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29)
2023(4500)
2022(3106)
2021(2679)
2020(2095)
2019(4581)
2018(4806)
2017(9517)
2016(5276)
2015(5979)
2014(6161)
2013(5870)
2012(4997)
2011(4217)
2010(4233)
2009(3958)
2008(4046)
2007(3731)
2006(3400)
2005(3315)
作者
(14721)
(12268)
(12094)
(11582)
(7713)
(5775)
(5604)
(4749)
(4715)
(4280)
(4166)
(4067)
(3972)
(3863)
(3857)
(3840)
(3620)
(3548)
(3442)
(3433)
(3105)
(2976)
(2953)
(2790)
(2773)
(2754)
(2745)
(2663)
(2467)
(2400)
学科
(22323)
经济(22266)
(14880)
管理(14464)
(11157)
企业(11157)
中国(8582)
(8480)
方法(7055)
业经(6672)
(6234)
(5937)
数学(5838)
数学方法(5790)
农业(5367)
地方(4711)
(4662)
(4596)
银行(4588)
(4393)
(4137)
发展(4131)
(4126)
(3888)
产业(3851)
(3681)
金融(3681)
(3513)
财务(3496)
财务管理(3491)
机构
学院(72854)
大学(72682)
(30160)
经济(29483)
管理(26998)
研究(24988)
理学(22721)
理学院(22500)
管理学(22074)
管理学院(21945)
中国(20342)
(15468)
(15318)
科学(14402)
(12613)
(12472)
(11966)
财经(11819)
中心(11766)
研究所(11127)
(10757)
业大(10277)
北京(9759)
经济学(9698)
(9601)
农业(9542)
师范(9517)
(9295)
(8966)
财经大学(8764)
基金
项目(47098)
科学(37282)
研究(35582)
基金(34307)
(29580)
国家(29299)
科学基金(25246)
社会(23770)
社会科(22352)
社会科学(22344)
(18246)
基金项目(17686)
教育(15904)
自然(14986)
(14841)
编号(14704)
自然科(14648)
自然科学(14645)
自然科学基金(14399)
资助(13435)
成果(12214)
重点(10568)
(10483)
国家社会(10253)
(10203)
课题(10191)
(9281)
(9256)
(9160)
教育部(8872)
期刊
(37049)
经济(37049)
研究(23231)
中国(16825)
(13101)
(12555)
学报(11093)
科学(10394)
管理(10278)
(9358)
金融(9358)
大学(8854)
农业(8607)
教育(8339)
学学(8290)
业经(6400)
技术(6368)
财经(6211)
经济研究(5919)
(5266)
问题(5240)
(4524)
(3859)
现代(3786)
技术经济(3613)
(3459)
世界(3352)
图书(3301)
商业(3268)
经济问题(3236)
共检索到114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大松  刘昌平  
养老金受益年金化是养老金给付的有效形式。本文通过对年金化与非年金化时退休者最优消费路径的比较 ,认为年金化所提供的对不确定生命期的保险可以提高退休者效用 ,并在研究国外养老金受益年金化的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的养老金受益也应实现年金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万  庹国柱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的计发办法,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今后面临给付缺口问题在所难免,由此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围绕个人账户养老金如何合理给付以维护制度长期财务稳定进行了探索,部分观点也认为个人账户应强制年金化。本文分析认为,个人账户的保障属性决定政府不应回避对账户缺口的最后兜底责任,政府应是风险承担主体,个人账户给付缺口不应成为现阶段对其采用强制年金化的充分理由,年金化可能带来的收入"逆向再分配"应引起重视,个人账户基金强制商业年金化也值得商榷。而事实上现行的个人账户计发办法则有利于扩大基本养老金制度的覆盖面,即使未来账户基金可能面临缺口,但通过更有效的投资管理和退休者预期余命的恰当选择,缺口问题会减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晴瑶  熊海帆  陈玲  
养老金年金化是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保障老年人收入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并轨过程中可以借鉴的重要措施之一年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金给付方式,能够有效应对长寿风险,而且能带来投资回报。养老金年金化是各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保障老年人收入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良清,王茶香  
本文在现行年度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精算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得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精算模型适合于现实的月度缴费和给付数据,并对个人账户中养老金的个人缴费率、预定利率、缴费年限和工资替代率进行了测算,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丛树海  
设计中的养老保障框架是 :养老保障覆盖所有不同性质的企业、团体、机关、单位和个体劳动者 ;缴费按不同性质人员分成工资收入者、非工资收入者和自愿人员三类 ,缴费按收入水平分为基本、中下、中等、中上和高收入五等 ,缴款人根据其收入情况自行选择缴费等级并缴费 ,各类人员均可并被鼓励进入自愿者帐户 ;实行分层次给付基本养老金与附加养老金 ,增加激励机制 ,并增加高龄养老补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代金  
在退休给付的波动为几何布朗运动的情况下,给出了与养老金积累相联系的基本函数的性质,并得到了在两种投资情况下的养老金变化的微分方程,进一步分析了养老金的风险管理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近荣治   瞿强  
日本建立的覆盖全体国民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历史并不很长,但是目前已经面临着很大的财政困难。超过预期的高速人口老龄化是财政灾难的一个原因,但是真正的原因还是没有资金保障的承诺。这个承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变为福利国家前夕,由政府作出并被国民接受的,当政府比较年轻、养老金制度还不成熟时,轻易取悦民众比较容易,但是算帐的一天终究会到来。日本现在正面临着这样艰难的现实。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奕渲  陈迪红  
养老基金的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的关注。捐纳金风险和偿付能力风险是确定给付(DB)养老金计划的主要风险,通过分析和评价确定型模型、随机模型和动态随机控制模型等三类精算模型在评估和控制DB计划风险中的作用,说明养老金计划的决策者能够利用精算模型逐年确定恰当的捐纳金并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田近荣治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祥  
第六十四条 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其他享有权利的受益人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或者伤残的,或者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丧失受益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高建伟  丁克诠  
针对中国目前关于个账户中“中人”的过渡养老金给付不规范的现状,本文利用保险精算学中生存年金理论得到过渡性养老金给付的精算模型。根据个人账户中养老金给付模型并结合1990年全国人口生命表的数据,指出我国政策规定的关于个人账户中养老金发放标准存在偏高的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庆侠  
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在同一灾难中丧生时,保险人必须确定谁先死亡,如果二者同时死亡,或者无法确定谁先死亡,保险金应给付何人,由于我国保险法对此未作具体规定,经常会引发纠纷。因此,研究被保险人与受益人同时死亡时保险金的给付,对规范我国保险市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序  张影  
设定受益型养老金计划和设定提存型养老金计划是目前两种主要的企业员工离职后的福利计划。前者的发展早于设定提存计划,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缩减趋势。本文从设定受益计划的发展过程出发,结合美国Delphi公司养老金计划的案例,分析了设定受益计划衰落的原因并对我国企业养老金改革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熠  
文章通过连续时间模型分析了收入关联制和均等受益制这两种现收现付制养老金计划的收支平衡条件。结果表明:在面临人口老龄化时,如果替代率保持不变,收入关联制将出现收支失衡;而在一定条件下,均等受益制不会出现收支失衡,但是替代率水平将逐步下降。分析结果还表明,在人口结构变化时,两种计划的替代率都必须以相同的速度下降以维持收支平衡。相对于均等受益制,我国现行的收入关联制基础养老金计划在面临人口老龄化时缺乏替代率调整的政策工具和合理的方式,容易陷入支付危机;而采用均等受益制则有利于维持养老金计划的可持续性,同时保障老年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万晴瑶  卓志  成德义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商业养老保险建成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支柱,这为商业年金保险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有力的政策指引。本文基于影响消费者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理论逻辑,在国内外有关研究基础上,通过开展《中国城镇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影响我国城市消费居民养老金年金化需求的核心行为要素。研究发现,影响我国城市消费居民年金化需求的行为因素主要包括:较弱的保险意识和年金意识;对保险公司的不信任;储蓄的赠与动机与预防动机的影响;对长寿风险的忽视和短视;对年金产品的误解;婚姻和家庭对个人年金化需求影响也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