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4)
2023(8287)
2022(6805)
2021(6349)
2020(5180)
2019(11536)
2018(11415)
2017(21587)
2016(11919)
2015(13144)
2014(13422)
2013(12644)
2012(11743)
2011(10506)
2010(10548)
2009(9520)
2008(9474)
2007(8433)
2006(7245)
2005(6455)
作者
(35247)
(29388)
(29066)
(27935)
(18741)
(14086)
(13256)
(11322)
(11184)
(10625)
(10158)
(10003)
(9737)
(9518)
(9332)
(8872)
(8837)
(8734)
(8682)
(8329)
(7412)
(7313)
(7176)
(6930)
(6727)
(6493)
(6487)
(6355)
(6123)
(6063)
学科
(39921)
经济(39849)
管理(32739)
(30214)
(25004)
企业(25004)
方法(16229)
数学(13203)
数学方法(12970)
(12810)
(12647)
中国(12241)
(11919)
(11213)
业经(9587)
理论(9260)
(9059)
银行(9030)
(9000)
(8680)
金融(8672)
(8655)
(7961)
财务(7935)
财务管理(7917)
农业(7706)
企业财务(7572)
地方(7539)
技术(7195)
(7066)
机构
大学(167522)
学院(166688)
(61443)
研究(60026)
经济(59989)
管理(58591)
理学(50566)
理学院(49867)
管理学(48728)
管理学院(48413)
中国(44064)
科学(38957)
(35650)
(32820)
(31619)
(31213)
研究所(28709)
中心(27106)
业大(26654)
农业(26117)
(26020)
财经(25010)
(24381)
师范(24028)
(22844)
(21931)
北京(21736)
(20490)
经济学(19268)
师范大学(19258)
基金
项目(115735)
科学(90988)
基金(83963)
研究(83214)
(75361)
国家(74756)
科学基金(62742)
社会(52162)
社会科(49343)
社会科学(49328)
(45198)
基金项目(44080)
自然(41044)
自然科(40144)
自然科学(40125)
自然科学基金(39421)
(39116)
教育(38992)
资助(33432)
编号(32768)
成果(28203)
重点(27071)
(25701)
(24446)
(24387)
课题(23846)
(22805)
创新(22803)
科研(22390)
计划(22036)
期刊
(67754)
经济(67754)
研究(48419)
中国(34726)
学报(33149)
(29969)
科学(28087)
(25153)
大学(24323)
学学(22985)
教育(22662)
管理(21442)
农业(20068)
(15980)
金融(15980)
技术(12760)
财经(12610)
业经(11418)
经济研究(11263)
(10924)
(10269)
(10046)
业大(8873)
问题(8791)
科技(8261)
图书(7626)
农业大学(7485)
(6948)
(6945)
论坛(6945)
共检索到246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丹丹  
口头文学涉及四个分析范畴:功能、传播、过程、历史记忆。文章着重从社会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的多元视角来展开对范畴相应的经典个案的介绍,从口头叙事内部理论动态的角度,发掘口头文本的整体视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任燕红  崔延强  
答辩时间2012年5月在大学诞生以后的数百年中,大学一直是培养人才、传授知识的场所。第一次科技革命后,科学研究的任务进入大学,大学开始发挥科学创造的功能,大学科学研究的功能被放大。二战之后,国家战略需求的满足寄望于大学,社会服务功能便注入了大学。在经济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文化传承创新无疑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传承创新过程即人格不断完善,对人类真善美不断地向往与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海菊  刘再春  
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对我国校企合作机制碎片化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存在校企合作制度不健全、校企合作建设目标不明确、校企合作建设机构不完善等碎片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校企合作机制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思路与对策,即整合治理制度,解决不同主体的协调问题;整合治理目标,实现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整合治理机构,为长效合作提供组织保障。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海燕  
向"学习范式"转型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学习范式"建立在对"学习"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认为大学的使命是产生学习,学生是大学的主体,学生学习是教学过程的中心。"学习范式"强调本科教育的整体性变革,与"传授范式"相比,两者在理论假设、使命目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师角色、评价标准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中国要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必须向"学习范式"转型,使学生"学会学习"和"教会学生学习"成为提升中国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立保  
我们处在一个更加不确定性时代,加速了确定性知识向不确定性知识的范式转换。面向不确定性知识,本科教育的价值诉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倡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强化教育过程学生主体性发挥,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成性,关注教育价值的个体性。然而,我国本科教育仍然停留在确定性知识范式之中,由此造成本科教育改革的诸多实践困境。这就需要推进本科教育从"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整体性变革,在学校宏观层面回归学生中心,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大学;中观层面的专业课程设置要回归全人教育的价值目标,强化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微观层面要加强师生互动,回归师生共同体,促进学生产生有意义学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刚  张浒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政府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地方负总责,各个部门监管各负其责的食品安全体制仍旧无法克服权力与利益等深层次的障碍。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引入整体性治理理论,作为解释这些问题的框架,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目标、功能、信息、政府与社会进行整合,弥补政府监管职能的"碎片化"状态。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锰  郑建明  
我国数字文化治理的社会参与度弱,传统文化管理模式导致碎片化和分散化问题严重。文章在分析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整体性数字文化治理体系:以满足公众数字文化服务需求为目标,增强制度、技术、人力等保障;构建多元数字文化治理主体,理顺设置主体、建设主体、管理主体的关系;明确数字文化事业和数字文化产业的界限;建立整体性数字文化治理监督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佟玉权  韩福文  邓光玉  
地理学及景观生态学中关于景观的学术思想,为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引。针对我国现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的问题,分析了在景观视角下进行文化遗产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对文化遗产景观的整体性、系统性,遗产地自然、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复合性,景观价值的多样性和景观空间、时间及其文化属性的统一性等特征的探索,阐述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利用的合理途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宁攸凉  韩锋  赵荣  王登举  
林长制自2017年开创以来积累了2年的实践经验,迅速成为加强林业和草原资源保护的重要抓手,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文章在整体性治理理论基础上构建林长制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以安徽省为例,从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性治理能力和林业资源保护3个方面总结林长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从思想认识、权责边界划定、考评机制和公众参与4个方面分析林长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而提出了加快推行林长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世辉  
本文从人类学整体性视角,结合波兰尼的嵌入理论,论述农民组织整体性发展的必然和应然。发展整体性的农民组织,有利于农村经济与社会问题的统筹解决,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生活的保护与重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缪文卿  
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抽象性思维与问题导向性思维缺一不可。抽象性思维与问题导向性思维彼此既分殊又统合,二者经由关系调适耦合成高等教育研究的整体性思维。整体性思维是抽象性思维与问题导向性思维的综合运用。整体性思维把高等教育系统看作边界相对清晰、构成要素多元和构成层次繁复的社会子系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用以分析、研判高等教育本质和现象的方法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整体性思维的统摄有助于弥合"学科与领域之争",有助于统合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两个方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印子  
以社会保障的实质性公平为基准,农村低保政策"走样"的机理在于:配额制主导的"社区瞄准"偏差和社会救助政策捆绑执行形成的福利叠加。基层政府以正式行政结构替代"简约治理"模式的整体性治理,有助于为低保审核提供统一标准,实现行政辖区范围内的程序性公平,但修正政策"走样"的中心工作机制因缺乏可持续性而无法维系社会有效性。为实现精准施保,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方向需要建立低保政策与专项社会救助政策之间的分类衔接机制,科学合理发挥村级组织的协助功能。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祥林  
神话属于口头文学,有古老的渊源。女娲是创造大神,在形形色色的女娲神话传说中,除了造人补天,还有许多故事讲述女娲与其他神灵共同完成发明创造。在诸如此类口头文学表述中,往往体现出一定倾向性的民间情感态度及性别话语特点。立足巴蜀地区,从造字、制谷、治水等话题入手,透视口头文学中女娲与诸神合作的故事,其中透露的性别文化信息值得研究者注意。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丽艳   欧阳谦  
卢卡奇从“总体性范畴”出发对于历史主动性方法论的理论建构,有着其现实而又深刻的思想动机,就是为了克服庸俗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决定论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还原论解读,由此来反思社会革命带来的问题,最终用历史辩证法的思想逻辑来解释历史决定论与历史主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一种历史主动性的哲学论证,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不仅从社会存在论意义上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总体思想,而且从革命实践论意义上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当然,卢卡奇的哲学论证有着矫枉过正的偏向,他将历史辩证法解释为一种意识辩证法,将他心目中的“共产主义的历史哲学”变成了一种观念论的历史哲学。这种偏向也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从而推动了之后各种“文化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演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斌  
《资本论》第一卷具有它的独立性,可以独立存在。恩格斯曾经感觉到马克思打算在《资本论》后两卷论述的一些内容,可以根据第一卷的相关内容推导出来,进一步确立了《资本论》第一卷的独立性。但仅仅阅读《资本论》第一卷,难以理解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利润又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具有片面性的《资本论》第一卷也完成不了完全驳倒全部官方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任务。马克思生前没有出版《资本论》后两卷的主要原因是马克思没有足够的精力,而影响马克思精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上的贫困、疾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牵扯及反动政权的政治迫害。当然,马克思本人的精益求精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资本论》本质上叙述的是剩余价值的整个生涯,这也是《资本论》全部三卷的整体性之所在,其中,《资本论》全部三卷分别对应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只有全部三卷合在一起才具有《资本论》所论述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完整性或整体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