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42)
2023(2639)
2022(2159)
2021(2301)
2020(1734)
2019(3932)
2018(3680)
2017(6114)
2016(4125)
2015(5187)
2014(5215)
2013(4466)
2012(4125)
2011(3718)
2010(3968)
2009(3168)
2008(3036)
2007(2675)
2006(2283)
2005(2122)
作者
(9031)
(7469)
(7446)
(7398)
(4623)
(3572)
(3545)
(2987)
(2862)
(2853)
(2611)
(2504)
(2459)
(2453)
(2365)
(2355)
(2231)
(2214)
(2197)
(2107)
(1992)
(1942)
(1877)
(1784)
(1779)
(1734)
(1724)
(1707)
(1616)
(1586)
学科
(9773)
财政(9237)
教育(8319)
(7716)
管理(6978)
教学(6426)
中国(5872)
(5690)
经济(5677)
理论(5404)
政治(4095)
思想(3962)
学法(3758)
教学法(3758)
思想政治(3744)
政治教育(3744)
治教(3744)
德育(3721)
(3306)
学理(2868)
学理论(2868)
(2774)
(2638)
(2603)
学校(2541)
(2491)
(2473)
研究(2458)
(2435)
企业(2435)
机构
大学(50163)
学院(45054)
研究(16126)
教育(12862)
(12125)
师范(12068)
(11427)
(11414)
经济(10980)
(10898)
管理(10730)
科学(10122)
师范大学(9880)
理学(9244)
理学院(9006)
中国(8902)
管理学(8491)
管理学院(8407)
(8034)
(7936)
技术(7689)
职业(7523)
北京(7405)
研究所(7012)
中心(6628)
(6255)
财经(6247)
(5746)
(5742)
财政(5537)
基金
项目(28468)
研究(25984)
科学(21457)
教育(16952)
基金(16772)
社会(13721)
(13560)
国家(13360)
成果(12846)
社会科(12656)
社会科学(12653)
编号(12545)
(12526)
(10996)
科学基金(10960)
课题(10879)
(9974)
大学(8754)
基金项目(8194)
规划(7607)
项目编号(7585)
(7296)
研究成果(7048)
重点(7046)
(6986)
资助(6843)
(6646)
(6478)
(6303)
(6287)
期刊
教育(29016)
研究(21810)
中国(18988)
(13706)
经济(13706)
(10677)
学报(8041)
大学(7862)
职业(6876)
技术(5708)
高等(5454)
学学(5440)
科学(5263)
(4898)
(4745)
财政(4745)
高等教育(4560)
管理(4267)
图书(4195)
财经(3863)
技术教育(3852)
职业技术(3852)
职业技术教育(3852)
农业(3596)
成人(3453)
成人教育(3453)
(3384)
书馆(3219)
图书馆(3219)
(2998)
共检索到80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廉水杰  李剑欣  
当下高等教育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需要建构大学生群体“情系天下”“独善其身”具有古典“君子品格”的“精英意识”。课程思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本土化教育理念的反映,结合我们的古典教化传统,更容易唤起主体的雅正观念、文化使命乃至家国情怀。在古典教化与课程思政贯通对大学生精英意识的多维建构中,经典教化是“精英意识”建构的基础;才性教化是“精英意识”建构的内在诉求;雅言教化是“精英意识”建构的外在呈现。对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建构,能促使其形成高阶思维与雅正价值观,真正成为新国民精神的表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廉水杰  李剑欣  
当下高等教育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需要建构大学生群体“情系天下”“独善其身”具有古典“君子品格”的“精英意识”。课程思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本土化教育理念的反映,结合我们的古典教化传统,更容易唤起主体的雅正观念、文化使命乃至家国情怀。在古典教化与课程思政贯通对大学生精英意识的多维建构中,经典教化是“精英意识”建构的基础;才性教化是“精英意识”建构的内在诉求;雅言教化是“精英意识”建构的外在呈现。对大学生的“精英意识”建构,能促使其形成高阶思维与雅正价值观,真正成为新国民精神的表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丽丽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如何发挥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效应,突出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提出必须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贯通融合起来,并对高职专业群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贯通融合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并提出贯通与融合的实践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静  刘秀伦  
实践性是思政课的显著特征,促进学习者理论知识迁移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以"理念贯通,载体融合"为思路,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融合校内外五种实践载体和资源,形成载体链和资源链结成的实践活动链,并以思悟、知行、学教、引陪四个理念贯通实践活动链,构建起思政课四贯通五融合实践教学生态圈并展开两轮行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实践教学生态圈能有效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形成圈层效应,对学习者实践能力培养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君君  
文章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协同教化的概念,认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协同教化应从管理要素出发,促进意识形态认知协同、教育理念协同、保障机制协同、师资队伍协同;从空间维度出发,保障教育目标协同、教育方法协同、教育评价协同、实施环境协同。教育者在制定协同教化策略时,各子系统要有序并组,从教育客体入手,打破瓶颈,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卫国  牛晶晶  
政府、产业、高校是提供大学生创业支持的核心合作主体。大学生创业"政产学"支持机制的构建有赖于多方面的联动发展。三螺旋结构是政府、产业、高校三者间抱成一团、形成合力又螺旋上升的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的要求,鼓励社会主体支持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离不开政府、产业、高校三个主体之间的联动支持。构建大学生创业"政产学"支持机制,一方面需要建立以政府为中心的政策支持、以产业为中心的服务支持、以高校为中心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政府、产业与高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爱磊  白宜凡  
基于一项始于2013年且仍在进行的追踪调查,探讨进入精英大学的农村籍大学生特殊的社会体验(不少研究指出的“自卑”心理)。所谓的“自卑”可以重新加以概念化,即农村籍大学生的一种特殊主观建构——对自身社会能力的“低估”,可被纳入社会流动研究的视域考察。农村籍大学生对社会能力的“自我低估”是他们经历向上的社会流动时不熟识新的地位文化的结果。由于自认为缺乏被认可的“知识”和“文化技能”,接受访谈的农村籍大学生普遍提及感到“不自信”,倾向于对自身的社会能力进行负面评价。由于否定自身的社交能力,接受访谈的农村籍大学生会倾向减少在非学业领域的探索。对农村籍大学生自卑现象的考察应着重结构分析。其意义在于,既可深入揭示其本质与社会成因,也为消解针对农村学生的刻板印象并进而为他们增能赋权提供可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牟腊春  
创新创业是当前我国发展中主要的推动措施,并利用创新创业实现学生成功就业。国家为了促进创新创业良好开展出了各项政策,较多拥有创新创业欲望的人士登入创新创业列车开始了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但是在此过程中却暴露出价值取向方面过于趋利性且缺失了道德理念,而不利于各行业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要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保证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创业意识并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建国  赵军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顶层设计的完成,职业教育发展、关注和研究的重心应转向中观和微观层面参与体系建构的相关行动者。"中本贯通"作为体系建构的一种模式,其相关行动者即本科院校和职业学校之间在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层面都客观存在着冲突。文章在明晰冲突的基础上,提出中本贯通实践中应建立本科院校转型与职业学校质量提升互动机制,发挥主体优势与延续技术技能传统,注重教育的整体性与技术素养生成的阶段性,遵循认知规律与学习实践的情境导向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永禄  
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满足国家对素质人才的要求,因而高校思政课程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学生这一群体是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中流砥柱,这就要求大学生一心跟党走,紧跟党的路线,落实党的指导精神。当今社会处于全球化背景当中,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涌入国门,处于这些多元文化中的大学生其精神思想和理想信念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不好的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来丽锋  
职业学校课程思政评价是多维复合的体系,在职业学校课程思政评价维度中要明确价值形塑之维的价值导向维度、价值内涵挖掘维度和价值呈现方式维度;确立主体协同之维的用人单位与家长、教师、学生、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思政主管部门的各方协同评价;充实客体供给之维的对学生、课程、专业和职业学校评价客体的内容与效果评价;开拓改革创新之维的教师思维更新、课程建设模式创新、技术支持应用创新三个维度评价,只有多维评价合力,课程思政建设方能守正创新,发挥立德树人之功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艳  
如何拓展理工科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引导他们自觉培养深层次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增加理工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资本,成为当下部分新建应用技术大学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对常熟理工学院、苏州科技学院、淮阴工学院与盐城工学院四所江苏省新建应用技术大学理工科学生先后两次发放了"跨文化常识自测量表",调查对象均为2012级已通过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磊  张爱芹  李钰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需要打破中职、高职固有课程体系,重构一体化课程体系,这一过程必须加强课程管理。为此,要以课程开发管理理顺中高职贯通课程开发的权与责,以课程设计管理统领中高职贯通课程的逻辑架构,以课程实施管理体现中高职贯通课程真正意蕴,以课程评价管理保障中高职贯通课程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露  杨若凡  石伟平  
课程体系的贯通是中本贯通的基石。基于对中本贯通试点院校课程衔接体系构建中问题的把握与原因的分析,提出中本贯通课程衔接体系构建的应然路向,即树立"整体性衔接"的课程理念、坚持"全人发展取向"的衔接目标、形成"动态联结"的衔接内容、转向"能力积累"的衔接模式以及建立具有"制度化显性效力"的衔接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海燕  
梳理立体化课程及其建设内涵,从中得出,构建中高本贯通的职业教育立体化课程体系需要从课程资源和课程模式两个方面着手;探讨立体化课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中高本贯通的职业教育立体化课程建设的问题。首先,构建了职业教育的立体化课程结构;第二,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对中高本贯通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进行分层和衔接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