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1)
- 2023(1951)
- 2022(1718)
- 2021(1762)
- 2020(1421)
- 2019(3164)
- 2018(3244)
- 2017(5823)
- 2016(3414)
- 2015(4190)
- 2014(4320)
- 2013(4054)
- 2012(4108)
- 2011(3514)
- 2010(3691)
- 2009(3557)
- 2008(3875)
- 2007(3787)
- 2006(3267)
- 2005(3025)
- 学科
- 济(11630)
- 经济(11606)
- 管理(8803)
- 企(7559)
- 企业(7559)
- 业(7295)
- 方法(5429)
- 教育(5366)
- 理论(4425)
- 学(4182)
- 中国(4079)
- 文化(3724)
- 业经(3386)
- 思想(3225)
- 数学(3195)
- 和(3167)
- 政治(3099)
- 数学方法(3042)
- 农(3000)
- 思想政治(2884)
- 政治教育(2884)
- 治教(2884)
- 德育(2854)
- 财(2793)
- 制(2752)
- 市场(2408)
- 产业(2362)
- 地方(2242)
- 教学(2179)
- 策(2170)
- 机构
- 大学(52207)
- 学院(51005)
- 研究(17353)
- 管理(15666)
- 济(15102)
- 经济(14549)
- 中国(13260)
- 理学(12858)
- 理学院(12629)
- 管理学(12138)
- 京(12125)
- 管理学院(12034)
- 科学(11811)
- 所(9394)
- 范(9262)
- 师范(9172)
- 江(8891)
- 农(8459)
- 研究所(8328)
- 财(8301)
- 中心(8081)
- 北京(7828)
- 师范大学(7257)
- 州(7254)
- 业大(7096)
- 农业(6678)
- 技术(6579)
- 财经(6298)
- 教育(6070)
- 院(5938)
共检索到86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大鹏
婚姻,从本质上讲是男女两性的社会结合。在古代社会,缔结婚姻的动机和目的主要是生儿育女、延续后代。我们的先人在漫长的婚姻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关于优生的科学认识,尽管这些认识还是感性的、不完整的,但仍不失为我国古代婚姻文化的宝贵遗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玉玫
在现实生活中 ,保险已成为居民家庭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妥善解决婚姻关系中的保险问题越来越重要。为此 ,保险公司应大力普及保险知识 ,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立法机构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 ,保护夫妻双方合法权益 ,限制夫妻一方用共有财产购买保险时受益人的指定与变更 ,保险单中的一定权利纳入夫妻共有财产范围进行处理。另外 ,保险公司还应加强经营管理 ,积极防范道德和法律风险 ,从而保护被保险人的生命安全和利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清涟
生活在当代,再也没有任何社会的基本单元比家庭受到的挑战更严重。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各个民族国家的家庭行为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离婚率的上升正在使家庭陷入分崩离析之中。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学家广泛的关注,对此作了不少解释。在众多著作中,号称"经济学帝国的最大殖民者"格雷·贝克的《家庭论》脱颖而出。1992年,贝克因其"将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而获得这一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贝克的理论来解释人类的婚姻家庭确实有许多新的突破。婚姻市场的基本定理婚姻市场所表现的结果,并不是任一特定婚姻从单身到结婚之间的利得最大化,而是所有婚姻的总利得最大化。当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跃生
本文立足于档案资料 ,通过大量个案 ,观察 1 8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中的婚姻论财现象。根据本项研究 ,不同的婚姻形式对财礼的要求标准和强度是不同的。在初婚过程中 ,由于礼节的讲究 ,财礼尚有一定的节制 (但总和婚姻费用并不低 )。而丧偶妇女再婚时 ,财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必须的 ,实际变成一种硬性要求。至于丈夫嫁卖妻子则演变为赤裸裸的婚姻交易。个案显示 ,妇女在当时婚姻市场上是短缺的。没有经济条件的男性往往不能适时婚配 ,甚至失去婚姻机会 ,从而使贫困家庭的人口增长受到制约。这表明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人口的消极抑制是存在的。
关键词:
刑科题本 财礼 婚姻买卖 婚姻抑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国芬
一择偶的年龄偏好与婚姻挤压择偶是在一个男女都互为对方扮演供给者与需求者双重角色的"市场"中进行的。对个人的配偶选择来说,"婚姻市场"既为择偶提供机会与可能
关键词:
配偶选择 择偶标准 双重角色 比例失调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锋亮 陈鑫磊 何光喜
本文利用2007年一项对于全国4个城市14所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了女性博士毕业生的婚姻与生育对她们就业的影响。从就业结果来看,女性博士毕业生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劣势,"女博士成了求职困难户"的论断有夸大渲染的嫌疑,而且也没有充足的数据说明是因为需要结婚、生育从而造成了女博士的就业难;但是实证结果支持了社会上关于女博士"嫁得好"有助于职业发展的论断。
关键词:
女博士 婚姻 生育 就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汤园林
一位男同学,出了名的脾气暴躁。大家都觉得,这辈子没有哪个女人能降服他。得知他结婚,大家又暗暗为新娘捏把汗,担心争吵会成为他们婚姻的主旋律。没想到,结婚数年,他们两人虽然称不上恩恩爱爱,但也算幸福和谐,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此女到底有何独特的"御夫术"?同学一语道破天机:"她心思缜密,样样想得比我周到,人际关系处理得也好,什么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是真佩服她呀!"原来,由衷的欣赏让他格外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栋亮
鲁迅作为近代中国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代表,婚姻观念与婚姻实践出现了某种背离,人格出现了分裂。从接受朱安到选择许广平,鲁迅完成了婚姻观念与婚姻实践的统一,标志着从家族主义向个性主义的转变,但两位女性的并存,表明个性主义仍然带着家族主义的尾巴,这种文化特性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
关键词:
角色 自我 鲁迅 婚姻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志刚,邓国胜
性别比失调会形成婚姻挤压的社会问题。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性别比失调的现象。但是在增长型人口条件下通过夫妇年龄差的调整,这一问题并不十分突出。随着生育水平大幅度持续下降,近年来出生性别比问题值得重视。由于人口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对性别比及婚姻挤压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明鲜 申顺芬
本研究运用交换理论,以延边朝鲜族女性的涉外婚姻为例,探讨婚姻中的资源与交换之间的关系。1992年中国和韩国建交后,在延边朝鲜族社会里,社会经济资源匮乏的女性在涉外婚姻中将自身的“年轻”作为可利用的资源和韩国男性所拥有的“优越的居住资源”进行了交换。她们将涉外婚姻作为谋求经济稳定和改变社会经济地位的手段加以选择。
关键词:
涉外婚姻 离婚 资源 人口变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谭琳
婚姻模式、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出现了世界性的变革。在变革过程中,妇女问题是最突出、最复杂的问题。本文比较分析世界各地的妇女婚龄模式及其变化、男女结婚率、离婚率的差异,以及男女在家庭中的角色、责任及地位的差异和变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尤双林
问题的提出 关于研究课题的深度与广度 中国生育率转变已被人口学者(邬沧萍1985)确认为比公认最快的日本更为迅猛。但对其独特性的理论探究则往往落在其后。 由于捕捉了过去一代人生育率与结婚率的历史巨变,1982年全国1‰生育率调查引出了中外学者大量的研究。多数作者着力于结婚率和生育率水平与趋势的测量和描述。有些作者泛泛地提到了生育率转变,但未将它作为一个系统变化的过程来处理。对生育率和结婚率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续继 黄娅娜
"家庭中丈夫收入应多于妻子"的性别认同会影响和扭曲家庭中的婚姻及劳动表现。本文利用2005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10—2014年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初步显示性别认同现象在中国普遍存在,并进一步发现:(1)性别认同会导致结婚率下降和初婚年龄推迟;(2)性别认同扭曲了已婚女性的劳动行为,包括退出劳动力市场或者选择从事低于自己潜在收入的工作,甚至额外增加家庭劳动时间来弥补性别认同违背造成的损失;(3)背离性别认同的家庭离婚概率随妻子相对收入上升而显著增加;(4)农村户口、低学历、结婚年限长和有孩子的女性受到性别认同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判断我国性别认同问题的严重性,不仅能推进该领域的学术研究的国别比较,而且对促进性别平等的政策制定亦有裨益。
关键词:
性别认同 婚姻匹配 工作参与 家庭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