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19)
2023(4036)
2022(3133)
2021(3058)
2020(2256)
2019(5000)
2018(4978)
2017(9589)
2016(5169)
2015(5508)
2014(5403)
2013(5557)
2012(5101)
2011(4859)
2010(4945)
2009(4680)
2008(4595)
2007(4390)
2006(3998)
2005(3425)
作者
(14207)
(12968)
(12115)
(11609)
(7378)
(6143)
(5309)
(4911)
(4720)
(4314)
(4228)
(4010)
(3832)
(3785)
(3757)
(3648)
(3623)
(3591)
(3334)
(3294)
(3240)
(3115)
(3077)
(3075)
(2948)
(2903)
(2849)
(2618)
(2582)
(2550)
学科
(47527)
农业(31771)
(26048)
经济(26030)
(23106)
业经(13276)
农业经济(12221)
(9304)
农村(9285)
(8533)
发展(7707)
(7706)
地方(6889)
土地(6887)
建设(6814)
(6500)
劳动(6500)
中国(6320)
农业劳动(6309)
收入(6140)
管理(6065)
人口(6043)
(5891)
分配(5837)
动力(5764)
劳动力(5744)
农业人口(5699)
方针(5655)
及其(5630)
经济建设(5542)
机构
学院(76619)
大学(69262)
(38960)
(33652)
经济(33042)
管理(29456)
农业(28987)
研究(26341)
理学(25876)
理学院(25669)
管理学(25318)
管理学院(25199)
中国(21897)
业大(20446)
农业大学(17563)
科学(15742)
中心(13731)
(13634)
(13316)
(13223)
经济管理(12363)
(12350)
研究所(11874)
(11403)
(11327)
(11058)
发展(10525)
(10513)
(10282)
师范(10235)
基金
项目(51160)
研究(41671)
科学(40255)
基金(36178)
(31026)
国家(30581)
社会(27209)
科学基金(25853)
社会科(25177)
社会科学(25172)
(25095)
(22281)
基金项目(19847)
编号(19483)
(16596)
教育(16578)
成果(14834)
自然(14312)
自然科(13919)
自然科学(13918)
自然科学基金(13669)
(13324)
(13069)
资助(12669)
(11967)
课题(11925)
(11448)
发展(11306)
(11232)
国家社会(11208)
期刊
(49257)
(47158)
经济(47158)
农业(33614)
中国(18971)
研究(18772)
业经(16573)
农业经济(14138)
(13884)
农村(13168)
(13168)
学报(13006)
科学(12737)
大学(11204)
学学(11072)
(9956)
金融(9956)
农村经济(8884)
问题(7781)
(7699)
社会(7198)
世界(7020)
经济问题(6875)
社会科(6861)
社会科学(6861)
(6316)
业大(5984)
教育(5773)
农业大学(5766)
技术(5649)
共检索到116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徐欣云  刘霄霞  
本文目的在梳理古村落档案的内涵,通过古村落建档运动与农村档案工作的溯源及其研究综述,比较二者在背景、性质、征集、作用等方面的异同,从而确定古村落档案的内涵。最终得出结论,为实现古村落保护和有机更新,古村落档案与农村档案应融合发展。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徐欣云  刘迪  
古村落档案"泛化"现象与"正统"现象相比较而存在,"正统"现象有章可循,而"泛化"的文化遗产档案是古村落的身份证。古村落档案"泛化"现象依据形成者,可分为"他者"调查记录的文本、村民"自我"传世的文献、乡村博物馆的记录三种。"泛化"收集有主体多元化、内容扩大化、时间随时化等特征,可适应古村落档案"泛化"现象,主张村民自觉参与,采用田野征集、收购、捐赠等具体方式,这具有方法论上革新的意义。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刘佳慧  王云庆  
传统村落档案工作是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各级档案部门和传统村落作为其两大行为主体需要建构合作关系,实现传统村落档案的共建共享。文章从我国传统村落内涵及专业档案管理在我国传统村落调查建档类工作中的缺失两方面分析了建构合作关系的必要性,并探析了档案部门协助传统村落自治档案、将传统村落档案接收进馆和推动传统村落记忆数字化几种合作关系的建构,强调传统村落档案资源与权利的配置,呼吁专业档案工作者的角色从行政官员型向辅导员型转变,从档案实体保管者向数字保管者转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胡燕  陈晟  曹玮  曹昌智  
保护发展传统村落是新时期我国的一项重要举措。落实这一举措的基本前提,是对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的清晰认识和正确把握。深入解析了传统村落的特质,对其概念界定、文化内涵、构成要素、与其他村落异同、特殊空间结构与空间形态、固有属性特征等,做了详细分析和阐述,以期在实践中确定科学合理的思路,采取针对性保护方法和保护措施,实现传承农耕文明和经济社会发展并举兼得。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王萍  卢林涛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最大遗产。传统村落数量在近几年呈现加速锐减之势,对其的保护和开发刻不容缓。传统村落档案是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和开发的信息资源基础,更是见证传统村落历史和发展、留存社会记忆、促进社会认同的重要载体。传统村落档案的建立、管理与利用亟顺理论指导,但当前我国传统村落档案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基础性、关键性问题,需要在研究视野、研究范式、研究方法上勇于创新,大胆探索。本文分析总结当下传统村落档案研究的现状和困境并从特色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层次提升的展望。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王萍  满艺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当下三种主要的传统村落档案建构模式:权力主控模式、精英主导模式、村民自治模式,从建档主体、建档范围、档案材料分类、著录标准、建档成果及利用五个方面对已有建档实践的基本情况、优势、不足做出研判,并对各建档模式的自我优化、深度融合策略以及如何充分发挥档案专业人员在该工作中的"建档规范制定者""建档技术输出者""建档质量把关人"等角色作用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俊美  丁少平  李小敏  钟震宇  
本文分析了江南古村落景观符号元素的构成体系及其设计涵义,并对符号景观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一、我国传统村落面临严峻的存续危机伴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的传统村落陷入了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一方面,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位居相对偏僻、落后地区,长期以来的人口外流和空间荒废导致大量村落出现"空心化"与"自然衰退",村落发展主体缺失,造成村落的"文化失落"。另一方面,不科学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发导致"建设性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一、我国传统村落面临严峻的存续危机伴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的传统村落陷入了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一方面,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位居相对偏僻、落后地区,长期以来的人口外流和空间荒废导致大量村落出现"空心化"与"自然衰退",村落发展主体缺失,造成村落的"文化失落"。另一方面,不科学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发导致"建设性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一、我国传统村落面临严峻的存续危机伴随着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农村地区的传统村落陷入了一系列的发展困境。一方面,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位居相对偏僻、落后地区,长期以来的人口外流和空间荒废导致大量村落出现"空心化"与"自然衰退",村落发展主体缺失,造成村落的"文化失落"。另一方面,不科学的城镇化、新农村建设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开发导致"建设性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昌雪  
为提高农民对农村发展旅游业支持度提供科学依据,运用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对原始数据进行简化和分析,发现农民对积极影响的认知强烈,对消极影响的认知较弱。利用回归分析法考察了农民的旅游影响认知和支持发展旅游业态度之间的联系,得出"农民自豪感增加"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是两个最重要的正向影响指标,而发展旅游的环境负效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削弱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武启祥  朱连奇  韩林飞  
生态系统是复杂有序的层级系统,时间与空间属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也是研究生态系统复杂性的两个重要因素。生态系统复杂性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表征方式种类繁多,以江西省婺源古村落生态系统为例,根据古村落生态系统发展演变的历史,总结归纳了几种直观有效的观察分析方法,并通过这些方法展现了生态系统复杂性研究的多层面、多角度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婺源古村落生态系统以人为线性空间、集中式空间和组团型空间类型为主;古村落生态系统的演化是缓慢的、渐变的过程,已经和自然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协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蔡畯  李慕君  
1背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部分传统村落环境、资源和社会矛盾突出,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佛山市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古村落众多,散布在全市的各个镇街。近年佛山市致力于让古村落融入现代化城市发展,使城市化继承本土建筑传统。2014年11月出台《佛山市百村升级行动计划》,要求完成30个特色古村落的活化升级,以点带面打造一批"宜居乡村示范、公共服务完善、环境生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本学  
欠发达古村落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和实践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武义县俞源古村落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出新的调整思路,旨在对与俞源基本情况类似的古村落如何尽快缩短与发达地区农村的差距,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指导或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孜沫  
以汾河流域121个国家级和省级古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文献分析与考证、GIS空间分析与制图等方法,探讨汾河流域古村落的时空演化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汾河流域古村落的形成经历"起源—拓展—收缩—鼎盛—饱和"的历史轨迹,总体上具有自汾河中、下游向上游拓展的"溯江而上"的时序特征。②汾河流域古村落总体呈集聚型分布,在汾河中游形成古村落密集区,各历史阶段古村落分布重心随拓展时序具有由南向北的迁移路径。③汾河流域古村落的时空演化是气候、地貌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基础性效应和经济、交通等社会环境要素的关键性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