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4)
- 2023(13961)
- 2022(11658)
- 2021(10943)
- 2020(9001)
- 2019(20523)
- 2018(19715)
- 2017(38260)
- 2016(20667)
- 2015(22968)
- 2014(22569)
- 2013(22181)
- 2012(20678)
- 2011(18787)
- 2010(18665)
- 2009(17761)
- 2008(17874)
- 2007(15725)
- 2006(14172)
- 2005(13096)
- 学科
- 济(81171)
- 经济(81047)
- 管理(64865)
- 业(60942)
- 企(49992)
- 企业(49992)
- 方法(35373)
- 数学(31943)
- 数学方法(31680)
- 制(27808)
- 财(27201)
- 中国(25717)
- 银(23703)
- 银行(23557)
- 农(22835)
- 行(22221)
- 贸(19131)
- 贸易(19116)
- 易(18782)
- 业经(18010)
- 融(17525)
- 金融(17523)
- 务(16443)
- 财务(16414)
- 财务管理(16382)
- 体(15898)
- 企业财务(15655)
- 度(14753)
- 制度(14746)
- 农业(14646)
- 机构
- 大学(295076)
- 学院(292653)
- 济(133334)
- 经济(130963)
- 管理(112548)
- 研究(104319)
- 理学(96340)
- 理学院(95352)
- 管理学(94134)
- 管理学院(93588)
- 中国(87842)
- 财(66314)
- 京(61788)
- 科学(58440)
- 所(52130)
- 财经(51506)
- 农(51323)
- 中心(47695)
- 经(47119)
- 研究所(46844)
- 江(43553)
- 经济学(42619)
- 业大(41532)
- 农业(40407)
- 北京(39436)
- 财经大学(38598)
- 经济学院(38452)
- 院(37129)
- 州(34016)
- 范(33972)
- 基金
- 项目(191229)
- 科学(152353)
- 基金(143853)
- 研究(137765)
- 家(126387)
- 国家(125378)
- 科学基金(107364)
- 社会(92495)
- 社会科(88034)
- 社会科学(88017)
- 基金项目(74850)
- 省(70171)
- 自然(68549)
- 自然科(67030)
- 自然科学(67008)
- 自然科学基金(65920)
- 教育(62668)
- 划(60752)
- 资助(59371)
- 编号(52540)
- 部(44845)
- 成果(43370)
- 重点(43233)
- 发(40371)
- 创(40170)
- 制(40054)
- 国家社会(39870)
- 教育部(38987)
- 创新(37770)
- 人文(37178)
- 期刊
- 济(143835)
- 经济(143835)
- 研究(94586)
- 中国(60268)
- 财(52284)
- 农(46495)
- 学报(45541)
- 融(44749)
- 金融(44749)
- 科学(42702)
- 管理(42628)
- 大学(35101)
- 学学(33520)
- 农业(29634)
- 财经(26953)
- 经济研究(24886)
- 教育(24580)
- 经(23028)
- 业经(21332)
- 技术(21276)
- 问题(19043)
- 贸(18581)
- 国际(17541)
- 业(16036)
- 世界(15637)
- 理论(13943)
- 技术经济(13655)
- 版(13384)
- 现代(12803)
- 统计(12336)
共检索到455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郑家炜
本文介绍了取消中资银行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的背景,简要回顾了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过程,分别从中资银行的经营效率、风险承担、发展质量和体系稳定性等四个方面,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取消中资银行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外资持股比例 中资银行 中国银行业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焦建东
以外资银行入股中国银行业为视角,从1996~2006年存在外资银行入股的10家内资银行的面板数据出发。检验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内资银行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外资银行入股能够提高内资银行的资产报酬率;外资银行入股年数降低了内资银行的股东权益报酬率。总体而言,外资银行入股对我国内资银行效率的影响还不明显。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入股 内资银行 效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何德旭
加入WTO之后,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外资也加快了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的步伐。本文在简要介绍入世以来我国银行业开放的主要变化的基础上,讨论了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影响,特别是重点分析了外资进入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冲击和挑战,并从全局着眼提出了我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银行业 金融市场 金融安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力洋
非流通股的存在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特殊之处。文章探讨了中国银行业股改对A股银行股的影响。文章将样本分为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组,并对以下方面进行研究:计算并检验累积超额收益率(CAR)的显著性,发现多数银行股在股改期间获得了显著的正的累积异常收益率;利用GARCH(1,1)模型,证明改革对波动率并无太大影响;检验系统性风险在事件前后的变化,表明股改后CAPM解释国有商业银行股表现能力的提高,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情况较为接近;展示一些财务指标在股改的影响下有了持续渐进的改善。总的来说,尽管改革产生了正
关键词:
股改 累积超额收益率 波动率 β系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彦廷 余露
如何保持足够的金融控股权,又能与外国战略投资者实现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中资银行在引入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首先从外资入股对中资银行效率的影响入手,理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结合银行效率理论和财务评价体系,借助聚类分析的方法,建立实证模型,通过回归分析最终得出外资入股对中国银行业效率影响不是很显著的结论。并且,据此提出加强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扩大引进外资数目、改革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及健全境外机构投资者机制等建议,有助于政府监管部门和中资银行的决策层更好地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外资入股 战略投资者 银行效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徐枫 范达强
针对外资银行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本文采用实证方法检验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是否存在溢出效应。通过在生产函数中构建能够量化溢出效应方向的系数,直观描述溢出效应的力度与方向,并通过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外资银行对中国商业银行在劳动、资本、管理费用三种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的影响,中国银行业在外资银行进入之后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研究发现: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存在正向的溢出效应,并且这种效应的方向与力度,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深化而加强。外资银行的溢出效应主要体现在中国银行业在人力及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提高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邹伟进 刘峥
中国银行业人世为期5年的保护期截至2006年12月11日结束。为了全面履行中国加入WTO的相关承诺,并对全面开放后的外资银行进行有效管理,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1月15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11月28日,又公布了《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了外资银行在设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奎
论文基于长臂管辖的产生和发展简要介绍了美国司法管辖权的扩展,分析了长臂管辖视角下美国银行业反洗钱监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美国对外资银行实施反洗钱制裁的来由及措施,分析了这些措施对外资银行造成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中资银行应对美国反洗钱监管的对策。
关键词:
反洗钱 制裁 长臂管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晓煜
文章使用中国银行业2005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数据,建立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数进行实证研究并发现: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随着外资银行业务份额占比的上升呈现"U"型关系,即当外资银行贷款占比小于2.3%时,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随着外资银行贷款占比上升而下降;当外资银行贷款占比大于2.3%时,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随着外资银行贷款占比上升而上升。
关键词:
稳定性 银行体系 外资银行 贷款规模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春英 贾宁 张玉青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将于2007年全面开放银行业。为了抢占有利形势,许多外资银行已通过参股中资银行的方式开始了战略布局。本文研究认为,此举有利于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但目前相关法律和管理办法的缺位,既限制了被参股行业务拓展的可操作性,也易给宏观调控带来隐患。因此,管理部门应秉承审慎监管的原则,抓紧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关键词:
外资银行 参股 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景斌
本文讨论了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主要定价模型 ,分析比较了适合外资参股的市盈率 (P/E)、市净率 (P/B)和现金流折现 (DCF)等模型及其扩展。研究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的定价问题对进一步深化我国商业银行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 ,加快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外资 参股 银行 定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