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47)
- 2023(2810)
- 2022(2275)
- 2021(2310)
- 2020(1929)
- 2019(4066)
- 2018(4037)
- 2017(7152)
- 2016(4246)
- 2015(4895)
- 2014(5093)
- 2013(4916)
- 2012(4956)
- 2011(4332)
- 2010(4453)
- 2009(4351)
- 2008(4654)
- 2007(4482)
- 2006(3911)
- 2005(3652)
- 学科
- 济(15191)
- 经济(15169)
- 学(9927)
- 管理(9740)
- 企(8111)
- 企业(8111)
- 业(7906)
- 方法(6101)
- 理论(5867)
- 中国(4984)
- 教育(4956)
- 业经(3854)
- 和(3788)
- 文化(3776)
- 数学(3471)
- 农(3326)
- 数学方法(3316)
- 经济学(3094)
- 财(3071)
- 制(2968)
- 教学(2946)
- 产业(2609)
- 市场(2494)
- 经济理论(2466)
- 研究(2425)
- 地方(2373)
- 策(2311)
- 贸(2289)
- 贸易(2285)
- 易(2194)
- 机构
- 大学(66425)
- 学院(63972)
- 研究(23706)
- 济(19168)
- 管理(18971)
- 经济(18534)
- 中国(17256)
- 科学(16694)
- 理学(15406)
- 理学院(15123)
- 京(14805)
- 管理学(14582)
- 管理学院(14447)
- 所(13146)
- 研究所(11904)
- 范(11722)
- 农(11612)
- 师范(11540)
- 江(11318)
- 中心(10540)
- 财(9813)
- 农业(9432)
- 北京(9421)
- 师范大学(9249)
- 业大(9178)
- 州(8857)
- 技术(8623)
- 教育(8384)
- 院(8296)
- 省(7748)
- 基金
- 项目(36672)
- 科学(27057)
- 研究(26733)
- 基金(24389)
- 家(21827)
- 国家(21579)
- 科学基金(16915)
- 社会(15198)
- 省(14372)
- 社会科(14076)
- 社会科学(14073)
- 教育(13142)
- 划(12624)
- 基金项目(11846)
- 成果(11681)
- 编号(11645)
- 自然(10750)
- 资助(10712)
- 自然科(10494)
- 自然科学(10490)
- 自然科学基金(10291)
- 重点(8832)
- 课题(8385)
- 部(7828)
- 发(7703)
- 项目编号(7528)
- 年(7432)
- 大学(7148)
- 性(7040)
- 科研(7012)
共检索到106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滕新贤
鱼是中国文化当中一个寓意极为丰富的符号。尽管在民间,鱼作为丰足的象征、情爱的具象而受到广泛喜爱,但是在古代文人们的作品中,鱼的形象却呈现出了许多有别于民间的文化色彩。由于古代文人社会地位的不确定性,文人们对于鱼有着极为特殊的情感,他们将鱼视为与自己同命运的生物,因而由鱼生发出了种种生命感喟。文人们是熟悉民间鱼文化的,然而他们不满足于用自己的才华去简单地继承和传播先民们的鱼文化,而是更注重通过对于鱼的描绘来抒发那些属于自己的情志,创造出带有本阶层特色的鱼文化。在他们的笔下,鱼不仅是富足的象征,更具有高贵脱俗的意蕴;它既是文人自身的形象代言,也是文人们所渴望的悠游生活的具象。可以说,鱼既是文人观照...
关键词:
鱼 文人 文人文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金星 李云 刘孝诚
唐中期的"两税法"改革首次在制度层面上将"摊派定税"作为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虽然在财政摊派的执行过程中,官吏课敛无度,人民深受其害,但这一形式在后世历代的财税行为中却不断得到强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摊派定税"这一行为与专制政治机制的有机契合。从哲学层面进行考察,儒教构建的等级森严、家国同构的政治伦理扼杀了个体及个人权利,遏制了现代意义的法律的产生,并将专制政治机制内化到了个人的道德体系和行为规范。因此,要规范财政收入行为,必须在文化意识上复兴"民重君轻"的先贤思想,重构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制度,从而真正实现依法治税。
关键词:
“两税法” 摊派定税 依法治税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妍璐
跨文化性是儿童哲学的本质属性,乃在于儿童哲学时常要求我们在儿童与成人之间进行视域的叠加而非视阈的消融。对不可协调的差别进行保持是跨文化哲学的基本主张,理解跨文化性是成人与儿童之间达成意义共创的必要条件。儿童哲学对童年与文明的冲突做出了深刻的反思和有力的行动,旨在以文化间的视角构建儿童与成人持续共享的可能性框架,协助教育者跨出对成人文化的固执与盲信,跨入对儿童文化的包容与尊重,最终使得一个互相成全、彼此关照的教育世界得以复归。
关键词:
儿童哲学 跨文化 儿童文化 成人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妍璐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倾听教育的理念虽早已在教育界深入人心,却在现实的实施中处处碰壁。儿童哲学与倾听教育在理念上有着天然的相契之处,它通过将教室转变为探究团体来帮助老师与学生共同收获"思考的耳朵"。通过分析儿童哲学中"倾听"的内涵与意义,在如何贯彻倾听教育的问题上将获得新的启发,以此推动教育活动中"倾听关系"的重建。
关键词:
儿童哲学 倾听 探究团体 哲学对话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夏有根 潘继进 徐一忠
以人为本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从哲学上看,有三个层面的内涵,即以人的本质为本,根据人的本质来规范和引导发展、实现发展;以人的本质力量为本,依靠人的本质力量推动发展、实现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和终极追求,实现发展。这也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内涵之所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智慧 陈鹏
文章从技术哲学视角出发,以应用技术大学和传统大学的逻辑起点为切入点,从培养目标、培养路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区分两种不同类型本科教育的差异,探究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和特征。应用技术大学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等一线工作,并在工作中能把科学原理和工程理论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职业教育。
关键词:
技术哲学 应用技术大学 传统大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梅 李芸
本文通过对图书馆人文现象和图书馆哲学现状的思考、总结,认为图书馆哲学在新时期的理论体系,应填充深刻的人文内涵.关注图书馆实践,关注图书馆人、开拓人文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新的思维范式,从而确立和建立富含人文色彩的具有人情味的图书馆哲学.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图书馆哲学 人文现象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于述胜
对于《中庸》末章的"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三语,自古以来众说纷纭。遵循以《庸》释《庸》、《易》《庸》互训之法,可知三语乃睹末探本、层层递进之文,若与《大学》之八目相对应,那么"知远之近"相当于天下、国家之本在于家,"知风之自"相当于家之本在于身,"知微之显"相当于身之本在于心,在于正心、诚意。"微之显"意味着:隐微即见显、隐微必见显,故当慎其独以为入德之门。郑玄注及孔颖达疏及朱子之说皆有缺陷;而富有理智挑战性的俞樾之解既改字解经,又不顾"微之显"在两章中复出的一贯性,虽可姑备一说,亦非的解。此三语与《中庸》首章遥相呼应,深刻地表达了《中庸》以至诚之心修道立德、感通天下的教化哲学。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龙平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是科学发展观在审计领域里的正确诠释和运用,从根本上回答了我国政府审计应当如何科学发展的问题。这里从哲学的角度、现实的角度,从构建新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的角度,谈一些个人想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国
文化育人内含着文明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文明化两个维度,且这两个维度已构成当下中国教育所普遍面临的双重诉求。文化育人通过文化的外在给与与文明化的内在生成方式,化育人"个体人格"的和谐一致,引导人"类身份"的文化确认,进而培育文明而有教养的人。文化育人在更深层面关系到每一个个体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文化身份归属,在更高层面则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乃至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与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当代中国应大力探索文化育人的基本规律,挖掘并发挥文化育人的最大功效,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碰撞与交融以化解人的文化身份焦虑,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化水平。
关键词:
教育 文化 文化育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燕良
生命哲学中蕴涵着具有时代意义的教学理念。在生命哲学看来,教学过程是一个去模式化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寻找、发现、建构各种关系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直觉与体验的作用;教学的过程是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经验和多元真理观的过程;教学应当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只有回归生命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才能。
关键词:
生命哲学 教学理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玮炜 石文斌 徐兰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呈现中国特色、中国学派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样式。在哲学视角下,职业教育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其内涵、实现路径与社会发展呈现何种逻辑关联?对此,引入“辩证否定”理念,从科学社会主义视角梳理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脉络,在历史纵向和社会横向的观照中把握职业教育的内涵特征——通约性、否定性和暂时性,指出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加强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深化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瑾 侯子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并行。就实践来看,在“两山论”和“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地区初步实现了生态恢复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十九届五中全会全面勾勒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对“绿色发展”理念再次提出了新的指引和部署。本文通过剖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积极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路径,铸牢生命共同体意识,推动实现人民群众对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美好愿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臂之力,使中国的崛起变成真正的“绿色崛起”。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主义 哲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昊青
在分析图书馆哲学的文化指向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文化图式是指图书馆人及使用者普遍认同的,由图书馆精神、价值取向、伦理规范、图书馆思维以及图书馆制度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行为方式,或是说一种由人类图书馆思想和文化进程的历史凝结而成的基本文化存在方式/生存样法,并指出现代图书馆文化图式的形成与发展是源于对图书馆哲学的反思性认知,以期为图书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学理基础与实践指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潘畅和 张波
在中国,元气自然论在王充以后,受魏晋玄学思辩哲学的压抑一度发展低迷,到北宋张载时走向高峰而发展为元气本体论,后又受程朱"理"论的排挤,一度衰微。300年后,王廷相、王夫之的气论又形成发展高潮。在朝鲜,确立气一元论哲学的徐敬德之后,气哲学传统就表现为主理主气之争、唯理唯气之争,最终由崔汉绮总集成。中国的气论主要作为宇宙本根论,道器、形而上、形而下等范畴始终成为诠释的中心。朝鲜的气论则更多地是对心、性、情等伦理本体的探讨,故主要围绕理气、心性、善恶等概念进行了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