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2)
- 2023(11009)
- 2022(9411)
- 2021(8535)
- 2020(6974)
- 2019(14970)
- 2018(14540)
- 2017(27035)
- 2016(14735)
- 2015(15618)
- 2014(14689)
- 2013(14136)
- 2012(12673)
- 2011(11379)
- 2010(11201)
- 2009(10367)
- 2008(9691)
- 2007(8235)
- 2006(7129)
- 2005(6019)
- 学科
- 济(57008)
- 经济(56956)
- 管理(40263)
- 业(35332)
- 企(27398)
- 企业(27398)
- 方法(22212)
- 数学(19732)
- 数学方法(19558)
- 地方(17106)
- 农(16705)
- 环境(15051)
- 学(14707)
- 中国(14259)
- 财(13482)
- 业经(12310)
- 贸(11753)
- 贸易(11749)
- 农业(11438)
- 易(11357)
- 地方经济(9998)
- 划(9855)
- 制(8797)
- 和(8352)
- 技术(8348)
- 务(8230)
- 财务(8220)
- 财务管理(8211)
- 融(7820)
- 金融(7819)
- 机构
- 学院(199930)
- 大学(195840)
- 济(77607)
- 经济(76130)
- 管理(73878)
- 研究(70889)
- 理学(65286)
- 理学院(64402)
- 管理学(63117)
- 管理学院(62771)
- 中国(51649)
- 科学(49190)
- 农(41735)
- 京(41026)
- 所(37043)
- 业大(35745)
- 研究所(34733)
- 江(34655)
- 农业(33418)
- 财(32866)
- 中心(32459)
- 范(27117)
- 财经(27037)
- 师范(26679)
- 院(26517)
- 经(24570)
- 北京(23669)
- 州(23426)
- 省(23355)
- 经济学(23352)
- 基金
- 项目(150215)
- 科学(118484)
- 基金(109791)
- 研究(101902)
- 家(99929)
- 国家(99160)
- 科学基金(83972)
- 社会(66520)
- 社会科(63078)
- 社会科学(63063)
- 省(60969)
- 基金项目(59404)
- 自然(57046)
- 自然科(55668)
- 自然科学(55650)
- 自然科学基金(54617)
- 划(51298)
- 教育(45097)
- 资助(42496)
- 编号(39524)
- 重点(35321)
- 发(33845)
- 创(31736)
- 部(31341)
- 计划(30137)
- 创新(29810)
- 科研(29797)
- 成果(28666)
- 国家社会(27932)
- 课题(27552)
共检索到275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长青 陈晓宏 张家鸣 张丽娟
选用8种概率分布函数,系统分析北江上游犁市和下游石角2站的水文极值流量。以极大似然法估计函数参数,采用K-S、A-D、ABS和AIC拟合优度方法选出变化环境前后最优分布函数。并对水文极值流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作了有益探讨。结果表明:1991年后流域下垫面植被减少是造成年最大流量显著上升的主要原因。犁市站极值流量厚尾分布拟合最好,石角站薄尾分布拟合最优,变化环境前后洪水频率最优分布线型基本一致,但流量增大造成分布参数改变已导致分布线型高水尾部特性变陡,相应设计流量偏大。用水文情势发生变化前估计的洪水重现期往往不能很好地描述变化后洪水频率特征。北江上游及时修建防洪水利工程对减轻中下游的防洪压力尤为重...
关键词:
频率分析 概率分布函数 极值流量 重现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艳 陈晓宏 张鹏飞
水文特征变异研究是水文学研究中的重点之一。水文特征变异不仅包括时间、空间上的概念,还包括属性上的概念。研究水文序列在属性、时间及空间上的变异,才能够全面地反映水文序列的变异情况。论文探讨了水文特征变异的内涵,提出水文特征变异是研究对象或现象在属性、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异量度。以北江流域径流量及降雨量资料为基础,全面分析了属性范畴下及时空范畴下北江流域水文序列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992—2006年的径流量序列和1973—2006年的径流量序列相对于1956—1972年的径流量序列都发生了变异;从重心移动方向来看,北江流域在1959、1967、1975和1983年移动方向发生了转折,从重心移动的距...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艳 陈晓宏 王兆礼
以北江流域45年(1956—2000年)内降雨量及主要控制性水文站石角站水文资料为基础,研究了流域内降雨径流的变化特征,发现降雨系列基本没有变化,而径流系列呈缓慢上升趋势。对径流系数系列进行分析显示,1973年前后径流系数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将1956—1972年做为基准期,利用降雨-径流关系,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径流演变的作用,发现人类活动的间接影响是造成径流增加的原因。最后分析了流域内近20年来的水土流失和植被变化情况,进一步说明了流域内下垫面状况发生了改变。
关键词:
水文 人类活动 北江流域 径流 下垫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丹 郭生练 洪兴骏 郭靖
深入研究降雨极值的时空变化规律和特点,有助于提高应对极端灾害的能力。通过构建PDS/GP模型,并引入降雨极值变化指标,结合统计检验分析汉江流域15个气象站点1960~2014年春、夏、秋季以及全年月降雨超定量系列的年际变化特征;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的聚类系数和节点度,结合各站点在典型年份春、夏和秋季的降雨极值变化指标,分析月降雨极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汉江流域月降雨极值年际变化的季节性差异较大,近55 a没有明显的一致性变化趋势。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的月降雨极值年际变化与春、秋季相反,而秋季的变异指标年际波动最大。从空间上看,受季风气候、下垫面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广芬 吴瑶 秦鹏程 刘敏 夏智宏 张灵 薛海涵 冯扬
基于长江流域711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及流域主要控制站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异常高温和干旱特征及其对水电资源的影响,并从海温和环流异常方面对高温少雨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平均气温和高温日数为历史同期最高,降水量历史同期最少,高温少雨导致气象干旱快速发展,气象干旱发生范围为历史同期最大。(2)持续高温少雨造成流域干支流来水显著减少,出现“汛期反枯”的罕见现象,长江上游主要水文控制站8月径流量较历史同期偏少45%~65%,长江上游部分大型水电站入、出库流量和发电量明显下降,为近5年最少或次少。(3)西太副高异常偏强西伸,水汽输送偏北为此次高温干旱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外强迫因子来看,持续发展的LaNina是重要的海温背景,赤道中部太平洋海温偏低,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偏暖,walker环流增强,通过调制Hadley环流,导致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发展,西太副高增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莹 陈兴伟 尹义星
基于闽江流域1960—2006年逐月径流、降水以及气温等资料,应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探讨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及其对气象要素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①闽江流域年径流呈上升趋势,其上升主要来自非汛期径流的贡献;秋季和冬季径流始终以上升趋势为主;夏季径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上升趋势,而春季径流则呈现下降趋势。②流域降水和气温均存在上升趋势,尤以气温上升为显著;径流的上升趋势比降水显著。③径流和降水变化均存在多尺度特征,降水变化周期大于径流;80年代以来,径流和降水的年代际变化振荡幅度有所减弱,而年际变化的波动幅度在加强。分析表明,闽江流域径流上升趋势较降水显著的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满宇 王炳钦 廖剑宇 江源 邢开雄
基于东江流域1960年-2009年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滑动T检验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近50年来东江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数的多年平均值及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极端降水指数增幅较大的区域位于流域下游,以增城为中心的地区升幅尤为明显,流域上、中游地区变化幅度相对较小。近50年来,整个东江流域极端降水指数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除连续湿日数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仅呈现出弱的上升趋势。东江流域的极端降水与年降水量密切相关。流域极端降水指数的突变特征并不一致,5日最大降水量、强降水日数、连续干日数及连续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小凡 翟建青 苏布达 姜彤 朱进
利用长江流域146个气象站点1960~2005年的逐年气温资料,选用EOF和REOF方法识别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空间变化特征,并对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变化敏感区域进行时间演变分析和突变检测。研究表明: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主要有2种空间振荡型(即全流域气温变化趋向一致型和流域内气温变化存在东西向差异型),3个变化敏感区域(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长江流域南部和金沙江流域)。3个变化敏感区域的年平均气温都在20世纪90年代明显升高,且均在90年代后期呈突变增加,其中金沙江流域升温趋势最为明显,气候倾向率为0.20℃/10a。全流域1991~2005年年平均气温距平空间分布表明,自1991年以来全流域都为升温...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年平均气温 空间变化 时间演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宁和平 敖泽建 赵红岩
光照资源的变化会对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利用1973—2012年甘肃甘南白龙江流域近40 a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对甘南白龙江流域光照资源的变化趋势、气候突变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南白龙江流域日照时数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其增幅为33.0 h/10 a,各季节日照时数都呈增加的趋势,其中以春季增幅最明显,夏季最小。这与中国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呈现显著减少的特征不同,体现出甘南白龙江流域独特的气候特点及日照时数变化的复杂性。甘南白龙江流域日照时数在1994年之前以负距平变化为主,1994年及其之后以正距平变化为主,为光照资源偏多期。甘南白龙江流域年平均...
关键词:
甘南白龙江流域 光照资源 气温 蒸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金鑫 丁文峰 林庆明
丹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径流泥沙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准确把握其变化趋势对水资源管理及水土保持工作意义重大。该文基于荆紫关水文站1958~2015年径流和悬移质输沙量资料,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距平累积法、滑动t检验法以及双累积曲线法,阐明了丹江流域近60年径流量和悬移质输沙量变化特征,定量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在径流泥沙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丹江流域径流量与悬移质输沙量年际变化大,呈显著下降趋势,1958~1972、1982~1989年为丰水丰沙期,1972~1981年与1990~2015年处于枯水枯沙期,径流量和悬移质输沙量分别在1983年与1989年发生突变。人为因素和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58.8%和41.2%,说明人为因素特别是水利水土保持工程是引起丹江流域输沙变化的主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丁斌 顾显跃 缪启龙
分析了1951~2000年长江流域(上、中、下游)的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流域近50年来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在20世纪50年代明显偏高,60~80年代波动下降,80年代中后期以后有所上升,90年代较80年代增温0.3℃~0.6℃之间;同时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气温呈现不同的态势,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在60年代以后呈上升趋势,而平均日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夏季平均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均以降温为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青娥 吴孝情 陈晓宏 杨冰
根据珠江流域43个气象站点(1960—2012年)16个极端气温指标数据,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M-K)和小波分析法分析珠江流域极端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变化趋势分析表明,除结冰日数(ID0)、月最高气温极小值(TXn)、冷昼日数(TX10p)和作物生长期(GSL)4个指标呈现出不显著的变化趋势外,夏日日数(SU25)、热浪日数(TR20)尤其是暖夜日数则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空间变化分析表明,冷夜日数(TN10p)、冷日持续指数(CSDI)和昼夜温差幅度(DTR)以及冷昼日数(TX10p)在整个珠江流域大致呈下降趋势,其余10个指标大致呈上升趋势,呈现出较好的流域一...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恬宇 李东峰 王立雪 马浩艳 赵志锰 张文 邬佳宾 许丽丽
近年来长江流域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该文使用1962—2021年长江流域137个站点的气温数据,从流域和站点两个尺度,利用时间序列趋势和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长江流域年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长江流域年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增长率分别为每10年0.35℃和0.26℃;2)年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有97.08%(133个)和91.97%(126个)的站点显著升高,长江下游地区的站点年极端最低和最高气温增长较快;3)长江流域年极端最低气温没有发生突变,年极端最高气温在2001年发生增暖突变,突变后气温增速明显提升;4)36.5%的站点(50个)年极端最低气温存在突变,突变发生最多的年份为1994年,长江各游段的站点突变年份均以1990—1998年为主。80.3%的站点(110个)年极端最高气温存在突变,突变发生最多的年份集中在21世纪初,长江各游段的站点突变年份均以1999—2006年为主。该研究同时揭示了长江流域60年来极端气温的增暖趋势和阶段性突变,对于理解区域极端气温时空变化过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制定防灾减灾策略,指导区域气候治理,实现双碳目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领 何桐 高全洲
利用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36个气象站1960年~2000年的冬、夏半年及年平均气温资料,对西江流域的气温变化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冬半年气温呈显著增加趋势,信度水平在99%以上,冬、夏半年及年平均气温的增加率分别为0.237℃/10年、0.07℃/10年和0.127℃/10年;从区域上看,冬半年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气温增加趋势显著,南盘江至柳江之间的区域增温趋势的信度水平在99%以上,夏半年和年平均气温仅部分区域出现显著增温;冬、夏半年及年平均气温都在不同的尺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周期震荡;冬半年和年平均气温均在1987年左右发生增温突变,突变后气温分别增加0.5℃和0.4℃。
关键词:
气温变化 变化趋势 突变 西江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顾西辉 张强 王宗志
水文序列的平稳性假设是传统水文统计学方法在水文序列分析研究中的基本假设,随着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地表水文过程的影响,这种假设往往存在问题,使水文分析得出误导性结论。以珠江流域28个测站1951—2010年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为例,用Pettitt方法结合Loess参考函数检验序列中均值和方差变异,用Mann-Kendall(MK)和Spearman法检测时间趋势性,用广义可加模型(GAMLSS)和长期持续效应等具体分析序列的平稳性。研究结果表明:1均值/方差变异主要集中在西江和东江流域,变异时间分别集中在1990年左右和1968—1987年间;2变异点的存在与否对序列趋势检验结果有重要影响,在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