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76)
- 2023(10081)
- 2022(8829)
- 2021(8668)
- 2020(7081)
- 2019(16763)
- 2018(17018)
- 2017(31636)
- 2016(18163)
- 2015(20586)
- 2014(20848)
- 2013(19786)
- 2012(18070)
- 2011(16262)
- 2010(16237)
- 2009(14337)
- 2008(13693)
- 2007(11778)
- 2006(10296)
- 2005(8832)
- 学科
- 济(60954)
- 经济(60885)
- 管理(47473)
- 业(44381)
- 企(37731)
- 企业(37731)
- 方法(30783)
- 数学(26700)
- 数学方法(26374)
- 教育(22009)
- 中国(20611)
- 财(16208)
- 学(16110)
- 农(16030)
- 理论(14492)
- 业经(13399)
- 地方(12313)
- 技术(11444)
- 务(10750)
- 农业(10705)
- 财务(10692)
- 财务管理(10678)
- 和(10498)
- 贸(10191)
- 贸易(10187)
- 企业财务(10170)
- 制(10014)
- 易(9878)
- 环境(9785)
- 教学(9341)
- 机构
- 大学(246597)
- 学院(241019)
- 管理(95827)
- 济(84713)
- 理学(84042)
- 理学院(83053)
- 经济(82517)
- 管理学(81576)
- 管理学院(81120)
- 研究(79315)
- 京(53782)
- 中国(51839)
- 科学(49959)
- 范(41382)
- 师范(41139)
- 所(38953)
- 财(37963)
- 研究所(35837)
- 教育(35364)
- 业大(35188)
- 中心(34973)
- 北京(34723)
- 江(34323)
- 农(33910)
- 师范大学(33863)
- 财经(31370)
- 院(28911)
- 技术(28742)
- 经(28610)
- 州(28207)
- 基金
- 项目(168968)
- 科学(133850)
- 研究(130393)
- 基金(119642)
- 家(102628)
- 国家(101629)
- 科学基金(87366)
- 社会(78357)
- 社会科(73931)
- 社会科学(73911)
- 省(67042)
- 教育(66405)
- 基金项目(64181)
- 划(58191)
- 自然(56606)
- 编号(56235)
- 自然科(55243)
- 自然科学(55232)
- 自然科学基金(54220)
- 资助(48816)
- 成果(47498)
- 课题(40426)
- 部(38640)
- 重点(38306)
- 发(35972)
- 创(35258)
- 项目编号(34870)
- 教育部(33818)
- 年(33073)
- 规划(32617)
共检索到343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可卿 廖琳
作为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受教育权应当完全平等。现实教育领域存在的基于优长、阶层、民族、地域等的差别对待,大多是出于历史和现实利益考量的折衷、过渡之举,不具有长久的制度正义性。受教育权平等在形式上依赖于法律条文的规定,在实质上则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要改善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状况,应重在对权利的经济背景进行合理调剂,而不是改变权利和机会平等的法定规则本身。在经济基础和教育资源趋于均衡的条件下,各种差别对待措施应当逐步弱化并最终取消,从而使受教育权平等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得以统一。
关键词:
受教育权 平等 差别对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贾可卿 廖琳
作为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受教育权应当完全平等。现实教育领域存在的基于优长、阶层、民族、地域等的差别对待,大多是出于历史和现实利益考量的折衷、过渡之举,不具有长久的制度正义性。受教育权平等在形式上依赖于法律条文的规定,在实质上则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要改善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状况,应重在对权利的经济背景进行合理调剂,而不是改变权利和机会平等的法定规则本身。在经济基础和教育资源趋于均衡的条件下,各种差别对待措施应当逐步弱化并最终取消,从而使受教育权平等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得以统一。
关键词:
受教育权 平等 差别对待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征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中国法律和国际法对此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一些西方法学家对有关法律的实施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国内外学术界对受教育权的合理性还缺乏深入的探讨。本文根据中国的情况,讨论法律对受教育权的规定,着重研究这一权利的伦理基础,目的是填补一些理论空白,并解决中国学术界十多年来一直争论的关于“教育产业化”的难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劳凯声
近年来,我国受教育权的实现与保障开始面对一系列新情况,人们不再局限于生存权和受益权,而是强调教育的自主、自决、自治,关注由内在动机和自我决定而产生的结果,由此教育选择成为新的权利主张。教育选择使教育的强制与自由从一个教育问题演变为公与私的关系问题,受教育权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不仅与受教育义务相对应,同时也与教育自由相对应,因而对受教育权的内涵发展具有建构性作用。在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中,无论中外都曾产生过国家干预主义的思潮和行动,导致权力的扩张及其对市民生活的介入。虽然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公权力行使有着充分的合理性,然而如无明确的界限就极有可能造成对公民权利的限制甚至剥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为权利与权力划界,为各自的活动规定范围,防止由于权力越界而产生的对权利的侵害。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慧 贾密
平等受教育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承担受教育权的给付义务则是政府的基本义务之一。《义务教育法》明确了政府为所有儿童提供义务教育机会和条件的责任,但却没有进一步明确不同级别和地区政府之间承担义务教育给付义务的具体数额及比例。国务院制订的以县级政府、以流入地政府为主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制度,既忽视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先天性差异,又忽视了流动儿童分布的地区性差异,更缺乏对流入地政府承担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经费的激励及责任制度,导致流动儿童在城市里无法平等享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只有建立以中央政府为主的义务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马凤岐
解决受教育机会平等问题,有两种典型的方案第一,为每个人提供与其能力水平和倾向性相适应的教育;第二,为每个人提供相同的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为每个人提供相同的教育,是教育平等的基本要求;而在没有真正实现基础教育平等的时候,在选拔接受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的时候,应该对不同地区的学生区别对待。
关键词:
教育政策 受教育机会 平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苏林琴
一直以来人们对受教育权的理解更多地是把它作为一项法律规定的权利,而忽略了受教育权与其他权利的内在区别,即作为受教育权核心要素的教育内涵。现代教育具有自由、民主和人权的内在规定要素,即"以人为目的"。因此,基于对"人是目的"教育内涵的理解,受教育权应具备自由、平等和人权等基本属性。
关键词:
自由 民主 人权 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属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彭静雯 胡华秀
维护并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迈向大众化阶段,社会弱势群体受高等教育的不公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从保护弱势群体受教育权的必要性角度出发,结合扩招以来弱势群体遭遇的尴尬入学实际,拟从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层面,提出“建立一个基本理念,完善两种支持,进行三项改革”的解决意见。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方跃平 汪全胜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平等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平等权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领域的体现与要求。实现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实质平等,需要确立"比例平等"的原则,即在少数民族每万人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应与全国比例大概平衡。在未实现或达到比例平等前,我国还应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施一些优惠政策,但要在现有的优惠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例如:将比例平等作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质平等的原则与目标;区分不同的少数民族,体现优惠政策的差异性;区分不同区域的少数民族,以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平等;防止政策制定与实施上的反向歧视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帮华 姚佳胜
基于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相应省区及学校校园文化的调研实际,儿童受教育权利真正实现关键在于相对方义务的履行程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相应受教育权利的实现,特别是对民族地区相应的流动儿童及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学生的归属感和民族认同等影响较大。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民族文化特点,坚持以人为本、艺术与实用相结合、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把民族学校建设成适合各民族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应该在政策法规机制建设等方面予以积极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蓉
受教育权是农民发展权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享受到充分的受教育权,农民的现实价值才能得以充分的实现和保障。现阶段,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权缺失成为社会发展和公民素质整体提升的重要阻碍。从法学的视野下研究农民受教育权,应当明确政府的职责,从增强权利意识角度出发,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立法、拓展司法救济途径,从而有效保障农民受教育权的实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来宪伟 许晓丽 程延园
由于工作群体内领导对不同下属的"差别对待"在中西方组织中都很普遍,并且中西方对该现象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相互独立,因此本文对中西方领导差别对待相关构念的发展和影响效应研究进行了比较式回顾。本文发现,中西方各自所提出的领导差别对待构念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文化背景,因而内涵存在差异。此外本文还发现,基于中西方构念的领导差别对待效应研究,尽管都存在实证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并且都涉及领导差别对待与员工公平感之间的关系和领导差别对待所带来的群体分化等问题,但各自所采用的理论视角、所提出的具体假设机制存在很多差异。基于相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程斯辉
人权是人类成员即所有的人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的存在形态是由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力构成的互相关联的体系。“受教育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权,它具有神圣性、不可缺少性、不可取代性和不可转让性。“受教育权”主要由“受教育机会权”、“受教育条件权”与“获取受教育结果权”构成。从应有、法定与实有三个方面来考察“受教育权”,我国公民之“受教育权”的保障与实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形势下也存在不少问题,分析和研究之,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人权 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向和
公平与优质这一矛盾统一体的主要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交替变化,从而引起受教育权形态从公平受教育权到优质受教育权再到公平优质受教育权的升级换代。新时代公平优质受教育权的正当性根源于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平优质教育生活需要,现实必要性在于其所具内在价值目标和外在强制效力推动教育平衡充分发展以解决新时代我国教育主要矛盾,而其真正实现需要转化为法律权利。公平优质受教育权是将"公平"与"优质"融合在一起、"公平"与"优质"并重的完整权利概念,包括公平优质学习机会权、公平优质学习条件权和公平优质学习成功权。国家应加快公平优质教育立法并贯彻落实,实现对公平优质受教育权的全面法治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素平
受教育权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用法,与教育权及学习权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作为我国宪法确认的基本权利,受教育权的权利主体是所有公民,义务主体是国家。我国教育法确认并保障的受教育权包括免费义务教育、教育机会平等和教育选择自由,权利内容具有法律确定性且有待不断发展。
关键词:
受教育权 教育权 学习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