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00)
- 2023(5242)
- 2022(4299)
- 2021(3803)
- 2020(3172)
- 2019(6857)
- 2018(6461)
- 2017(11940)
- 2016(6659)
- 2015(6914)
- 2014(6526)
- 2013(6379)
- 2012(5720)
- 2011(5073)
- 2010(4770)
- 2009(4287)
- 2008(4145)
- 2007(3379)
- 2006(2858)
- 2005(2232)
- 学科
- 济(23588)
- 经济(23559)
- 业(18394)
- 管理(18348)
- 企(13984)
- 企业(13984)
- 方法(11964)
- 数学(11005)
- 数学方法(10928)
- 农(7320)
- 财(6667)
- 贸(6434)
- 贸易(6434)
- 易(6294)
- 学(6276)
- 中国(5774)
- 业经(5564)
- 农业(5217)
- 技术(4582)
- 环境(4454)
- 务(4238)
- 财务(4237)
- 财务管理(4233)
- 企业财务(4032)
- 制(3833)
- 产业(3780)
- 地方(3673)
- 划(3564)
- 出(3433)
- 银(3417)
- 机构
- 大学(94238)
- 学院(93477)
- 济(36697)
- 经济(36166)
- 管理(34991)
- 研究(33138)
- 理学(31832)
- 理学院(31453)
- 管理学(30815)
- 管理学院(30679)
- 农(27451)
- 科学(24431)
- 中国(22792)
- 农业(22284)
- 业大(22001)
- 京(18753)
- 所(18069)
- 研究所(17207)
- 农业大学(15515)
- 中心(14636)
- 财(14435)
- 财经(12470)
- 江(12402)
- 院(11707)
- 省(11645)
- 室(11521)
- 经(11514)
- 经济学(11390)
- 业(11316)
- 科学院(11171)
- 基金
- 项目(74331)
- 科学(57087)
- 基金(55256)
- 家(52412)
- 国家(51995)
- 研究(44502)
- 科学基金(43139)
- 自然(30995)
- 自然科(30337)
- 自然科学(30320)
- 基金项目(30224)
- 自然科学基金(29816)
- 社会(29751)
- 省(29181)
- 社会科(28326)
- 社会科学(28317)
- 划(25162)
- 资助(21538)
- 教育(19590)
- 重点(17035)
- 计划(16954)
- 创(15902)
- 科技(15678)
- 部(15453)
- 发(15381)
- 科研(15293)
- 编号(15182)
- 创新(14926)
- 业(14924)
- 农(13387)
共检索到120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文颖 张燕 郑方强 墨铁路 刘同先 许永玉
【目的】明确变温对烟蚜茧蜂低温存活的影响,以及不同寄主僵蚜经低温贮藏后羽化率的差异,寻找烟蚜茧蜂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最适条件及寄主。【方法】以烟蚜和麦二叉蚜僵蚜为试验材料,经不同变温(4℃22 h/20℃2 h,4℃46 h/20℃2 h,4℃70 h/20℃2 h)处理后,比较烟蚜茧蜂羽化率、雄虫比和后足胫节长度的变化。【结果】经不同变温处理的僵蚜与恒定低温(4℃)处理相比,烟蚜茧蜂的羽化率有所提高,寄主为烟蚜的僵蚜羽化率经过4℃22 h/20℃2 h(T1)处理2周后最高,为78.33%;寄主为麦二叉蚜的僵蚜羽化率经过4℃46 h/20℃2 h(T2)处理1周后最高,为68.33%。雄虫比变...
关键词:
烟蚜茧蜂 烟蚜 麦二叉蚜 低温贮藏 变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路虹 石宝才 张芝利
烟蚜茧蜂雌蜂羽化后即可产卵,每头雌蜂一生平均产卵417.9粒(297~568粒),雌蜂寿命9天(6~12天),日平均产卵47.5粒(35.9~79.1粒),羽化后第三天为产卵高峰期,五天之内可以产出一生卵量的73%.该蜂在羽化后第一天(从早8点到晚8点)均衡产卵.
关键词:
烟蚜茧蜂 桃蚜 生殖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志娟 陈丹 范秀娟 刘莉 程云吉 张长华 任广伟 刘向东
【目的】明确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触角和触角感觉器的外部形态及低温冷藏对其触角的影响,为烟蚜茧蜂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正常羽化的烟蚜茧蜂雌、雄蜂触角的超微结构,比较雌、雄蜂触角感觉器的差异。将处于老熟幼虫期的烟蚜茧蜂在4℃低温下分别冷藏7、14、21和28 d,冷藏后用乙醇对样品进行脱水处理,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低温冷藏对烟蚜茧蜂触角外部形态及触角感觉器的影响。【结果】烟蚜茧蜂雌、雄成蜂触角外部形态相似,均属于丝状触角。雄蜂触角平均长度略长于雌蜂,雌蜂触角多为17节,雄蜂触角多为19节。成蜂触角上共有6种类型的感觉器:毛形感觉器、刺形感觉器、板形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伟 刘春明 梁兵 阙劲松 黄坤 王超 吕娅维 李宏光
采用5叶1心期烟苗,每株接蚜9头,繁殖烟蚜,按蜂蚜比1∶50接入成蜂,研究了封闭式和开放式接蜂方法的僵蚜数量以及僵蚜羽化率。结果表明,采用封闭式接蜂的方法僵蚜数量较高,达428.20头/株,与采用开放式接蜂方法的僵蚜数量(233.97头/株)有显著差异。采用封闭式接蜂方法繁殖烟蚜茧蜂,研究了蜂蚜比1∶50和1∶100在不同接蜂时机(株蚜量150、250、350、450和550头/株)条件下,结果表明,接蜂时机与接蜂量是影响僵蚜数量的2个重要因素,2者对繁蜂效果的影响均显著。在蜂蚜比为1∶50、株蚜量为350头/株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繁蜂效果,累计僵蚜量可达627.47头/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路虹 石宝才 牛玉志 张芝利
通过解剖、观察、记录烟蚜茧蜂(AghidiusgifuensisAshmead)与菜蚜茧蜂(Diaeretiellarapae(M’Intosh)各个虫态、接蜂至形成僵蚜和接蜂到出蜂的发育历期,依据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出两种蚜茧蜂各上态及世代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由此推算出在北京地区烟蚜茧蜂常年平均发生17代,最多19代;菜蚜茧蜂平均17代,最多18代,最少16代。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秀兰 刘兴华 张华云 张静一
研究了 4种变温处理对黑瑚珀李贮藏期间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间歇升温处理即- 0 .5~ 0℃恒温贮藏 ,每 15 d升温至 18~ 2 0℃并保持 1d,再降回 - 0 .5~ 0℃ ,连续重复 5次 ,能够延缓李子冷害发生 ,抑制还原糖、可滴定酸及多酚含量的下降 ,推迟多酚氧化酶 (PPO)和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高峰的出现。贮藏 90 d后果实品质良好 ,货架期达到 2 0 d,为最佳变温模式
关键词:
李子 变温处理 冷害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宏光 刘春明 梁兵 阙劲松 黄坤 吕娅维 王超 吴伟
为明确漂浮烟苗密度对繁蚜繁蜂效果的影响,进行了4种烟苗密度与苗间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关系研究。结果显示,54株/盘苗密度的光照强度显著高于81、90与162株/盘;81和90株/盘间无显著差异,但极显著高于162株/盘;4种密度烟苗间的温度和湿度无明显差异。4种密度烟苗的烟蚜及烟蚜茧蜂繁殖结果表明,接蚜18 d,90株/盘的盘蚜量显著高于81株/盘和54株/盘的盘蚜量,与密度162株/盘无显著差异,但其僵蚜数量显著高于162株/盘的数量。在相同的光照和温度环境条件下,苗间光照强度与蚜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温度、湿度与蚜量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漂浮烟苗 烟苗密度 烟蚜 烟蚜茧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宏光 刘春明 梁兵 阙劲松 黄坤 吕娅维 王超 吴伟
采用90株/盘的烟苗密度培育烟苗,研究了3叶1心期、4叶1心期和5叶1心期烟苗在不同接蚜量条件下烟蚜的繁殖数量。结果表明,接蚜时烟苗生长期和接蚜量是影响烟蚜数量的2个重要因素,二者对繁蚜效果的影响皆显著。在烟苗生长时期为5叶1心、接蚜量为9头/株的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繁蚜效果,累计繁蚜量可达2839头/株以上。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珍珍 顾钢 刘长明
测定了烟蚜及其天敌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结果表明:烟蚜及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的过冷却点存在一定差异.1和5日龄烟蚜的过冷却点分别为-23.90和-23.54℃.低龄烟蚜的过冷却点显著低于高龄烟蚜.被寄生后4 d内,烟蚜过冷却点从-23.70℃上升到-22.57℃,但被寄生后第5天烟蚜的过冷却点(-23.09℃)有所回落.被寄生烟蚜的过冷却点较未被寄生烟蚜高.僵化3 d内僵蚜的过冷却点无显著差异,烟蚜茧蜂雌、雄蜂的过冷却点也不存在显著差异.1日龄僵蚜和烟蚜茧蜂雌成蜂的过冷却点分别为-23.52和-21.05℃.因此,僵蚜的过冷却点较低,是进行冷藏的合适时期.
关键词:
烟蚜 烟蚜茧蜂 过冷却点 发育阶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伟 刘春明 梁兵 阙劲松 黄坤 陈华祥 王超 吴道琴 李宏光
【目的】为明确漂浮烟苗立体繁蜂方法的繁蜂效果。【方法】比较了立体繁蜂与常规漂浮烟苗的繁蜂量,分析了3层繁蜂架层间繁蜂效果与层间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关系。【结果】繁蜂架上层的繁蜂量(456.93头/株)极显著(P<0.01),层间光照强度与繁蜂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
关键词:
烟蚜 烟蚜茧蜂 立体繁蜂 漂浮烟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利刚 李慧娜 张亮 王清章
利用冰温贮藏,测定了莲藕的冰点、色度、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总酚、水份含量、还原糖、可溶性蛋白的变化,并与冷藏下的莲藕作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莲藕的冰点为-1.7℃;在冰温下贮藏,莲藕色度变化缓慢,变化幅度低于冷藏;PPO、总酚、水份含量的变化均小于冷藏;而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在冰温下与冷藏差异不大;在冰温条件下,莲藕各种理化指标变化很小,对莲藕品质的影响较小,能有效保持莲藕的原有风味。
关键词:
莲藕 冰温 冷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静 王甦 郭晓军 高希武 张帆
天敌昆虫大量释放的首要前提是在一定时间内积累足够数量的产品,因此天敌昆虫的规模化生产和田间释放一直都是害虫生物防治应用中的关键性环节。与杀虫剂不同,大多数天敌昆虫的贮藏时间一般较短,而且在大面积释放之前要进行数量储备,因此研究一种理想的贮藏方法以降低生物防治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低温可以诱导和延缓昆虫的发育进程,因此在低温下贮藏天敌昆虫不仅有利于延长其贮藏时间,为生物防治提供稳定、充足的种群数量,而且还能根据害虫的发生危害规律进行贮藏期调控,继而实现田间同步释放。寄生蜂是生物防治领域内研究历史最长、应用范围最广的类群之一,关于寄生蜂低温贮藏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作者综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培迪 李欣 李铮 陈丽 李仲文 陈立娟 田建文 张德权
【目的】动物被屠宰后,经过僵直、成熟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完成从肌肉到食用肉的转变。温度对这一过程和肉品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成熟与肉质也存在密切关系。本试验以探究冰温条件下肌肉成熟进程为目标,确定冰温对成熟进程的影响,为调控肌肉成熟进程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无角陶赛特公羊背最长肌在冰温和冷藏条件下成熟,采用试剂盒测定糖酵解产物、糖酵解关键酶活力,采用酪蛋白酶源分析法测定钙蛋白酶活力,并结合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分析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的变化规律。【结果】宰后p H达到极限值后逐渐增加,冷藏组(2—4℃)、冰温组(-1—-2℃)分别于宰后3 d、7 d达到极限p H,两组极限p H差异不显著。肌糖...
关键词:
肌肉 冰温 成熟 钙蛋白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凯波 熊善柏 王佳雅
以生鲜黄鳝为试材,分别测定普通包装、真空包装、100%CO2充气包装和新鲜、添加2.0%蔗糖、添加2.5%食盐的黄鳝片在冰温贮藏过程中的细菌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值、总酸度和肉汁渗出率,观察包装处理方式对冰温贮藏黄鳝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包装方式对冰温贮藏过程中黄鳝片品质变化有明显影响。加盐腌制调味、真空包装或CO2充气包装有利于抑制黄鳝片中细菌的生长和TVB-N的产生,延长黄鳝片的冰温保鲜时间。采用真空包装或CO2充气包装的黄鳝片冰温贮藏23 d后TVB-N含量分别为95.80 mg/kg和89.10 mg/kg,仍可达到1级鲜度指标。但真空包装会导致冰温...
关键词:
黄鳝 品质 冰温保鲜 包装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