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9)
2023(7365)
2022(6169)
2021(5691)
2020(4788)
2019(10816)
2018(10649)
2017(20163)
2016(10774)
2015(11909)
2014(11667)
2013(11335)
2012(10904)
2011(9878)
2010(10460)
2009(9880)
2008(10239)
2007(9373)
2006(8519)
2005(7964)
作者
(30881)
(25680)
(25537)
(24298)
(16496)
(12443)
(11710)
(9787)
(9616)
(9257)
(8716)
(8605)
(8474)
(8387)
(8040)
(7925)
(7650)
(7555)
(7487)
(7247)
(6805)
(6168)
(6103)
(5860)
(5789)
(5695)
(5637)
(5626)
(5180)
(5136)
学科
(46776)
经济(46722)
管理(33523)
(32424)
(29121)
企业(29121)
(19065)
贸易(19053)
(18459)
方法(18300)
数学(14147)
数学方法(13928)
中国(13497)
技术(12553)
(11584)
(11441)
业经(11362)
(11119)
(11063)
地方(10219)
理论(9951)
(9475)
银行(9458)
技术管理(9434)
(9129)
(9127)
金融(9127)
(8186)
(7823)
产业(7794)
机构
大学(159348)
学院(156950)
(72443)
经济(71102)
管理(58330)
研究(56728)
理学(49276)
理学院(48712)
管理学(47968)
管理学院(47645)
中国(43574)
(33878)
(33484)
科学(30926)
(28137)
财经(25917)
(25621)
中心(25406)
研究所(25100)
(23299)
经济学(23284)
北京(21849)
(21442)
(21355)
师范(21156)
(20895)
经济学院(20886)
(20327)
业大(19161)
财经大学(19046)
基金
项目(96567)
科学(76658)
研究(73730)
基金(70142)
(60609)
国家(60105)
科学基金(51271)
社会(48057)
社会科(45676)
社会科学(45668)
(36984)
基金项目(35743)
教育(33645)
(30823)
自然(30666)
自然科(30005)
自然科学(29997)
自然科学基金(29501)
编号(29029)
资助(28723)
成果(25245)
(22870)
重点(22365)
(21891)
(21669)
创新(21647)
课题(20891)
国家社会(20392)
教育部(19205)
(18961)
期刊
(83190)
经济(83190)
研究(54633)
中国(32846)
(25342)
管理(25105)
学报(21689)
教育(20246)
科学(20171)
(19320)
(17660)
金融(17660)
大学(17263)
学学(15751)
(15065)
经济研究(14893)
国际(13446)
技术(13313)
财经(13239)
业经(12801)
农业(12570)
问题(12186)
(11666)
世界(9136)
图书(8984)
商业(8600)
技术经济(8558)
科技(7894)
(7758)
论坛(7758)
共检索到255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叶怀斌  李嘉莹  张胜满  
比较优势概念是国际贸易中最为基本与核心的概念,由亚当斯密提出的比较优势概念具有"内生性"和"动态性"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这一基本概念指导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与演进。文章重新思考了古典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二元结构"的概念,试图以比较优势"二元结构"的视角解释中国高速发展时期同时大量出口劳动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现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素芹  董小森  
中国在对外贸易实践中一直采取以比较优势为指导思想的贸易发展战略。我国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资本和技术相对稀缺,因此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相关产业在我国拥有比较优势。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比较优势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优势,只是相对的静止的比较优势,是因为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较低所造成的。随着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大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原有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性,并且影响到产业安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怀民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加工贸易的关系,指出中国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是发挥比较优势,并导致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国有企业在该领域中淡出的主要原因。本文的实证研究还证明,与利用外资、进口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等因素一样,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也是中国加工贸易高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小碧  
现有理论重点关注国际贸易的基础、结构及结果,而忽视了对国际贸易主体在哪里、为什么在那里以及国际贸易服务由谁提供、为什么由其提供的国际贸易空间嵌入方式研究。文章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揭示了内生比较优势、交易效率对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劳动分工结构的演进,进而对国际贸易方式变迁作用机理及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内生比较优势与交易效率优势的动态变化是国际贸易买卖双方选择劳动分工模式的根本动力,分工模式的演进伴随着国际贸易方式由独立式向嵌入式演进的初期萌芽、形成发展到全面拓展跃迁。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不仅具有优化资源配置效应,而且具有缩小贸易各方收入差距的分配效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内生比较优势与交易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文  潘英丽  
文章在2×2×2李嘉图模型下,考察汇率对比较优势影响以及产业结构的决定。通过国内产品市场和国际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得出影响一国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一国的消费偏好、进出口商品之间的替代弹性,实际汇率和及与实际汇率有关的比较优势等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科  
针对我国目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换及比较优势退位问题,本文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目前的出口贸易中占据主体地位,其原因主要是由我国国内经济的二元化结构所决定的,因此应当继续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和贸易。当资本积累的边际效用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优化劳动力就成为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走上效益化增长道路的重要手段,并提出可能的政策性建议,包括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生产地区转移和降低制度成本等。伴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工资率上涨,最终达到增强本国产业和贸易竞争优势的目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又欣  
比较优势理论不能够解释日渐扩大的产业内贸易。本文归纳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然后论述了新贸易理论的特点并以之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原因。最后分析了在新贸易理论的启示下,我国应如何发展经济、扩大贸易。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曹珂  
在中国的金融发展过程中,动员性金融的实施以及对战略产业和部门的融资支持,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变迁。但是,金融体系的融资歧视,扭曲了要素价格体系,一方面造成对外贸易中"逆比较优势"现象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制约了非国有经济比较优势的转换。此外,以国有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结构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完善,也不利于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获取外部融资,从而抑制了比较优势的发挥与升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辉文  董红霞  
比较优势理论至今仍是国际贸易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结构,但它又是至今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中一个暂时不能替代的理论基准;加强对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国际贸易的新进展和分析现实中开放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烨  
一、静态分析:比较优势的意义对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并显示出卓越成果的理论主要有比较成本论,要素禀赋论以及国际价值论。比较成本论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阐述了其绝对成本优势法则对于国际贸易的意义,斯密认为,如果外国产品比自己国内产品生产便宜,那么最好输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虞思明  
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产生背景、国内应用现状和理论局限性的多角度反思,得出该理论不应成为我国选择经济战略依据的结论。如果将比较优势理论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不但不能使经济得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相反还将严重危害到经济安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康  乌剑军  
目前用于解释商品贸易比较优势的理论有:要素均衡论、规模经济假设、技术差距论、生产周期假设,以及新贸易理论等。然而,这些理论都是在有形产品而不是在无形产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它们是否适用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分析,需要重新讨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龚新宇  李才波  
本文首先分析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领域应用的局限性,再利用狄尔多夫模型从三个方面剖析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服务贸易领域是适用的,最后对国际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指出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影响远小于对商品贸易的影响,研究服务贸易要从同服务贸易有关的市场结构、需求方特征以及比较优势的内生化、动态化等多方面着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俞雷  钱建娣  
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额不断增加,然而,随着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日益突出,双方贸易冲突和摩擦加剧。本文分析了中美贸易失衡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了贸易失衡可能的原因,从比较优势原理出发分析了中美贸易格局。本文认为,中美两国的巨额贸易顺差符合比较优势原理,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国承接了大量如电子信息产业等成熟期产业,发挥了中国劳动力比较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