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83)
- 2023(13356)
- 2022(11388)
- 2021(10562)
- 2020(9104)
- 2019(21350)
- 2018(20866)
- 2017(39314)
- 2016(21436)
- 2015(25155)
- 2014(25249)
- 2013(25492)
- 2012(23465)
- 2011(21365)
- 2010(21329)
- 2009(20331)
- 2008(20430)
- 2007(18500)
- 2006(16229)
- 2005(15132)
- 学科
- 济(93353)
- 经济(93236)
- 管理(64431)
- 业(60773)
- 企(49977)
- 企业(49977)
- 方法(41753)
- 数学(36777)
- 数学方法(36475)
- 中国(29619)
- 财(26905)
- 农(25196)
- 贸(22642)
- 贸易(22631)
- 制(22327)
- 易(22171)
- 业经(19980)
- 学(19553)
- 地方(16432)
- 银(16202)
- 银行(16157)
- 农业(15941)
- 行(15518)
- 融(15283)
- 金融(15279)
- 体(15047)
- 务(14985)
- 财务(14927)
- 财务管理(14880)
- 出(14383)
- 机构
- 大学(324027)
- 学院(320243)
- 济(140394)
- 经济(137710)
- 管理(118742)
- 研究(117779)
- 理学(101164)
- 理学院(99984)
- 管理学(98442)
- 管理学院(97846)
- 中国(90549)
- 科学(70985)
- 京(70159)
- 财(65845)
- 所(61379)
- 农(58267)
- 研究所(55567)
- 中心(52673)
- 财经(51401)
- 江(48879)
- 业大(47686)
- 经(46746)
- 农业(46174)
- 北京(45064)
- 经济学(44804)
- 院(42097)
- 经济学院(40387)
- 范(39719)
- 师范(39213)
- 财经大学(38149)
- 基金
- 项目(208633)
- 科学(163546)
- 基金(152943)
- 研究(149397)
- 家(135048)
- 国家(133998)
- 科学基金(112752)
- 社会(95826)
- 社会科(91008)
- 社会科学(90982)
- 基金项目(79508)
- 省(79039)
- 自然(72389)
- 自然科(70692)
- 自然科学(70663)
- 自然科学基金(69441)
- 划(68133)
- 教育(67940)
- 资助(64002)
- 编号(57481)
- 成果(48141)
- 重点(48054)
- 部(47899)
- 发(45371)
- 创(43393)
- 课题(41174)
- 制(40914)
- 创新(40911)
- 国家社会(40841)
- 教育部(40662)
- 期刊
- 济(154678)
- 经济(154678)
- 研究(98672)
- 中国(68363)
- 学报(54597)
- 农(52503)
- 财(52197)
- 科学(49419)
- 管理(44726)
- 大学(40899)
- 学学(38504)
- 农业(35217)
- 融(30787)
- 金融(30787)
- 教育(29990)
- 技术(29189)
- 财经(26675)
- 经济研究(26065)
- 经(23001)
- 业经(22617)
- 问题(20884)
- 贸(20596)
- 业(20275)
- 国际(17973)
- 世界(17117)
- 技术经济(16392)
- 版(15939)
- 科技(15468)
- 理论(14843)
- 统计(14729)
共检索到494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永福
洋葱和西兰花是日本进口量较大的两种保鲜蔬菜,日本国内流通量中进口量比例在2000年分别达到19%、52%。进口量分别为26.2万吨、7.9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量分别为16.9万吨、6.8万吨,从我国的进口量分别为2.7万吨、1万吨。在日本洋葱和西兰花进口量较大,而我国出口份额又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提高我国洋葱和西兰花的对日出口竞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庆刚
我国出口贸易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从价格波动角度对我国在此期间的制成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2000-2008年间,中国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总体呈现提高趋势,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1-2006年期间,制成品出口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第二个阶段是在2007-2008年期间,制成品出口开始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价格 出口竞争力 制成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山世英 姜爱萍
通过分析中国水产品的资源禀赋状况和显示比较优势以及中国水产品生产和对外贸易的现状特点,得出中国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显示出的优势远小于其资源禀赋优势的结论,认为实现经营方式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是中国水产品生产和对外贸易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盘和林 何敏红
从世界蜂蜜出口额来看,中国、阿根廷、墨西哥和德国是世界最重要的四大蜂蜜出口国,中国蜂蜜出口面临着来自阿根廷、墨西哥和德国的激烈竞争。文章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蜂蜜出口情况以及相应出口国际竞争力的评价,说明中国蜂蜜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情况。最后,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蜂蜜 现状 国际竞争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治乾 闫静
文章分析了世界花生生产和出口情况,通过对中国、美国和阿根廷三个主要花生出口国花生的平均单产水平、世界市场占有率、平均出口价格以及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的对比分析,表明我国花生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为了进一步维护和巩固我国花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文章还就提高出口花生的品质、加工深度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军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但中国的水果产品出口缺乏竞争力。存在着出口品种结构、市场结构、加工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导致中国是水果生产大国而非水果贸易强国的现象。如何将水果的种植及生产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是中国果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分析国内水果出口贸易的现状和特征,指出影响我国水果出口竞争力的因素,最后给出促进水果出口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出口竞争力 中国的水果产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汉成 易法海
中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但并非世界贸易强国。如何将水果的生产优势转化为贸易优势是当前中国水果产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重点揭示了中国水果的出口特征,测算了水果国际竞争力程度,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就推动水果出口以及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水果 出口特征 国际竞争力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欣 万志芳
应用蛛网模型,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净贸易条件、产品附加值指数和质量升级指数六项具体评价指标,对比了美国、德国、希腊和比利时四个活性炭出口大国;利用2004~2013年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活性炭出口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从最终的蛛网面积得到中国活性炭出口竞争力状况不佳的结论;最后针对中国活性炭出口竞争力低的状况提出质量标准逐步与发达国家接轨和加强行业合作等进一步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
活性炭 出口竞争力 蛛网模型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丹辉 侯民军
实证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总量迅速扩张,出口结构和竞争力不断优化和提高,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一方面,工业制成品出口高速增长是中国工业化和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国内制造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结果;另一方面,工业制成品出口也带动了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和竞争力的提高,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为全面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制成品出口带来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
制造业 工业制成品 出口 竞争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宁凌 廖泽芳 汪亮
在分析海洋渔业出口现状的基础上,选取贸易竞争力指数、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海洋渔业及其典型细分行业出口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就提高我国海洋渔业出口竞争力提出如下建议:严格产品质量管理、提高单位产品经济价值、优化出口结构、促进产业内贸易和合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
关键词:
海洋渔业 出口竞争力 比较优势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庞磊
从分析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总量特征、结构特征等现状入手,选取2003—2013年中国和日本农产品的贸易数据,利用CMS模型从农产品贸易总额和分类农产品贸易额两个层面对两国农产品贸易变动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日本农产品出口贸易深受日本农产品市场需求规模的影响,中国出口农产品与日本农产品市场结构匹配性不足,导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弱。并根据结果提出在"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加强双边谈判,就主要需求的农产品贸易签订双边协议并设立相应的争端解决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董敏杰 梁泳梅 李钢
本文以企业污染治理成本作为政府环境规制强度的替代变量,以行业价格水平的变化衡量各行业国际竞争力受影响的程度,利用加入污染治理支付成本的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①2007年污染治理成本使制造业贸易部门的价格提高的幅度在4%之内;②从变化趋势来看,尽管排污费征收标准自2003年以后更加严格,但各部门价格受影响的程度仅增加0.5%左右;③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对各行业价格水平的影响有限,价格提高幅度不超过2%。这些发现表明,环境管制尽管对中国贸易部门的价格水平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尚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认为环境规制会降低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担忧是不必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