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62)
2023(5314)
2022(4410)
2021(4234)
2020(3660)
2019(8829)
2018(9179)
2017(17228)
2016(9247)
2015(10060)
2014(9757)
2013(9403)
2012(8703)
2011(7717)
2010(7773)
2009(7172)
2008(7360)
2007(6033)
2006(5549)
2005(5216)
作者
(23364)
(19433)
(18980)
(18449)
(12632)
(9409)
(8981)
(7587)
(7295)
(6923)
(6741)
(6516)
(6438)
(6279)
(6062)
(5938)
(5766)
(5597)
(5589)
(5570)
(5038)
(4792)
(4663)
(4548)
(4358)
(4297)
(4288)
(4224)
(3936)
(3818)
学科
(34506)
经济(34457)
管理(20320)
(17438)
(14308)
企业(14308)
方法(10242)
(10084)
(9674)
地方(9428)
中国(9359)
(8628)
数学(8512)
业经(8430)
数学方法(8291)
(7386)
(6923)
农业(6602)
(6227)
金融(6225)
理论(6089)
体制(6023)
(5870)
贸易(5866)
(5780)
银行(5772)
(5629)
(5554)
教育(5377)
(5369)
机构
大学(116189)
学院(113722)
(44231)
经济(43148)
研究(42724)
管理(39662)
中国(33187)
理学(33029)
理学院(32530)
管理学(31823)
管理学院(31559)
(26470)
科学(25125)
(23742)
(21431)
中心(19540)
(18985)
研究所(18976)
(18529)
师范(18384)
(18296)
北京(17202)
财经(17167)
(15912)
(15393)
业大(15336)
师范大学(15204)
(15033)
农业(13960)
经济学(13179)
基金
项目(72693)
研究(57124)
科学(56175)
基金(50394)
(43598)
国家(43175)
科学基金(36240)
社会(34750)
社会科(32639)
社会科学(32631)
(28404)
教育(26569)
基金项目(26484)
编号(24236)
(23981)
自然(22014)
自然科(21432)
自然科学(21428)
成果(21341)
自然科学基金(20995)
资助(20173)
课题(17463)
重点(16408)
(16201)
(15842)
(15067)
(14784)
(14747)
项目编号(14301)
大学(14183)
期刊
(55185)
经济(55185)
研究(41102)
中国(29751)
教育(20214)
(19410)
(16813)
学报(16318)
管理(15200)
科学(14939)
大学(12975)
(12454)
金融(12454)
学学(11285)
农业(11056)
技术(10221)
经济研究(8496)
业经(8306)
财经(8112)
图书(7944)
问题(7353)
(7043)
(6702)
(6288)
(6176)
书馆(5898)
图书馆(5898)
国际(5781)
(5684)
资源(5589)
共检索到191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永成  
比较明代"一条鞭法"和清代"摊丁入亩"两次赋役改革发现,它们都是为解决财政危机而推行的,在改革时期、改革内容和趋势上存在一定渊源,但在改革途径、改革动机、改革结果和影响方面却存在差异。意识形态在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共同信念影响改革。鉴于此,在推行或分析正式制度改革的同时,要注重非正式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有助于理解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或锁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珂  龚浩  
明代中后期各地方政府推动了"一条鞭法"改革。一批具有基层执政经验的地方行政长官依据本地的政情推出了与本区域环境相适宜的"一条鞭法"改革方案,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地改进,最终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一条鞭法",完成了赋役折银、均平赋役的财税改革目标。这次成功的财税体制改革为当下的财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即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更有助于成功地推动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晓燕  
"一条鞭法"是我国税制历史上最重要的改革之一,古今诸多学者对其多为褒奖之词。文章在肯定"一条鞭法"积极作用的同时,对其局限性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对现代税制改革的几点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阎炎  
万历首辅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从立竿见影到全线溃败,不是一次偶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上任之初,谈起三农问题,很有信心地说"我们一定能够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黄宗羲定律",指的就是从唐代的两税法,到明代的一条鞭法,再到清代的摊丁入亩,历史上中央归并税赋、减轻农民负担的改革,往往是从"向来丛弊为之一清"到渐渐失效,从"轻徭薄赋"的初衷遥遥导向"官逼民反"的结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永刚  
一条鞭法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继唐两税法后,我国赋税史上的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深刻变革。诸多学者对一条鞭法进行了研究,但没有学者基于现代税制视角来研究一条鞭法内容,分析其所体现的税制设计原则。文章从现代税制出发,挖掘了一条鞭法所体现的现代税制内容,分析了其所体现的税制设计原则。一条鞭法已经成为历史,但这些税制设计原则,对于今天的税制改革,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秦艳君  
梁方仲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奠基人、明代社会经济史研究专家,尤以一条鞭法研究著称。他的一条鞭法研究与其学术生涯相始终,从制度与历史两个方面展开;将一条鞭法的文献记载与实际运行相结合,尝试寻找一条鞭法产生和发展的路径,探求其在地方与中央层面推行的复杂样态;建立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一条鞭法研究体系,突出对一条鞭法的社会经济内涵的阐释,主张以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史阐释代替传统的政治制度史论述;充分全面地占有史料,更关注地方志等地方史料。梁方仲研究一条鞭法的路径与方法,不仅为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带来新的思考,而且对本土化的中国经济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富彩  
本文利用摊丁入亩的地区差别及时间先后构造双重差分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从平均意义上来说,推行摊丁入亩导致地方政府起运银占比下降。在添加摊丁入亩与耗羡归公交互项的稳健性检验中,本文进一步发现了摊丁入亩对起运银占比作用的渠道。摊丁入亩不过是简化中央对地方税赋监管的程序以及节省地方政府税收征收上的机会成本,而摊丁入亩基础上的耗羡归公改革则增强地方政府在税收征收上的激励。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摊丁入亩之后的税收征收成本的节省以及耗羡归公给予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最终强化了地方政府在财政上的自主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富彩  
本文利用摊丁入亩的地区差别及时间先后构造双重差分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从平均意义上来说,推行摊丁入亩导致地方政府起运银占比下降。在添加摊丁入亩与耗羡归公交互项的稳健性检验中,本文进一步发现了摊丁入亩对起运银占比作用的渠道。摊丁入亩不过是简化中央对地方税赋监管的程序以及节省地方政府税收征收上的机会成本,而摊丁入亩基础上的耗羡归公改革则增强地方政府在税收征收上的激励。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摊丁入亩之后的税收征收成本的节省以及耗羡归公给予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最终强化了地方政府在财政上的自主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人骏  赵海月  
明代"一条鞭法"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形成了劳动雇佣关系,使社会生活向对"物"的依赖关系转变,明朝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结构出现了转型。但改革最终因不全面、不彻底而走向衰落,甚至引发了社会危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一条鞭法",能从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得到诸多启示,并为后世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壮钊  
明代中后期以来,里甲制度逐渐式微。不过由于政府仍利用里甲来作为户籍身份的标识以及催征钱粮的依托,所以里甲的名目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进入民国,村制的推行为里甲的废除提供了制度基础。各地在废除里甲的同时改办村粮,由村来负责税粮的催征与管理。村粮制的实施,有利于村财政制度的建立与运行。里甲的废除与村粮制的推行,体现了现代地方行政制度建立之一面。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申斌  
明洪武到弘治年间,州县官府的赋役管理从基本不依赖核算向需要且能够进行核算的状态转变。洪武、永乐时期,在官府体系内部,只有田赋被部分地纳入核算管理,其他赋役征发则完全或绝大部分无法计量,也没有计划性。宣德以降,地方官员吸收民间粮里阶层分担赋役负担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旨在"均平"的改革,以确保赋役的可持续征发。在探索均平之道的过程中,不同地方官员多采取量化赋役负担、预定征收计划、将派征对象标准化并进行摊派核算的方式。其中,田赋额等开始扮演摊派对象的角色。这开启了州县层面赋役征收核算体系的发展之路,也导致府、州、县与户、工等部及布政使司之间产生了赋役核算信息不对称,出现了二重会计结构。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郭永钦  
清代地方钱粮奏报体例格式在明代钱粮征收册籍基础上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规范的式样,而目前研究仍较少涉及钱粮数据对应其他原始史料的文本传抄关系。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奏销册、《赋役全书》、地方志、钱粮册与征信册等文本的标准化体例格式异同,梳理出奏报体例在明清时代起源、嬗变过程中的特点,以及各种文本间的相互关系。指出钱粮已未完考成分数的出现与考成制的结合是清代钱粮奏报的重要特点。各类钱粮记录文本不仅只存在单向的传抄关系,也存在着双向传抄的可能,体现了地方上在撰写钱粮奏报时不仅可能参考《赋役全书》中已有的款项信息,同时在原有《赋役全书》文本遭到破坏、重新修订时,亦可能参考现存奏销册数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范金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易运和  杨峰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始终把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在实践中已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已有很大的进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关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原则的确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守军  
春秋时期的赋役思想东北财经大学张守军春秋时期(前770-前476)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奴隶制的井田制开始瓦解,出现了新的封建上地占有关系。一些占有大量土地(包括私田和井田)的贵族和平民开始把土地租给奴隶耕种,收取地租,从而出现了新的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