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712)
2022(705)
2021(730)
2020(576)
2019(1204)
2018(1170)
2017(2109)
2016(1274)
2015(1570)
2014(1567)
2013(1435)
2012(1386)
2011(1253)
2010(1406)
2009(1318)
2008(1500)
2007(1424)
2006(1226)
2005(1234)
2004(1115)
作者
(4473)
(3623)
(3617)
(3413)
(2256)
(1769)
(1674)
(1433)
(1348)
(1336)
(1241)
(1215)
(1208)
(1197)
(1155)
(1135)
(1117)
(1100)
(1097)
(1096)
(1041)
(895)
(893)
(867)
(820)
(802)
(782)
(761)
(748)
(742)
学科
管理(3421)
(3323)
经济(3320)
(2914)
(2600)
企业(2600)
教育(2409)
(1734)
思想(1591)
政治(1528)
(1476)
思想政治(1427)
政治教育(1427)
治教(1427)
德育(1417)
理论(1302)
中国(1301)
(1270)
教学(1267)
(1093)
(1071)
财务(1063)
财务管理(1056)
(1056)
银行(1054)
企业财务(997)
(975)
业经(940)
地方(907)
方法(886)
机构
大学(18076)
学院(17910)
研究(6468)
中国(5463)
科学(4892)
管理(4832)
(4670)
(4557)
经济(4424)
(4360)
(3989)
(3783)
(3556)
(3487)
理学(3476)
师范(3446)
理学院(3377)
(3291)
研究所(3271)
管理学(3262)
管理学院(3229)
(3228)
中心(3152)
农业(3088)
业大(2988)
北京(2973)
技术(2867)
(2661)
师范大学(2651)
(2405)
基金
项目(8911)
研究(6661)
科学(6565)
基金(5619)
(5161)
国家(5105)
科学基金(4046)
(3705)
教育(3430)
社会(3311)
(3281)
编号(3218)
社会科(3032)
社会科学(3028)
成果(2949)
基金项目(2921)
自然(2790)
自然科(2699)
自然科学(2698)
自然科学基金(2647)
课题(2414)
重点(2347)
(2172)
资助(2126)
(1955)
(1903)
项目编号(1842)
计划(1802)
科研(1762)
(1735)
期刊
(8845)
经济(8845)
研究(6524)
中国(6446)
教育(5446)
学报(4288)
(3704)
(3504)
大学(3177)
科学(3074)
学学(2707)
图书(2605)
(2363)
金融(2363)
农业(2248)
技术(2241)
管理(2222)
书馆(2174)
图书馆(2174)
职业(1598)
(1551)
财经(1450)
财会(1251)
(1240)
(1224)
(1198)
论坛(1198)
(1135)
业经(1124)
技术经济(1080)
共检索到36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雪梅  
谈起高校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人们往往会很自然地想到德育课、历史课和哲学课,而较少念及甚至忽视文学课的德育作用。这不能不说是德育指导思想和方法上的一大缺憾。众所周知,文学能给人以娱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会情不自禁地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收,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感染,为流畅精美的语言所陶醉。不仅如此,由于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即文学是作家在生活的基础上,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珮  
古典文学是古代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一种最重要的体现,是古代名家作者们呕心沥血著成的一部部文学作品的集合,也是现代文学发展的基础。中国的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最根本的源头,古典文学承上启下,推动了文学史的发展。古典文学教育不仅是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一种致敬和发扬,也对当代人文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古典文学教育既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又可以带我们领略民国风情。本文从古典文学教育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古典文学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古典文学教育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深入探讨和分析了古典文学教育对当代人文素质的影响。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慧梅  
科举制度特有的内涵规范和涵养了中国文人的思维模式和人文性格,即便终生徘徊在科举边缘的读书人亦不例外。他们怀着极度失落愤慨及向往的复杂心情,利用他们手中为“及第”而积聚的知识和屡次“不第”的辛酸,创造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为世人展示了科举制度下文人的众生像,“儒生不幸文坛幸”,繁荣和拓展了文学的领地。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文学作品的作者——被科举所遗弃的文人,通过鞭挞科举而成为科举制度虔诚的守护者。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曹培根  
徐有富主编、程千帆校勘的《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一书,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拓展了史料学新的研究领域。这不仅是由于该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填补了文学史料学研究的空白;而且在于该书除了象通常的史料学著作那样详尽介绍重要史料外,还把史料学研究拓展到了史料搜集、鉴别、整理和检索利用的新领域。史料学著作需要评判史料价值,展示史料原委,讲述史料工作方法,更要以详实的史料来说明问题。书中对每一类古典文学史料从起源、种类、体例到史料价值,详加论列,对重要史料和检索、参考工具详注版本,对鉴别史料、整理和利用史料的规律和方法详举实例来说明。全书正文有615条脚注以及书后所列94条“参考书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红卫  
笔者据在教学实践中有深切感悟的方面,论述了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几点实践意义:一是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二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古今相通的人生意蕴对大学生心理层面的影响。三是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地域文化的深化。四是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对当代教育思想的启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邢惠玲  
本文作者简要论述了龙在中国古典文学文献中的形象 ,认为中国古典文学文献中龙的形象具有神尊性、性情性、罪孽性三种类型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玮志  
文化创意产业是典型的低碳经济,具有生态增值、创新驱动等优点和功能,对于环境保护、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十几年来,在我国的经济社会领域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地位日益提升。国家在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时,明确指出将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加以大力发展,希望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力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借助文化创意产业来实现繁荣中华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综合目标。反观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洋  
古典文学教学是预科"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科古典文学教学应从三个方面展开:通过引导学生研读《论语》,了解古人的人生观,继承传统美德;开展"旧诗新诵"运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尝试创作古典诗词、现代歌词;开展《中国文学简史》的讲授,系统介绍各个朝代名家名作,引导学生模仿创作,提高作文水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双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各国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示中国文明史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有助于提高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是在民族历史进程中沉淀的精神追求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汉语是中国通用语言,汉语言文学作为高校专业学科课程,以其独有的人文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长征  
学以致用是德育课教学的最终目标,为更有效的促进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全面、客观的反映"教与学",以革新考核方式为手段,为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之间搭建桥梁,以此深化理论教学的效果,推动德育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成国  
数据库检索为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考证提供了重大机遇、更高平台。与此同时,也对传统考证提出了尖锐挑战。以往那种以博闻强记为功底的考证,有可能逐渐沦为一种纯粹而又简单的"技术活"。传统考证所取得大部分成果,在今天将不得不接受后起的研究者利用数据库检索等先进技术,对其结论进行重新认定。新的技术手段,加速了学术成果的"大浪淘沙"。为了应对这种挑战,考证应当追求高度的精确性、严谨的批判性、立体的动态化。除了细读、精读文献外,研究者应当将其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多学科、多重视角的观照。同时,注重文献史料的书写、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席向锋  
文章通过介绍剑舞的训练内容,分析这些内容对于身韵中的"形、神、劲、律"有怎样的体现,怎样的运用,得出剑舞对于身韵的学习的作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文言  
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学殿堂,是由历代作家和文人的笔墨构建而成的。后人要了解和研究浩瀚的中国文学史,就必定离不开对文学史料的熟悉和掌握。如今,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的《中国文学史料学》和《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两个项目,同时由苏州大学和南京大学的中青年学者完成,并公开出版,标志着中国文学史料学学科的日趋成熟,它们将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产生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60余万字的《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通过探讨各类有关中国古典文学史料的特点和价值,研究其史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苗贵松  
用量化方法研究古典文学由来已久,王兆鹏等著《宋词排行榜》以其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所指导博硕士学位论文为基础,将当代读者和"互联网页"纳入分析范围,其价值有计量历史学、文学文献学、文艺鉴赏学和网络传播学的四维空间,是回应国民阅读转型的学术关怀,既有信度和高度,又不失温度。但因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等限制,对于揭示宋词名篇在不同时代的嬗变过程和定量研究的学理基础尚需给予更多阐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美丽  
互文性理论作为一个成长中的文本理论,可以为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提供方法论。本文旨在从互文性的角度探讨其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不仅分析互文性及其与文学翻译的联系,同时介绍文学作品中互文参照的翻译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