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5)
2023(8494)
2022(7175)
2021(6559)
2020(5256)
2019(11235)
2018(10864)
2017(19890)
2016(10881)
2015(11355)
2014(10400)
2013(9780)
2012(8379)
2011(7482)
2010(7132)
2009(6728)
2008(6122)
2007(5018)
2006(4216)
2005(3403)
作者
(31759)
(26705)
(26345)
(24788)
(16655)
(13077)
(11649)
(10426)
(10046)
(9034)
(9010)
(8665)
(8512)
(8266)
(8082)
(8019)
(7925)
(7885)
(7607)
(7602)
(6965)
(6436)
(6063)
(6035)
(5928)
(5868)
(5790)
(5736)
(5587)
(5368)
学科
(34167)
经济(34125)
管理(28951)
(27436)
(21749)
企业(21749)
方法(15721)
数学(13886)
数学方法(13748)
(11581)
(10004)
中国(9457)
(9421)
贸易(9419)
(9197)
(8946)
业经(8834)
农业(7895)
环境(6601)
(6442)
财务(6431)
财务管理(6424)
(6294)
技术(6272)
企业财务(6053)
地方(5581)
(5420)
(5383)
银行(5334)
产业(5190)
机构
学院(143462)
大学(139982)
(53275)
经济(52310)
管理(52069)
研究(48323)
理学(46510)
理学院(46005)
管理学(44984)
管理学院(44773)
(34635)
科学(34489)
中国(34135)
业大(29194)
(28100)
农业(27879)
(25559)
研究所(24060)
(22388)
中心(21536)
(19837)
农业大学(19102)
财经(18755)
(18012)
(17199)
(17052)
技术(16828)
师范(16685)
北京(16585)
经济学(16250)
基金
项目(108636)
科学(83767)
基金(78579)
(73001)
国家(72420)
研究(71128)
科学基金(60369)
社会(45806)
(44038)
社会科(43469)
社会科学(43459)
基金项目(42152)
自然(41709)
自然科(40810)
自然科学(40794)
自然科学基金(40081)
(37281)
教育(32304)
资助(30600)
编号(27241)
重点(24942)
(23622)
(23246)
计划(23173)
(22078)
创新(22048)
科研(22046)
科技(20903)
(20500)
成果(19535)
期刊
(52203)
经济(52203)
学报(33791)
研究(33334)
(31134)
科学(27508)
大学(24002)
学学(23434)
中国(23172)
农业(21175)
管理(16920)
(16696)
教育(11504)
业经(11196)
(11185)
业大(10097)
经济研究(9995)
技术(9403)
(9366)
金融(9366)
(9275)
科技(8985)
财经(8562)
农业大学(8266)
林业(8190)
商业(7596)
(7332)
问题(6808)
(6050)
中国农业(5796)
共检索到189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瑾  朱晓枫  高振忠  徐恩光  王晓波  林锐航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利用α-淀粉酶及糖化酶对玉米淀粉进行酶解处理,再用过氧化氢对其进行氧化并通过强酸工艺于不同合成的阶段加入变性淀粉对脲醛树脂进行改性。结果表明:与未改性脲醛树脂中的游离甲醛含量(0.3%)相比,改性后的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降到0.12%~0.179%之间,甲醛释放量从未改性前的4.3 mg·L-1降低到2.5~1.0 mg·L-1不等。对改性前后的脲醛树脂固化后进行结构上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改性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和甲醛释放量的减少及胶合强度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变性淀粉的羧基与脲醛树脂结构中的氨基、亚氨基发生反应,导致葡萄糖五元环被引入到脲醛树脂结构中,同时羧基与羟甲基反应可生...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哲红  姜年春  陈黎  李文珠  俞友明  
为了生产符合要求的E1级防潮型中密度纤维板,胶粘剂最好使用三聚氰胺改性的低毒脲醛树脂胶粘剂,三聚氰胺添加量为80g.kg-1时能满足E1级防潮型中密度纤维板的生产要求。在胶粘剂已定的情况下,施胶量增加可以降低板材甲醛释放量,11%~13%施胶量比较合适;热压温度升高、热压时间延长能明显降低板材中甲醛释放量;随着中密度纤维板厚度增加,板材中甲醛释放量也能降低。本次实验中板材厚度为16mm时,热压温度190℃,热压时间25s.mm-1是比较合适的。图4表1参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文美玲  朱丽滨  张彦华  谭海彦  顾继友  
[目的]当尿素/甲醛物质的量比降低时,合成的脲醛树脂甲醛释放量大幅度减少,但同时板材强度也大幅度下降;加入三聚氰胺改性后可克服低摩尔比树脂胶结性能较差的劣势,但是制备过程中尿素/甲醛摩尔比的降低以及三聚氰胺的加入都会导致树脂固化时间延长,添加固化剂的改善效果不明显。本研究探讨加入催化剂对树脂胶接固化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加入不同种类的催化剂,比较添加催化剂前后树脂的物化性能,包括固含量、固化时间、游离甲醛含量和羟甲基含量,并对树脂进行DSC固化动力学分析计算树脂的固化反应活化能,DEA树脂固化特性分析研究树脂固化过程,以及对树脂FTIR红外谱图进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欢欢  窦菲  王丽英  陈丽莉  翟彩霞  李若楠  张彦才  霍习良  
采用水浸法、土柱淋溶法和盆栽方法研究了变性淀粉包裹型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水浸和土柱淋溶试验中,FCU与RCU-J、RCU-C氮素释放差别很大,而RCU-J和RCU-C氮素释放具有相似性,并且与在水中相比,FCU在土壤中氮素释放速率明显降低,氮素释放曲线变化较大。苗期的玉米盆栽试验中,过量、适宜水分条件下,与Urea相比,FCU促进了植株干物重和吸氮量显著增加。干旱胁迫条件下,与RCU相比,FCU植株干物重和吸氮量降低幅度较小。通过用土柱淋溶和盆栽方法对FCU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可知,两种方法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对FCU的评价可以采用土柱淋溶法,而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更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兴成  刘玉红  张宇亭  赵亚南  张跃强  石孝均  
【目的】复合肥生产工艺众多,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复合肥的性状存在本质差异。研究不同工艺复合肥的作物增产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差异,为复合肥的工业生产与农业应用提供有益参考。【方法】采用模拟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6种等养分不同生产工艺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的氮素释放特征及其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6种工艺复合肥的氮素释放特征曲线符合抛物线,脲甲醛工艺复合肥氮素释放最慢、掺混工艺释放最快;不同工艺复合肥氮素释放速率依次是脲甲醛工艺<高塔造粒工艺<双管反应器工艺<喷浆造粒工艺<团粒工艺<掺混工艺复合肥。施用不同工艺复合肥玉米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以脲甲醛工艺复合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如芹  罗佳  刘海琴  严少华  唐玉邦  张振华  
[目的]保水性是栽培基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本文旨在研究自主研发的一种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SAP)对无土栽培基质保水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光谱学方法研究SAP分子结构特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面结构,以无SAP添加的基质(S0)为对照,研究1(S1)、2(S2)和3 g·L-1(S3)的SAP添加量下基质的理化性状,并观测上述处理基质中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在正常供水和缺水(浇水频率降低50%)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该SAP具有易吸水、储水的多泡孔结构,SAP分子长链上存在大量亲水性基团;基质最大持水量随SAP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水分蒸发率则相...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如灿  谭兰兰  戴亚  冯广林  杨文敏  汪长国  
采取均匀设计试验,运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卷烟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与制丝工艺参数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主效应分析、单因素效应分析、双因素交互作用分析、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工艺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NH3释放量影响大小依次为热风风门开度、HT工作蒸汽压力、筒壁温度、热风温度、筒体转速、切丝宽度,切丝宽度对NH3释放量影响不显著,NH3释放量与HT工作蒸汽压力和筒壁温度呈负相关,与热风风门开度、热风温度和筒体转速呈正相关,HT蒸汽工作压力和热风温度、HT工作蒸汽压力和筒壁温度,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综合分析,降低热风风门开度、热风温度和筒体转速,提高HT工作蒸汽压力、筒壁温度,对控制卷烟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玲  陆熙娴  
该文采用干燥器法和穿孔法,分析了板材含水率变化对干燥器值和穿孔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水率对不同种类板材干燥器值的影响有较大不同,但干燥器法受试件含水率影响较小.对于刨花板和中密度纤维板,含水率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即含水率从4%到9%,干燥器值随含水率增加呈对数增加;含水率从9%到13%,干燥器值比较稳定;而含水率从13%到15%,中纤板的干燥器值迅速下降.对于饰面中纤板,干燥器值与含水率呈现较好的二次函数关系.对于细木工板和胶合板,干燥器值随含水率增加呈指数曲线增加.若采用干燥器法检测甲醛释放量,检测应对板材进行含水率平衡处理,即中纤板和刨花板的含水率约9%~13%,饰面中纤板含水率约7%...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颖  晁桂梅  杨秋歌  高金锋  高小丽  王鹏科  冯佰利  
【目的】分析水提和碱提2种方法提取的糜子淀粉的糊化特性,为糜子淀粉提取工艺的选择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水提法、碱提法提取糜子淀粉的最佳工艺,测定糜子淀粉的理化指标和糊化特性,并对2种方法提取的糜子淀粉品质和糊化特性进行比较。【结果】糜子淀粉水提法的最佳工艺为:浸泡温度30℃,浸泡时间24h,固液比1∶10,在此条件下淀粉提取率为(71.59±0.21)%;碱提法的最佳工艺为:碱液质量分数0.30%,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20h,固液比1∶10,在此条件下淀粉提取率为(82.40±0.13)%。与水提法相比,碱提法提取的糜子淀粉含量(845.1g/k...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隽  刘玉  朱晓冬  
以兴安落叶松刨花和脲醛树脂胶黏剂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施胶量、密度工艺因子对刨花板甲醛和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热压时间、施胶量和密度4个工艺因子对刨花板甲醛的释放及其他有机挥发物的释放均影响显著;提高热压温度、延长热压时间、降低板密度能显著降低甲醛及有机挥发物的释放量;综合考虑甲醛及其他有机挥发物释放量确定优化工艺因子为热压温度180℃,热压时间37.5s.mm-1,施胶量11%,密度0.6g.cm-3,压制出的刨花板甲醛及其他有机挥发物释放量明显下降,满足GB18580-2001的要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金春  兰从荣  饶久平  
分别采用穿孔萃取法(碘量法与光度法)、干燥器法测定中密度纤维板甲醛释放量,分析各种甲醛释放量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测得的甲醛释放量呈显著线性相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瑞光  李贤军  刘元  徐康  乔建政  胡嘉裕  程曦依  李芸  
摘 要:采用木材真空加压浸渍处理专用设备,较系统地研究了浸渍压力和浸渍时间对杨木增重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浸渍压力和时间对杨木增重率有很大影响;在本研究范围内,随着浸渍压力的提高和浸渍时间的延长,增重率呈现先快速增长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增重率最高可达到 36.6%;从节约时间和能源成本方面综合考虑,选定本试验的优化浸渍工艺为浸渍压力 1.0 MPa、浸渍时间 2 h。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韩健  高喜桃  
采用响应面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对PF树脂浸渍杨木单板的工艺因素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浸渍工艺因素与单板增重率之间关系的二次回归模型。方差分析表明,二次回归模型高度显著,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很小。抽真空时间、胶液浓度和常压浸渍时间对单板增重率具有高度显著的影响,上述因素的交互项对单板增重率影响很小。RSA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为抽真空时间为20 min,胶液浓度为28%,常压浸渍时间为3.0 h,以上述工艺参数进行重复验证试验,试验结果与二次回归模型的计算结果误差很小,表明二次回归模型的预测是可靠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继友  赵佳宁  倪荣超  
使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尿素添加次数和尿素添加时间间隔对脲醛树脂性能和其板材性能的影响,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定性分析尿素添加次数和尿素添加时间间隔对脲醛树脂主要基团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添加次数和尿素添加时间间隔对脲醛树脂的固体含量及固化时间影响不大,而对黏度、树脂中羟甲基含量、游离甲醛含量、各主要基团含量和板材的性能有很大影响。树脂合成工艺中2次添加尿素,间隔时间20min时,树脂和板材性能比较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星  董欣  刘振春  郑丽  邹基豪  崔晶蕾  李泽鸿  
【目的】用大孔树脂纯化黑豆异黄酮粗提物,优化黑豆异黄酮最佳纯化工艺,并对纯化后的黑豆异黄酮组分进行鉴定。【方法】选用NKA-9、AB-8、D101、HPD100和DM301 5种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黑豆异黄酮,从中筛选吸附效果最好的树脂,然后以上样液质量浓度、pH值和流速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对吸附工艺进行优化;并以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和用量为试验因素,分析黑豆异黄酮的解吸优化条件;最后在优化的吸附、解吸条件下对黑豆异黄酮进行二次纯化。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对纯化后的黑豆异黄酮组分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