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4)
2023(14842)
2022(12417)
2021(12108)
2020(10245)
2019(24078)
2018(24133)
2017(44477)
2016(24991)
2015(28497)
2014(28571)
2013(27138)
2012(24948)
2011(22674)
2010(22417)
2009(20405)
2008(20088)
2007(17650)
2006(15176)
2005(13689)
作者
(65943)
(55361)
(54952)
(52980)
(34906)
(26528)
(25458)
(21602)
(21173)
(19689)
(18649)
(18624)
(17377)
(17324)
(17302)
(17234)
(16879)
(16486)
(15915)
(15762)
(13715)
(13517)
(13350)
(12755)
(12463)
(12453)
(12307)
(12106)
(11042)
(11005)
学科
(94957)
经济(94847)
管理(64903)
(58575)
(48242)
企业(48242)
方法(45715)
数学(41141)
数学方法(40635)
中国(31573)
(26670)
(24756)
教育(21563)
(19954)
业经(19586)
(19156)
(19095)
贸易(19088)
(18669)
理论(16757)
地方(15945)
农业(15879)
(15070)
银行(15039)
(14777)
财务(14730)
财务管理(14688)
(14405)
(14363)
金融(14359)
机构
大学(342918)
学院(336722)
(140297)
经济(137533)
管理(126469)
研究(118539)
理学(109598)
理学院(108332)
管理学(106447)
管理学院(105772)
中国(85307)
(73110)
科学(68664)
(65378)
(58286)
中心(53852)
研究所(53095)
(52837)
师范(52437)
财经(51647)
(51327)
(49446)
(47267)
北京(46905)
业大(46125)
经济学(44299)
师范大学(43002)
(42306)
教育(41191)
农业(40236)
基金
项目(224242)
科学(179456)
研究(170071)
基金(163551)
(141615)
国家(140379)
科学基金(120557)
社会(107885)
社会科(102167)
社会科学(102142)
教育(85987)
(85768)
基金项目(85438)
自然(76018)
(75133)
自然科(74334)
自然科学(74312)
自然科学基金(73032)
编号(69931)
资助(67103)
成果(59334)
(53296)
重点(51706)
课题(50476)
(48673)
(46878)
教育部(46850)
国家社会(44884)
大学(43921)
人文(43832)
期刊
(146124)
经济(146124)
研究(108926)
中国(72933)
教育(65278)
(51808)
学报(48243)
科学(45747)
管理(45105)
(44843)
大学(38161)
学学(34458)
技术(32671)
农业(30441)
(28649)
金融(28649)
财经(26026)
经济研究(25017)
(22469)
业经(21876)
问题(19408)
(17585)
(17356)
职业(16682)
统计(16184)
技术经济(15672)
世界(15478)
理论(14778)
(14744)
国际(14678)
共检索到502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蒋亦华  
处于变革转型期的中国教师教育,其发展与政府的作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时的政府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主体,而是具有特定语境和指定含义的责任主体,其责任内涵可以从五个不同的维度呈现。政府的主体性质及其责任的明晰,可为反思和评价政府在教师教育中的行为提供新的参照,有利于政府从被动行政向主动行政过渡,从管理行政向治理行政过渡,从非专业行政向专业行政过渡,逐渐实现由现实政府形态向理想政府形态的转变。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维达  罗英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职能和角色已发生重大转变。但这种转变还未到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公有产权的无限放大,在法权和意识形态上对国家权力高度集中的支撑,其长远影响还未消退。政府职能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特征,表现为政府行为诸多不规范。因此,从转型期的经济关系特别是产权关系出发,探讨政府行为不规范的根源及规范政府行为的途径,有利于约束和规范政府行为,促进政府职能和角色的转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沈坤荣经济增长因素的计量分析表明,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要素投入,尤其是资本要素投入的大量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虽然这种增长格局已有很大改观,但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摆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侯振海  
基于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高技能人才培养转型的关键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如何抓住国家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好机遇,顺应时势,应对挑战,做好中高职的衔接,开通职业教育本科—研究生的直通车,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需在教育教学领域进行一系列的变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昌善  
转型期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为地位淡化、专业萎缩、模式难行和课程失衡等。化解这一现实困境的对策则相应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地位从“中心”走向“合适”、专业从“依附”走向“自主”、模式从“构建”走向“实施”、课程从“失衡”走向“均衡”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丁胜如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劳动关系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政府及时找准自身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对劳动关系实行政府干预,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总结、借鉴中外政府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的理论和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劳动关系法律制度,加强政府的执法和监督力度,支持组建强有力的工会,将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并对政府工作实施群众监督,这是今后政府在劳动关系领域应该着力履行的工作职责。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铮  
并购在成熟市场经济是企业基于市场环境变化的一种能动的适应性,政府的职责是维持市场的竞争性。中国广泛的国家所有权使得政府在企业并购中必然要充当一个重要的角色,其行为取决于政府作为代理人的效用函数。该文构造了代理人干预并购效用最大化的理论模型,并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动机和行为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计志英  
以财政收支活动为具体体现的地方政府行为是在特定财政体制框架内,对财政资源在中央、地方和各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筹集和分配,其实质是对诸多社会利益主体产权边界重新划分、界定而使其达到均衡。笔者从包含公共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推出了反映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Laffer曲线;并利用转型期分省宏观经济数据对Laffer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揭示出宏观税负过重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结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时见  
教师教育的发展涉及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教育机构的开放性、教育内容的整合性和教育体系的连续性等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应答决定着未来发展的方向。面对社会发展的崭新要求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教师教育正迎来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时期,并呈现出三个方面的变革方向,即专业化的培养目标、综合化的培养机构和一体化的教育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西真  
在社会转型期,职业技术教育生存和发展问题变得至关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发展的可能性,关键是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从我国转型期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创新性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建辉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行为主体,其采取了许多措施扩大本地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在"GDP竞赛"目标的推动下,地方政府不断地加大直接投资,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势必会使得资本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同时,这种增长是以减少整个社会的福利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为代价的。应该不断规范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首先要进一步界定地方政府职能;其次应当加强硬预算约束;最后应当完善政绩考核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葛扬  贾春梅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视角,分析廉租房供给不足的事实与根源。研究认为,中国特殊的财政集权体制和政治激励机制对地方政府行为施加的约束与限制,决定了地方政府廉租房的供给偏好和供给效率。因此,增加廉租房的有效供给,应该深化改革体制性因素,改变地方政府廉租房供给行为的环境和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海霞  曲福田  诸培新  石晓平  
在经济体制转型期,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现象,严重制约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构建解决经济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供给矛盾的有效机制,成为政界及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从中国经济转型期存在的主要资源与环境问题分析入手,提出资源环境管理制度构建的理想框架,通过进一步评价我国在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公众参与3个方面的经验及教训,分别提出未来改进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政府—社会"三足鼎立的制度结构是我国资源环境管理制度构建的理想目标,也是适应世界资源环境保护发展的潮流。最后提出协调政府和市场作用、构建市场运作平台、营造公众参与氛围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贾莉莉  
前不久,意大利政府对国内大学教师所享有的自治自由和工作安定性提出了质疑。其内阁政府已经同意通过与大学助教和研究人员缔结相关的有限定时期的契约,来对大学教师的现状进行变革。大学助教和研究人员时常也有一些教育任务,他们每年的工作量从280个小时上升到了35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