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57)
2023(13473)
2022(10826)
2021(9632)
2020(7784)
2019(16740)
2018(16397)
2017(30472)
2016(16890)
2015(18586)
2014(18252)
2013(17916)
2012(16794)
2011(15276)
2010(15258)
2009(13922)
2008(13721)
2007(12219)
2006(11135)
2005(10456)
作者
(54802)
(45601)
(45452)
(42951)
(29113)
(22222)
(20256)
(17801)
(17578)
(16178)
(15701)
(15185)
(15099)
(14577)
(14573)
(14108)
(13795)
(13642)
(13250)
(13210)
(11844)
(11453)
(11333)
(10506)
(10461)
(10285)
(10268)
(10037)
(9562)
(9236)
学科
(72798)
经济(72718)
(43540)
管理(43055)
(31729)
企业(31729)
中国(25395)
(23542)
方法(23131)
地方(21678)
数学(19750)
数学方法(19560)
业经(18666)
(17359)
农业(16384)
(14917)
(14153)
贸易(14140)
(13658)
(13446)
(13176)
(12843)
银行(12772)
(12705)
金融(12700)
(12372)
环境(12235)
地方经济(11614)
技术(11535)
产业(10757)
机构
学院(243312)
大学(242624)
(97754)
研究(96935)
经济(95755)
管理(84075)
理学(71730)
中国(71521)
理学院(70754)
管理学(69265)
管理学院(68863)
科学(64554)
(59067)
(53991)
(52709)
研究所(48351)
农业(47058)
业大(44817)
(42667)
中心(42373)
(39132)
(35354)
北京(34159)
(33315)
财经(33253)
(32932)
师范(32319)
(30870)
科学院(30590)
(30261)
基金
项目(166632)
科学(129069)
基金(119119)
研究(113028)
(109504)
国家(108540)
科学基金(89569)
社会(71822)
社会科(67984)
社会科学(67967)
(67223)
基金项目(62437)
自然(59718)
自然科(58334)
自然科学(58313)
(57438)
自然科学基金(57288)
教育(50213)
资助(47428)
编号(43068)
(42333)
重点(38964)
(34838)
(34708)
成果(34444)
计划(34292)
创新(32717)
发展(32518)
科研(32457)
课题(32224)
期刊
(114588)
经济(114588)
研究(72083)
中国(56345)
(55561)
学报(52581)
科学(44861)
大学(37780)
农业(37751)
学学(36076)
管理(32634)
(30565)
教育(26387)
(24873)
金融(24873)
业经(20622)
(20301)
技术(19146)
经济研究(18996)
财经(16239)
问题(15427)
业大(15077)
(14065)
(13937)
科技(13323)
农业大学(12804)
(11800)
世界(11630)
商业(11555)
国际(11304)
共检索到379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晨远  迟骋  郑肖川  刘佳岱  张彩燕  刘文斌  刘艳玲  闫亚楠  黄健  王胜  
为研究发酵饲料配伍配合饲料投喂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机能和代谢的影响,实验分别制备了5组饲料:对照组以幼蟹配合饲料为基础饲料(F0),各实验组在配合饲料基础上额外添加日投喂量5%、10%、15%和20%发酵饲料,并依次命名为F5、F10、F15和F20。150只均重无显著差异的中华绒螯蟹随机分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0只蟹,分别饲喂对应组饲料,每天饱食投喂1次,养殖周期59 d。在养殖结束后采集血淋巴和肝胰腺以测定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和蛋白代谢酶活性。结果发现,额外投喂发酵饲料后,各组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随着额外投喂发酵饲料量的增加,血淋巴中过氧化氢酶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其中F5、F10和F15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各处理组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各组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随着发酵饲料额外投喂量提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此外,额外添加日投喂量20%比例以下的发酵饲料,可以提升肝胰腺中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研究表明,额外投喂发酵饲料可以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还可以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免疫机能和蛋白代谢能力。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晴  马倩倩  沈振华  李二超  陈立侨  
在低鱼粉(15%鱼粉,LFM)饲料中,分别添加0.5%蛋氨酸、0.5%或1.0%胆汁酸盐、0.5%或1.0%牛磺酸(记为0.5%Met、0.5%Bile、1.0%Bile、0.5%Tau、1.0%Tau)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为5个实验处理组,以全鱼粉组(64.4%鱼粉,FM)和低鱼粉组(15%鱼粉,LFM)为对照,投喂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0.26±0.02)g]8周。结果表明:1)与LFM相比,0.5%Met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且各处理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田文静  李二超  陈立侨  孙立梅  陈彦良  黎明  江星  杜震宇  
实验饲料中以酵母硒形式分别添加硒0(对照)、0.2、0.4、0.6、0.8和1.0 mg/kg(饲料中硒总含量分别为0.11、0.23、0.43、0.66、0.87、1.09 mg/kg),配制成6组半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27±0.01)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实验。结果表明,当饲料硒的添加量为0.4 mg/kg时,幼蟹的增重率、存活率及全蟹体粗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同时,随着饲料中硒水平的提高,幼蟹的肝胰腺和肌肉中硒含量也相应显著升高(P<0.05)。肝胰腺和血清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则随着硒添加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林仕梅  罗莉  叶元土  周继术  薛敏  杨军科  
于1999年6~7月收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tnensis)粪便,用酸不溶灰分法测定中华绒螯蟹对饲料的消化率,同时测定其胃、肠、肝胰脏蛋白酶活力。结果表明,蛋白质能量比(P/E)28.93 mg/kj水平对中华绒螯蟹胃、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 P/E 27.30 mg/kJ和 30. 31 mg/kJ 2个水平(P<0.05), 3个 P/E水平间肠蛋白酶活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 P/E 28.93 mg/kJ水平饲料蛋白质、脂肪、能量和总表现消化率分别为82.57%、 77. 59%、 83. 94%和 76. 98%,均高于另 2个水平,3个 P/E水平间营养物质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志刚   张晨晨   江青青   陈阿琴   成永旭   王爱民  
微塑料污染对水生动物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多集中于海洋,对淡水生物潜在影响的研究有限。本研究以中华绒螯蟹为实验对象,研究了3种不同粒径(5 μm、1 μm、100 nm)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微塑料颗粒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毒性效应。将中华绒螯蟹幼蟹分别暴露于三种粒径的聚苯乙烯微塑料1d、3d、7d后,对其肝胰腺损伤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免疫指标: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神经毒性指标:乙酰胆碱酯酶(AchE)进行分析:此外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鳃、肝胰腺组织病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暴露于微塑料7 d后,100 nm组的MDA含量显著增高,CAT活性显著降低,3个处理组的AKP活性均显著降低,1 μm,100 nm组的ACP活性显著降低。AST、ALT和AchE活性均随着粒径减小和暴露时间的延长活性逐渐降低。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都能对中华绒螯蟹造成不同程度的肝胰腺损伤、使其氧化应激和免疫能力下降,其毒性排序依次是100 nm > 1 μm > 5 μm,说明粒径大小是影响中华绒螯蟹健康和造成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微塑料对淡水甲壳动物的毒性效应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蒋琦辰  冯晓庆  张呈祥  唐亚新  潘栋梅  李枫  杨家新  
为了探讨饲料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按照等能量不等蛋白的原则,配置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0%、24%、28%、32%、36%、40%的6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0.35±0.07)g的红螯螯虾幼虾60 d,然后测定各相关指标。存活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逐渐升高(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8%时,特定生长率、肥满度最高,饲料系数最低。饲料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红螯螯虾胃中的蛋白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胃蛋白酶活力先升高后下降,32%组活性最大。肝胰腺中的淀粉酶、谷草转氨酶(GOT)、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小群  李向飞  蔡万存  徐超  李其松  黄健  刘文斌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发酵饲料对鲤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酶活性、肌肉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制备了5组饲料:基础饲料(G1)、基础饲料中添加2.5%(G2)或5%(G3)发酵饲料、基础饲料中菜粕用5%(G4)或10%(G5)的发酵饲料等蛋白替代。300尾鲤鱼随机分5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尾,每组饲喂1种饲料。每日将鱼饱食投喂3次,投喂10周。养殖结束后采集血液、肝脏、肠道、肌肉样品测定免疫机能、消化酶活性和肌肉品质指标。[结果]G3、G4、G5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G1组(P0.0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林仕梅  罗莉  叶元土  尹恒  周继术  
试验所用饲料蛋白能量比 (P/E)分别为 2 7.10、2 9.91、32 .31,非植酸磷水平 (N Phy P)质量比分别为 1.5 2× 10 - 2 、1.98× 10 - 2 、2 .32× 10 - 2 。中华绒螯蟹体重 8~ 10 .5 g。结果表明 :①中华绒螯蟹总氮(TN)、氨态氮 (NH3 N)以及总磷 (TP)和磷酸盐 (PO4 3- -P)的排泄率分别与饲料蛋P/E和N Phy P水平呈正相关。氮 /磷排泄率比 (TN/TP)也与饲料氮 /磷比 (N/N Phy P)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②在摄食后排泄率测定中 ,TN、NH3 N排泄率在摄食后 3~ 6h达最大值 ,而T...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晨捷  彭士明  陈超  高权新  施兆鸿  
采用蛋白和脂肪水平双因素实验,通过检测云纹石斑鱼血清、肝脏和肌肉中免疫与抗氧化指标,为饲料蛋白和脂肪的适宜配比提供依据。以鱼粉和豆粕作蛋白源,鱼油和大豆油混合油作脂肪源,3个蛋白水平分别为:35%、40%、45%,每个蛋白水平分别设3个脂肪水平:9%、12%、15%,每组3个重复。LZM活力和IgM含量在蛋白水平40%~45%时较高,也呈现随脂肪水平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且蛋白水平比脂肪水平和交互作用对LZM和IgM有更显著的影响。肝脏SOD活力在40%蛋白水平时较高,在低蛋白水平(35%)时SOD活力随脂肪水平上升而增强,而高蛋白水平(45%)时则相反。蛋白、脂肪水平和交互作用对CAT活力均有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张海明  刘永士  严银龙  谢永德  陆根海  徐嘉波  刘建忠  
为了解配合饲料和活饵料对刀鲚幼鱼生长、存活和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对用配合饲料和活饵料喂养178 d的刀鲚幼鱼的生长、存活和消化酶、非特异性免疫酶、代谢酶以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配合饲料组的最终体长、体质量、成活率、鱼体肥满度和肝指数(分别为125.17 mm、6.27 g、65.73%、0.31 g/cm3和1.4%)显著低于活饵料组(分别为150.66 mm、12.39 g、85.59%、0.36 g/cm3和1.9%),两组鱼的肠长和体长比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5.3%和23.6%);两组鱼的肝脏中均未检测出蛋白酶,配合饲料组的幽门盲囊中碱性蛋白酶的活性(43.49 U/mg...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涛  曾东  倪学勤  王志全  辛金鸽  沈雪娇  
选用体重为(20±0.5)kg的"杜×长×大"杂交仔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普通全价饲料;BS10组饲喂0.1%植物乳杆菌BS10发酵饲料;JJB3组饲喂0.1%乳酸杆菌JJB3发酵饲料;H组饲喂1.0%乳酸杆菌H发酵饲料;BB组饲喂0.1%乳酸杆菌BB发酵饲料。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饲喂136 d后分析猪的生长性能、猪肉品质及血清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生长期,各乳酸杆菌试验组猪的生长性能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肥育期,各乳酸杆菌试验组猪的生长性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JJB3组和BB组猪的肉色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各乳酸杆菌试验组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干  张瑞强  令狐克川  周维仁  姜滢  周岩民  
本实验旨在研究低聚壳聚糖对中华绒鳌蟹生长性能、体成分、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选用个体均匀、初始均重为(16.20±1.30) g的中华绒螯蟹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 (对照组)、25、50和100 mg/kg低聚壳聚糖的实验日粮,正式实验为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和100 mg/kg低聚壳聚糖组中华绒鳌蟹的饵料系数显著降低,可食内脏指数显著提高;50 mg/kg低聚壳聚糖组降低了中华绒鳌蟹肌肉和可食内脏中粗脂肪含量,提高了中华绒鳌蟹肌肉和可食内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50 mg/kg低聚壳聚糖组中华绒鳌蟹碱性磷酸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显著提高。研究表明:添加低聚壳聚糖能够提高中华绒鳌蟹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降低机体脂肪沉积,且添加量为50 mg/kg时效果较好。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江星  陈立侨  孙盛明  李二超  黄艳青  唐伯平  
使用氧化钇作为指示剂,按照"70%基础饲料+30%实验原料"的原则配制实验饲料,测定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63.72±1.67 g)对鱼粉、血粉、水解羽毛粉、肉粉、虾粉、肉骨粉、玉米蛋白粉、棉粕、花生粕和精米糠共10种大宗饲料原料的粗蛋白,能量和必需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除水解羽毛粉和肉骨粉外,中华绒螯蟹对动物性蛋白源的粗蛋白和能量表观消化率比植物性蛋白源要高,蛋白消化率:血粉>虾粉>鱼粉>肉粉>棉粕>花生粕>精米糠>玉米蛋白粉>水解羽毛粉>肉骨粉;能量消化率:血粉>肉粉>虾粉>花生粕>鱼粉>水解羽毛粉>玉米蛋白粉>肉骨粉>棉粕>精米糠。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健懿  杨志刚  魏帮鸿  施秋燕  杨筱珍  成永旭  
选用初始体重为(2.15±0.10)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雄性幼蟹,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幼蟹),饲喂100%鱼油组(简称F1组)、100%豆油组(F2组)、100%亚麻油组(F3组)、50%鱼油+50%豆油组(F4组)、50%鱼油+50%亚麻油组(F5组)不同脂肪源配制的5种等氮等能饲料。实验蟹单个体养殖,实验周期为112 d。结果表明,F5组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肝胰腺组织消化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F1组幼蟹肝胰腺的类胰蛋白酶活力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钱国英  朱秋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