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2)
- 2023(2483)
- 2022(2129)
- 2021(2232)
- 2020(1886)
- 2019(4094)
- 2018(4142)
- 2017(7005)
- 2016(4236)
- 2015(5209)
- 2014(5326)
- 2013(4745)
- 2012(4729)
- 2011(4145)
- 2010(4498)
- 2009(4078)
- 2008(4355)
- 2007(4182)
- 2006(3650)
- 2005(3329)
- 学科
- 济(12189)
- 经济(12170)
- 管理(10130)
- 教学(9038)
- 业(8158)
- 企(7216)
- 企业(7216)
- 理论(6240)
- 方法(5540)
- 学法(5455)
- 教学法(5455)
- 学(4718)
- 数学(4358)
- 数学方法(4065)
- 中国(3748)
- 教育(3677)
- 学理(3676)
- 学理论(3676)
- 财(3124)
- 农(3066)
- 制(2872)
- 业经(2508)
- 组织(2421)
- 和(2419)
- 贸(2234)
- 贸易(2231)
- 计算(2213)
- 银(2199)
- 银行(2192)
- 易(2164)
- 机构
- 学院(61210)
- 大学(60770)
- 研究(20565)
- 管理(17558)
- 济(16444)
- 经济(15790)
- 中国(15663)
- 科学(15036)
- 理学(14441)
- 京(14426)
- 理学院(14147)
- 管理学(13413)
- 管理学院(13296)
- 所(11561)
- 范(11052)
- 农(10895)
- 师范(10883)
- 江(10638)
- 研究所(10411)
- 技术(10067)
- 中心(10043)
- 北京(9432)
- 业大(9229)
- 州(8864)
- 财(8782)
- 农业(8658)
- 师范大学(8586)
- 教育(8284)
- 职业(7508)
- 院(7259)
- 基金
- 项目(35451)
- 研究(26236)
- 科学(25392)
- 基金(22016)
- 家(19833)
- 国家(19625)
- 科学基金(15775)
- 省(14860)
- 教育(14670)
- 社会(12575)
- 划(12388)
- 编号(12032)
- 社会科(11715)
- 社会科学(11711)
- 成果(11197)
- 基金项目(11142)
- 自然(10929)
- 自然科(10705)
- 自然科学(10700)
- 自然科学基金(10476)
- 资助(10222)
- 课题(9317)
- 重点(8393)
- 年(8354)
- 大学(7482)
- 项目编号(7277)
- 部(7159)
- 性(6704)
- 发(6685)
- 创(6608)
共检索到101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李敏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还是用来表达对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和人生经历的感悟的重要方式。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球表层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分布、发展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智慧圈及其相互关系(人地关系)等,因此地理事物和现象常常作为诗词中被赋予浓郁主观情感色彩的客观景象,成为诗人笔下绝美的地理意象,是诗词的底色。古典诗词中的地理意象客体通常由植物、动物、气候气象、地貌、水体等自然地理要素和民风民俗、农田农事、城市集镇、
关键词:
古典诗词 教学应用 地理意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徐利华 马兴祥
大学古典诗词教学的目的是传承诗词中承载的人文精神,挖掘诗词中让人兴发感动的力量。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对作家生平经历、思想心态的讲授是古代诗词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因此,必须重视诗词格律的教学,鼓励学生学习诗词吟唱并积极参与古典诗词的创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纱纱
目前高校学生对古典诗词缺乏重视,兴趣不高。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于功利思想作祟,教学与专业关系疏离,教学方法陈旧、单调。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从人文素质的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诸方面入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高校 古典诗词 教学反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珍子
意象的再现是汉诗英译的重点。纯名词意象组合诗句的翻译又是意象翻译中的难点。通过对典型的纯名词意象组合诗句翻译范例的分析比较,从而得出:纯名词意象组合诗句的翻译不能是简单的名词排列,它要求译者通过主体间性的介入对并置的意象进行解构,揭示出并置意象下隐藏的动态关联性,再依据英语语言特点进行重构,使之符合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和要求,达到再现与原作意境"神似"的效果,这样的译作才是上乘之作。
关键词:
意象 纯名词意象组合 英译 解构 重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济萍
夕阳的美学境界是神秘幽远的空间构成,表现为心灵与艺术的契合。在唐宋诗词意象里,诗人对夕阳情有独钟,夕阳不仅是感伤的,也是审美的。日暮西山的肃杀气氛吻合了离人的黯然神伤的情愫,温馨如画的夕阳晚照又让我们体验到了人类最深刻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
唐宋诗词 夕阳 情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震云 商宁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魏际兰
苏轼曾十几次来到常州,并终老于此。他的诗词反映了常州在他心目中具有不可比拟的地位,描绘了常州"多君子"、好风光、宜归隐的形象,抒发了他对常州的眷恋之情。查考他的诗词,可以发现宋代的常州是君子之邦、鱼米之乡和归隐佳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步高
我的一位老师说过:“著作家应爱惜自己的羽毛,自己的著作应力求后来者居上。”我便是本着这样的想法开始《爱国诗词鉴赏辞典》的编纂的。虽然此书未必能如我以前在唐圭璋老师指导下主持编纂的《唐宋词鉴赏辞典》、《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那样畅销、那样轰动,而我却敝帚自珍,因为较之前者,我为之倾注了更多的心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源 陶卓民 荣慧芳
在文学地理学的范畴中,诗词作品中的景观元素蕴含丰富的空间信息和审美思想。基于人地关系视角挖掘诗词中典型景观信息,对于旅游审美的建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在梳理整合庐山历代诗词中的景观信息基础上,通过构建景观典型性指数K_(i)和典型景观指数L_(i),并考察各历史时期中景观系统的发展情况,运用Ripley’s K函数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景观多尺度空间格局和影响机制,发现:(1)诗词中典型景观增长呈迂回式上升发展,出现频数的密集分布情况与区域集群的分布规模较为一致。(2)诗词中典型景观整体上显著集聚,各类景观分别呈现出随机或者均匀分布规律,与诗词构景的景观多样化需求有关;建筑与水文类型景观特征空间尺度大,山岳和生物类相对较小;(3)典型景观出现频数主要受到区域因子和类型因子的影响,各因子两两交互解释力显著提升。诗词中的诗性精神,通过景观的空间布局和历史感营造在现代旅游中进行呈现,对于提升旅游者的审美体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宏雪 高春燕
自十九大召开以来,关于"文化自信"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提升文化自信也必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阶段古诗词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文化自信从古诗词教学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入手,着重探讨赏析古诗词审美意蕴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利用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育。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古诗词教学 审美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耘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影响着中华民族诗歌艺术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基于当前课程改革的深刻反思,发掘本民族文化和传统中具有创造性和科学性的因素,立足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在我国古典诗词文化意境理论的视域下,开展语文古诗词意境化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把"品味与移情、对话与交融、模糊与精确、设计留白"运用到古诗词意境化教学设计中,通过语言描述、展示形象、联想生活、迁移知识、还原情境、模拟场景、走进自然等手段与方法开展古诗词意境化教学。
关键词:
古诗词 意境化教学 意境化营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