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95)
2023(16843)
2022(14387)
2021(13333)
2020(11014)
2019(25121)
2018(25109)
2017(47594)
2016(26058)
2015(29394)
2014(29856)
2013(29292)
2012(27444)
2011(24928)
2010(25142)
2009(23125)
2008(22592)
2007(20366)
2006(18092)
2005(15848)
作者
(77244)
(63915)
(63606)
(60207)
(40727)
(30667)
(28829)
(25092)
(24372)
(23070)
(21955)
(21649)
(20566)
(20224)
(19729)
(19595)
(18961)
(18774)
(18312)
(18250)
(16020)
(15980)
(15564)
(14668)
(14356)
(14290)
(14290)
(14128)
(13021)
(12915)
学科
(109849)
经济(109718)
管理(70444)
(69927)
(54341)
企业(54341)
方法(46296)
数学(38741)
数学方法(38349)
(37474)
中国(32471)
地方(28148)
业经(26844)
(25038)
农业(24961)
(23948)
(20993)
理论(19141)
(18295)
贸易(18281)
(18084)
银行(18031)
(17772)
金融(17764)
(17587)
(17375)
(17310)
环境(16791)
技术(16436)
(16193)
机构
学院(372553)
大学(371185)
(144377)
管理(143590)
经济(140967)
研究(129038)
理学(123091)
理学院(121615)
管理学(119547)
管理学院(118851)
中国(96518)
科学(80544)
(80491)
(67549)
(66329)
(65247)
研究所(59192)
中心(58594)
(57142)
业大(56421)
财经(53199)
(52991)
师范(52446)
北京(51245)
农业(50955)
(48244)
(47089)
(46540)
经济学(42525)
师范大学(42111)
基金
项目(251056)
科学(196339)
研究(186156)
基金(178952)
(155784)
国家(154334)
科学基金(131632)
社会(116016)
社会科(109610)
社会科学(109585)
(100061)
基金项目(95006)
教育(85531)
自然(84171)
(83561)
自然科(82157)
自然科学(82138)
自然科学基金(80655)
编号(77290)
资助(73696)
成果(64070)
(56893)
重点(55979)
(54583)
课题(54335)
(51591)
创新(47979)
科研(47395)
国家社会(46830)
项目编号(46678)
期刊
(167785)
经济(167785)
研究(111533)
中国(78670)
(64093)
学报(61034)
科学(55698)
管理(52315)
(49264)
教育(48606)
大学(46248)
农业(43386)
学学(43368)
(35886)
金融(35886)
技术(32111)
业经(30470)
财经(25490)
经济研究(25386)
问题(21978)
(21747)
图书(21118)
(20886)
(18422)
科技(18038)
理论(17616)
商业(16916)
技术经济(16905)
现代(16261)
实践(16105)
共检索到563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隋春花  李贵清  
本文在对广东石塘古村落文化符号解读基础上,根据洛特曼文化符号类型,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构建石塘客家古村落文化符号体系,最后从古村落文化符号的挖掘生产、营销传播和消费传承三个方面提出石塘村落旅游开发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隋春花  莫嘉欣  
广东省黎槎村拥有独特的"八卦型"乡村聚落景观,建筑风貌保存良好,调查发现其旅游开发存在宣传不足、空心化严重、配套设施不完善和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本文从激发游客动机角度,提出加强网络宣传、重视社区营造、完善配套设施和开发特色旅游活动等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磊  唐德彪  
借鉴甘恩(Gunn)旅游系统功能模型,本文从资源特色、旅游环境、服务设施、市场基础等方面建立了古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运用AHP法赋予各指标因子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构建了古村落旅游开发潜力的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湖南西部地区35个古村落资源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为古村落旅游开发提供比较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丁雨莲  陆林  黄亮  
随着恩格尔系数的平稳下降,中国家庭与休闲相关的消费在不断攀升。文章从丽江大研古城沿街店铺经营业务入手,搜索大研古城的文化休闲旅游符号,分析其形成机制外在动力机制有休闲时代的即将到来、市场需求的拉动;内在动力机制有自然因素、文化因素和政府决策因素。对比丽江大研古城和以宏村、西递为代表的徽州古村落,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遗产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两种特征文化休闲旅游和文化观光旅游。文章认为,在休闲时代到来之际,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文化型遗产地应冷静对待,避免盲动,做出适合自身文化本底的正确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庄伟光  林平凡  
古村落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旅游开发是挖掘承传、转化利用和保护古村落文化资源的重要方式。本文在分析广东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广东古村落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强调在保护为主的基础上,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并提出要加强规划导向、完善制度建设、创新融资模式、打造旅游精品等对策建议,以推动广东古村落通过合理的旅游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科  屈小爽  
古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及文化地域特色,有着较大的旅游开发潜力。而目前河北省古村落旅游资源无论是现实保护程度还是研究关注度都略显滞后。河北省古村落有特色民居型、独特格局型、特色文化型、红色革命型四种村落类型,文化体验"原生态"开发模式、民俗文化"博物馆"开发模式、文化创意型"村落产业"发展模式和山水生态"休闲度假"开发模式可针对村落类型及开发现状进一步实现河北太行古村落的合理利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凡  蔡桢燕  
古村落既是旅游的热点,也与其他类型风景区存在差异。本文以广东省大旗头古村为例,应用利益主体理论,在对利益主体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利益主体的层次分析模型、概念模型,并提出假设命题,对模型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可靠性和拟合程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对上述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并构建起大旗头古村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图谱。研究表明,古村落不同利益主体的关注点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但对古村落的文化和环境方面是共同关注的地方。最后,根据通径决定系数的差异,将古村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密切型、中间型和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建忠  刘家明  柴达  
古村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最生态化的记忆,以"古色古香"、"原汁原味"为主要特色的古村落,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但古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运用文化生态旅游理论分析了后沟古村的文化生态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提出了古村旅游发展要以文化生态为切入点,科学规划,保护性开发;保护文化生态原真性以及重视文化生态理念,深入进行物态化、制度化和意态化"三态"文化的活化利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海萍  王燕华  李经龙  
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均衡关系一直倍受关注。文章通过对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旅游开发历程、现状深入的调查,对西递、宏村两种旅游开发模式下的经济、社会影响做了比较,指出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实施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Commun ity-BacedDevelopm ent)的同时融入企业经营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探索适宜的开发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文智  
针对目前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上存在的一些理论和现实问题 ,本文以安徽古村落 (宏村、西递 )为实例进行分析 ,首先讨论旅游地系统的资源状况 ,在此基础上 ,运用一系列方法和模型 ,分析旅游地的保护和开发状况 ,揭示其演进的一般模式 ,进而在理论与实践上为旅游地的有序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邹积艺  
旅游的过程是一种符号化的过程。伴随着旅游的大众化和普遍化,旅游符号表象化的危机在悄然滋生并不断加剧。本文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旅游活动和旅游开发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审视,指出符号化旅游是解决旅游的“符号化”的一把钥匙。借用“前台”、“后台”理论,文章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的舞台化空间与文化保护性空间的旅游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模式,为原生文化的演绎及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找到了游客旅游体验及游客行为规范的模式。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文跃  
旅游开发背景下我国古村落保护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具有普遍性、复杂性和尖锐性。本文以江西婺源古村落为案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定量研究了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对其迁居意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居民对古村落的地方依赖是形成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依恋的重要因素,而居民的情感因素在古村落保护中有着比功能因素更大的影响作用;居民对古村落的地方依赖是居民迁居的阻力因素,而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依恋是迁居的推力因素,而且情感依恋的推力作用大于地方依赖的阻力作用。不管是对于增强居民的古村落保护意识,还是提高居民对迁居政策的支持度,居民对古村落的情感依恋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可为旅游开发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与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生东  
古村落已经成为一类重要的旅游景点,然而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进,旅游者的进和原住居民的退,使古村落面临过度商业化与空心化的困境。运用生态学的共生理论,以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村为案例,分析了古村落空间的演化轨迹,结合村落遗产旅游从物质景观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农业遗产的开发历程,提出了村落遗产旅游的共生整体开发模式。并认为留住村落原住居民,合理分配相关者利益,活态保护村落整体遗产是村落遗产旅游共生整体开发的保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潇文  王生鹏  
在现代旅游开发活动介入后,民族村落文化变迁呈现出三大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文化失真、利益失调及社会结构失衡。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当地居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开发商及从业人员主营、游客需求的满足为主线的思路,建立ESPE模式,以积极有效地减少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的消极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芳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性发展,古村落旅游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欢迎,热度越来越高。然而,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古村落为了获取更加高效的经济效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文化保护,仅仅只是千篇一律地包装古村落,日益凸显出同质化以及商业化的问题,缺乏足够的特色。文章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以山西长治某古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古村落旅游在未来实现更加积极发展的相关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