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9)
2023(11513)
2022(9378)
2021(8674)
2020(6681)
2019(15049)
2018(14415)
2017(26716)
2016(14419)
2015(15609)
2014(15221)
2013(14690)
2012(13516)
2011(12221)
2010(11951)
2009(11046)
2008(10398)
2007(9127)
2006(8024)
2005(6445)
作者
(42297)
(35781)
(35122)
(33487)
(22328)
(17550)
(15824)
(13919)
(13617)
(12260)
(12167)
(11960)
(11546)
(11148)
(10846)
(10823)
(10705)
(10456)
(10287)
(10050)
(8996)
(8433)
(8349)
(8189)
(8138)
(7851)
(7823)
(7684)
(7371)
(7141)
学科
(57160)
经济(57099)
(35933)
管理(33331)
(29768)
(22730)
企业(22730)
方法(22130)
农业(20217)
数学(19000)
数学方法(18819)
业经(15926)
地方(15262)
中国(15146)
(12408)
(12088)
(10613)
(10284)
贸易(10280)
(9924)
环境(9747)
(9240)
土地(8521)
农业经济(8225)
收入(7825)
(7728)
技术(7721)
银行(7691)
(7475)
金融(7472)
机构
学院(201041)
大学(194908)
(76023)
管理(74801)
经济(74329)
研究(68402)
理学(65217)
理学院(64389)
管理学(63214)
管理学院(62852)
中国(51266)
(46799)
科学(46102)
(40903)
业大(36806)
农业(35824)
(34032)
(32729)
中心(32668)
研究所(31587)
(30324)
(29027)
师范(28652)
财经(26478)
(25190)
北京(25109)
(24465)
农业大学(24305)
(24125)
(23936)
基金
项目(146511)
科学(114475)
基金(105437)
研究(103152)
(94490)
国家(93616)
科学基金(79330)
社会(67390)
社会科(63580)
社会科学(63565)
(59359)
基金项目(57661)
自然(51663)
自然科(50360)
自然科学(50342)
(49600)
自然科学基金(49432)
教育(45376)
编号(41068)
资助(40448)
(33398)
重点(33003)
成果(30595)
(30513)
(30354)
创新(28456)
课题(28443)
国家社会(28166)
科研(28126)
计划(28010)
期刊
(87523)
经济(87523)
研究(50693)
(47531)
中国(39139)
学报(37909)
科学(34858)
农业(31453)
大学(28204)
学学(27212)
(22545)
管理(21451)
业经(19729)
(17177)
金融(17177)
教育(16787)
(14083)
技术(13467)
经济研究(12887)
(12687)
资源(12431)
问题(12324)
业大(11382)
财经(11260)
科技(10460)
农业大学(9708)
(9664)
(9654)
商业(9425)
农村(9242)
共检索到285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佼佼  郭英之  
研究探索古村落旅游地居民积极感知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多元路径,为促进以人为本的乡村旅游发展和高质量乡村振兴提供政策思路。文章综合质性与定量方法,采用扎根理论、量化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索多变量交互作用。研究发现:(1)旅游地居民积极感知包含3大维度,最终可提炼包含10个题项的测量量表。(2)在地方归属、地方依恋、感知权力、旅游知识、居民参与和经济依赖6个影响因素中,单项要素中的居民参与和地方依恋的一致性相对较高,但都不能构成旅游地居民积极感知的充要条件,必须通过组合路径发挥作用。(3)在形成的64种路径组合中,有10个充分性条件路径组合能有效影响旅游地居民积极感知。(4)10条路径组合共产生了3大类解释力由高到低的逻辑,依次为情感参与逻辑、认知实用逻辑和经济理性逻辑。(5)旅游地居民参与和地方依恋在关键路径中扮演核心作用,对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地居民来说,其积极情感的生成超越经济要素的满足,更需优化参与机制和提升情感联系。(6)乡村旅游地居民积极感知的生成不依赖单一要素,管理方要因地制宜选择组合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松  张捷  唐文跃  杨效忠  蒋志杰  
古村落旅游开发成功与否与接待地社区居民的感知与态度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识别社区中具有不同特征的群体,最小化潜在的消极影响和最大化全体村民的支持程度。本文以皖南古村落为案例,在调查居民旅游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皖南古村落旅游地居民划分为热爱者、矛盾支持者、理性支持者、中立者和反对者五种类型。与国内已有的居民类型结果相比,本研究结果中理性支持者由2003年的18%上升到2007年的30%,并出现了6.2%的反对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从开始的狂热冲动逐渐向理性、成熟转化,当地社区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力逐步凸显,可以看出当地居民中"社区导向"的趋势日益显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宏  黄震方  琚胜利  王莉丽  
旅游者的实践参与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以苏南古镇周庄、锦溪、千灯为研究案例地,分析2006—2015年古镇旅游者二氧化碳排放量现状,发现碳排放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2015年周庄、锦溪、千灯古镇旅游者总碳排放量分别达到67 310.68 kg、19 259.23 kg、18 995.67 kg。调查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发现古镇旅游者在自带旅游生活用品、植树造绿、低碳餐饮、低碳住宿、减少棉织品洗涤、低碳交通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优化对策:倡导自带生活物品,减少游览中一次性用品消耗;设置旅游纪念林,引导旅游者参与古镇植树活动;提倡绿色食品,避免奢侈浪费;发展古镇特色民宿,做到低碳住宿;赠送低碳旅游纪念品,减少旅游者棉织品洗涤次数;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旅游者低碳出行;发展低碳智慧旅游,科学引导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宏  黄震方  琚胜利  王莉丽  
旅游者的实践参与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以苏南古镇周庄、锦溪、千灯为研究案例地,分析2006—2015年古镇旅游者二氧化碳排放量现状,发现碳排放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2015年周庄、锦溪、千灯古镇旅游者总碳排放量分别达到67 310.68 kg、19 259.23 kg、18 995.67 kg。调查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发现古镇旅游者在自带旅游生活用品、植树造绿、低碳餐饮、低碳住宿、减少棉织品洗涤、低碳交通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优化对策:倡导自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春云  韩宝平  刘泽华  张兴华  
应用定量分析手段,比较不同旅游地居民感知与态度的差异,深入探讨影响不同旅游地居民旅游发展态度的感知因子。通过对九寨沟、庐山和周庄三个旅游地居民的访谈调查,运用因子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九寨沟居民对旅游发展影响整体评价更好,更支持旅游业发展;周庄居民对旅游开发的经济收益和成本感知相对较弱,而对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感知相对较强。回归方程揭示居民对社区的情感依赖以及对旅游开发影响的正面感知是居民支持旅游发展最稳定、最重要的因素。居民感知与态度可以看作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示器,今后应逐步建立基于居民感知与态度的旅游地管理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宏  黄震方  琚胜利  涂玮  陆英  代春艳  
[目的]旅游地生态环境承载力与低碳旅游环境构建直接关系到旅游地低碳旅游能否真正实现。以苏南古镇周庄、锦溪、千灯为研究案例地,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古镇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关数据,分析古镇生态环境承载力,并从低碳交通环境、低碳建筑环境、低碳生活环境等3个方面确定10个调查指标,对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环境感知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古镇低碳旅游环境的构建。[方法]古镇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关数据采用生态环境承载力公式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法对10个调查指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了解古镇低碳旅游环境现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检验不同人口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卫华  赵振斌  李艳花  
本文以陕西韩城党家村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了居民对当地旅游开发的感知态度及差异,探讨了有关居民旅游感知的影响因素;并运用旅游发展阶段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等分析了党家村旅游开发的现状,认为目前党家村的旅游开发处于良好的状态,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和旅游者持欢迎态度,处于融洽阶段。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小海  黄震方  
以周庄古镇为例,通过构建居民文化保护行为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情感因素、认知因素、利益因素、政策因素对居民文化保护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情感因素、认知因素、政策因素对居民文化保护行为影响显著;利益因素对居民文化保护行为影响不显著,在古镇保护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居民不参与利益分配,导致居民收益和文化保护行为无明显相关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孟威  苏勤  
本文针对以往研究中将旅游者多个特征属性简单叠加还原调查对象的不足,使用结合分析(conjoint analysis)的方法,基于行业与居住区域的差异,研究旅游商业化背景下当地居民内部分化及其对旅游者的偏好,探究主客关系的现状与趋势。研究表明,旅游商业化极大地强化了东道主社区内部的分化,旅游从业者的旅游者属性偏好同经济收益正相关,非旅游从业者更看重旅游者属性的社会、文化含义。验证了旅游(活动)中心与居民住所之间的距离对交往偏好影响较小,从属于职业因素。最后,归纳了旅游主客交往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并提出在缺乏合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邵秀英  李静  
古村落旅游地是以保存完整的村落为显性吸引物,以原住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形成的民俗文化为支撑,并与自然景观和谐依存而构成的原生态旅游地。因其吸引物及其赋存条件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旅游环境结构的特殊性,进而对旅游地项目的选择与开发管理模式产生影响。本文以山西碛口古镇为例,对古村落旅游地环境评价指标的构建以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旅游环境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明珠,王为  
发展生态旅游项目,除了需要保护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环境外,促进人文生态与旅游发展的和谐共存亦是关键的一环。其中,位于生态旅游区中的村落改造与利用,是体现生态旅游中保护乡土遗产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广东南昆山生态旅游区中的某个村落改造利用问题为例,论述了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提出了积极协调、依法征地、鼓励村民参与旅游发展、建立经济激励机制、维护原有人文生态等相应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翔宇  翁时秀  彭华  
关注旅游地居民这一利益主体的诉求,重视他们的利益,有利于消除他们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潜在冲突,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南昆山乡村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进行研究。因子分析表明,居民的利益诉求可归为4个因子,由强到弱依次是保障经济利益、优化民主管理机制、维护提升景区环境、塑造良好旅游文化氛围。基于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居民利益诉求的差异,并进一步发掘差异背后的深层问题。深度访谈反映居民对部分利益要求有更为具体而复杂的表达,居民要求程度低的利益,并非都得到了较好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文跃  
旅游开发背景下我国古村落保护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尖锐性。本文以江西婺源古村落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定量研究了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对其迁居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居民对古村落的地方依赖是形成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依恋的重要因素,而居民的情感因素在古村落保护中有着比功能因素更大的影响作用;居民对古村落的地方依赖是居民迁居的阻力因素,而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依恋是迁居的推力因素,而且情感依恋的推力作用大于地方依赖的阻力作用。不管是对于增强居民的古村落保护意识,还是提高居民对迁居政策的支持度,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依恋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可为旅游开发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与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伟  王新新  
本文在文献回顾和古村落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构建真实性评价指标和游客行为意向指标。利用SPSS16.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将真实性指标归纳为客观、建构、后现代和存在主义真实性四个维度。进而构建用于解释游客真实性感知与其满意感和忠诚行为关系的结构模型,并利用Lisrel8.70进行检验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四类真实性感知直接影响游客的满意感,游客的存在主义真实性感知对其忠诚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游客满意感与忠诚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卢松  张捷  
在市场需求与政府战略双重导向的推动下,古村落正日益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地类型。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为案例,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采用均值分析、相关分析和矩阵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古村落居民的社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未来古村落旅游社区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分析结果表明:(1)住房条件、经济收入水平、学校教育、村民参与事务管理状况、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是古村落社区建设与发展中急需改进的因素,也是未来工作中的重点建设方向;(2)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村内环境卫生、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消防设施、医疗服务等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