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76)
2023(12850)
2022(11456)
2021(10693)
2020(8835)
2019(20500)
2018(20664)
2017(39530)
2016(21718)
2015(24462)
2014(24508)
2013(24144)
2012(21984)
2011(19710)
2010(19604)
2009(18020)
2008(17250)
2007(15104)
2006(13353)
2005(11038)
作者
(61709)
(51441)
(50948)
(48553)
(32527)
(25003)
(23215)
(20334)
(19427)
(18158)
(17935)
(17098)
(16322)
(16006)
(15661)
(15626)
(15351)
(15035)
(14726)
(14456)
(12744)
(12499)
(12197)
(11752)
(11538)
(11478)
(11310)
(11267)
(10337)
(10266)
学科
(84952)
经济(84863)
管理(58640)
(57632)
(44463)
企业(44463)
方法(38921)
(33323)
数学(33177)
数学方法(32777)
农业(21993)
中国(21303)
业经(20779)
地方(20309)
(19560)
(19248)
(18447)
贸易(18441)
(17982)
环境(17373)
理论(14138)
(14066)
(13760)
(13116)
(13078)
技术(12513)
(11960)
财务(11899)
财务管理(11873)
企业财务(11084)
机构
学院(302776)
大学(301177)
管理(122984)
(113617)
经济(110832)
理学(106994)
理学院(105777)
管理学(104012)
管理学院(103476)
研究(98599)
中国(72494)
(64413)
科学(64118)
(53233)
(49585)
(48694)
业大(47929)
中心(45705)
研究所(44795)
(44094)
(43009)
师范(42667)
农业(40558)
财经(40411)
北京(40345)
(36628)
(36348)
(36293)
师范大学(34512)
经济学(32609)
基金
项目(214439)
科学(167741)
研究(157611)
基金(153943)
(133664)
国家(132487)
科学基金(113921)
社会(98354)
社会科(92836)
社会科学(92811)
(85140)
基金项目(83513)
自然(74218)
自然科(72359)
自然科学(72342)
自然科学基金(70989)
教育(70899)
(70672)
编号(65813)
资助(62637)
成果(52011)
重点(47386)
(46319)
(46310)
课题(44358)
(43725)
科研(40841)
创新(40717)
国家社会(39666)
教育部(39275)
期刊
(126515)
经济(126515)
研究(82876)
中国(55238)
(52050)
学报(47664)
科学(45693)
管理(39850)
大学(36191)
(35735)
农业(35473)
学学(34002)
教育(32171)
技术(25185)
业经(24221)
(21810)
金融(21810)
经济研究(17732)
问题(17591)
财经(17531)
图书(17377)
资源(16855)
(16172)
(15275)
科技(15211)
(14813)
理论(14212)
技术经济(13952)
实践(13309)
(13309)
共检索到429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邵秀英  李静  
古村落旅游地是以保存完整的村落为显性吸引物,以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形成的民俗文化为支撑,并与自然景观和谐依存而构成的原生态旅游地。因其吸引物及其赋存条件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旅游环境结构的特殊性,进而对旅游地项目的选择与开发管理模式产生影响。本文以山西碛口古镇为例,对古村落旅游地环境评价指标的构建以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旅游环境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丽娜  邵秀英  
古村落作为乡村遗产的"活化石"、传统民俗文化的空间载体,其发展振兴是乡村振兴中特殊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旅游通常被认为是实现古村落保护、发展和振兴的最佳选择,但实践中却存在过度景区化、社区消失、利益冲突等负面问题。本文通过碛口旅游振兴古村落的案例研究,得出以政府主导、景区社区叠置、开放式管理、社区多元参与为特点的"碛口模式"在处理古村落发展与保护、村富与民富、乡村建设与景区建设等关系上能够实现协调统一,对于古村落通过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嘉龙  
以人文生态、创新思维、人文思想为理论依据,着重从商旅文化、农耕文明、耕读文化、国学旅游、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民俗活动、节事旅游、观光农业、院落经济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大力发展古镇古村落旅游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松  张捷  唐文跃  杨效忠  蒋志杰  
古村落旅游开发成功与否与接待地社区居民的感知与态度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识别社区中具有不同特征的群体,最小化潜在的消极影响和最大化全体村民的支持程度。本文以皖南古村落为案例,在调查居民旅游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皖南古村落旅游地居民划分为热爱者、矛盾支持者、理性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五种类型。与国内已有的居民类型结果相比,本研究结果中理性支持者由2003年的18%上升到2007年的30%,并出现了6.2%的反对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从开始的狂热冲动逐渐向理性、成熟转化,当地社区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力逐步凸显,可以看出当地居民中"社区导向"的趋势日益显现。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卫华  赵振斌  李艳花  
本文以陕西韩城党家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居民对当地旅游开发的感知态度及差异,探讨了有关居民旅游感知的影响因素;并运用旅游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分析了党家村旅游开发的现状,认为目前党家村的旅游开发处于良好的状态,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和旅游者持欢迎态度,处于融洽阶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文智  
针对目前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上存在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 ,本文以安徽古村落 (宏村、西递 )为实例进行分析 ,首先讨论旅游地系统的资源状况 ,在此基础上 ,运用一系列方法和模型 ,分析旅游地的保护和开发状况 ,揭示其演进的一般模式 ,进而在理论与实践上为旅游地的有序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思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项慧燕  何峰  周国华  邹明霞  
从系统性和综合性视角来分析传统村落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不仅可以为农户可持续生计构建和减缓贫困提供决策支撑,而且有助于理解传统村落空心化和衰落的内在原因,并为激发传统村落内生发展动力提供科学决策。论文基于英国国际发展署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并结合传统村落作为活态遗产的特殊属性,从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结构与过程转变、生计结果5个方面构建了旅游开发背景下传统村落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永兴县板梁村、苏仙区坳上村和桂阳县阳山村4个典型传统村落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郴州传统村落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不同传统村落的农户可持续生计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沙洲村处于较高水平,其余3个处于中等水平;(2)传统村落中参与旅游的农户可持续生计水平明显高于未参与旅游农户,参与旅游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水平,而且还有助于农户理解有关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政策制度,增加农户文物保护、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农户的文化自信;(3)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较匮乏,农户生计策略多样性不足,农户参与旅游意愿不高,政府和旅游企业旅游带动作用较弱等是阻碍郴州传统村落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关键因素,应通过优化农户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质量与结构,鼓励农户积极参与旅游,加强政府和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等来提升传统村落旅游地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栋栋,陆林  
在对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古村落型旅游地的土地利用特点,即整体性、不可变更性、总量有限性和收益较高;并分析了旅游开发前后,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予以剖析,就应该注意的问题给出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小海  黄震方  
以周庄古镇为例,通过构建居民文化保护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情感因素、认知因素、利益因素、政策因素对居民文化保护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情感因素、认知因素、政策因素对居民文化保护行为影响显著;利益因素对居民文化保护行为影响不显著,在古镇保护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居民不参与利益分配,导致居民收益和文化保护行为无明显相关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佼佼  郭英之  
研究探索古村落旅游地居民积极感知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元路径,为促进以人为本的乡村旅游发展和高质量乡村振兴提供政策思路。文章综合质性与定量方法,采用扎根理论、量化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索多变量交互作用。研究发现:(1)旅游地居民积极感知包含3大维度,最终可提炼包含10个题项的测量量表。(2)在地方归属、地方依恋、感知权力、旅游知识、居民参与和经济依赖6个影响因素中,单项要素中的居民参与和地方依恋的一致性相对较高,但都不能构成旅游地居民积极感知的充要条件,必须通过组合路径发挥作用。(3)在形成的64种路径组合中,有10个充分性条件路径组合能有效影响旅游地居民积极感知。(4)10条路径组合共产生了3大类解释力由高到低的逻辑,依次为情感参与逻辑、认知实用逻辑和经济理性逻辑。(5)旅游地居民参与和地方依恋在关键路径中扮演核心作用,对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地居民来说,其积极情感的生成超越经济要素的满足,更需优化参与机制和提升情感联系。(6)乡村旅游地居民积极感知的生成不依赖单一要素,管理方要因地制宜选择组合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乾  付俊  
游客感知是客观全面评价古村落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方法。以浙江古村落为例,针对古村落旅游资源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基于游客感知设计调查问卷,在专家知识和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构建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可提高古村落旅游资源环境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伟  王新新  
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古村落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构建真实性评价指标和游客行为意向指标。利用SPSS16.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将真实性指标归纳为客观、建构、后现代和存在主义真实性四个维度。进而构建用于解释游客真实性感知与其满意感和忠诚行为关系的结构模型,并利用Lisrel8.70进行检验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四类真实性感知直接影响游客的满意感,游客的存在主义真实性感知对其忠诚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游客满意感与忠诚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庄伟光  林平凡  
古村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旅游开发是挖掘承传、转化利用和保护古村落文化资源的重要方式。本文在分析广东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广东古村落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强调在保护为主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并提出要加强规划导向、完善制度建设、创新融资模式、打造旅游精品等对策建议,以推动广东古村落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建忠  刘家明  柴达  
古村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最生态化的记忆,以"古色古香"、"原汁原味"为主要特色的古村落,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但古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运用文化生态旅游理论分析了后沟古村的文化生态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提出了古村旅游发展要以文化生态为切入点,科学规划,保护性开发;保护文化生态原真性以及重视文化生态理念,深入进行物态化、制度化和意态化"三态"文化的活化利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隋春花  莫嘉欣  
广东省黎槎村拥有独特的"八卦型"乡村聚落景观,建筑风貌保存良好,调查发现其旅游开发存在宣传不足、空心化严重、配套设施不完善和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本文从激发游客动机角度,提出加强网络宣传、重视社区营造、完善配套设施和开发特色旅游活动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