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35)
- 2023(19855)
- 2022(17084)
- 2021(15713)
- 2020(13196)
- 2019(30185)
- 2018(29818)
- 2017(56780)
- 2016(30981)
- 2015(34836)
- 2014(35095)
- 2013(34283)
- 2012(31943)
- 2011(28953)
- 2010(29021)
- 2009(26800)
- 2008(25813)
- 2007(22864)
- 2006(20234)
- 2005(17938)
- 学科
- 济(139572)
- 经济(139421)
- 管理(87955)
- 业(81926)
- 企(66564)
- 企业(66564)
- 方法(58066)
- 数学(50581)
- 数学方法(49947)
- 中国(37443)
- 农(35014)
- 地方(32604)
- 财(31661)
- 学(29647)
- 业经(29382)
- 制(23942)
- 农业(23757)
- 贸(22140)
- 贸易(22125)
- 理论(21380)
- 易(21261)
- 银(20399)
- 融(20390)
- 金融(20381)
- 银行(20345)
- 环境(20304)
- 和(19980)
- 技术(19618)
- 行(19532)
- 务(19321)
- 机构
- 大学(441214)
- 学院(440438)
- 济(180586)
- 经济(176750)
- 管理(170014)
- 研究(153537)
- 理学(146220)
- 理学院(144565)
- 管理学(141900)
- 管理学院(141128)
- 中国(114014)
- 科学(94838)
- 京(94659)
- 财(82653)
- 所(77718)
- 农(73986)
- 研究所(70640)
- 中心(69262)
- 业大(66125)
- 江(65834)
- 财经(65601)
- 北京(59953)
- 经(59591)
- 范(59188)
- 师范(58552)
- 农业(57787)
- 院(56364)
- 经济学(54846)
- 州(53227)
- 经济学院(49169)
- 基金
- 项目(298889)
- 科学(234201)
- 研究(217243)
- 基金(214888)
- 家(188058)
- 国家(186495)
- 科学基金(159563)
- 社会(136767)
- 社会科(129599)
- 社会科学(129563)
- 省(117952)
- 基金项目(112997)
- 自然(103526)
- 自然科(101120)
- 自然科学(101093)
- 教育(100915)
- 自然科学基金(99251)
- 划(98796)
- 资助(89780)
- 编号(88277)
- 成果(71859)
- 重点(67304)
- 发(65990)
- 部(65593)
- 课题(62101)
- 创(61206)
- 创新(57147)
- 科研(56939)
- 国家社会(56188)
- 教育部(56181)
- 期刊
- 济(203168)
- 经济(203168)
- 研究(132686)
- 中国(89523)
- 学报(71541)
- 农(66789)
- 科学(64410)
- 管理(63738)
- 财(62709)
- 大学(54224)
- 教育(52559)
- 学学(51030)
- 农业(46021)
- 技术(40958)
- 融(39488)
- 金融(39488)
- 经济研究(33128)
- 业经(32711)
- 财经(32450)
- 经(27860)
- 问题(26076)
- 业(23854)
- 图书(22594)
- 技术经济(22271)
- 统计(22078)
- 科技(20643)
- 理论(20282)
- 版(20274)
- 策(19901)
- 商业(19742)
共检索到662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樊爱霞 潘海岚 王晓琴
加快口岸由“通道经济”转型为“产业经济”,是“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对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进行学理性探讨,依托层次分析思想构建测度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边境口岸数量多、类型丰富的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21年数据,运用CRITIC权重法,对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趋势特征。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口岸经济协调发展和开放发展提升显著,创新发展有待加强,共享作用显现,绿色发展不平稳,岸城协调性不足。推动云南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转变发展理念,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立岸岸、岸城协调发展机制,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加强口岸开放发展能力,以此推进云南口岸现代化建设进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婉 范志鹏 秦艺根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文章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构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评价模型探究区域发展差异。结果表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自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态势,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分为良好协调、中度协调、中度失调和严重失调四种类型;采用fsQCA评价方法,以组态视角探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波 靳晓双 程培娴
文章以我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从旅游产业结构规模化、合理化、高级化的量、高级化的质和效益表现五个维度构建结构视角下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熵权TOPSIS法和聚类分析法对31个省份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区域比较和分类评价。研究表明:(1)在结构视角下,以粤、京、沪为首的15个省份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渝、桂、琼为首的16个省份的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在区域层面,东部地区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低。(3)通过聚类分析将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分为高质量标杆型、高质量示范型、高质量奋进型、高质量稳健型、一般质量奋进型、一般质量示范型和一般质量追赶型七种。(4)我国省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量两个方面的水平较高,但规模化、高级化的质和效益表现的水平有待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永伟 陈池波
文章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构建出包含6大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获得指标数据的基础上,经过对数据的处理和指标权重的测算,分别得到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分项指数和综合指数。结果发现,北京、上海、浙江这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程度较高,均超过了60%,依次排在全国前三位,但新疆、青海和西藏这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程度较低,均未超过36%,分别排在全国的最后三位。从总体上看,全国各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程度均不高,大部分介于40%~50%之间。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实现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海军 崔婧
文章从经济基本面、生态环境、教育水平、就业质量、医疗水平、城市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7个维度选取反映美好生活需要的19个代表性指标,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用均值法和熵值法实证分析了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高度相关,但均值法优于熵值法。分区域来看,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基本呈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分布,不同省份之间差异较大。分维度来看,各省份在经济基本面、生态环境两个维度的差异性相对较大。从具体指标看,各省份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差异最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长春 廖俊
文章在梳理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从数字经济的概念中剥离出平台经济,对平台经济的范围进行界定,并构造平台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4—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实证测度我国的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并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和聚类分析法分别对平台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省际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局角度看,平台经济发展趋势长期向好;从区域角度看,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均衡和“数字鸿沟”现象,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在总体差异中起主导作用;从省域角度看,各省份间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平台经济发展水平可聚类为四大梯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春林 李涵 陶士贵
文章围绕生态文明示范力、内外循环畅通力和经济发展支撑力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整体来看,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示范力发展水平较高,内外循环畅通力稳中有升,经济发展支撑力的驱动作用不断加强。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的城市呈现空间聚集性,发展水平低的城市大多分布在其外围;分区域看,在内外循环畅通力与经济发展支撑力方面,下游相较于中上游表现较为突出,在生态文明示范力方面,中上游相较于下游发展较为强劲。因此,要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重视高水平地区的辐射作用,以此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茹 罗晖 王宏伟 王铁成
本文在深入剖析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比分析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态势及其在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五大分维度表现。结果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致呈现东部、中部和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区域非均衡态势。北京和上海组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从供给、需求、效率、运行和开放五大方面全方位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大省构成"第二梯队",五大分指数跻身全国前列。绝大多数中部、东北部省份组成"第三梯队",在一些分维度存在明显短板。广大西部省份组成"第四梯队",五大分指数位于全国中部或中部靠后位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丽敏 马翔文
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在使用文献研究法的基础上引入无监督特征选择算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借鉴相关研究,采用无监督特征选择多子空间随机化协作模型优化筛选初始集,最终形成含6个子系统30个经济指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测度2011—2019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检验了所构建的指标体系的适用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姚益家
本文在深入分析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北京2009—2018年时间序列数据,注重减量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取,基于经济运行状态、创新驱动、生态文明、社会民生和基础设施5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结果显示,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经济运行状态、创新驱动、生态文明与基础设施持续提升,成为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且创新驱动是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主要推动力;而社会民生较为滞后,是北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亟需强化的领域。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构建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坚定推行城市减量发展、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加快补齐社会民生领域短板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银银
文章首先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维度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并筛选指标体系,最后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发展的瓶颈和机遇。结果表明:(1)准则层指标按权重大小进行排序依次为:共享>开放>创新>绿色>协调;(2)指标层中权重较大的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GDP的OFDI、互联网普及率、海洋专业平均受教育程度、贸易开放度等;(3)多数省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等级在考察期间均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其中,广东、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浙江以及福建都表现为中高或高水平状态,仅河北、广西、海南处于低水平状态,但与中低水平的差距逐渐变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建赓 Po-Ju Chen 陶柯方
文章介绍了应用模糊粗糙集理论,结合旅游产业的产业要素、结构质量、环境质量、产品质量等七大要素,阐述了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选取云南省9个旅游特色州市进行实证,并运用脸谱图对实证结果进行直观对比分析。
关键词:
旅游产业发展质量 脸谱图 模糊粗糙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卫东 周菲 魏泊宁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准确把握和量化测度经济发展现状,需要构建一套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效率、质量、结构、安全、可持续十个维度出发,构建包含137个细分项目指标体系,并运用2003—2017年经济运行数据进行实证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各维度发展并不均衡。由此,建议将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的着力点放在改善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转效率、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严密防范经济运行风险上。
关键词:
经济发展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发展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付争江 郑之琦 屈小娥
文章构建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了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17年陕西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其中,社会民生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最大,其后为经济发展、协调共享,创新发展、资源配置、开放合作提升空间较大。各影响因素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度介于0.5670~0.8130,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文革 何斐然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挑战,中国经济仍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对世界经济复苏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宏、中、微观多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而后立足国际比较,纵向跨越时间、横向跨越空间,将各角度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对比,揭示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现实困境。研究发现,中国在“十五”计划时期至“十三五”规划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对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其他金砖国家,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韩为代表的亚洲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呈高速追赶趋势。综合来看,中国在绿色发展质量、市场环境质量、产业结构质量、国际开放质量等方面发展亟须加强。基于此,面对全球化进程的变革期,提出缓解中国中长期经济发展问题、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规避风险的基本路径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定量测评 国际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