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4)
2023(13675)
2022(11827)
2021(11421)
2020(9622)
2019(22461)
2018(22579)
2017(42896)
2016(23887)
2015(27518)
2014(27689)
2013(27230)
2012(25988)
2011(23667)
2010(24195)
2009(22712)
2008(23117)
2007(21048)
2006(18607)
2005(17232)
作者
(69470)
(58036)
(57953)
(55707)
(37432)
(27841)
(26666)
(22630)
(22163)
(21264)
(19885)
(19584)
(18902)
(18820)
(18701)
(18041)
(17438)
(17304)
(16880)
(16800)
(15013)
(14431)
(14271)
(13366)
(13196)
(13115)
(13061)
(13017)
(11956)
(11918)
学科
(97755)
经济(97633)
管理(64188)
(60725)
(49302)
企业(49302)
方法(41866)
数学(36416)
数学方法(35969)
中国(30125)
(27920)
(26165)
(23579)
(22982)
贸易(22972)
(22454)
(20318)
业经(19955)
地方(18645)
(18571)
银行(18530)
(18008)
金融(18000)
(17864)
农业(17374)
(16521)
(16508)
理论(16239)
(14854)
(14023)
机构
大学(345035)
学院(342525)
(147937)
经济(144750)
研究(127958)
管理(124407)
理学(104361)
理学院(103134)
管理学(101347)
管理学院(100681)
中国(100425)
(75414)
科学(74965)
(71597)
(66725)
研究所(59932)
(59671)
中心(57526)
财经(54587)
(53919)
(49507)
北京(48928)
业大(47983)
农业(46817)
(46407)
经济学(46009)
师范(45945)
(45428)
(42605)
经济学院(41304)
基金
项目(212209)
科学(165089)
研究(157905)
基金(152398)
(133012)
国家(131902)
科学基金(110317)
社会(98334)
社会科(93082)
社会科学(93055)
(80485)
基金项目(78177)
教育(73834)
(69221)
自然(68961)
自然科(67343)
自然科学(67321)
自然科学基金(66153)
资助(65141)
编号(64945)
成果(56383)
(48622)
重点(48548)
课题(46757)
(46391)
(42963)
教育部(41533)
(41433)
国家社会(40860)
大学(40376)
期刊
(170701)
经济(170701)
研究(112200)
中国(76853)
(55837)
(55108)
学报(54138)
科学(48974)
管理(47561)
教育(44309)
大学(40936)
(40144)
金融(40144)
学学(37980)
农业(36748)
技术(30180)
经济研究(28118)
财经(28048)
业经(25313)
(24290)
(22866)
问题(22715)
国际(21914)
(20448)
世界(18615)
技术经济(16934)
统计(16867)
图书(16583)
(16431)
理论(16218)
共检索到548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修晶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浮动汇率制时代。浮动汇率被认为可以自发调节国际收支,然而浮动汇率制本身难以解决双边汇率易变性和偏离性的难题。目前,如何改变全球性的国际收支失衡状况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国际机构正在进行积极的改革,以应对这一挑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翁东玲  张若谷  
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应该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各国的共识。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只有进一步加快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的步伐,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金融合作,才能使中国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各国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才有助于国际货币体系克服自身的缺陷,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有助于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从而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曹勇  
本文通过一些容易被人忽略的史实,梳理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回顾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希望从中获取智慧的启迪,并据此提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个人见解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问题是本位货币的选择,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摆脱对单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由所有参与国共同管理,扩大特别提款权的发行规模和使用范围,是现实条件下能被各国接受的可行方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默竹  李俊久  
现阶段国际货币体系的性质是全球美元本位制,美元的主导地位源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全球经济失衡、美元风险积聚、美国货币权力的风险,需要加以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应是遵循"五性"原则,采取以利益一致为基础的集体行动,走制度化完善与机制化建设并行推进的路径,改革不一定以货币的多极化为终极目标;为谋求自身正当和合理的利益,中国需要在理念上广泛寻求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共识,在行动上积极参与供给全球性和区域性公共产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兆廷  
世纪之交,有许多问题让人难以捉摸。两年以前,很多人还对即将到来的“太平洋世纪”笃信不疑,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这一憧憬终成梦幻,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亚洲经济巨人———日本一撅不振,并使世界经济走向大衰退,危机阴影至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卫星  
近20年来的历次金融危机实际上都可以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性质当中找到根源。这主要表现为:纯粹的信用本位制度、国际浮动汇率制度、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资产体系以及强调国别调整与国际金融协调相结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这些性质使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着许多内生或派生出的现实缺陷,如货币汇率波动剧烈、国际资本流动具有较强的破坏性、国际货币由少数国别货币充当、国际收支调节存在国家间的非对称性等等。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的变革方向主要集中体现在货币本位制、汇率制度安排;国际储备资产以及国际金融协调等领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谢晓光  周帅  
在中国新一届政府进行外交大战略布局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上强调建设包容性国际金融体系,这对迟滞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需要对货币权力、国家间货币关系的演变规律有着深刻的认识。通过国际货币权力的结构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中国金融外交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演变,为中国将国家实力转化成货币权力及建设包容性国际金融体系带来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翁东玲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所面临的"新特里芬难题"促使人们意识到必须对这一体系加以改革。而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升,必然要求人民币跻身于主要国际货币之列。推动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不仅能使国际货币体系保持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新特里芬难题",还能很好地维护中国的利益,有效规避中国企业的汇率风险,促进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态势,可从夯实金融基础、加强对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发挥货币互换在贸易投资中的功能、构建人民币"体外循环"、加强国际货币合作等六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季勇  曹云祥  
文章将全球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国际金融体系演进之间复杂的逻辑结构和动态调整关系作为研究重点。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演进中的规律:大型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往往会导致金融监管的新变化和国际货币体系框架的变革,在新的监管框架和国际货币体系下,会促进新一轮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创新,从而国际金融体系发生变化,并逐渐孕育着新一轮的金融危机,而此时新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传染等均已发生变化。面对最新国际金融改革战略机遇期,我们应该把握住难得改革良机,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玉琳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储备货币多元化和以浮动汇率制为主流的汇率制度选择自由化 ,发展中国家似乎摆脱了原有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纪律和约束。但实际上 ,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 ,发展中国家在储备货币依赖、汇率制度选择、国际收支调节和抑制国际投机资本冲击等方面均受到不利的影响 (甚至是伤害 )。本文首先论述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发展中国家不公正性的表现 ,然后深入分析了其根源 ,最后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若干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赖颖  
人民币被纳入SDR货币篮子不仅仅是一种货币品种的增加,同时体现了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入篮"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拓宽人民币投资渠道;同时,人民币加入SDR也会增强人民币的市场化责任,加剧国内金融不稳定性和影响国内人民币的定价。人民币"入篮"对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影响机制表现在:实现货币篮子的比例重构;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扩大新兴市场经济体空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赖颖  
人民币被纳入SDR货币篮子不仅仅是一种货币品种的增加,同时体现了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迈出关键性的一步。"入篮"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拓宽人民币投资渠道;同时,人民币加入SDR也会增强人民币的市场化责任,加剧国内金融不稳定性和影响国内人民币的定价。人民币"入篮"对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影响机制表现在:实现货币篮子的比例重构;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扩大新兴市场经济体空间。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彭兴韵  
本文基于"国际货币强权"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演变过程,认为美国对货币强权的追求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重要因素,牙买加体系下的浮动汇率制、真正美元本位的形成并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进一步扩张了美国的货币强权。但美国货币强权的扩张又对该系统产生了反身性冲击,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亚洲金融危机。这场危机之后,各国改变了对传统最优储备规模的认识,全球外汇储备迅猛增长。这使得任何单一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安排都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储备的迅猛增长形成了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倒逼机制;美国的双赤字、美元低利率及美元流动性扩张,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