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9)
- 2023(13040)
- 2022(11458)
- 2021(10605)
- 2020(8743)
- 2019(20099)
- 2018(19922)
- 2017(38771)
- 2016(21237)
- 2015(23517)
- 2014(23589)
- 2013(23481)
- 2012(21588)
- 2011(19426)
- 2010(19239)
- 2009(17378)
- 2008(16622)
- 2007(14349)
- 2006(12271)
- 2005(10686)
- 学科
- 济(85164)
- 经济(85066)
- 管理(58641)
- 业(55800)
- 企(45448)
- 企业(45448)
- 方法(39369)
- 数学(34331)
- 数学方法(33954)
- 中国(23210)
- 农(22321)
- 学(21644)
- 财(19706)
- 业经(18087)
- 地方(18030)
- 农业(15186)
- 理论(14115)
- 环境(13758)
- 制(13679)
- 贸(13564)
- 贸易(13559)
- 技术(13383)
- 易(13114)
- 和(12948)
- 务(12568)
- 财务(12507)
- 财务管理(12486)
- 企业财务(11917)
- 划(11579)
- 银(11294)
- 机构
- 大学(301817)
- 学院(298728)
- 管理(119974)
- 济(114535)
- 经济(111846)
- 理学(105078)
- 理学院(103793)
- 管理学(101927)
- 管理学院(101379)
- 研究(101285)
- 中国(72025)
- 科学(66506)
- 京(64767)
- 农(53550)
- 所(51005)
- 财(50506)
- 业大(49723)
- 研究所(47142)
- 中心(45401)
- 江(42490)
- 农业(42431)
- 财经(41594)
- 范(40383)
- 北京(40172)
- 师范(39974)
- 经(38064)
- 院(37175)
- 州(34472)
- 经济学(33965)
- 师范大学(32612)
- 基金
- 项目(215716)
- 科学(169676)
- 基金(157451)
- 研究(152820)
- 家(139047)
- 国家(137930)
- 科学基金(118273)
- 社会(96174)
- 社会科(91173)
- 社会科学(91146)
- 基金项目(84935)
- 省(84136)
- 自然(79337)
- 自然科(77521)
- 自然科学(77503)
- 自然科学基金(76095)
- 划(71567)
- 教育(69490)
- 资助(63784)
- 编号(61202)
- 成果(48628)
- 重点(48082)
- 部(46994)
- 发(45470)
- 创(44662)
- 课题(41892)
- 创新(41674)
- 科研(41521)
- 计划(40151)
- 教育部(39701)
- 期刊
- 济(119353)
- 经济(119353)
- 研究(84423)
- 中国(55869)
- 学报(52842)
- 科学(48161)
- 农(47889)
- 管理(41055)
- 大学(38992)
- 学学(36876)
- 财(36189)
- 农业(33490)
- 教育(31505)
- 技术(23810)
- 融(21019)
- 金融(21019)
- 业经(19718)
- 财经(19541)
- 经济研究(18682)
- 问题(17239)
- 业(16686)
- 经(16636)
- 图书(16192)
- 科技(15511)
- 资源(14765)
- 版(14560)
- 理论(14266)
- 业大(14099)
- 技术经济(13807)
- 现代(13578)
共检索到419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鸿 朱前涛 付士波
文章突破了原有的城市土地限制性因素分析,从城市土地经营的行为主体的角度,开创性的提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促进性因素,对城市土地的集约类型进行了划分,划分为了主动性土地集约和受动性土地集约,进而细分为内生性主动集约和外生性主动集约、相权性受动集约和调控性受动集约。并将这些因素置于私人收益、私人成本、社会收益、社会成本的复合坐标体系之下作了进一步的区分与研究,分别对其形成的原因和表现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描述,同时对控制土地集约度的重要性予以强调,最后对土地集约促进性因素的分类及其运作做了相关的展望。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主动集约 受动集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鞠蕾
文章采用组织公正理论建构了辱虐管理与员工促进性建言行为关系模型,并探讨了员工宽恕行为在这一模型中的调节作用。基于668份调查问卷数据,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辱虐管理对下属促进性建言行为具有负向影响;(2)组织公正在辱虐管理对下属促进性建言行为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3)宽恕行为可以调节辱虐管理与促进性建言行为之间以组织公正为中介的负向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昕 张志学
上级是否采纳下属的进言,关系到组织的有效性和组织决策的质量。本研究结合社会说服和地位的理论,着眼于上级和下属两方面的因素及交互作用,研究不同类型的进言在什么情况下更有可能被采纳。实地研究和实验研究发现,对于促进性进言来说,下属专业度越高,上级越有可能采纳其进言。对于抑制性进言来说,只有当上级地位较高时,下属专业度与上级采纳进言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上级地位较低时,二者之间呈现微弱的负相关。本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进言结果这一重要却相对研究较少的领域,也对进言的前因、地位、说服等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并为员工主动行为的管理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贤磊 周琳 赵爱栋
研究目的: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出发,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研究不同主体功能区地级及以上城市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方法:DPCSIR模型、熵权法、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研究结果:(1)2003—2011年中国城市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水平远低于仅考虑经济效益的传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2)城市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水平在不同主体功能区间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其他区最高,优化开发区次之,重点开发区最低;(3)城市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对前期依赖性较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地均环境治理投资额、人均绿地面积等对城市土地可持续集约利用具有明显激励作用,而地均能源消耗有显著的滞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学兵 吴珺璐
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尚未得到足够关注,但其比就业数量的影响更为重要。本文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土地流转和土地流转租金两个维度考察了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CRITIC方法对农民工就业质量进行了测度,并通过IV-Probit和2SLS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总体上,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显著为负,对流转租金的影响显著为正,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深入考察异质性后发现,在配偶随迁和配偶子女同时随迁两种情形下,农民工就业质量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显著为负,当农民工家属全部随迁后,影响效应已不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农村拥有宅基地对土地流转具有遮掩效应,城市购买住房对土地流转具有中介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为农民工家庭融入城市提供必要支持,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化建设,推动进城落户农民承包地有偿退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渠丽萍 张丽琴 胡伟艳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满足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包括供给因素、需求因素以及制度与规划因素;然后利用武汉市1993年-2005年的相关数据,应用主成分回归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产出增长、城市非农化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土地增量供给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认为,选择土地产出率较高的工业用地模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互促进,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增量供给和构建土地集约利用长效机制是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方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浩
保税区是与国际市场直接接轨、层次最高的特别经济区域,具有强大的区域贸易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研究如何发挥保税区优势,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使命与现状出发,从差距和不足入手,以上海市的三大保税区为主要研究对象,探析保税区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应肩负的使命,分析目前保税区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析一系列改进措施,以促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抗甫
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利用的集约化水平,直接关系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党的十五大号召“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都要有一种强烈的意识,就是十分注意节约用地,节约用水”。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林雄斌 马学广
基于珠三角城市-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用时间序列的指标,构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采用均方差决策法确定权重,进而分析区域和城市尺度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间特征,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珠三角城市-区域土地集约利用随时间变异的程度较小,大体呈现"U"型变化特征;2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由"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向"肇庆-惠州-中山"等外围城市不断降低,存在空间圈层结构;3土地利用结构、投入强度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重要因素,城市空间规模和人口规模的分散化发展降低土地利用集约水平,而经济增长、环境绩效和科技投入有利于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陈逸 陈志刚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了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机理、过程和效应,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带给城市发展的压力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从3个方面对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①研究尺度,包括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②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相关理论、集约利用评价、集约利用驱动机制、集约利用效应、集约利用途径;③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过程的动态模型方法、G IS空间分析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多尺度、多层次、时间序列的...
关键词:
城市经济学 土地集约利用 集约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致了对建设用地的大量需求,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倡导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需要掌握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辨识主导因素。本研究基于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经济、制度和生态因素等构建了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机理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我国1989年~2004年的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土地市场化发育程度是影响对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的重要因素;政府对农地的保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用地者集约利用土地;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控制土地利用集约度限制性因素;从整体上看,市场化发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中亚 陈卫东 张广平
构建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我国典型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偏低;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与城市规模、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呈正相关。最后,提出提高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冕 鲁耀斌
以IS成功模式为理论基础,提出一个从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两方面分析移动服务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模型,采用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寻找移动服务持续使用的促进因素和抑制因素;探讨将移动服务的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作为促进因素,将信息强制性和隐私安全作为抑制因素,其对于移动服务用户的满意水平和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平衡影响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家庭 季凯文
运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性较为显著,城市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地均投资强度、GDP建设用地增长弹性以及地均科研投入、环境因素等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最为重要,且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应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积极制定相应的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影响因素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素珍
幼儿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发展的,而环境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因此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各地区教育资源的优势,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虽然农村幼儿园经费不足,但是却拥有自然赋予的优势,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因此开发和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对幼儿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游戏活动、教育活动、日常生活活动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