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81)
- 2023(8934)
- 2022(7302)
- 2021(7084)
- 2020(5407)
- 2019(12389)
- 2018(12651)
- 2017(21399)
- 2016(12438)
- 2015(13716)
- 2014(13338)
- 2013(12025)
- 2012(10453)
- 2011(9486)
- 2010(9826)
- 2009(8865)
- 2008(8209)
- 2007(6963)
- 2006(6433)
- 2005(5828)
- 学科
- 济(30225)
- 经济(30181)
- 管理(25786)
- 业(24444)
- 教育(20906)
- 中国(17458)
- 企(17364)
- 企业(17364)
- 农(11646)
- 制(11370)
- 教学(10577)
- 理论(10553)
- 业经(9801)
- 财(8830)
- 方法(8372)
- 学(8344)
- 工作(7599)
- 体(7511)
- 贸(7479)
- 贸易(7472)
- 地方(7424)
- 服务(7315)
- 农业(7312)
- 易(7260)
- 发(7144)
- 银(6881)
- 银行(6880)
- 行(6706)
- 数学(6618)
- 融(6463)
- 机构
- 大学(146602)
- 学院(145038)
- 研究(53924)
- 济(48013)
- 管理(47631)
- 经济(46421)
- 理学(39828)
- 理学院(39253)
- 管理学(38377)
- 管理学院(38057)
- 中国(35103)
- 教育(33010)
- 京(32874)
- 范(32405)
- 师范(32231)
- 科学(30489)
- 师范大学(26336)
- 所(25721)
- 财(24941)
- 江(24346)
- 中心(23716)
- 研究所(23024)
- 北京(21877)
- 技术(21344)
- 职业(20711)
- 院(20206)
- 州(19562)
- 财经(18150)
- 农(17780)
- 业大(16652)
- 基金
- 项目(92802)
- 研究(81183)
- 科学(74318)
- 基金(61115)
- 家(51520)
- 国家(50856)
- 社会(47989)
- 教育(45308)
- 社会科(44972)
- 社会科学(44961)
- 科学基金(43032)
- 省(38683)
- 编号(38332)
- 成果(34608)
- 划(34238)
- 基金项目(30783)
- 课题(29677)
- 年(26358)
- 自然(23705)
- 项目编号(23459)
- 自然科(23119)
- 自然科学(23115)
- 资助(22929)
- 自然科学基金(22652)
- 重点(22607)
- 发(22513)
- 规划(22432)
- 性(21503)
- 部(21100)
- 创(20385)
共检索到243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禹 樊伟 陆泳溶
全球教育发展正处于严重交织的危机之中,需要立即进行教育系统变革。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者和繁荣发展的支撑者,理应前瞻识变、主动思变、科学应变。选取2327篇硕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致谢”进行内容分析,以学生真情实感勾勒未来学习中心服务场景与路径。未来学习中心发挥着连通着学生、图书馆和教师之间的平台纽带作用。厘清未来学习中心的“五情景、六特性、七效用”,提出用好“内容+能力+连通”三把破题密钥,贯通参与者与场景的路径,实现支撑变革教育的未来学习中心的效用升维。能够为变革教育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打造支撑学习方式变革的未来学习中心提供参考,满足变革教育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史艳芬 陈欣 丁宁 李丽娟 张琪
[目的/意义]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推动了未来学习模式的转变,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培养高质量拔尖人才及开拓育人新生态的创新尝试,高校图书馆需要抓住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重大时机,积极参与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突破现有服务边界,探索新服务举措。[方法/过程]分析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理念和目标定位,引入价值共创理论,以新视角探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价值共创模型,并从高校图书馆参与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角色定位出发,研究支持未来学习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场景设计。[结果/结论]着重分析技术、空间、资源及人才要素对支持未来学习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场景建设的重要作用,从学习支持、教学支持、研究支持3个维度提出图书馆参与未来学习中心价值共创的12个知识服务场景,并详细阐述这些知识服务场景的服务内容,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试点提供可行性方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迎春 周琼 严丹 欧阳剑 李朋真
教育4.0的发展催生了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协作式和团队化学习。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凭借其积累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基础优势,将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对未来学习中心内涵特征与多元功能的分析,针对外语类院校在人才能力培养方面的特征,提出在未来学习中心方案设计中引入场景化理念,构建适用于各类能力培养的特色化场景,包括语言能力培养场景、跨文化交流场景、跨通融支撑场景和涉外实践体验场景等。同时,设计了从资源、空间、技术和人员等角度对各个场景进行整合和构建,并结合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前期实践与探索,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的建设策略和建议,全面助推学生未来学习方式的变革。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静 贺聪 魏继勋 白雪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正在重塑高等教育生态,全球教育数字化战略加速推进,育人范式和学习方式不断变革。教育部高教司在2023年工作要点指出,探索推进未来学习中心试点,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整合学校各类学习资源,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支撑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型基层学习组织。本文以知识驱动下的智慧教育赋能拔尖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从未来学习中心的使命任务、建设范式、建设内容和机制体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种具象化的“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思路和实现路径,并已逐步在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落地实践,以期为一流人才培养新范式提供参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春美
高校继续教育迫切需要改革,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通过对高校继续教育变革路径研究现状的分析,从宏观领域的认识层面、制度层面、立法层面和微观领域的形式层面、技术层面等五个方面来深入探究高校继续教育变革的有效路径,以此来推动高校继续教育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继续教育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邬宏亮
社区成人教育有利于改善成人生活状况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与社区发展相互促进。在当前学习具有终身性、全面性、开放性等特点的背景下,社区成人教育具有促进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等功能,实现这些功能,需要社区在培育终身学习文化氛围、创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和载体、充分开发社区成人教育资源、构建社区终身教育网络等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成人教育 社区教育资源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胡博越
随着元宇宙时代的到来,医学院校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未来学习中心作为高校图书馆创新教育的孵化器,不仅改变着传统的学习和研究方式,还为图书馆的角色和功能带来了全新改变。本文通过对未来学习中心进行剖析,结合医学教育的特殊性,提出一系列场景化构建策略,特别是通过创建虚拟仿真实验室、设计沉浸式学习环境和构建在线协作平台实现场景化教学,并对其潜在的教育价值进行讨论,以期为医学院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会利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复杂、艰难的倒逼局面。思考互联网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改革问题,不仅是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寻找新动力,更是为高等教育在继承优秀传统、发展创新优势的新融合过程中,寻找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途径。文章基于高等教育、互联网的本质与特征,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构建新的教育体系、构筑教学共同体、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创新管理、服务体制等高等教育改革路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互联网 教育改革 教育资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勤 伏蓉
城市规划兼具公共政策属性和空间属性。我国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快速、压缩"式推进过程中,城市规划问题不仅表现为公共政策性的偏离,也表现为空间调控功能的失衡。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变革势在必行。我国城市规划既要回归公共政策属性,更要还原其空间属性,实现政策性与空间性并重。为此,应在规划的价值取向、调控功能、作用范围、实现机制及运作过程等方面进行转变。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共政策 空间调控 新型城镇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曹培杰
"互联网+教育"的出现,孕育着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育有属于自身的内在力量,技术的先进与否不能衡量教育信息化的水平高低。"互联网+教育"的关键是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学校,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流程再造。用互联网思维建设未来学校,将会打破封闭的办学体系,突破校园的界限,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打破传统的教学结构,构建充满人文关怀、体现个性差异、满足不同需求的教学体系;打破固化的学校组织形态,采用弹性的学制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为学生创设多元融合的育人空间。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未来学校 “互联网+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冠华 张义兵
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保障。基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章重点分析了终身学习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以及理念转变,并从完善终身学习供给制度和反馈机制、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终身学习网络、组建终身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组织等方面给出了重构的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婧 刘波林 苑大勇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终身学习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特征、以保障人民终身学习的权利为根本原则、以促进人民现代性为基本方法、以人民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互联互通性、公平开放性、灵活多样性、制度规范性、技术先进性五大特征,蕴含着满足人民群众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稳定运行的需要、满足综合国力提升的需要等三重价值。但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终身学习文化尚未在全社会稳固形成、终身学习制度与法律保障不健全、终身学习资源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面向未来,应以树立积极主动的现代化终身学习观念为根本基准,以建立健全现代化终身学习法律与制度为强力支撑,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习资源的现代化终身学习促进方法为可靠依托,有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永慧
供给侧改革是中央政府针对经济发展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定,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创新发展之路。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创新发展的服务主体,科技服务供给侧变革是创新发展、供给侧结构调整、自身改革的要求。应加强供给侧改革与科技服务关系的研究工作,确定适合的改革路径,构建合理的科技服务体系,改善发展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建立科技服务与产业结构调整联动机制,组建新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用典型示范推进科技服务供给侧改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罡 葛新斌
一“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认真考察“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不难发现:我国之所以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要搞“素质教育”,主要是由于基础教育面临的内外环境决定的:一方面,在教育内部,“素质教育是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改变‘应试教育’所带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