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73)
- 2023(13301)
- 2022(11783)
- 2021(11157)
- 2020(9300)
- 2019(21633)
- 2018(21748)
- 2017(41623)
- 2016(23021)
- 2015(26018)
- 2014(26494)
- 2013(25861)
- 2012(23529)
- 2011(21167)
- 2010(21191)
- 2009(19462)
- 2008(19211)
- 2007(16989)
- 2006(14883)
- 2005(13323)
- 学科
- 济(84728)
- 经济(84594)
- 管理(70538)
- 业(63848)
- 企(54823)
- 企业(54823)
- 方法(37815)
- 数学(31834)
- 数学方法(31397)
- 财(25592)
- 农(22794)
- 中国(22284)
- 制(20662)
- 业经(20280)
- 学(19783)
- 地方(16998)
- 理论(16558)
- 务(16406)
- 财务(16328)
- 财务管理(16283)
- 企业财务(15396)
- 贸(15307)
- 贸易(15298)
- 农业(14878)
- 易(14859)
- 和(14750)
- 银(14238)
- 银行(14194)
- 体(14019)
- 环境(13999)
- 机构
- 大学(322741)
- 学院(322022)
- 管理(126462)
- 济(121571)
- 经济(118592)
- 理学(108829)
- 理学院(107588)
- 管理学(105717)
- 管理学院(105126)
- 研究(103666)
- 中国(77635)
- 京(68968)
- 科学(64831)
- 财(60202)
- 所(52127)
- 农(48713)
- 江(48368)
- 中心(47336)
- 财经(47283)
- 业大(47113)
- 研究所(46939)
- 北京(43778)
- 范(43275)
- 师范(42862)
- 经(42668)
- 州(39504)
- 农业(37945)
- 院(37903)
- 经济学(35952)
- 财经大学(34936)
- 基金
- 项目(216169)
- 科学(168424)
- 研究(161492)
- 基金(154177)
- 家(133230)
- 国家(132074)
- 科学基金(113237)
- 社会(98799)
- 社会科(93328)
- 社会科学(93306)
- 省(85193)
- 基金项目(82196)
- 教育(74740)
- 自然(73445)
- 自然科(71636)
- 自然科学(71624)
- 划(71117)
- 自然科学基金(70314)
- 编号(67900)
- 资助(63492)
- 成果(56264)
- 重点(48065)
- 部(47222)
- 课题(46925)
- 发(45313)
- 创(44857)
- 项目编号(42036)
- 制(41991)
- 创新(41782)
- 科研(41082)
- 期刊
- 济(137842)
- 经济(137842)
- 研究(96668)
- 中国(63427)
- 学报(49973)
- 财(47915)
- 管理(46772)
- 科学(45245)
- 农(44301)
- 教育(41389)
- 大学(38064)
- 学学(35395)
- 农业(30363)
- 技术(28608)
- 融(27309)
- 金融(27309)
- 业经(22966)
- 财经(22701)
- 经济研究(20621)
- 经(19238)
- 图书(19037)
- 问题(17750)
- 理论(16565)
- 科技(15474)
- 实践(15362)
- 践(15362)
- 版(15199)
- 业(14964)
- 现代(14826)
- 技术经济(14659)
共检索到475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秦晖
一“租佃”是史学中极常用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都说:“奴隶社会”是奴隶劳动,封建社会是租佃制。而“古史分期”的全部工作便是寻找奴隶制为租佃制所取代的标志。然而,究竟什么叫“租佃制”?看来对这一“符号”所要表达的“语义”在今日还远不是一致的,于是关于它的研究便有成为一场没有规则的“语言游戏”(维特根斯坦语)的危险。笔者认为所谓租佃制应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租佃制指独立经营者向别人交纳剩余产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彭波
租佃制度在历史上绵延数千年,在近世(宋代至民国)至少覆盖三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构成中国社会的重要基础,被看作是解开中国社会发展之谜的一把关键钥匙。对这项制度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也存在着很多流行的误解。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一些根本性问题展开讨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罗翔 卢新海
本文对不完全信息下的土地租佃契约进行研究后发现,所有的租佃契约都是次优的,也就是说,租佃制度本身是效率损失的。对于中国的农业绩效,制度性的因素影响始终是很大的。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时间序列的回归模型来说明家庭承包制下的中国农业绩效,应用岭回归估计方法在对1978—2009年中国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后我们发现,现行的土地制度是导致1993年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既然在现行的农地制度下,中国的农业产出增长缓慢,那么就有必要对现行的农地制度改革。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允许农地所有权的转让和抵押,并通过其他的制度安排来完善农业机械化生产。
关键词:
租佃 制度安排 农业绩效 农地所有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祥荣
近年来,中国农业的问题又一次突出,国民经济的基础再一次动摇。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没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鼓励农业人口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政策,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但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业投入的增加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作者在肯定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提出了土地租佃补偿制度,不失为一种解决农业问题的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尔翔 朱菘 郑猛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的理论基础。分成租佃制的运行,为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提供了实践上的证明。文章选取回报率较高的特定投资对象为例,模仿分成租佃制下的投资回收分析方法,探讨了纯"分成制"下的分成比例状况。研究表明,教育金融契约的性质选择与期限选择,都会影响契约主体的"风险-收益"评价。这一结论,是在一定的假定下得出的。分成制的大面积实施还有赖于放松假定,不断出产趋于实际的研究成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昉
文章在借鉴美国学者德怀特.希.帕金斯研究中国近代农村土地分配和租佃制度的方法的基础上,对传统中国社会中租佃制度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租佃率和租佃契约的内容以及性质进行分析,得出了在一定条件下租佃制度完全有可能对农业产出产生积极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
传统中国社会 租佃制度 租佃率 租佃契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天宇 李楠 韦潇
风险与激励的关系一直是契约理论的重要内容。本文在经典理论框架(Holmstrom和Milgrom,1987)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实践引入契约类型选择的制度限制,分析风险对最优租佃契约形式以及激励的影响,并且利用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微观契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灾害风险越大,分成契约被选择的概率越大(激励越小);同时无论选择的是分成还是定额契约,地租率都会越小(激励越大)。此外,当佃农的财富增加或者使用受灾害影响更小的土地时,风险对契约选择的影响可以被减轻。本文的分析为风险与激励关系文献中相互矛盾的实证发现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王凌
本文是一项新的租佃关系研究的结论部分。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学者发现,几百年来(特别是在清代),中国的地租额和地租率有着大幅度的下降(其幅度多在20%以上)。在探讨了与此有关的那些问题———它意味着粮食亩产量的下降,还是租佃制度的一种“修订”?农民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有关的政府政策和法律又是如何———之后,本篇就有关地租率、旧的土地制度以及农民文化的若干问题提出几点余论,以就正于大家。
关键词:
租佃关系 地租实收率 道义经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锦鹏
宋朝确立了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租佃经营成为重要的土地经营形式。宋朝租佃市场属于竞争性市场,地租率由市场决定,对租佃双方都是有利的;在宋朝广大佃农家庭经济条件差,抵御经营风险能力弱的社会条件下,采取分成租佃制是适应宋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有效率的制度安排,“随田佃农”也是有利于保障佃农权益的有效制度选择。
关键词:
租佃经济 地租 分成租佃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小嘉
本文在考察浙江租佃制度的基础上,分析浙江二五减租过程中减租政策特别是减租标准的变化。本文通过回溯减租运动的发展,揭示减租政策的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减租从农民运动演化为国家大法,减租标准从二五变为三七五,减租主体从农民变为国家,实质上是传统的私域减租,到国家干预下的公域减租的质的飞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杨
1949年秋,国民政府为挽救败局,稳定后方农村,由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主导,在西南四省一市强势推行农地减租,要求地主减收四分之一租额,并划定示范区更换租约。租佃制度本是主佃双方经过长时间利益博弈而形成的一整套制度设计,租额变动引起了押租和押扣的变化,主佃之间围绕减租与扣息的先后、押租价值如何评估等问题争论不休,农地减租政策亦朝令夕改、漏洞百出。农地减租要求地主让渡四分之一地租收益给佃农,打破了主佃平分土地总收益的分配格局,扣除耕作成本,地主占据土地收益由减租前的优势反转为劣势。地主利益受损,对农地减租政策百般拖赖,甚至以撤佃相要挟,导致农村租佃纠纷频发,主佃关系恶化,佃农非但没有得到减租实惠,反而增加了租佃成本。
关键词:
川西地区 农地减租 租佃制度 土地收益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秦晖
对中国过去认识传统乡村社会模式影响最大的为"租佃关系决定论"与"乡村和谐论"。前者强调租佃关系的作用,后者则把传统乡村看成一个非常和谐的、温情脉脉的大家庭。但这两种理论皆属一种理论虚构,难以考之史实。本文着重讨论前一理论。比较历史统计学的资料和计算证明:传统中国土地并不那么集中,租佃制并不那么发达;小农自由交易导致严重分化的说法不成立;历史上朝代际和朝代内土地趋向于集中的"规律"并不存在;当时的社会不公与社会危机另有原因,与租佃制关系不大;把地权问题说成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首要问题、把地权不均说成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弊病以及社会冲突和社会危机的主因,从而把平均地权说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没有根...
关键词:
租佃制 土地集中 吉尼系数 地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温锐
在清末民初 ,赣闽边地区农村的租佃制度与华北、苏南、关中等地的租佃制度相比 ,具有租佃土地多、公田多、分成租多、土地流转快等特点 ;该地区普遍的租佃制与边区地处三边商品流通、商品经济发展、农业比较效益、农户家庭经营的选择和政府无暇顾及社区公共事业的现状相联系 ,与当时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村生产要素流通体制相适应 ,是农村社会的经济选择 ,对边区农村社会经济有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赣闽边 租佃制 经济选择 农村社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思成
文章以黑城出土文书中所见元代亦集乃路的土地占有状况为研究对象,指出了亦集乃路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租佃关系;文章还初步探讨了这些关系藉以产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如土地在拥有政治—经济特权的户计或官吏手中的集中、人口自然增长、借贷关系导致的土地典卖等等,并认为这些条件在黑城地区仍处于欠发达的状态,故以屯田户为主体的小农经济在亦集乃路可能仍然占主要地位。
关键词:
亦集乃路 黑城出土文书 农业 土地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