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1)
- 2023(9340)
- 2022(8052)
- 2021(7272)
- 2020(6417)
- 2019(14716)
- 2018(14719)
- 2017(28350)
- 2016(15796)
- 2015(17979)
- 2014(18156)
- 2013(18098)
- 2012(16947)
- 2011(15508)
- 2010(15594)
- 2009(14750)
- 2008(15011)
- 2007(13683)
- 2006(11871)
- 2005(10882)
- 学科
- 济(64224)
- 经济(64129)
- 管理(47913)
- 业(45622)
- 企(36512)
- 企业(36512)
- 方法(29761)
- 数学(26323)
- 数学方法(26085)
- 财(20171)
- 农(19179)
- 制(17243)
- 中国(16946)
- 学(14692)
- 业经(13789)
- 农业(12711)
- 务(12153)
- 地方(12128)
- 财务(12122)
- 财务管理(12087)
- 贸(11886)
- 贸易(11883)
- 易(11517)
- 企业财务(11436)
- 体(11348)
- 银(11050)
- 银行(11020)
- 行(10460)
- 融(10303)
- 金融(10299)
- 机构
- 大学(235133)
- 学院(232917)
- 济(96296)
- 经济(94202)
- 管理(86818)
- 研究(80886)
- 理学(74519)
- 理学院(73617)
- 管理学(72250)
- 管理学院(71809)
- 中国(61429)
- 科学(50474)
- 京(49439)
- 财(47741)
- 农(42619)
- 所(42279)
- 研究所(38278)
- 中心(37452)
- 财经(37169)
- 江(36589)
- 业大(35941)
- 农业(33600)
- 经(33503)
- 北京(31003)
- 范(30390)
- 经济学(30254)
- 师范(30069)
- 院(28981)
- 州(28104)
- 经济学院(27436)
- 基金
- 项目(153744)
- 科学(120709)
- 基金(112263)
- 研究(109864)
- 家(98667)
- 国家(97898)
- 科学基金(82883)
- 社会(69691)
- 社会科(66024)
- 社会科学(66004)
- 基金项目(59932)
- 省(59465)
- 自然(54043)
- 自然科(52718)
- 自然科学(52701)
- 自然科学基金(51784)
- 划(50853)
- 教育(50718)
- 资助(45501)
- 编号(44246)
- 成果(36908)
- 重点(35586)
- 部(34744)
- 发(32845)
- 制(31807)
- 创(31567)
- 课题(30842)
- 科研(30149)
- 创新(29763)
- 教育部(29395)
- 期刊
- 济(106626)
- 经济(106626)
- 研究(68323)
- 中国(46365)
- 财(38959)
- 学报(38855)
- 农(38200)
- 科学(35530)
- 管理(30386)
- 大学(29031)
- 学学(27542)
- 农业(25025)
- 教育(22014)
- 融(21063)
- 金融(21063)
- 技术(19265)
- 财经(18815)
- 经济研究(16645)
- 业经(16539)
- 经(16057)
- 问题(14508)
- 业(13594)
- 版(12167)
- 技术经济(11506)
- 贸(11326)
- 理论(11265)
- 统计(10750)
- 资源(10678)
- 科技(10393)
- 财会(10280)
共检索到347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德芳 段汉明
屯垦是我国用于治理边疆的一项特殊的手段,在古代西域的稳定和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中总结了从西汉至清代各代屯垦的时空分布特征,认为屯垦地点多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军事扼要之地,受西域内外政治局势变化的影响,屯垦的重心逐渐由南疆向北疆转移,如此的空间转移也带动了清代以后北疆城镇群带的兴起。自然影响力和政治驱动力是屯垦发生的两类动力因素,探求其作用机制,认为这两类因素是古代新疆屯垦规模之大、屯垦时间之长、屯垦成效之明显的核心动力。
关键词:
屯垦 时空分布 动力机制 古代新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永达 赵志田
运用中国31个省份2005—2009年的零售业相关的面板数据,采用Moran’s I指数、不均衡指数方法分析了零售业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零售企业网点密度与人均商品销售额、人口密度、人均GDP、城市化率和市场化指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零售业省域空间分布为明显梯度分布,即东部地区网点密度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最低是西部地区,但各地区零售业分布基本处于人口协调状态;研究还发现,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度高、人均商品销售额大、市场化水平高的地区,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和消费者购买能力强,能够吸引更多的零售企业进入本地市场,零售企业网点密度更高,产业空间集聚将更加明显;城市化与零售业空间集聚呈倒二次曲线关系,短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零售业的空间集聚发展,而从长期看,则不然。
关键词:
零售业 空间分布 动力机制 面板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燕 李应博
文章参照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的有关研究,利用2012年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关数据,计算了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位布局及集聚情况。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东中西部差距明显;不同的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关产业集群。在影响产业集聚的因素方面,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和吸收能力的不足影响了产业的发展,国内市场未有效打开,产业发展缺少龙头企业,政策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雨芩 徐虹 程晋昕
研究森林火灾发生规律是森林火灾预测预报的基础,也是指导森林防火与补救工作的重要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根据云南省1996—2013年的林火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云南省林火时空动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冬、春季,特别是12月—翌年5月,3月和4月的森林火灾最为严重,森林火灾以人为火源为主,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民众的防火意识;(2)从行政区划上看,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滇西北的迪庆南部、怒江大部、丽江、大理,滇西南的保山北部、德宏北部
关键词:
林火 时空分布 GIS 云南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晓蓓 金素文
利用安徽省78个气象台站1971~2010年能见度和相对湿度资料,统计出历年各站霾发生日数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历年霾日数变化趋势、EOF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近40a霾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霾日数存在显著的增多趋势;霾高发期在秋冬季,1月更是一年中霾发生最多的月份;5~6月是霾发生的次高峰,6月的极重霾为全年中最多;白天出现霾的几率高于夜晚,早上8时是一天中最容易出现霾的时刻。安徽省霾年平均日数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平原多于山区,主要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年平均霾日数较多,山区很少;沿淮淮北的极重霾日数最多。2007年前后霾的年平均日数达到40a来的最高值。霾日数EOF前4个模态累...
关键词:
霾 时空变化 气候特征 EOF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代娟 陈正洪 田树青 武泉 孙朋杰 白永清
利用长江航道局布设在长江航道沿线重庆段39个人工雾情信号台近3a的雾情观测资料,详细分析了重庆段航道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基于以上雾情及整个长江山区航道(宜宾到宜昌)逐里程的经度、纬度、水道宽度、河面弯曲度、河道变化剧烈度、河道支流岔道等6类地理信息因子,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模拟了长江山区航道雾情综合指数的地域精细化分布。统计结果显示:长江山区航道雾总体上呈现冬多夏少的季节特点,但也有冬少夏多或四季比较平均的情况存在;大多数雾情形成于0~8时,结束于8~12时,其中大雾开始早、结束晚、持续时间长;重庆段航道雾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涪陵的蔺市到丰都段、万州的黄花城分布最多,年均大雾30~50次,最少的安坪...
关键词:
长江山区航道 雾情 时空分布 神经网络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韦胜 袁锦富 徐建刚 蒋海兵 蒋金亮 马海涛
基于高铁余票信息建立的上下净客流量模型,以京沪高铁为例,从京沪高铁客流时空分布格局、站点客流日变化规律以及典型站点客流特征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传统城市断裂点理论适用于分析两个能级相差不大的城市,对于两个能级相差较大的城市则有局限性,主要原因是高能级城市的辐射力可能会覆盖低能级城市。同时发现,京沪高铁客流时空特征是传统城市腹地划分的新佐证。2)京沪高铁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隔日效应",这有利于增加商务、旅游等事件发生的概率,且在沪宁段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城际效应"。另外,京沪高铁还强化了区域内1 h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余票 时空行为 客流模型 京沪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会康 郭建平 赵俊芳
华南4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是中国龙眼的主产区,而寒害是龙眼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寒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其发生规律对防灾减灾与区划布局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根据《龙眼寒害等级标准》(QX/T168-2012),选取影响龙眼寒害主要影响因子,计算华南4省64个站点52年(1961~2012年)龙眼寒害指数(Hi),确定各级别寒害的发生频率,运用Arcgis地理信息软件与空间插值方法,分析华南4省寒害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52年龙眼寒害指数矩阵、主要发生月份(11月至翌年3月)寒害指数矩阵的经验正交分解(EOF),提取第一时间分量,分析寒害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影响,华南地区平均...
关键词:
华南 龙眼 寒害 时空分布 特征 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广海 袁洪英
以我国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以“非遗进景区”为关键词采集和挖掘网络文本信息,运用文本分析法提取非遗景区响应理论要素,研究非遗景区响应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国家级及省级非遗资源总体上已形成七大密集核心区,不同类型的非遗资源虽形成多核心和组团分布态势,但区域差异显著。(2)文本信息挖掘发现,“相关机构”“非遗资源及传承人”“景区环境与服务”“活动形式及意义”“节日与季节”“参与者”“相关地区”是非遗景区响应的7个要素。(3)非遗景区响应强度逐年增强且季节性特征显著,响应空间分布较广,以较低值与低值区域为主。(4)单因子探测发现,不同年份主导非遗景区响应空间分异的因素略有差异,但旅游总收入是共同的主要影响因子;交互因子探测发现政府行政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水平是主导型交互因子,反映出非遗景区响应的驱动因素具有复杂性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婷 陈世俭 傅娇凤
在4次地下水水质监测的基础上,对潜水和浅层承压水的"三氮"含量进行了季节变化和空间差异分析,同时探讨了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地下水氨氮浓度超标率较高,承压水中浓度明显高于潜水,4次采样结果承压水氨氮浓度超标率均在50%以上;(2)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在承压水中能达到良好的标准,在潜水中超标率高;(3)氨氮浓度季节变化明显,9月份浓度显著高于4、6和11月。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在潜水中6月份浓度最高,在承压水中季节变化不明显;(4)地下水氨氮含量空间变异性强,浓度较高的多集中在流经洪湖的内荆河两侧区域。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受气象因素、农业活动、农村生活污染以及氧化还原环境的综合...
关键词:
四湖地区 “三氮” 时空分布 生活污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振华 梁贺君
用户网络关注度与快递业务量高度相关。我国快递业务量上涨势头明显,但各地区及各地区内部的快递业务发展存在显著不均衡现象;快递服务的网络关注度总体上表现为上半年高于下半年,工作日高于周末;用户对快递服务的网络需求主要集中在快递单号查询、价格查询、网点分布查询等方面,快递服务满意度有待提高。为促进我国快递业健康发展,应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切实降低快递成本;调整快递从业人员工作时间,有效缓减其工作压力;加大对快递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带动国内快递协调均衡发展;鼓励快递企业多元发展,全面提升快递服务质量。
关键词:
快递 网络关注度 百度指数 时空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超 马民涛 于肖肖
据华北西部区域四个主要城市2003-2012年API日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地面气象要素数据,分析API时空分布特征以及API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来探索区域大气环境污染形成与控制因素。结果显示:1四座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在2003-2012年呈逐步改善,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空气污染最严重,夏季最轻。2四城市气象因子可降维为高温天气、大风天气、降水天气三个因子。3四座城市API与降维后的气象因素存在相关性:API与高温天气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大风天气呈现不同相关性,与降水天气无相关关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艳 李秋芬 赵俊 崔正国 周明莹 朱建新 丁东生 过锋 刘传霞 曲克明
以2013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对渤海中部海区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调查海域表、中、底层水体的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时空分布、来源及其对富营养化的贡献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Cod平均含量以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垂直分布差异表现为春季表层最高,中层最低;夏季表层最高,底层最低;秋季和冬季均为中层最高,底层最低。各站位Cod平均浓度水平分布在春季无明显的高值出现,含量分布较均匀,夏季Cod从西向东呈降低趋势,高值主要分布于西部海域;秋季和冬季Cod从北向南呈递减趋势,高值分布于调查海域北部。调查海域各站位营养指数e值变化范围为0.08...
关键词:
渤海 COD 分布特征 富营养化贡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涤非 王明玉 司莉青 赵凤君 李威 李伟克 舒立福
【目的】研究四川省雷击火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影响雷击火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四川省雷击火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方法】以四川省2001—2021年雷击火历史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该省雷击火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使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雷击火的空间分布状况与格局;利用地理信息技术、SPSS统计软件等工具,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林地资源数据等进行处理,分析了地形、气象、植被等因素对四川省雷击火的影响。【结果】2001—2021年四川省共发生雷击火72起,多发生于3—6月,其中4月是集中高发期;主要发生时段为14:00—18:00,其中15:00—16:00是雷击火最易发生的时间段。雷击火主要集中在川西南的凉山州、攀枝花市以及川西的甘孜州,尤以雅砻江流域最为集中。降水量、相对湿度是影响四川省雷击火发生次数的主要气象因子,气温、风速影响不显著。除气象因子外,雷击火受地形、植被类型影响明显,雷击火主要发生在海拔2 500~4 000 m范围内、坡度26°~45°之间、以及半阳坡或半阴坡。最易发生雷击火的林分类型是高山松林,其次为云南松林。【结论】四川省雷击火在月、日2个时间尺度下分布规律明显,多发生于夏季的下午时段;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性特征,主要聚集在甘孜州、凉山州,尤其是雅砻江中下游区域;雷击火发生受降水量、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影响显著,且在特定地形条件和植被类型中具有易发性。
关键词:
四川 雷击火 时空分布 森林火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林志慧 马耀峰 刘宪锋 高楠
2011年6月,中国旅游总评榜组委会公布了中国旅游业第一份百强景区排行榜,这100个景区代表了中国旅游景区的最高水平,也是游客最青睐的景区,因此成为网络空间最受关注的旅游搜索对象。文章选取前47个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指数搜索平台,获取了47个景区2010年1月1日到12月31日逐日网络空间关注度数据,对其周内分布和季节性分布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旅游景区网络关注度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以下特征:①以周时段考察呈现波动态势,表现为平日高、周末低,周三最高,周六最低,南方景区网络空间关注度高于北方景区;②季节性表现为4月和9月高的"双峰"特征,旺季是4、6、7、8、9、10、11月,平季是3、5、1...
关键词:
百度指数 旅游景区 网络关注度 时空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