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4)
- 2023(1823)
- 2022(1616)
- 2021(1679)
- 2020(1382)
- 2019(3080)
- 2018(3203)
- 2017(5827)
- 2016(3505)
- 2015(4016)
- 2014(4173)
- 2013(4020)
- 2012(4158)
- 2011(3746)
- 2010(3899)
- 2009(3881)
- 2008(4072)
- 2007(3863)
- 2006(3480)
- 2005(3217)
- 学科
- 济(12020)
- 经济(12000)
- 管理(9667)
- 业(7871)
- 企(6928)
- 企业(6928)
- 学(5454)
- 方法(5013)
- 中国(3744)
- 数学(3743)
- 数学方法(3581)
- 理论(3408)
- 农(3248)
- 财(3183)
- 制(2995)
- 教育(2770)
- 和(2419)
- 业经(2416)
- 贸(2309)
- 贸易(2306)
- 易(2230)
- 教学(2223)
- 策(2116)
- 体(2088)
- 银(2088)
- 银行(2072)
- 农业(1983)
- 务(1982)
- 财务(1974)
- 财务管理(1965)
- 机构
- 大学(53855)
- 学院(52097)
- 研究(21021)
- 中国(16345)
- 济(16102)
- 管理(15808)
- 经济(15556)
- 科学(15217)
- 京(13345)
- 理学(12977)
- 理学院(12675)
- 所(12272)
- 管理学(12185)
- 管理学院(12081)
- 研究所(11131)
- 农(10841)
- 中心(9450)
- 江(9047)
- 范(8960)
- 师范(8851)
- 北京(8735)
- 农业(8683)
- 业大(8504)
- 财(8497)
- 院(7463)
- 师范大学(7251)
- 州(7082)
- 省(6990)
- 技术(6628)
- 科学院(6582)
共检索到87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桂生
本文着重考察教科书的缘起,教科书编辑中教材选择与组织的原则、教科书行政的不同选择、教科书的局限性。着重说明的是历史上教科书随"教材"观念的变化而发生,如今教科书的性质与功能也将随着"教材"观念进一步变化而变化。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雁
《中国书法三千年》为知名海外华人书法家凌云超先生毕生治书的心得之作,对于弘扬中国传统书道、训育书艺传人良为有益。因此,南京大学出版社即以凌先生该书油印稿本为底本,由扬州书法家李名方先生校订后,日前重印了简体竖排21开本上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继和
在教科书管理制度中,教科书审定制度对于决定教科书资格、严守教科书质量、保障教育机会均等、确保教育中立、提高国民教育水准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论文首先介绍和阐述了文部科学省对教科书及教科书审定制度的基本想法和做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就日本官民对教科书审定制度的不同看法和态度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日本 教科书 教科书审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闫艳 程治国
语文教科书不仅在传授学生语文基本知识、培养语言能力、训练思辨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蕴涵的价值取向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本文以中国苏教版小学语文和新加坡小学华文教科书为例,从两套教科书中的主题分析入手,对隐藏在文章中的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的教材建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科书 价值取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小明
我国教科书编写的技术有待提升。心理学的研究揭示出,教科书编写中添加一些与主要内容无关但有趣的内容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图片的运用要注意突出事物的关键特征,文字与图片的搭配,多采用组织性和解释性的图片;要运用符号标志技术促进学生对教科书内在联系的把握;教科书中的问题要添加在教学内容之后,要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地选用机械的问题和有意义的问题。提高我国教科书编写的科学化水平,需要我们做一些扎实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
教科书编写 心理学研究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毕华林 杨金玲
本文深入研究了化学教科书在中学课堂上的使用情况。在一个两周的教学单元中,对一个富有教学经验的化学教师和一个九年级的教学班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使用教科书来教有关的概念和信息,重视对教科书中知识内容的传授,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教科书来回答问题,教科书成为课堂上师生进行"知识教学"的重要资源,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
教科书 化学课堂教学 教师 学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智昌
德国的国际教科书对话,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开始的一项为了推动和平的教育国际交流活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一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通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已与法国、波兰、以色列、俄国、罗马尼亚、英国、丹麦、印度、日本、突尼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这一项工作。1988年以来,德国与中国也开展了历史、地理教科书的对话,并且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文主要以德法、德波、德中的教科书对话来分析德国这项活动的过程、目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德国 教科书对话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治平
信息技术使教科书的技术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教科书的载体形式提供了新的选择方案。这种变化是继工业化印刷技术发明以来又一次深刻的技术变革。正如十七、十八世纪印刷术改变了书的历史,从而改变了教育的历史一样,新的信息技术将再一次改变书的历史,进而对教育产生新的影响。
关键词:
教科书 技术 演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定一
在学习的中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的同时,教科书的权威性也受到学生的质疑,早在1997年华东师大一附中在开展"高中生跨学科研究活动"时我就亲历了这一过程。遗憾的是,高一学生在第一篇质疑中指出的科学错误一直保留至今(1998年7月第二版,2002年7月第5次印刷),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不能再误人子弟了。高二学生所写的第二篇文章对"征服自然"提出的质疑也拖延到了五年后才予以改正,2002年6月第6次印刷的教材终于在"社会生产力"的定义中删去"征服自然"的字样,改为"人们改造自然以创造财富的能力叫做社会生产力"。第三篇文章原载2003年9月10日法国《周末三日》周刊,本刊转载自2003年9月26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茜
苗族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是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载体,作为一种符号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小学生了解苗族的族源史与生存发展史、形成民族认同感和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的无字教科书。
关键词:
苗族 服饰文化 课程意义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代迅 陈谊
别林斯基以其"准马列"的崇高地位和对俄国文论的杰出贡献,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产生和定型的中国当代文论教科书发挥了重要影响。中国当代文论教科书并未囿于别林斯基,而是根据当代中国学术语境,选择了别林斯基的若干理论概念并进行了大幅度改写,其中某些观点既不符合文艺创作现实,也有悖于别林斯基的本意。"写本质论"成为当代中国文艺创作公式化、概念化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源。国产的"形象思维论"实质就是想象但删除了想象中的创新性内涵。别林斯基围绕民族性轴心的"人民性"概念被我们转换为阶级性内涵。中国当代文论教科书中展示的别林斯基乃是其中国面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彭寿清 张增田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当下国际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成为我国教科书编写理念的时代选择。面对信息社会所带来的挑战,遵循学科知识逻辑的教科书编写陷入了亟待破解的困境。其表现在,实践中容易陷入学科本位,教科书内容选择的难度越来越大,对学生能力或素养的发展力不从心。而走向核心素养的教科书编写理念则呈现出从关注学科到关注人、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素养的变化特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科书编写,要把握核心素养实质,明晰教科书编写的前提;围绕核心素养的基本点,精心选择和设计教科书内容;重视并处理好两条编写路径的关系。
关键词:
学科知识 核心素养 教科书 编写理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菁
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变化不仅表现于选文内容,选文作者变化也受到意识形态影响。从社会身份角度系统与定量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人教版六套初中语文教科书现当代选文作者的变化,可以发现不仅作家、科技工作者、人文学者、新闻工作者等作者群体的入选比例呈现历时性变化,而且不同政治身份的作家群体,在不同版本教科书中的选入状况也呈现较大差异。基于课程社会学视角的分析,得到三个启示:选文作者遴选标准从重视作者外在身份走向关注作品文学价值;作家群体政治身份变化由相对单一走向多样并存;文本意义解释从封闭走向开放。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 选文作者 选入变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鸥 赵长林
科学教科书的话语结构其实隐喻着“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意识形态的问题,只是科学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功能相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讲,更加隐蔽。科学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其教科书的编制与话语选择必然反映着它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传统科学教科书中宣扬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实证主义的、归纳主义的、机械还原论的意识,这不利于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
科学教科书 语境 意识形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丹艺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运用不断冲击着知识及其创造、获取、认证和使用方式,并引发了两次重大的知识转型:从特定崇拜下的知识统治,转型为科学发展中的知识解放,再到科技迸发后的知识超载。教科书作为知识的具体化与传播的载体,必然会受到知识转型的影响。教科书内在的本质属性呈现出迭代演进的特征:从关注知识本身的有限知识经验的复制品,到借助教学传授"一切知识"的载体,再成为目标导向下帮助知识建构与生成的助学工具。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外在的形式表征也发生了改变:从源于神话歌舞与典籍传记的知识集锦,转型为普及化教育时期知识筛选重组后的学科教科书,再到标准化时代中获取旧知识、创造新知识的学习方案,最终实现了教科书从源于知识,到等于知识,再到基于知识的嬗变。由此,一种学习中心的教科书得以出现。
关键词:
知识转型 教科书 学习中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