单一的工程措施,都将给中国大地上这一独特的文化景观和与之相联系的历史文化、生态及社会经济系统带来不可挽回的遗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卞显红 沙润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3个基本条件:可转移性、互补性和介入机会;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旅游者流、旅游物流、旅游信息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模型、非中心城市相对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城市旅游吸引区边界的确定模型。对长江三角洲非中心城市相对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进行分析及旅游城市的旅游吸引范围的确定是划分城市旅游经济区的基本依据。依据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与旅游吸引范围的确定的分析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区进行了划分。
关键词:
城市旅游 空间相互作用 模型 长江三角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晓储 黄利斌 刘爱娟 蔡顺章 于洪林
在苏北京杭大运河堤引种栽培杉木研究结果表明,粗放经营林分,19a时H12.30m,D1.319.1cm,立木蓄积量224.0m3/hm2,地上部分生物量(干重)达147.12t/hm2,中径材占51.1%,小径材占46.6%;集约管抚林分,13a时H11.90m,D1.315.1cm,立木蓄积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达204.73m3/hm2和111.05t/hm2,中小径材各占48.4%。广西融水良种杉木,7a时H7.39m,D1.38.9cm,幼林蓄积量达129.64m3/hm2,比同龄本省杉木高1.4倍
关键词:
江苏北部,京杭大运河堤,杉木,引种,栽培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任俊英
常州作为大运河苏南段沿岸一个重要的城市,近现代工业相对发达,如今留下了很多工业遗产,对其保护与发展的常态化工作急需"变旧为新"。文章结合工业遗产资源属性,对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的创建时间、地点、相关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的特点,指出了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变"旧常态"为"新常态",把工业遗产与文化教育、环境整治、居民就业、创意产业和遗产旅游等有机结合,提出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适用遗产、发展路径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苏南运河带 工业遗产 旅游开发 常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慧 林文鹏 林涛
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土地资源依赖性,目前旅游用地的肆意开发引起了诸多土地利用问题,因此旅游用地的研究工作成为土地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研究的新领域。本研究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典型旅游景区(点)的走访调研,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用地开发利用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旅游用地和区域整体的土地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旅游用地 土地利用 长江三角洲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梓瑛 王兆峰
在绿色发展背景下,政府如何适度运用环境规制工具,处理好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构建区域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得到2007~2017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效率值,在此基础上基于自然断点法分析两者的空间格局演化情况,而后建立面板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环境规制对旅游生态效率的影响。具体结论如下:(1)城市群总体环境治理力度有所增强,区域差异逐渐缩小。从空间分布来看,其空间格局变动较大,表现在高规制强度地区由城市群中部逐渐向东西部边缘地区进行转移。(2)城市群旅游生态效率水平整体不高,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空间差异先扩大后缩小。旅游生态效率逐渐形成中部地区高效率组团状集聚的空间分布形态。(3)城市群环境规制与旅游生态效率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随着滞后阶数的增加,环境规制对旅游产业绿色发展的不利影响正逐渐减弱。从空间维度上看,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环境规制对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受环境规制正向影响的城市较少,主要分布在城市群中部地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爱斌 王春华 阮俊安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成为各类污水的受纳场所,运河水体长期达不到功能区的要求。1990~2002年的水质监测表明,运河水体污染属于耗氧型和富营养型有机污染。运河两岸截污纳管和引水冲污工程明显改善了运河水质,多数污染因子从2001年开始达标。治理运河污染的策略,首先是截污纳管以控制污染源,通过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污染源,得出主要污染源80个,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和NH3-N,据此提出截污纳管的污染治理措施。
关键词:
运河 水质 污染治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忠诚 李金莲
旅游活动是一项高消费的社会生活方式,产业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均GDP超过3600美元,进入旅游业快速发展阶段。文章在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产业等级体系;借鉴相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守红 何家凤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重要的旅游区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发达,但各市之间发展不平衡。文章选取6项核心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接着对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促进长江三角洲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空间差异 长江三角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构雄 江金波
文章引入生态位理论中的态势理论,构建了包括资源维、市场维、社会经济维和环境维4大维度34项变量的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测评指标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区域城市旅游生态位进行测评,结合聚类分析,揭示了两大区域的空间网络差异、时间错位差异、扩充差异、泛化与特化差异,继而基于生态位理论深入探讨两大区域的深度合作问题,提出构建区域城市旅游发展互补空间、实现区域城市旅游发展互惠共生等区际合作措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帆
本文从分析运河沿线垄断性旅游资源、市场对运河旅游的感知和偏好程度、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和交通改善情况,以及沿线地区对运河不断整治和古运河旅游项目开发的积极性等因素入手,阐明了大运河旅游开发和旅游线路开辟的潜力。
关键词:
大运河 大运河旅游线 旅游开发 潜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仁伟 王子凡 戴思兰
在明确了地被植物概念的基础上,对京杭大运河通州段公园绿地地被植物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分析表明该地区共采用地被植物41种,其中主要为矮生灌木类和宿根草本类植物,缺少野生乡土地被植物的采用。地被应用形式基本以片状丛植和灌木色块修剪为主,较为单调和生硬。针对此现状,作者提出应用乡土地被植物、注重多种地被植物的组合配置等几点建议。
关键词:
地被植物 应用方式 通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