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7)
2023(14180)
2022(11886)
2021(11104)
2020(9515)
2019(21272)
2018(21491)
2017(42028)
2016(22711)
2015(25641)
2014(25538)
2013(24648)
2012(22360)
2011(19952)
2010(20554)
2009(19695)
2008(19142)
2007(17394)
2006(15319)
2005(14031)
作者
(63147)
(52482)
(51987)
(49992)
(33132)
(24910)
(23851)
(20321)
(19803)
(18830)
(17758)
(17632)
(16674)
(16426)
(16308)
(16160)
(15665)
(15449)
(15295)
(14791)
(13089)
(12875)
(12759)
(11964)
(11750)
(11735)
(11707)
(11665)
(10510)
(10110)
学科
(84288)
经济(84144)
管理(70221)
(65975)
(54639)
企业(54639)
方法(38454)
数学(33643)
数学方法(33029)
(27254)
中国(27147)
(24712)
(24058)
业经(19658)
(19100)
银行(19077)
(18155)
(17199)
财务(17136)
财务管理(17092)
(16795)
贸易(16785)
(16610)
(16420)
(16389)
金融(16381)
企业财务(16133)
理论(16031)
(15693)
农业(14607)
机构
学院(319040)
大学(316758)
(129051)
经济(126141)
管理(122378)
理学(104092)
理学院(103073)
管理学(101057)
研究(100486)
管理学院(100483)
中国(82683)
(68296)
(66449)
科学(58277)
财经(52680)
(49732)
(48797)
(47557)
中心(47045)
(46912)
研究所(44086)
业大(43178)
北京(42025)
经济学(39835)
财经大学(39055)
(38962)
(38909)
师范(38541)
(36810)
农业(36573)
基金
项目(203730)
科学(160342)
研究(152915)
基金(146900)
(126409)
国家(125367)
科学基金(108022)
社会(96887)
社会科(91753)
社会科学(91730)
(79909)
基金项目(75983)
教育(72171)
自然(68193)
(66938)
自然科(66645)
自然科学(66629)
自然科学基金(65427)
编号(63881)
资助(61538)
成果(53093)
重点(45654)
(45537)
课题(44708)
(42634)
(42413)
(42107)
创新(39832)
教育部(39782)
国家社会(39618)
期刊
(145562)
经济(145562)
研究(98050)
中国(65773)
(54944)
管理(47522)
学报(44667)
(43541)
科学(41547)
教育(37435)
(36534)
金融(36534)
大学(35370)
学学(33359)
技术(29307)
农业(28944)
财经(26327)
业经(24985)
经济研究(23782)
(22515)
问题(18983)
统计(16334)
(16046)
理论(15708)
技术经济(15323)
(14898)
商业(14842)
财会(14626)
(14454)
(14376)
共检索到484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焦娟  
劳动者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受益主体,维护其权益应是制度设计的首要目标。但我国"双轨制"的争议处理模式缺乏养老权益损害赔偿标准、处理途径的分割标准不科学、行政救济不力时无法实现与损害赔偿的有效衔接,这些问题导致劳动者维权困难重重,甚至引发群体争议,与社保制度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本文试图给出远期、近期两种解决方案,以期更好地维护受益主体的权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焦娟  
劳动者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受益主体,维护其权益应是制度设计的首要目标。但我国"双轨制"的争议处理模式缺乏养老权益损害赔偿标准、处理途径的分割标准不科学、行政救济不力时无法实现与损害赔偿的有效衔接,这些问题导致劳动者维权困难重重,甚至引发群体争议,与社保制度的设计初衷背道而驰。本文试图给出远期、近期两种解决方案,以期更好地维护受益主体的权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复卫  
社会保险争议处理机制变革方向应是去私法化,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客观上造成强制的社会保险演变为商业保险。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机制不畅,亦是源于对私法化的坚持。为此,需剥离社会保险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完善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机制以适应社会保险特殊性。同时,构建独立的社会保险争议处理机制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全兴   侯玲玲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靖远  
集体利益争议处理机制以第三方介入争议解决替代劳资双方的自力解决,制度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罢工带来的高昂成本。集体利益争议处理机制中最常见的是调解和仲裁制度,二者在制度功能与角色上存在着差异。调解的制度功能在于协助协商,更注重对协商过程的把握;仲裁的制度功能在于终结争议,所做出的裁决能够代替协商结果。我国集体协商争议处理机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制度层面集体协商争议终结机制的缺失与实践层面集体协商争议解决模式的运行之间形成了一种规范与现实的落差。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强制利益仲裁机制通过制度设置来替代集体行动成为促进集体协商的有效压力手段,对解决我国目前的困境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宪民  郭文龙  
社会发展对劳动关系的调节提出了全新要求,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已显示其紧迫性。其制度的取向应使争议处理纳入劳动关系调节体系,其内容应体现当事人意志的作用,其效果应达到息讼目的,其方案的设计又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尤其是历史的沿革,具体设想是改现行企业调解机制为行政调解机制,改现行先裁后审制为分类处理制度,并辅之以一整套的配套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肖海英  
南非是非洲经济强国之一,资源丰富,政治稳定,经济和法制等方面条件比较完善,是中国对非贸易第二大伙伴。随着中国与南非经贸投资、劳动合作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在南非投资建立的工厂和企业也日益增多。根据南非的劳动法律,中资企业的雇员必须主要来源于南非。在劳动雇佣中,由于不了解南非劳动立法和司法实践,导致大量劳动争议。及时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可以避免我国企业的重大经济损失。此外,南非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中,形式多样的劳动争议处理方式,严格的争议处理程序和先进的劳动司法制度可以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对南非投资的企业提供劳动争议解决方面的实践指导。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阴漫雪  
在美国,通过诉讼来解决劳动争议越来越少,而替代性纷争调解机制则日益受到人们的推崇。其中,在工作场所内部解决劳动争议,避免将争议交由外部力量来处理,更是成为多数企业的选择。与借助于外部力量的处理机制相比,工作场所内部的争议处理机制有着很多前者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可以使企业及时了解员工的不满,并在矛盾进一步激化前在工作场所内部解决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岳颂东  
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理性选择──兼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两种模式岳颂东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保险体制至关重要,它不仅涉及全体劳动者养老保障的合法权益,而且对工资制度的改革、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当前,在理论上,对养老保...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欧阳令南  
养老保险体系按照筹资方式可以分为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制和混合制三种。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几经改革已经在政策上确立了“统账结合”的模式,但理论界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争论。对于现有的三种模式都有人基于不同的理由给以支持。综合分析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统账结合”模式是比较符合我国国情的理想选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强  
本文根据养老保险适度水平计算模型,从需求视角分析了农民养老保险适度水平与实际水平的差距;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供给视角研究了政府养老保险财政支出最优规模与实际规模的差距;最后基于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从加强公共财政投入的视角,进行了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合意模式的构建。本文认为,通过对现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模式进行部分调整和完善,引入"地方补助养老金",实现从"两账户"向"三账户"的转变,可以在多方面使制度得到优化,实现"帕累托改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林义  
一、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选择 随着我国实施部分基金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及我国在近十几年内的人口发展态势,我们无法回避如何有效管理日益增大的养老保险积累基金这一重大课题。其中,选择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是实施有效管理的前提。笔者以为,选择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应以建立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为目标,探讨与之能协调的相应的基金管理模式。很显然,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言,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宗顺  徐新原  
公务员养老保险模式选择受国家社会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状况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应当确立一种权责划分明确、项目设置完整、筹资方式多渠道、保障水平适度和组织管理科学的新型公务员养老保险模式,即国家——社会保障制模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连友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的选择李连友筹资模式正确与否对于保险基金的积累至关重要,无论哪个国家设计社会保险制度,都非常谨慎地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筹资模式。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已进人关键时期,选择什么样的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模式必须作出明确的回答。一、可供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