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5)
2023(10147)
2022(8401)
2021(7518)
2020(5959)
2019(13253)
2018(12839)
2017(23484)
2016(12996)
2015(14046)
2014(13692)
2013(13574)
2012(12928)
2011(11889)
2010(11849)
2009(10694)
2008(10489)
2007(9490)
2006(8448)
2005(7717)
作者
(41774)
(34706)
(34679)
(32379)
(22122)
(16969)
(15434)
(13590)
(13389)
(12283)
(11945)
(11504)
(11321)
(10972)
(10923)
(10803)
(10575)
(10308)
(10103)
(9906)
(9100)
(8662)
(8541)
(7988)
(7985)
(7887)
(7755)
(7690)
(7107)
(6866)
学科
(57251)
经济(57194)
(33708)
管理(32904)
(23942)
企业(23942)
中国(19358)
地方(18791)
方法(18085)
(18069)
数学(15737)
数学方法(15624)
业经(14015)
农业(12855)
(12049)
贸易(12039)
(11985)
(11625)
(11257)
地方经济(10547)
(10416)
环境(10260)
(10143)
(10134)
金融(10133)
银行(10101)
(9815)
技术(9697)
(9461)
产业(7956)
机构
学院(186912)
大学(184383)
(76374)
经济(74883)
研究(72106)
管理(66723)
理学(56873)
理学院(56081)
管理学(55087)
管理学院(54770)
中国(53264)
科学(47414)
(44802)
(40148)
(38653)
农业(35554)
研究所(35402)
业大(34474)
(32629)
中心(31679)
(29106)
(26031)
财经(25478)
北京(25358)
(25037)
(24737)
师范(24300)
(23346)
(23172)
科学院(23065)
基金
项目(127981)
科学(99036)
基金(90912)
研究(87128)
(82808)
国家(82055)
科学基金(68268)
社会(55563)
社会科(52726)
社会科学(52714)
(52413)
基金项目(48543)
自然(45381)
自然科(44313)
自然科学(44290)
(44113)
自然科学基金(43494)
教育(38862)
资助(36033)
(34020)
编号(33269)
重点(29551)
(27324)
(26519)
发展(26172)
计划(26092)
(25730)
创新(25625)
成果(25610)
科研(24723)
期刊
(90899)
经济(90899)
研究(54186)
(42100)
中国(41584)
学报(38584)
科学(32950)
农业(28846)
大学(27858)
学学(26695)
管理(24766)
(22977)
教育(19258)
(18811)
金融(18811)
业经(16823)
技术(15075)
(15071)
经济研究(14698)
财经(12231)
问题(11887)
业大(11166)
科技(10608)
(10538)
(10429)
农业大学(9735)
商业(9701)
(9098)
技术经济(9012)
国际(8997)
共检索到288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秀丽  杨啸  刘庆慧  马璀艳  黄倢  
在pBAD/gIIIA-VP37重组表达载体构建的基础上,研究发酵工艺参数对重组WSSV-VP37(rVP37)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并对重组质粒的稳定性和重组菌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BAD/gIIIA-VP37表达的rVP37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菌体中,发酵温度及诱导时间影响rVP37蛋白表达和菌体产量,以37℃诱导5h最佳。重组质粒在宿主菌中具有良好的分离稳定性,WSSV-VP37基因的插入对宿主菌的生长规律影响不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启业  王义强  田宇  彭牡丹  陈章靖  陆利  
【目的】克隆异丁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2个关键酶基因——乙醇脱氢酶基因(adh2)和2-酮酸脱羧酶基因(kivd),构建产异丁醇的工程大肠杆菌;进一步以杨木水解液为底物进行发酵,以期能利用木质纤维原料发酵生产异丁醇,为异丁醇的可再生生产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分别以酿酒酵母总DNA和乳酸乳球菌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异丁醇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adh2和kivd。同时构建重组质粒pSTV-29-adh2和pSTV-29-kivd,分别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重组菌株E.coli DH5α-pSTV-29-adh2和E.coli DH5α-pSTV-29-kivd。进一步构建串联表达质粒pST...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仇知光  刘庆慧  黄倢  
选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囊膜蛋白VP37的功能区段,利用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在氨基酸不变的情况下将VP37中的密码子通过人工合成改为大肠杆菌偏爱型密码子,并克隆至表达载体pBAD/gIIIA中,构成重组载体pBAD/gIIIA-VP37p′。将重组载体转化入大肠杆菌Top10中,在相同条件下用L-阿拉伯糖与未优化的重组菌株Top10-pBAD/gIIIA-VP37p一同诱导。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基因VP37p相比,经密码子优化的VP37p′基因表达目的蛋白量占总蛋白的40.5%,明显高于野生型6.5%的目的蛋白表达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冬梅  白俊杰  简清  劳海华  叶星  罗建仁  
为进一步开展重组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功能分析和应用研究,进行了诱导方式、诱导时间和培养基pH值对该重组菌的表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直接诱导法,在诱导72 h、pH值为6.5、甲醇终浓度为0.5%的条件下,对重组酵母进行诱导最为合适,重组cystatin表达量可达每升培养基215 mg,约占培养基上清总蛋白量的76.3%。经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重组cystatin的纯度可达94.2%。生物活性检测试验表明。该方法提取的重组cystatin对木瓜蛋白酶的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忠军  蔡恒  路福平  李正英  杨志华  
将带有monellin基因的重组分泌型表达载体pETMO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得到重组工程菌株BLC01。研究不同的表达条件对甜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得到优化发酵条件:装液量为50ml/250ml三角瓶,当培养液OD值达0.8时,添加诱导剂IPTG至浓度为0.9mM,32℃诱导5h。此时,甜蛋白monellin表达量可高达细菌可溶性蛋白的45.2%。超声破碎细胞后,利用热处理和酸处理结合的方法有效去除宿主蛋白,透析后利用Sephadex G- 50进行柱层析,得到纯化重组甜蛋白monellin。monellin基因在重组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具有生物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应龙  胡秋龙  苏小军  熊兴耀  
为获得高效利用木糖生产乙醇的菌株,以木糖为唯一碳源,从腐败的落叶层土壤采样进行分离筛选,获得1株可发酵木糖生产乙醇的细菌,初步鉴定其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并对该菌株发酵木糖生产乙醇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微氧、发酵温度35℃、接种量6%、初始pH值6.5的条件下,用该菌株发酵20 g/L木糖48 h的乙醇产量可达4.95 g/L,乙醇得率为其理论值的53.8%;将10 g/L木糖和10 g/L葡萄糖混合发酵48 h的乙醇产量达到4.41 g/L,乙醇得率为其理论值的45.5%,表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同时发酵木糖和葡萄糖的能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俊范  李玉娥  周如军  李大刚  苏丹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人参锈腐病拮抗细菌HN01进行摇床发酵条件和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值7.0,250mL三角瓶装液50mL,接菌量10%,摇床转速150r.min-1,发酵时间36h。最佳产菌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5.0g.L-1,牛肉膏8g.L-1,NaCl 5g.L-1,(NH4)2SO41mg.L-1,K2HPO44g.L-1。抑菌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0g.L-1,牛肉膏8g.L-1,NaCl3g.L-1,(NH4)2SO4 2mg.L-1,K2HPO4 4g.L-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有金  罗坤  柏连阳  刘二明  罗宽  
烟草内生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B-001菌株在田间连续4年防治烟草青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提高发酵水平,节省发酵成本,使其能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实际,通过正交优化试验L_9(3~4)确定其5 L发酵罐装液量为3 L,最佳发酵条件:通气量100 L/h,转速220 r/min,温度30℃,起始pH8.0,发酵时间60 h.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  纪明山  谷祖敏  祁之秋  张扬  
为提高拮抗菌株B36发酵生产的菌量和抗菌物质的产率,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其摇床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转速150r·min-1,接种量20%,初始pH值9.0,在250mL三角瓶的装液量为50mL,发酵36h。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酵母粉0.5%,大豆粉0.5%,NH4NO30.5%,CaCO31.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劲  雷帮星  宋贞富  康冀川  文庭池  文晓鹏  
为探索DEB-2菌株生产生物农药的工业发酵条件,采用活性检测方法,对DEB-2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制备工艺、发酵罐的最适宜发酵时间,发酵液剂型的基础条件如干燥方法、干燥时间和有机试剂对抗菌物质的影响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为PD培养基,最佳铃薯汁液量为30%。在培养基制备工艺的筛选中,马铃薯打浆法与马铃薯煮汁法的效果相当。在100 L发酵罐中PD培养基的装液量为70%、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为40.2 h时发酵液的抗菌活性达到最高,抑制率达100%。滤纸过滤和8000 r/min离心10 min处理发酵液对其活性物质几乎没有影响;冻干处理的发酵液中活性物质较烘干的损失小,其抗菌活性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海英  李海山  
为了筛选漆酶高产菌株,优化其液态发酵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利用平板筛选获得菌株,通过测定漆酶活力优化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从自然界中筛选出一株产漆酶活力较高的白腐真菌,命名为J-1;菌株J-1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为:麸皮4%,蛋白胨1.5%,CuSO41.0 mmol/L,对羟基苯甲酸10 mmol/L,氯化镁10 mmol/L;适宜的培养条件为:250 mL三角瓶中装40 mL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为5.0,接种量为6%,培养温度为30℃,转速为200 r/min,培养时间为9 d。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智杰   张巧毅   赵柔   王常贵   林元山  
以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接种量、转速、时间为单一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从7个因素中筛选显著性因素,对筛选出的显著性因素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探究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p H、葡萄糖质量分数和酵母膏质量分数是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显著性因素;在接种量9%、pH 5.7、葡萄糖质量分数4%、酵母膏质量分数1%、时间7 d、温度28℃、转速170 r/min的条件下,茯苓胞内多糖的含量为(5.82±0.18) g/L,生物量为(14.63±0.21) g/L,分别为未优化前的1.6倍和2.0倍。与常规栽培相比,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松材消耗,且茯苓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本低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智杰   张巧毅   赵柔   王常贵   林元山  
以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接种量、转速、时间为单一变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Plackett–Burman试验从7个因素中筛选显著性因素,对筛选出的显著性因素进行最陡爬坡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探究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p H、葡萄糖质量分数和酵母膏质量分数是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显著性因素;在接种量9%、pH 5.7、葡萄糖质量分数4%、酵母膏质量分数1%、时间7 d、温度28℃、转速170 r/min的条件下,茯苓胞内多糖的含量为(5.82±0.18) g/L,生物量为(14.63±0.21) g/L,分别为未优化前的1.6倍和2.0倍。与常规栽培相比,茯苓菌液体发酵产胞内多糖的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松材消耗,且茯苓菌液体发酵培养基成本低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鲁燕汶  安德荣  盛存波  陈丽  
研究了植酸(PA)对生防细菌L-227-03生长、发酵及抑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发酵6 h添加0.006%PA,18 h添加0.004%PA对L-227-03菌株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强,达到最佳的添加效果。(2)添加PA能提高L-227-03菌株细胞增殖速度,促进菌株提前6 h进入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延长6 h。(3)添加PA发酵后,生防细菌L-227-03的抑菌活性增强,皿内抑菌圈直径最大达24 mm,较对照大6 mm,萝卜块根防效试验和盆栽防效试验的最高防效分别为82.34%和82.37%,较对照提高了13.39%和12.26%;菌体发酵液的耐保藏能力也有所提高,发酵液的有效期限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穆晓雅  谭志琼  刘铜  彭正强  张荣意  
【目的】旨在从海南、安徽、浙江等地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对黄瓜叶斑病新的病原菌菊苣假单胞(Pseudomonas cichorii)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抑菌圈法筛选黄瓜叶斑病病原菌菊苣假单胞的拮抗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以及gyrA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分离的拮抗菌进行鉴定。采用单因子变量法对拮抗菌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从海南、安徽、浙江等地共分离出650株细菌,筛选出10株拮抗菌。其中编号为JNL的菌株拮抗效果最好。细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最佳发酵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30℃、pH 7、碳源为半乳糖、氮源为硝酸钾、转速为150 r/min的条件下生长效果最好。【结论】JNL菌株对黄瓜细菌性叶斑病新的病原菌菊苣假单胞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开发成生物农药或生物肥料的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