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7)
- 2023(14330)
- 2022(12480)
- 2021(11394)
- 2020(9596)
- 2019(22205)
- 2018(22076)
- 2017(42488)
- 2016(22896)
- 2015(25857)
- 2014(25636)
- 2013(25403)
- 2012(23268)
- 2011(21017)
- 2010(20818)
- 2009(19151)
- 2008(18627)
- 2007(16317)
- 2006(14193)
- 2005(11760)
- 学科
- 济(95139)
- 经济(95032)
- 业(64485)
- 管理(64068)
- 企(51207)
- 企业(51207)
- 方法(46598)
- 数学(40927)
- 数学方法(40371)
- 农(33561)
- 财(23061)
- 中国(22952)
- 业经(22824)
- 农业(22456)
- 地方(20577)
- 学(19974)
- 制(16147)
- 理论(15531)
- 贸(15272)
- 贸易(15265)
- 务(15176)
- 财务(15108)
- 财务管理(15075)
- 易(14726)
- 环境(14406)
- 和(14355)
- 企业财务(14275)
- 技术(14055)
- 银(12423)
- 银行(12384)
- 机构
- 大学(324596)
- 学院(323630)
- 管理(131227)
- 济(124915)
- 经济(122013)
- 理学(114979)
- 理学院(113736)
- 管理学(111663)
- 管理学院(111094)
- 研究(103275)
- 中国(76317)
- 京(68643)
- 科学(65247)
- 财(56313)
- 农(54174)
- 所(50241)
- 业大(50074)
- 中心(48208)
- 财经(46147)
- 江(46105)
- 研究所(46007)
- 范(44045)
- 师范(43688)
- 北京(42954)
- 经(41977)
- 农业(41394)
- 院(37893)
- 州(37867)
- 经济学(36965)
- 师范大学(35418)
- 基金
- 项目(228207)
- 科学(179668)
- 研究(167717)
- 基金(165227)
- 家(143012)
- 国家(141769)
- 科学基金(122896)
- 社会(105553)
- 社会科(99801)
- 社会科学(99776)
- 省(90089)
- 基金项目(88185)
- 自然(80102)
- 自然科(78212)
- 自然科学(78196)
- 教育(77144)
- 自然科学基金(76776)
- 划(75008)
- 编号(69146)
- 资助(68291)
- 成果(55255)
- 重点(50415)
- 部(50056)
- 发(48043)
- 课题(47163)
- 创(46850)
- 创新(43575)
- 科研(43527)
- 教育部(43024)
- 国家社会(42895)
- 期刊
- 济(134535)
- 经济(134535)
- 研究(91438)
- 中国(58291)
- 农(51983)
- 学报(51097)
- 科学(46917)
- 管理(44499)
- 财(41827)
- 大学(39372)
- 学学(36930)
- 教育(36659)
- 农业(35535)
- 技术(28491)
- 融(25634)
- 金融(25634)
- 业经(24699)
- 财经(21223)
- 经济研究(20255)
- 经(17920)
- 图书(17903)
- 问题(17697)
- 业(16275)
- 版(16088)
- 统计(15796)
- 技术经济(15758)
- 科技(15696)
- 理论(15593)
- 资源(15200)
- 实践(14346)
共检索到457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清蓉 李凡
客观评价古村落的综合价值是正确保护和利用古村落的依据。针对古村落综合价值评价的模糊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以在专家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方法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了模糊综合评判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以佛山三水大旗头古村落为例,对其进行综合价值评价,以此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凡 蔡桢燕
古村落既是旅游的热点,也与其他类型风景区存在差异。本文以广东省大旗头古村为例,应用利益主体理论,在对利益主体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利益主体的层次分析模型、概念模型,并提出假设命题,对模型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可靠性和拟合程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对上述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并构建起大旗头古村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图谱。研究表明,古村落不同利益主体的关注点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但对古村落的文化和环境方面是共同关注的地方。最后,根据通径决定系数的差异,将古村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密切型、中间型和疏
关键词:
利益主体 旅游开发 大旗头古村 通径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丽婷 曾祯
层次分析法(AHP)与线性加权和函数法相结合构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在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古村落旅游开发决策服务。研究表明:建筑遗存因子对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影响最大;综合评价排名并不能完全代表古村落的综合价值情况,应进行数据和指标的深入分析。以浙江省磐安县为例,对县域内的19个典型古村落进行综合价值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对磐安县古村落开发有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最后针对磐安县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文兵 张宏梅
古村落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乡村旅游、文化生态旅游。识别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内在维度、探明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来源,可以为古村落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构建了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概念模型,并以张谷英古村落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初步探明了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来源,并且发现,古村落游客感知价值的内在维度呈三层次贡献分异,认知维显性化,情感维隐性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卫华 赵振斌 李艳花
本文以陕西韩城党家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居民对当地旅游开发的感知态度及差异,探讨了有关居民旅游感知的影响因素;并运用旅游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分析了党家村旅游开发的现状,认为目前党家村的旅游开发处于良好的状态,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和旅游者持欢迎态度,处于融洽阶段。
关键词:
古村落 居民 旅游影响 感知 差异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定敏 文剑钢
古村落作为乡土"耕读聚落"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我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然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对"产业集聚、人口聚居、资源统筹、产业升级"的快速发展,乡村空间将再次面对聚落村寨空间的结构整合,这对古村落以及周边环境风貌的保护与发展将又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本文以楠溪江芙蓉古村为例,分析村落环境景观的构成要素,结合芙蓉村风貌保护的现状问题,探讨"自然·古村落·人"整体保护策略,以期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古村 新型城镇化 风貌 保护策略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徐欣云 刘迪
古村落档案"泛化"现象与"正统"现象相比较而存在,"正统"现象有章可循,而"泛化"的文化遗产档案是古村落的身份证。古村落档案"泛化"现象依据形成者,可分为"他者"调查记录的文本、村民"自我"传世的文献、乡村博物馆的记录三种。"泛化"收集有主体多元化、内容扩大化、时间随时化等特征,可适应古村落档案"泛化"现象,主张村民自觉参与,采用田野征集、收购、捐赠等具体方式,这具有方法论上革新的意义。
关键词:
档案 古村落 泛化 博物馆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凤玲
古村落保护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应有之义。本文结合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孙伯镇3个古村落综合治理实践,探讨分析了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如何有效保护原有古村落历史古迹,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格局。
关键词:
刘庄村 土地综合整治 古村落保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瑜 贾艳飞 何依
太原盆地传统平原村落的"堡"式遗存是传统村落极具代表性的空间形态,在依托农耕文明兴起的同时保留着一种封闭式"类里坊"肌理形式,具有村堡、家堡和院堡三个层次。通过深入解析平遥周边多个堡寨村落的组构特质,对其形成的动力机制、遗存形式、内部组织进行分析,确定保护重点,建构一种多层次整体性保护方法。所涉及的多层次整体性保护是基于传统空间特征组成的、有别于文物导向保护方法的探索。
关键词:
平遥 堡寨 里坊制 整体保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建忠 刘家明 柴达
古村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最生态化的记忆,以"古色古香"、"原汁原味"为主要特色的古村落,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但古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运用文化生态旅游理论分析了后沟古村的文化生态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提出了古村旅游发展要以文化生态为切入点,科学规划,保护性开发;保护文化生态原真性以及重视文化生态理念,深入进行物态化、制度化和意态化"三态"文化的活化利用。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古村落旅游 后沟古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福承 刘爱利 刘敏 韩雪 姚长宏
地方景观是地方吸引力的重要来源,其中声景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现有的景观变迁研究多从土地利用变迁、视觉景观变迁等视角切入,忽略对地方声景的考察和关注。本文从居民感知的视角出发,以皖南古村落宏村为案例,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古村落旅游地的声景变迁及其影响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1)宏村的声景变迁可划分为原真性声景阶段、过渡声景阶段和旅游新声景阶段;(2)古村落声景构成要素在旅游发展之后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为局部区域自然声景被导游讲解等现代人为声景所掩盖;(3)通过因子分析法探究居民对声景感知的维度和差异,在此基础上将居民划分为声景感知极弱型、声景感知一般型、声景感知强烈型3种类型。
关键词:
声景 居民感知 旅游影响 宏村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邵秀英 李静
古村落旅游地是以保存完整的村落为显性吸引物,以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形成的民俗文化为支撑,并与自然景观和谐依存而构成的原生态旅游地。因其吸引物及其赋存条件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旅游环境结构的特殊性,进而对旅游地项目的选择与开发管理模式产生影响。本文以山西碛口古镇为例,对古村落旅游地环境评价指标的构建以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旅游环境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窦银娣 谢双喜 李伯华
传统村落核心价值的挖掘对村落进一步的保护和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通用的单维价值评价标准挖掘性不强、地域性较弱等特点,运用因子分析法,从价值特色、保护管理、现状条件三个目标层出发,以多维价值评价方法为切入点,结合已有指标体系融入地域性指标因子,构建传统村落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传统村落多维价值可以从传统产业经营价值、人居环境风貌价值、资源开发潜力价值和历史遗产纪念价值等四个维度进行评价;从四个维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传统村落内部发展现状差异明显,不同村落不同维度的价值发展状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结合村落现存核心价值和村落发展现状,可将传统村落划分为四种保护类型的村落,并提出针对性策略,为传统村落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多维价值 实证研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武启祥 朱连奇 韩林飞
生态系统是复杂有序的层级系统,时间与空间属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也是研究生态系统复杂性的两个重要因素。生态系统复杂性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表征方式种类繁多,以江西省婺源古村落生态系统为例,根据古村落生态系统发展演变的历史,总结归纳了几种直观有效的观察分析方法,并通过这些方法展现了生态系统复杂性研究的多层面、多角度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婺源古村落生态系统以人为线性空间、集中式空间和组团型空间类型为主;古村落生态系统的演化是缓慢的、渐变的过程,已经和自然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社区参与的古村落型遗产地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例
中国古村落住区环境研究——以贵州安顺鲍家屯为例
基于旅游动机的古村落旅游开发实证研究
古村落旅游开发潜力模糊评测及实证研究
古村落旅游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及社区建设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为例
江西古村落历史选址特征规律及其综合原因探究
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度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以湖南省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为例
传统村落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价及实证研究——以湖南省郴州市4个典型传统村落为例
村落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界定与分类的实证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
旅游种群的入侵、继替与古村落空间秩序重组研究——以徽州古村落宏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