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992)
2022(4434)
2021(4522)
2020(3846)
2019(9191)
2018(9533)
2017(18976)
2016(10454)
2015(12064)
2014(12399)
2013(12284)
2012(11870)
2011(10944)
2010(11374)
2009(11327)
2008(11565)
2007(10531)
2006(9830)
2005(9469)
2004(8398)
作者
(31316)
(26096)
(25920)
(24998)
(16512)
(12536)
(11966)
(10013)
(9951)
(9550)
(9025)
(8763)
(8511)
(8510)
(8204)
(7985)
(7715)
(7527)
(7483)
(7482)
(6854)
(6345)
(6303)
(5976)
(5887)
(5886)
(5849)
(5815)
(5454)
(4995)
学科
(45260)
经济(45199)
管理(29450)
(26583)
(21624)
企业(21624)
方法(18741)
数学(16652)
数学方法(16438)
(15404)
中国(15356)
(12212)
(12060)
(10729)
银行(10719)
(10440)
(10369)
(10242)
(9657)
金融(9657)
(9401)
贸易(9392)
(9145)
体制(8929)
土地(8531)
业经(8309)
(7245)
(7182)
制度(7178)
税收(6889)
机构
大学(160217)
学院(156882)
(67322)
经济(65776)
管理(57315)
研究(56702)
中国(48985)
理学(47079)
理学院(46539)
管理学(45688)
管理学院(45387)
(37673)
(36488)
科学(31396)
(29867)
财经(27993)
研究所(25915)
中心(25665)
(25371)
(25264)
(24775)
北京(24451)
经济学(21053)
(20854)
师范(20670)
财经大学(20661)
(20218)
业大(20134)
(19896)
农业(19382)
基金
项目(84931)
科学(65830)
研究(63663)
基金(61334)
(53048)
国家(52579)
科学基金(43767)
社会(39356)
社会科(37157)
社会科学(37143)
基金项目(31323)
(30567)
教育(30239)
自然(27640)
资助(26955)
自然科(26936)
自然科学(26927)
(26845)
编号(26840)
自然科学基金(26444)
成果(24010)
(20426)
课题(18933)
重点(18759)
教育部(17507)
(17383)
(17066)
(16576)
大学(16521)
(16394)
期刊
(85798)
经济(85798)
研究(57301)
中国(39952)
(28546)
管理(24356)
(23173)
金融(23173)
(22723)
学报(22292)
科学(21901)
教育(20673)
大学(17470)
学学(15985)
财经(15386)
农业(14491)
经济研究(13593)
业经(13255)
(13248)
技术(13211)
问题(11736)
(10991)
理论(9974)
国际(9759)
实践(8802)
(8802)
统计(8111)
商业(7945)
技术经济(7910)
改革(7798)
共检索到269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重光  
前奏曲:土地是商品吗,有价值吗?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以1978年农村土地承包为发端揭开了序幕,那么,紧随其后的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才是改革开放的主旋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发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廖永林  雷爱先  唐健  
2008年中国的土地市场与中国的整体改革一起进入了而立之年。既是"而立",也就意味着以往有故事,出发有新起点。细细品味历程,远远眺望未来,才能站在责任与战略的肩膀上对土地市场有更深的解读与诠释。现阶段的土地市场,是指我国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目前,法律规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小玲  
土地市场化配置对于合理利用稀缺的土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政府希望通过从上到下强制性制度变迁行动,达到土地市场化的目标;而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灶吃饭”和“财政分权”等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逐步演变成为具有自身效用函数的政治经济组织;土地的实际占有者也不再是政府部门可以任意支配的机构,随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等改革措施的实行而成长为市场体制下的微观经济主体,要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中央政府的供给型制度创新行动并不必然转变成地方政府,特别是土地占有者的自觉行为。于是,在政策传递的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土地实际占...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倩  马越  黄辉  刘新虎  姜炜  
2008年,中国发生了太多大事。或喜或悲,一时让人难以言状。对于一直风光无限的中国土地市场,有人说,这是"最寒冷"的一年,也有人说,这是理性回归的一年。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尚不明朗的大背景下,期待2009年市场重现昨日辉煌,是否只是一些人的一厢情愿?让我们听听几位长期在土地市场摸爬滚打的开发商怎么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壮昌  
本文认为.建立上地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从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意义十分重大。然而.土地市场并不是单一的市场,而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子市场构成的配套的市场体系.因此,要建立完整的土地市场,就必须建立征购市场、出让市场、转让市场和转租市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塔  
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转变的迫切性土地与资本和劳动力一起构成生产要素的三个组成部分,但它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和要素.它的稀缺性要求有效与合理的开发与管理.高速经济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使对土地的需求急剧增长,尤其是在经济与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及相邻地区,因土地需求迅速增加所引起的土地价格迅速上场,以及缺乏有效的政策更加剧了这一矛盾.土地能否合理地利用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城市化的过程才刚刚开始.未来一二十年将是我国城市化的加速阶段.这与整个亚洲城市化进程是一致的.据估计,200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35%.2010年达到45%,根据现在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倩  
调控效果显现,市场趋于理性2011年1季度~3季度,全国主要城市综合地价呈缓慢上升趋势,各用途地价环比、同比全面回落《中国土地》:我们都记得,2011年初土地市场面临严峻形势,各地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如何运用土地市场供需双向调控手段,推进地价回归合理区间成为2011年的重要调控目标。2012年初再看土地市场,这个调控目标是否实现了?姚华军:2011年初的土地市场供应延续了2010年投资快速增长的势头,各地新上项目仍比较多,同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依然强劲,土地需求旺盛,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珂  石小平  曲福田  
土地的有偿出让极大地促进了土地资源的配置和集约利用。目前关于我国土地市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土地制度、地价以及土地市场中政府角色的定位等方面。文章在回顾相关市场化测度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构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来定量测算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发育程度。在把我国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土地市场发育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并不必然带来土地市场的梯度发育;事实上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政策导向的特点,而土地市场发育的自发性和政策性相结合宜成为今后土地市场培育的重要方向。最后,文章给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茹英杰  周青玲  
从我国土地市场的结构看目前规范市场的着力点茹英杰,周青玲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从地域的角度看,先后在广大农村和大、中城市展开,从土地制度的角度看,则是从改革现存两种土地所有制的使用制度入手的。从七十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农村所进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建武  张尚斌  周金瑾  
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在此背景下,土地市场运行呈现出总体趋稳、结构优化、用地区域差异性等特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土地市场仍将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地产及相关市场如何进一步去杠杆控风险、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深化等。当前土地市场运行特征:总体趋稳、结构优化、区域分异土地市场总体趋稳。一是土地供应总量降幅收窄,市场运行逐步回稳。2012年~2016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为民  唐扬辉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土地市场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历了从无偿到有偿,从协议到"招拍挂",从城市到农村,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从不规范到逐步规范的发展过程,有力促进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高效利用,实现了国有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土地供应从无偿向有偿转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林  
我国土地市场五大问题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措施薄弱,造成土地供应量失控,不仅诱发了基本建设和房地产投资膨胀,干扰正常的经济秩序,造成土地闲置,而且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加剧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二是市场管理不尽规范,大量非市场因素严重影响市场机制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翠芳  娄策群  朱青  
土地市场是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土地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是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本文从分析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现状着手 ,提出了我国土地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建武  张尚斌  周金瑾  
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在此背景下,土地市场运行呈现出总体趋稳、结构优化、用地区域差异性等特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土地市场仍将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地产及相关市场如何进一步去杠杆控风险、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深化等。当前土地市场运行特征:总体趋稳、结构优化、区域分异土地市场总体趋稳。一是土地供应总量降幅收窄,市场运行逐步回稳。2012年201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