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2)
2023(9104)
2022(7548)
2021(7503)
2020(6021)
2019(13972)
2018(13556)
2017(24009)
2016(14219)
2015(16488)
2014(16257)
2013(15551)
2012(14671)
2011(13360)
2010(13296)
2009(12007)
2008(12134)
2007(10653)
2006(9632)
2005(8652)
作者
(37184)
(30953)
(30807)
(29674)
(19726)
(14861)
(14104)
(12140)
(11980)
(11144)
(10643)
(10415)
(10133)
(10076)
(9894)
(9696)
(9353)
(9026)
(8992)
(8969)
(8006)
(7680)
(7472)
(7255)
(7015)
(6911)
(6904)
(6892)
(6429)
(6241)
学科
(50251)
经济(50090)
管理(34666)
(30416)
(26203)
(25114)
企业(25114)
中国(24802)
方法(22897)
教育(20333)
数学(19127)
数学方法(18976)
(14299)
财政(13025)
(12506)
(12386)
理论(11866)
(11433)
贸易(11426)
(11376)
财务(11369)
财务管理(11327)
(11282)
企业财务(10873)
(10619)
业经(10408)
(8909)
(8706)
(8625)
(8620)
机构
大学(196279)
学院(187088)
(80359)
经济(78892)
研究(78238)
管理(60501)
中国(54547)
理学(51695)
理学院(50973)
管理学(50109)
管理学院(49746)
(44954)
(44398)
科学(44037)
(40198)
研究所(36218)
(33463)
师范(33207)
中心(32277)
财经(31956)
教育(31451)
北京(29783)
(29417)
(29323)
(28285)
(27767)
师范大学(27766)
经济学(27117)
经济学院(24444)
财经大学(23839)
基金
项目(119530)
科学(95685)
研究(93399)
基金(87123)
(76677)
国家(75935)
科学基金(62854)
社会(61095)
社会科(56675)
社会科学(56657)
教育(50356)
基金项目(43751)
(42826)
(39978)
编号(37444)
自然(37416)
资助(36685)
自然科(36578)
自然科学(36562)
自然科学基金(35972)
成果(34772)
(30956)
课题(29717)
重点(29177)
教育部(27411)
(26496)
(25977)
中国(25937)
国家社会(25555)
(24518)
期刊
(86886)
经济(86886)
研究(74177)
中国(51209)
教育(50302)
(38677)
学报(30278)
科学(27380)
(26638)
大学(24480)
管理(22459)
学学(21586)
农业(18729)
财经(17726)
技术(16221)
经济研究(16105)
(15592)
金融(15592)
(15456)
(12708)
世界(12637)
职业(11757)
问题(11573)
国际(11317)
(11192)
(9625)
论坛(9625)
业经(9509)
会计(9108)
(8784)
共检索到307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贝磊   妮娜  
限于篇幅,本期专栏将重点放在学人论坛,主要介绍贝磊、妮娜重要论文的摘编。计划下一期向读者介绍两个重要的国际性比较教育大会以及CERC的专题系列讲座和CERC近期的出版情况。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邦驰  何迎新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全面建设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则是实现该奋斗目标的关键。当前,农村与全面小康目标的差距主要涉及到基础领域和收入公平分配等市场无法解决和解决不好的问题,因此,需要财政运用财政投资、财政贴息、财政补贴、财政投融资、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等多种手段发挥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逐步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武普照  王耀辉  
一、和谐社会内涵的扩展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古今中西方思想家都有论述。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提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仁、义思想。孔子还在《礼运·大同篇》中提出“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国华  
伴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我国高校继续教育传统以学历补偿和职业培训为主的培养模式受到了极大挑战,亟待转型升级。在致力于建设全民学习的终身教育体系过程中,韩国高校承担了重要职责,其在教育理念、法律保障、课程设置、教师养成以及行政管理和财政支援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效推动了韩国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也为我国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的适时转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邦驰  
一、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必然建立天下大同,人人自由、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推动历史变革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马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崔之元  罗燕明  
以俄国为镜看中国罗伯特·M·安格,崔之元1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想到苏联崩溃时都会在头脑里勾画一幅图画。按照这幅图画,现代社会沿着两条不同道路发展:市场经济和命令经济。采取命令经济的国家是一种错误选择,最终遭到了经济失败。现在他们必须迷途知返,回到岔口接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跃洲  
财政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不仅限于再分配更在于初次分配环节。文章借助数理模型分析了我国不同阶段财政对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财政制度安排影响要素分配和分配基本格局。初次分配格局确定后,再分配调节作用有限。长期中,财政将通过居民要素结构影响收入分配;(2)我国不同阶段的分配状况是财政体制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结果;(3)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财政支出结构将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提高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华灵  
绅士权威有两个来源,其知识来源是:知识正当化使绅士成为文化权威,知识等级化使绅士成为政治权威,知识公共化使绅士成为道德权威。其社会来源是,由于古代绅士跟州县官在知识视野上具有交集视域,跟乡村平民在社会视野上具有交集视域,并且州县官与乡村平民在知识视野与社会视野上存着着双重空集视域,所以绅士是州县官与平民之间的中介,而这为绅士在乡村社会的权威奠定了社会基础。但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古代绅士逐步逐代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绅士权威的知识来源与社会来源都解体了,于是绅士权威也崩塌了。而绅士权威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匡凯  
土地征收制度会受到财政政策影响。1959-1982年,财政权力下放、重工业优先支出,致使农村通货膨胀、地方征地权力增大,所以征地审批机关级别提高、权力回收,补偿标准上调。1982-1998年,分税制促使政府通过城市扩张提高GDP,加之通货膨胀使得征地程序更严格,补偿标准提高。新世纪公共财政下,法律细化了"公共利益"范围、提高了征地透明度,农民参与土地分红。财政从家财型向税收型转变,应当要严格征地程序,加强社会保障,处理好"央-地"关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邦和  
19世纪中叶,俄国走上资本市场的道路。这时,俄国民粹派揭起"村社社会主义的旗帜",阐扬村社的公有与平分原则,决意阻止资本在俄国的扩张,主张跨越资本的"峡谷",直达"社会主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勇  
通过分析知识谱系 ,可以发现 ,现代教育在寻求一种新的教化力量 ,也就是塑造“理性化的身体”,规范世俗日常生活 ,并在此基础上维持现代社会的整合与繁荣。现代教育的这种追求在扬弃古典教育问题的同时 ,也引发了教育的现代性问题 ,即知识教化权力与个人日常生活之间的冲突。围绕这一冲突 ,后期现代教育强化了学校的社会联系 ,从而使得学生必须融入现代社会体系 ,才能找到“体面的出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远飞  
高等教育合法性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对应着两种内在价值:知识和实用。现代大学在走出象牙塔之后,已步入市场社会,市场作为一种社会制度、道德体系乃至价值观念,对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导致其失去应有之平衡。在当今人类社会面临诸多社会危机尤其是环境危机和文明冲突的时代,至善论高等教育哲学亟需彰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俊  
个体化社会是指某种具体的个体化进程正在其中发生着的社会。学校的教育功能是个体社会化,包括个体个性化与个体共性化两个方面。我国社会的个体化进程无论对个体的个性化还是共性化都呈现出一种"双刃剑"式的影响,同时也使个性化逐渐取代共性化成为个体社会化的主导成分。面对个体化进程所带来的挑战,学校教育一方面要把培养的重心从培养共性转移到培养个性上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个性化;另一方面则要在"走向个人"的同时"回归集体",实现教育手段的社会化。惟其如此,才能培养出高社会性发展的"个性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范微微  赵明玉  饶从满  
多元文化社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国家的公民构成多样化不断冲击着民族国家原本稳固的社会情感基础。这些文化群体在相互碰撞、融合过程中发生的冲突和对抗加剧了人们对于国家秩序和团结的担忧。在这样的国内外环境下,对于国家认同和归属的情感显得有些复杂。现代民族国家需要公民教育的整合功能,以强化公民的情感联结;现代民主国家需要公民教育的民主化功能,以实现公民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因此,现代国家必须找到一条与它们的新角色相一致的社会团结和凝聚的新途径和基础。多元文化主义思想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发挥着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安迪·哈格里夫斯  熊建辉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曾经指出,西方的知识分子正经历着从"立法者"(Iegislators)到"阐释者"(interpreters)的转变。作为"立法者",知识分子的角色是为社会立法,仲裁社会的终极价值观,"立法者"的知识分子是时代精神的代表。而所谓"阐释者",是指知识分子面对后现代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失去了价值理性守护者和仲裁人的作用和自信,而只能在沟通和理解中充当社会价值的调解人。于是,当今社会的很多学者都对价值判断避而不谈,而追求某种实效性。这在教育领域中也屡见不鲜。然而,在这样一个价值理性日渐黯淡的时代,《知识社会中的教学》一书的作者安迪·哈格里夫斯(Andy 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