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0)
2023(8325)
2022(6905)
2021(6517)
2020(5292)
2019(12006)
2018(11890)
2017(21311)
2016(11952)
2015(12713)
2014(12288)
2013(11800)
2012(10805)
2011(9788)
2010(9836)
2009(8954)
2008(8843)
2007(7524)
2006(6944)
2005(6278)
作者
(36087)
(30035)
(29806)
(28331)
(19213)
(14611)
(13437)
(11804)
(11621)
(10464)
(10337)
(10021)
(9990)
(9568)
(9482)
(9316)
(9250)
(8955)
(8754)
(8609)
(7910)
(7364)
(7228)
(6987)
(6854)
(6698)
(6625)
(6552)
(6129)
(6028)
学科
(41244)
经济(41162)
管理(34278)
(30344)
(25221)
企业(25221)
方法(17572)
数学(15343)
数学方法(15149)
(12762)
中国(12656)
(12101)
(11976)
(10783)
业经(10442)
(8823)
贸易(8814)
(8764)
(8588)
农业(7981)
(7949)
银行(7908)
(7587)
(7535)
金融(7535)
人事(7414)
人事管理(7413)
技术(7410)
体制(7355)
理论(7093)
机构
大学(163219)
学院(159362)
(63835)
经济(62589)
研究(60668)
管理(58747)
理学(51178)
理学院(50466)
管理学(49401)
管理学院(49131)
中国(45314)
科学(39768)
(37307)
(35515)
(32335)
(30338)
农业(29758)
研究所(29663)
业大(29453)
中心(26928)
(24961)
财经(22969)
北京(22492)
(21961)
(21862)
师范(21450)
(21145)
(20890)
农业大学(19498)
经济学(19335)
基金
项目(111841)
科学(87895)
基金(82276)
(75987)
国家(75334)
研究(74908)
科学基金(63065)
社会(48240)
社会科(45569)
社会科学(45556)
基金项目(43759)
自然(43703)
(43101)
自然科(42735)
自然科学(42717)
自然科学基金(42020)
(38172)
教育(35749)
资助(32625)
编号(27885)
重点(26100)
(24687)
(23976)
(23464)
计划(22677)
创新(22405)
科研(22207)
成果(21788)
(20872)
课题(20732)
期刊
(69200)
经济(69200)
研究(49151)
中国(40937)
学报(34722)
(32373)
科学(29305)
大学(25571)
学学(23981)
教育(23434)
管理(23141)
(22929)
农业(21356)
(15414)
金融(15414)
经济研究(12234)
(12197)
技术(12073)
财经(11714)
业经(11268)
(10131)
业大(9922)
问题(8900)
(8893)
科技(8518)
农业大学(8491)
(7281)
商业(7262)
技术经济(7045)
国际(6956)
共检索到248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薇  
本文建立在情绪事件理论(affective events theory)及扩大和建立理论(broaden and build theory)的基础上,从员工情绪的视角,探讨了变革型领导促进工作场所中员工学习的过程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两个研究对假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一在不同的时间点对变量进行测量,采用92名企业员工的时间间隔数据;研究二扩大了样本来源,采用356名来自不同企业员工的截面数据。研究结果得出:变革型领导行为通过高激发积极情绪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工作场所员工学习;员工的情绪智力对变革型领导与高激发积极情绪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对于情绪智力较高的员工,变革型领导行为对高激发积极情绪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员工情绪智力对高激发积极情绪与员工学习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对于情绪智力较高的员工,高激发积极情绪对员工学习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纪春梅  冯帮  赵慧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探索校长变革型领导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对稳定中小学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质量有重要意义。以某省336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模型分析后发现,校长变革型领导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情感承诺在变革型领导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智力调节了情感承诺在变革型领导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间接作用。研究结果不仅对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形成机制与明晰变革型领导对教师工作满意度产生作用的边界条件有一定的贡献,也为丰富变革型领导研究提供了来自教育领域的证据,支持了社会交换理论和领导替代理论。建议通过加强校长变革型领导风格的培养,发挥校长变革型领导的积极作用,关注教师的情感需求,适度授权与个性化并行,树立共同愿景,激发教师课程改革积极性来增强教师工作满意度。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五洲  任迎伟  王毓婧  
威权领导是华人家长式领导三元论中相当鲜明而重要的一个维度。目前学界专门对威权领导和下属反应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已有的研究中关于威权领导对下属工作影响的一些研究结论存在不一致。本文将员工工作投入作为衡量员工对威权领导反应的重要结果变量,探讨威权领导对组织内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作用;同时,本研究也将进一步探讨下属情绪智力在威权领导与工作投入之间的调节作用。最终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论证了威权领导对员工工作投入的显著预测效果。而在各维度层面,员工情绪智力各个维度与工作投入的各个维度存在部分相关关系;员工情绪智力在威权领导和员工的工作投入之间产生部分调节效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朝  范静  张欢  
基于中国文化情境,使用跨层次分析方法考量领导情绪劳动对变革型领导和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结果表明:浅层行为与组织认同负相关,深层行为、真实情绪表现分别与组织认同正相关;变革型领导在领导情绪劳动与员工组织认同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变革型领导与员工组织认同之间起调节作用。因此,企业领导宜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塑造自己变革型领导风格,增强员工组织认同感,提升管理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殷俊杰  邵云飞  
主动变革行为在推进组织变革、增强员工绩效、提高组织效能以及维系组织可持续发展上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实现员工从被动领导到主动创新的转变,自主作出有助于组织发展的变革行为成为管理者关注的焦点。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本文考察了上级发展性反馈作用于主动变革行为的机理及理论边界。通过对成都、西安、重庆、杭州等城市335份领导与员工配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级发展性反馈对于员工主动变革行为具有积极促进效应,工作嵌入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员工情绪智力对上述中介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建议企业注重上级反馈的发展性,同时着力提高员工工作嵌入水平,健全情绪培育管控体系,并充分发挥员工情绪智力的价值和效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恒  李玉章  陈昊  吴维库  
回顾了国内外创业型领导相关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创业型领导者与员工间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利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的20多家企业的208对匹配的领导者与员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进一步实证分析了创业型领导特质对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作用以及员工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型领导特质对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创业型领导可提升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度;员工情绪智力在创业型领导特质与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工作满意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顿  古继宝  
如何促进员工建言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来自不同行业的752位员工的问卷调查,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考察了员工工作卷入在领导的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建言的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员工情绪智力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领导的发展性反馈与其员工建言的行为正向相关;(2)员工的工作卷入部分中介了领导的发展性反馈对员工建言行为的正向关系;(3)员工的情绪智力调节了领导发展性反馈对员工工作卷入的影响,即员工的情绪智力越高,领导发展性反馈与员工工作卷入的正向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阳毅  罗紫嫣  
基于交易型/变革型领导风格和员工情绪智力两个维度,通过回归和调节效应,探索领导-下属的最佳匹配,以提高员工的情感承诺。研究表明:交易型/变革型领导风格均能提高员工的情感承诺,但变革型风格正向影响更大;他人情绪评估能力较强的员工通过自我"内部推力"帮助自身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交易型领导的强势行为起到缓和作用;变革型领导者对员工的影响类似一种"外部拉力",不论员工情绪智力高低,都能对情绪智力较低的员工起到补偿作用。因此,为提高员工的情感承诺,中小企业要注重通过培养员工的同理心、培养变革型领导风格等方式促进员工情感承诺的提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阳毅  罗紫嫣  
基于交易型/变革型领导风格和员工情绪智力两个维度,通过回归和调节效应,探索领导-下属的最佳匹配,以提高员工的情感承诺。研究表明:交易型/变革型领导风格均能提高员工的情感承诺,但变革型风格正向影响更大;他人情绪评估能力较强的员工通过自我"内部推力"帮助自身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交易型领导的强势行为起到缓和作用;变革型领导者对员工的影响类似一种"外部拉力",不论员工情绪智力高低,都能对情绪智力较低的员工起到补偿作用。因此,为提高员工的情感承诺,中小企业要注重通过培养员工的同理心、培养变革型领导风格等方式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綦萌  宋萌  
随着工作环境不断变化,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如何激励员工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及员工组织公民行为问题备受关注。基于员工-团队二元互动的视角,本文以137个团队和796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手段,将组织公民行为前因变量的研究动态化和丰富化,从二元视角探讨"员工认知方式"和"团队认知方式"一致性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相比员工和团队认知方式的不一致,一致的认知方式更容易提高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情绪智力调节了员工和团队认知方式一致性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所以,团队和员工的认知方式一致性以及高情绪智力有助于提升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隋杨  张悦  陈琴  
本研究从情绪的视角考察了员工的积极、消极情绪对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建言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员工的团队认同感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员工积极、消极情绪间显著正、负相关;(2)员工的积极和消极情绪能够中介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建言间的关系;(3)员工的团队认同感调节了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员工积极和消极情绪间的关系,具体来讲,员工的团队认同感越强,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员工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关系就越强,反之越弱;(4)员工的团队认同感调节了员工积极和消极情绪对上级发展性反馈与建言的中介作用,即:员工的团队认同感越强,上级发展性反馈通过员工积极和消极情绪对建言产生的作用就越强,反之越弱。最后,讨论了该研究的意义和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文吉  侯平平  
本研究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把情绪智力作为一种资源,以表层扮演策略和深层扮演策略为中介变量、引入个体外在资源组织支持感为调节变量,深究情绪智力、情绪劳动策略与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机理。文章对广州和深圳7家酒店的一线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的结果表明,两阶段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揭示了酒店一线员工情绪智力对工作满意度的作用机制。深层扮演在情绪智力与工作满意度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表层扮演不具有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调节了表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的负向作用、情绪智力与深层扮演和深层扮演与工作满意度的正向作用;进一步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屠兴勇  赵紫薇  王泽英  江静  
角色内绩效是组织创新、组织行为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目前关于情绪智力与角色内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普遍忽略了对中介机制和调节影响因素的深入探讨。针对现存研究缺口的认识,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情绪理论,构建了包括中介环节的调节效应模型概念,并通过329名员工样本的实证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1)情绪智力对角色内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关系性资本在情绪智力与角色内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情绪氛围调节了情绪智力对关系性社会资本的影响;(4)该调节关系通过关系性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影响员工角色内绩效。本研究证明了关系性社会资本视角能更好解释情绪智力对员工角色内绩效的激励作用,对拓展情绪智力的效应机制和相关研究提出了启示和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晓妹  连曦  郝龙飞  丁通达  
文章通过对226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了辱虐管理对员工反生产工作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辱虐管理会正向影响指向组织的反生产工作行为和指向人际的反生产工作行为,而且,情绪耗竭在辱虐管理与指向组织的反生产工作行为和指向人际的反生产工作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员工感知到的主管辱虐管理程度越强,员工情绪耗竭水平也越高,从而越容易出现反生产工作行为。文章最后探讨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不足。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韦慧民  鲁振伟  
员工非伦理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并可能对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危害。本研究基于自我控制资源理论视角探讨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发生机制,有助于拓展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前因理论研究,并可为管理实践提供指导。通过对403名员工的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员工角色超载可能会导致非伦理行为的增加;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这种正向影响可能通过情绪耗竭的中介传递;组织支持在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呈现一定的缓冲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