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04)
- 2023(18910)
- 2022(16058)
- 2021(14754)
- 2020(12594)
- 2019(28259)
- 2018(27923)
- 2017(53278)
- 2016(28997)
- 2015(32436)
- 2014(32137)
- 2013(31458)
- 2012(28689)
- 2011(25751)
- 2010(26068)
- 2009(24242)
- 2008(23306)
- 2007(20627)
- 2006(17799)
- 2005(15657)
- 学科
- 济(129312)
- 经济(129187)
- 管理(81558)
- 业(77281)
- 企(62661)
- 企业(62661)
- 方法(57064)
- 数学(50663)
- 数学方法(49910)
- 农(32305)
- 财(31140)
- 中国(30900)
- 学(26572)
- 业经(25815)
- 地方(25440)
- 贸(22380)
- 贸易(22371)
- 农业(22125)
- 易(21684)
- 制(20696)
- 理论(19203)
- 务(18598)
- 财务(18523)
- 财务管理(18482)
- 和(17851)
- 环境(17590)
- 银(17500)
- 企业财务(17460)
- 银行(17437)
- 融(17166)
- 机构
- 学院(414354)
- 大学(411289)
- 济(172878)
- 经济(169499)
- 管理(157078)
- 研究(137297)
- 理学(136830)
- 理学院(135313)
- 管理学(132473)
- 管理学院(131744)
- 中国(102059)
- 科学(86568)
- 京(84345)
- 财(75997)
- 农(73171)
- 所(69988)
- 业大(64910)
- 研究所(64026)
- 中心(63152)
- 财经(61634)
- 江(60792)
- 农业(58016)
- 经(55997)
- 经济学(53991)
- 范(52566)
- 北京(52040)
- 师范(51884)
- 院(49082)
- 经济学院(48527)
- 州(47990)
- 基金
- 项目(282293)
- 科学(221516)
- 基金(205409)
- 研究(198756)
- 家(181223)
- 国家(179746)
- 科学基金(153922)
- 社会(127038)
- 社会科(120403)
- 社会科学(120370)
- 省(111695)
- 基金项目(108092)
- 自然(102094)
- 自然科(99862)
- 自然科学(99835)
- 自然科学基金(98033)
- 划(93848)
- 教育(93208)
- 资助(84820)
- 编号(79480)
- 重点(63999)
- 成果(62926)
- 部(61333)
- 发(60299)
- 创(58833)
- 科研(55222)
- 创新(55020)
- 课题(54836)
- 计划(52965)
- 国家社会(52737)
- 期刊
- 济(187908)
- 经济(187908)
- 研究(113238)
- 中国(75478)
- 学报(69937)
- 农(65730)
- 科学(62140)
- 财(59591)
- 管理(57564)
- 大学(52171)
- 学学(49854)
- 农业(44240)
- 教育(39877)
- 技术(37089)
- 融(33926)
- 金融(33926)
- 经济研究(32007)
- 财经(30490)
- 业经(30153)
- 经(26288)
- 问题(23771)
- 业(23652)
- 统计(22599)
- 技术经济(21198)
- 版(20831)
- 策(20569)
- 商业(19638)
- 贸(18904)
- 科技(18621)
- 决策(18379)
共检索到595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骆桢 张建堡
研究总消费有两大范式——新古典强调理性人跨期优化,马克思和后凯恩斯主义则强调劳资分配对总体消费率的影响。基于谢克对生产函数的批判,可以证明跨期优化下的消费的动态规律基本等同于利润率决定增长率的"剑桥增长方程"。然而,劳动收入份额不仅决定着总体消费率,还影响着总需求和收入的形成。基于马克思对消费行为的分析,本文在一个马克思-后凯恩斯资本积累框架下引入古典假定,抽象掉来自资本收入的消费,同时考察劳动收入份额对消费占比和总需求的双重影响,得到其与总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中国的数据很好地验证了该关系。结果表明,在当前积累体制下,提高劳动份额促进消费增长的空间有限,因为对利润的挤压会减少投资,进而减少总需求。因此,要促进总消费持续增长,就必须在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同时,稳住投资水平,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潜在产能水平刺激投资增长,将需求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古典假定 劳动收入份额 总消费 非线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慧文 王贺雨
以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理论为逻辑起点,分析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利用2006—2017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工业机器人使用规模与劳动收入份额显著负相关,伴随着工业机器人使用规模的扩张,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但从长期来看,当越过极值点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将会促进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因此,短期内政策的关注点应是在推动工业机器人研发与应用的同时,如何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构建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于劳动保护制度调节效应的分析结果表明,伴随着最低工资水平的上升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冲击会弱化,这意味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强化劳动保护可以缓解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冲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成林 何自力
在自由主义经济信条的指引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进入新世纪以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在反思西方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弊端的同时,不断重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剖析。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解释当前发生的经济危机时,显得苍白无力。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深刻的阐述了经济危机的本质,即危机本质上是实体经济的危机。此外,后凯恩斯主义危机理论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也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
实体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异端学派经济学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仕龙
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来源及其传导机制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在评析学界有关经济周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新凯恩斯模型,在MSV解下同时考虑总供给、总需求和货币政策三类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宏观经济有确定性均衡,中央银行对经济增长的重视程度高于物价稳定,总供给冲击对通胀和产出缺口的作用方向相反,总需求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对通胀和产出缺口的作用方向相同,总供给冲击没有持续性影响,总需求冲击有长期持续性影响,货币政策冲击有短期持续性影响,通胀波动主要来源于总供给冲击,产出缺口波动主要来源于货币政策冲击,名义利率波动主要来源于总需求冲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文立 郭柃沂 许坤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消费者异质性的三部门新凯恩斯模型,引入商品税率、劳动所得税率、资本所得税率、社保费率冲击,实证研究了商品税率、劳动所得税率、资本所得税率及社保费率变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贡献率及动态效应。研究发现:1.商品税率冲击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贡献率最大,其程度达到89%以上,而劳动所得税率冲击和社保费率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2.降低税费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而劳动所得税率和社保费率下降更有利于经济稳定与增长;3.税费减免政策有利于提高财政的可持续性;4.通货膨胀是一种"财政—货币"现象,且通货膨胀主要是成本推动型。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减税力度,以降低劳动所得税率和社保费率为主,来稳定宏观经济增长,并辅以基准利率的提高来抵抗通货膨胀的压力。
关键词:
税收政策 社保费率 宏观经济效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文立 郭柃沂 许坤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消费者异质性的三部门新凯恩斯模型,引入商品税率、劳动所得税率、资本所得税率、社保费率冲击,实证研究了商品税率、劳动所得税率、资本所得税率及社保费率变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贡献率及动态效应。研究发现:1.商品税率冲击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波动的贡献率最大,其程度达到89%以上,而劳动所得税率冲击和社保费率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小;2.降低税费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而劳动所得税率和社保费率下降更有利于经济稳定与增长;3.税费减免政策有利于提高财政的可持续性;4.通货膨胀是一种"财政—货币"现象,且
关键词:
税收政策 社保费率 宏观经济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白仲林 缪言 王理华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从中国经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国税及地税政策,构建了我国分税制下的DSGE模型,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发现:国税政策的正向冲击短期内会挤出家庭劳动、降低资产收益率,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效应;地税政策的正向冲击效应恰好相反,短期内具有促进就业、刺激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宏观经济对地税政策冲击更为敏感,中国更应该发挥地税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为新一轮税制改革提供了方向正确性的理论佐证及具体操作的量化参考。
关键词:
分税制 DSGE 税收政策 经济波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庄子罐 葛盼 杨孝智
本文分别采用中国宏观季度数据和混频数据贝叶斯估计一个经典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从数量上测度预期冲击驱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作用。贝叶斯估计和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1)预期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力较小,非预期冲击仍是驱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力量,但以2008年为时间节点,分段估计结果表明预期冲击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特征。(2)预期冲击对于熨平经济剧烈波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脉冲响应结果显示我国各宏观变量在预期冲击的作用下表现出相对平缓的波动,另一方面2008年以后预期冲击对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力较2008年之前有了大幅提升。
关键词:
预期冲击 宏观经济波动 DSGE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凤 张淑芹
笔者通过构建含有多冲击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比较了不同财政政策环境下的社会福利大小,并以我国1997年至2013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进行模型检验及数值模拟分析,深入研究了技术冲击、财政支出冲击及税收冲击对社会福利和产出、消费、投资、就业、通胀等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分析表明,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等扩张性财政政策措施均增加了社会福利,采用财政支出工具进行经济调控能得到最大的福利效应,消费税的福利效应次之,资本税的平均福利效应最小。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结论,同时表明,财政支出冲击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而劳动税冲击具有高度波动性。财政支出冲击及税收冲击对于社会福利和投资的影响比...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税收 社会福利 DSGE模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伯特·E.卢卡斯 托马斯·J.萨金特 袁忆秋 齐昊
文章首先回顾了凯恩斯主义理论所借助的计量经济学框架,该理论藉此从互不相连的定性讨论进化为一个能够系统地运用数据作估计的方程组,并在需要量化货币和财政政策时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建议。接着,文章对导致这一框架在20世纪70年代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讨论。文章指出,现代宏观经济模型在政策指导上毫无价值,而沿着现在的思路所进行的任何修正也都无法改变这种情况。这一判断提出了一个有用的经济周期理论所必须具备的某些原则。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玮
本文将ACE建模思想纳入到新凯恩斯理论框架,构建基于Agent的新凯恩斯模型,并利用拓展后的模型研究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经济中存在25%的家户是完全理性,存在73%的厂商是有限理性;产出与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较传统新凯恩模型平缓,并且持续时间更长;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来源,真实货币余额的偏好冲击可以解释大部分的产出波动。因此,在考虑了有限理性以及适应性预期后,经济的内在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理解公众预期形式对分析宏观政策的经济影响至关重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志帆
文章根据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和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考察了财政支出和税收工具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增加政府支出虽然能够迅速提振经济,但其只有短期效应。如果没有及时退出,其正向促进作用可能转化为反作用力。减税政策对产出和就业同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政策效果相对较弱。为保障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运行于合理区间,应当合理配置财政政策工具,将相机调控和区间调控相结合,短期与中长期调控相结合。
关键词:
新常态 政府支出 税收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稻葵 徐翔
当前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度的研究大多数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中仍存在较严重的结构失衡现象,结构调整进度比较缓慢。通过系统地分析对外贸易和消费数据,本文发现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已经呈现比较明显的改善,内外部结构失衡现象同时开始缓解,具体表现为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趋稳和消费率的迅速回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还发现,结构改善的关键动力是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后期和劳动收入份额的回升。这一趋势性变化是与中国宏观经济的二元经济特征密切相关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邓春玲 郭志娟
在全球经济下行与主流经济学理论危机的双重背景下,基于库恩“范式”的视角,对马克思经济学范式与凯恩斯经济学范式的经济周期理论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发现:两种范式对经济周期的分析在方法论特征、理论基础、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和实质、危机治理政策以及理论预设目标等方面,存在着实质性差别。但是,两种范式对经济周期的分析在宏观总量方法、经济危机爆发的诱因以及经济复苏的基础等方面都有共同触点。马克思对经济周期理论的论证被实践和历史证明是真理性的认识,仍然是解释当今经济危机及周期性波动最有效的工具。为此,要消弭经济危机的影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需要以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为指导,同时有甄别地借鉴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朝明 刘明国
自从凯恩斯的《通论》出版以来,宏观经济学就逐渐成为一个比较系统而相对独立的学科,后人将凯恩斯的短期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长期化为外生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纵观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构建,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市场能够自动实现均衡,但是,正是这个假设将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引入了歧途。对于原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新凯恩斯主义、哈罗德-多马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索洛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而言,它都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硬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