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5)
- 2023(9431)
- 2022(8369)
- 2021(7912)
- 2020(6644)
- 2019(15307)
- 2018(15493)
- 2017(29802)
- 2016(16160)
- 2015(18284)
- 2014(18326)
- 2013(18159)
- 2012(16520)
- 2011(14681)
- 2010(14388)
- 2009(12893)
- 2008(12321)
- 2007(10559)
- 2006(9065)
- 2005(7687)
- 学科
- 济(63123)
- 经济(63058)
- 管理(48987)
- 业(47680)
- 企(40446)
- 企业(40446)
- 方法(31743)
- 数学(27454)
- 数学方法(27163)
- 农(16327)
- 技术(16218)
- 中国(15135)
- 学(14579)
- 财(14420)
- 业经(14114)
- 地方(12441)
- 理论(11325)
- 农业(11268)
- 贸(11030)
- 贸易(11026)
- 易(10708)
- 和(10691)
- 环境(10409)
- 务(9632)
- 财务(9568)
- 财务管理(9554)
- 制(9379)
- 技术管理(9171)
- 划(9131)
- 企业财务(9057)
- 机构
- 大学(229203)
- 学院(227559)
- 管理(95861)
- 济(86295)
- 经济(84312)
- 理学(84118)
- 理学院(83237)
- 管理学(81867)
- 管理学院(81467)
- 研究(73037)
- 中国(51522)
- 京(48873)
- 科学(47798)
- 财(36342)
- 所(36309)
- 业大(36245)
- 农(35869)
- 研究所(33552)
- 中心(32812)
- 江(31222)
- 北京(30709)
- 财经(30240)
- 范(30073)
- 师范(29785)
- 农业(28245)
- 经(27591)
- 院(26825)
- 技术(25943)
- 州(25883)
- 经济学(24483)
- 基金
- 项目(164465)
- 科学(128860)
- 研究(120238)
- 基金(118598)
- 家(103279)
- 国家(102443)
- 科学基金(88244)
- 社会(73586)
- 社会科(69735)
- 社会科学(69715)
- 省(64743)
- 基金项目(64257)
- 自然(58727)
- 自然科(57342)
- 自然科学(57331)
- 自然科学基金(56293)
- 教育(54805)
- 划(54442)
- 编号(49575)
- 资助(48477)
- 成果(38976)
- 重点(36386)
- 部(35799)
- 创(35042)
- 发(34594)
- 课题(33434)
- 创新(32620)
- 科研(31494)
- 项目编号(30808)
- 教育部(30506)
共检索到314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蒲俊文 U.G.Butko
该文研究和探讨了置换蒸煮以及部分蒸煮液在空气中进行氧化,对成浆的得率、物理强度和漂白性能的影响.文中对红松、落叶松的KP法和MKP法蒸煮以及落叶松KP浆、MKP浆的漂白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KP法相比,MKP法蒸煮具有成浆得率高、强度好、易漂白、低成本、低污染等优点,且尤其适用于连续蒸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蒙 曹石林 马晓娟 罗小林 孔凡功 黄六莲 陈礼辉
基于H因子和表观残碱浓度对蒸煮温度和时间,以及初始活性碱用量(AA)、硫化度(S)和黑液残碱浓度的统一性表达,分析了H因子和表观残碱浓度与纸浆细浆得率之间的关系,提出可预测纸浆细浆得率经验模型的表达式;经最小二乘法拟合以及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的对比,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在桉木硫酸盐法蒸煮条件范围内,该模型实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似度高达95%,说明模型可准确预测细浆得率.另外,由于模型所需参数可直接在蒸煮过程中获得,因此,该模型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细浆得率的预测具有实用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章家恩
在对酸性硫酸盐土的酸害爆发过程及其受控因素、可持续利用技术与对策进行探讨基础上,认为酸性硫酸盐土的酸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土壤中黄铁矿的氧化、土壤的自我缓冲和酸性物质的运移在内的3 个过程的相对强弱与综合作用结果;总结了包括水分管理与调控、生态培肥与耕作栽培3 个方面的可持续利用技术;同时提出了亟需实施酸性硫酸盐土的资源详查、立法、规划、投资建设与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等一系列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勤亮 张瀚文 许海波 董长勋
零价铁还原-过硫酸盐氧化联合降解对硝基氯苯(p-NCB)的研究对土壤有机污染物的修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化工厂搬迁遗留的硝基氯苯污染的场地土壤,采用零价铁-过硫酸盐联合体系,研究了对硝基氯苯降解的动力学及初始pH值和温度的影响,并对降解中间产物和反应路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硝基氯苯的去除率随pH值降低和温度升高而增加,初始pH值从10.0降低至3.0,对硝基氯苯的去除率从20.9%增加至97.3%;温度从15℃升高至35℃,对硝基氯苯的去除率从60.9%增加至96.2%。零价铁在低剂量条件下,动力学曲线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活化能为26.88 kJ·mol-1;而在高剂量条件下,符合一级动力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小林 刘婧 马晓娟 曹石林 陈礼辉 黄六莲
采用中性亚硫酸盐对蔗渣进行预处理,研究了脱木素率对蔗渣中纤维素酶水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木素率越高,纤维素酶水解的转化率也越高;较优的脱木素率为45%,其对应的葡萄糖回收率约为80%.糖化后葡萄糖的回收率与脱木素率和预处理后固体基质得率的对应变化趋势均呈Boltzmann函数关系.达到相同葡萄糖回收率时,初始亚硫酸钠用量越大,预处理液中残余硫化物的浓度也越高.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强 石梦晓 周予启 余成行
为研究镍铁渣粉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理,该文测定了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试验开始前的连通孔隙率和电通量,开展了硫酸盐溶液干湿循环和高温浸泡2种侵蚀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种硫酸盐侵蚀性试验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随着电炉镍铁渣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连通孔隙率增大,抗硫酸盐侵蚀性能降低;在高炉镍铁渣粉掺量30%的范围内,随着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连通孔隙率减小,氯离子渗透性等级降低,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提高;高炉镍铁渣粉对混凝土抗硫酸盐性能的增强作用效果不及高炉矿渣粉,尤其在掺量较大的情况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博尚 颜智勇 蔡意祥 颜鸣扬 杨霏 黄小洲
为探究Fe~(0)/过硫酸盐(PS)体系降解水中四环素(TC)的效能及机理,设计pH、Fe~(0)投加量、PS投加量和TC初始质量浓度对TC去除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确定Fe~(0)/PS体系降解TC的最适条件;利用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采用伪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Fe~(0)/PS体系降解TC影响因素的反应级数;通过自由基淬灭试验,确定Fe~(0)/PS体系中自由基的种类;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探究TC在Fe~(0)/PS体系中的降解产物和降解路径。结果表明:在TC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时,选择pH=3、PS投加量为2.0 mmol/L,Fe~(0)投加量为1.00 mmol/L,温度为25 ℃的条件,反应45 min后,TC去除率达94.11%;PS投加量、Fe~(0)投加量和TC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93、0.89、–0.78;·OH和SO~(4–) ·均参与了对TC的降解,其中SO~(4– )·发挥主要作用;TC在Fe~(0)/PS体系得到有效降解,其降解产物主要有6种化合物,可能存在羟基重排和脱去羟基2种降解路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博尚 颜智勇 蔡意祥 颜鸣扬 杨霏 黄小洲
为探究Fe~(0)/过硫酸盐(PS)体系降解水中四环素(TC)的效能及机理,设计pH、Fe~(0)投加量、PS投加量和TC初始质量浓度对TC去除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确定Fe~(0)/PS体系降解TC的最适条件;利用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采用伪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Fe~(0)/PS体系降解TC影响因素的反应级数;通过自由基淬灭试验,确定Fe~(0)/PS体系中自由基的种类;运用液相色谱–质谱探究TC在Fe~(0)/PS体系中的降解产物和降解路径。结果表明:在TC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时,选择pH=3、PS投加量为2.0 mmol/L,Fe~(0)投加量为1.00 mmol/L,温度为25 ℃的条件,反应45 min后,TC去除率达94.11%;PS投加量、Fe~(0)投加量和TC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93、0.89、–0.78;·OH和SO~(4–) ·均参与了对TC的降解,其中SO~(4– )·发挥主要作用;TC在Fe~(0)/PS体系得到有效降解,其降解产物主要有6种化合物,可能存在羟基重排和脱去羟基2种降解路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慧 张利萍
以杨木和白腐菌为研究对象,测定白腐菌预处理前后杨木化学组成与纤维形态的变化,找出合适菌株和最佳的预处理时间,进行硫酸盐法制浆前的预处理,比较制浆后浆料的卡伯值、得率、黏度和纸张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对木质素降解程度由大到小为香菇菌、云芝菌、杂色木云芝菌、脉射菌、佛罗里达侧耳和糙皮侧耳,香菇菌对综纤维素的降解程度最大,杂色木云芝菌的降解最小;预处理后,杨木纤维平均长度略有降低,纤维的长宽比得到了提高,壁腔比下降;与参照样相比,经脉射菌、杂色木云芝菌和佛罗里达侧耳预处理后制得的浆料,卡伯值降低、得率增加、黏度增加、脱木素选择性提高,纸张的撕裂指数和抗张指数均增加;经过香菇菌预处理后得到的浆料,虽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书百川 刘彦涛 卜令习 赵鹏翔 蒋建新
慈竹作为一种富含纤维素、分布广泛的草类资源,是生产纤维素燃料乙醇的潜在原料。本文采用碱性亚硫酸盐法与低压蒸汽爆破相结合对慈竹原料进行预处理,在保留碳水化合物的同时能够有效脱除大量木质素进而提升后续的纤维素酶水解效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40℃、亚硫酸盐用量40%、氢氧化钠用量15%。水解试验中加入质量分数5%的最优工艺条件预处理慈竹原料72 h,纤维素酶解生成葡萄糖得率达到88.54%。在此基础上将碱性亚硫酸盐与低压蒸汽爆破预处理相耦合,有效简化了预处理工艺并降低成本,可实现慈竹原料"一步法"高效预处理,纤维素保留率为89.25%,葡萄糖得率达87.2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利萍 高慧 关莹 黄勃
以马尾松KP为试样,通过对木聚糖酶和漆酶辅助漂白系统中几个重要影响因子的试验,摸索各因子对酶辅助马尾松KP浆漂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ABTS作为漆酶漂白介体时,用量在0~10 mg.g-1范围内,纸浆卡伯值随其用量增加而降低;介体吐温80质量分数在1%时,卡伯值最低。木聚糖酶用量为80 U mg-1,漆酶为20 U g-1时,处理效果最好。木聚糖酶在60℃时,漆酶介体在30℃时,卡伯值最低。木聚糖酶和漆酶介体处理时间为150 min和90 min时,浆料卡伯值低,黏度下降较少。木聚糖酶和漆酶介体系统pH值为6.0和5.0时,马尾松浆卡伯值下降了2.76和3.40。纸浆质量分数为10%时,木聚...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雪芳 胡会超 黄六莲 陈礼辉
以绿竹为原料,研究了蒸煮条件、水热预处理时长和制浆方法对纸浆己烯糖醛酸(Hex A)生成规律的影响,并探讨了Hex A含量与水热预处理过程木聚糖去除率、硫酸盐浆(KrAft PulP简称KP浆)卡伯值和戊聚糖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纸浆Hex A含量随水热预处理时长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但超过80 min水热预处理不再显著抑制Hex A的生成;制浆前分离预处理液与竹片可降低Hex A的生成量,但效果不显著;纸浆的Hex A含量随用碱量增加呈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因此综合考虑纸浆卡伯值、木聚糖含量、Hex A生成量及成本,用碱量不应高于19%;在上述条件下,达到相同纸浆卡伯值(15)水热预处理可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应吉 李元婷
根据南京地铁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在硫酸盐侵蚀环境下的试验研究结果,初步建立了基于混凝土衰变规律的抗硫酸盐侵蚀耐久寿命模型,并对该工程进行了寿命预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学宏 陈葵 王永玲 朱春峰
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受精卵分别加入到单含不同浓度有效微生物EM(E ffective m icroorgan-ism,EM)及含不同浓度EM和50μL/L的重氢硫酸盐复合物的静水中孵化,研究EM和重氢硫酸盐对鱼卵受精率、水霉病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M和重氢硫酸盐均可有效地抑制鱼卵孵化过程中水霉病的发生,提高鱼卵的受精率;而EM及重氢硫酸盐联合作用能有效地延长抑制水霉病发生的时间。当EM与重氢硫酸盐联合使用的浓度分别为8μL/L和50μL/L时,对水霉病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伟 刘保华 齐臻 易督航 邓理
用油菜秸秆灰分等量替代5%、10%、15%、20%和25%的水泥,在水胶比分别为0.4、0.45、0.5下制作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试件,采用全浸泡方式进行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试验,通过对试件变形、质量损失和抗压强度的测试,考察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结果表明:水胶比0.4的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强于水胶比0.5的;当水胶比为0.45,油菜秸秆灰分掺量15%时,油菜秸秆灰分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能力较普通混凝土增强约4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