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1)
- 2023(9648)
- 2022(8016)
- 2021(7114)
- 2020(5614)
- 2019(12538)
- 2018(12036)
- 2017(22459)
- 2016(12248)
- 2015(13120)
- 2014(12826)
- 2013(12640)
- 2012(11965)
- 2011(11039)
- 2010(11041)
- 2009(9975)
- 2008(9726)
- 2007(8575)
- 2006(7703)
- 2005(7055)
- 学科
- 济(55855)
- 经济(55800)
- 业(32989)
- 管理(32176)
- 企(23324)
- 企业(23324)
- 中国(18644)
- 地方(18488)
- 农(17705)
- 方法(17652)
- 数学(15452)
- 数学方法(15335)
- 业经(13733)
- 农业(12631)
- 贸(11887)
- 贸易(11877)
- 易(11472)
- 财(10803)
- 学(10539)
- 地方经济(10458)
- 发(10226)
- 环境(9963)
- 银(9885)
- 融(9869)
- 金融(9869)
- 银行(9841)
- 行(9564)
- 技术(9375)
- 制(9139)
- 产业(7880)
- 机构
- 学院(175487)
- 大学(172599)
- 济(74109)
- 经济(72747)
- 研究(66901)
- 管理(64139)
- 理学(55099)
- 理学院(54391)
- 管理学(53490)
- 管理学院(53183)
- 中国(49544)
- 科学(42865)
- 农(39816)
- 京(37391)
- 所(35257)
- 研究所(32262)
- 农业(31446)
- 财(31285)
- 业大(30834)
- 中心(29788)
- 江(26888)
- 财经(24581)
- 院(23917)
- 北京(23701)
- 范(23662)
- 师范(23279)
- 省(22446)
- 经(22372)
- 经济学(22294)
- 州(21642)
- 基金
- 项目(119956)
- 科学(93789)
- 基金(85972)
- 研究(82918)
- 家(77841)
- 国家(77128)
- 科学基金(64656)
- 社会(54130)
- 社会科(51416)
- 社会科学(51405)
- 省(48711)
- 基金项目(45894)
- 自然(42214)
- 自然科(41249)
- 自然科学(41236)
- 划(41068)
- 自然科学基金(40500)
- 教育(36516)
- 资助(33859)
- 发(32425)
- 编号(31772)
- 重点(27545)
- 创(25693)
- 发展(25214)
- 部(25144)
- 展(24799)
- 成果(24360)
- 创新(24062)
- 计划(23753)
- 科研(23155)
共检索到268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志敬 吴征敏 葛影影 兰瑞霞 凡超杰 刘娟 吴浩浩 尹福泉
为了解不同发酵时间对凤梨(Ananas comosus)渣青贮品质的影响,进而在华南地区合理利用凤梨渣。本研究选择含水量为65%~70%的新鲜凤梨渣,填充于2.0 L的密封塑料青贮容器,压实、封紧容器盖后于避光处室温保存,分别于1、2、3、4、5周时取样测定常规养分含量并计算相对饲喂价值。结果表明,青贮凤梨渣的干物质含量显著低于新鲜凤梨渣(P 0.05);青贮凤梨渣粗纤维(crude fiber, CF)、粗蛋白(curde protein, CP)、粗灰分(Ash)、Ca和P含量均显著高于新鲜凤梨渣(P 0.05);第4周的CP含量显著高于第1、2周(P 0.05),第4周Ca的含量最高(P 0.05);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 DMI)、可消化干物质含量(digestible dry matter, DDM)和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 RFV)均呈增加趋势,发酵3、4和5周的DMI和RFV差异不显著(P> 0.05),但均显著高于前两周(P
关键词:
凤梨渣 青贮 品质 发酵时间 RFV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蒋苏苏 金丽娜 敬淑燕 何建文 宋世斌 张慧君 李玩生
本研究以添加单一及混合中药渣于全株玉米(Zea mays)青贮中,通过对青贮料感官品质、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分析,探讨中药渣在全株玉米青贮饲料调制中的应用。全株青贮玉米铡短至1.52cm,均匀混入药渣制作青贮,玻璃缸青贮300d开盖,取样进行感官评定、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混合药渣组感官品质为一般质量青贮料,添加水平5%时青贮料粗蛋白(CP)、粗脂肪(EE)、磷含量(P)显著高于未添加对照组(CK)及添加水平7%、10%(P<0.05),添加水平为5%时乳酸(LA)、丙酸(PA)含量显著高于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俊龙 胡宏伟 张成虎
为探索3种饲草作青贮的最佳混合比例,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根据燕麦(Avena sativa)、全株玉米(Zea mays)和大豆(Glycine max)秸秆质量的不同比例分为7个处理,分别为90:0:10(Ⅰ)、72:18:10(Ⅱ)、54:36:10(Ⅲ)、45:45:10(Ⅳ)、36:54:10(Ⅴ)、18:72:10(Ⅵ)、0:90:10(Ⅶ),每个处理3个重复。按照1~2 cm的切割长度将3种饲草铡碎,晾晒至含水量在65%~70%后按照设计比例混合均匀。用青贮裹包机制作成裹包青贮,紧实度为600 kg·m~(-3),单个包重55 kg,裹包5层,置于阴凉干燥处45 d后采样。结果表明:青贮料感官品质随全株玉米占比增加而提高,青贮料的芳香味变浓,茎叶结构变完整,色泽由淡褐色变为黄绿色。随着全株玉米占比提高,丁酸、乙酸的含量均逐渐降低,丁酸含量从处理Ⅰ的0.89%降至处理Ⅶ的0.32%(P 0.05),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1)。综合考虑,燕麦、全株玉米、大豆秸秆按照36:54:10的比例混合青贮,其发酵品质及营养品质最好,DM、CP、NDF、ADF、WSC含量分别为33.30%、6.65%、53.48%、29.73%和2.7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舒刚钦 王慧 张琛 张云华 张玲 程建波 范彩云 陈丽娟
乳酸菌是影响植物青贮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探究构树源不同乳酸菌对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首先从自然青贮构树叶中分离乳酸菌并鉴定,以上述构树源的乳酸菌青贮发酵构树叶为试验组,不添加乳酸菌青贮构树叶为对照组,避光青贮发酵60 d后进行检测分析,研究构树源不同乳酸菌对构树叶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构树叶青贮料中共分离出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类肠膜魏斯氏菌(Weissella paramesenteroides) 4株乳酸菌,前3株乳酸菌均为同型发酵乳酸菌,后一株为异型发酵乳酸菌,其中戊糖片球菌和粪肠球菌对构树单宁的耐受性显著优于其他两种菌(P <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戊糖片球菌和粪肠球菌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类肠膜魏斯氏菌(P <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pH和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戊糖片球菌和粪肠球菌组的pH、乙酸、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 <0.05),类肠膜魏斯氏菌组乳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 <0.05)。综上表明,添加外源乳酸菌可改善构树叶青贮品质,不同乳酸菌对构树单宁耐受性影响其对构树叶青贮发酵品质。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郑立文 田健帆 杨蔚 许文花 任健 罗富成 单贵莲 李启娇 马向丽
为阐明品种和生育期对青贮玉米(Zea mays)发酵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3个青贮玉米品种‘曲辰9号’‘宣宏18号’‘桥单6号’为材料,在抽穗期、乳熟期、蜡熟期收获加工调制成青贮饲料,并分析青贮发酵品质。结果表明:1)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青贮饲料感官评分均呈增加趋势。各品种青贮后,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均随着生育期延长而增加,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pH均以抽穗期较高,乳熟期和蜡熟期较低。2)不同时期收获,‘曲辰9号’ 3个生育期青贮饲料平均青贮发酵品质评分为0.50分,‘宣宏18号’为0.43分,‘桥单6号’为0.51分,‘曲辰9号’和‘桥单6号’青贮饲料营养价值较高,表现较好。3)隶属函数分析表明,玉米青贮最佳生育期为蜡熟期。在蜡熟期收获,‘曲辰9号’综合评分为0.67,高于‘宣宏18号’(0.62)和‘桥单6号’(0.61)。故本研究推荐‘曲辰9号’在蜡熟期收获作为调制青贮饲料的原料使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梦臻 沈益新
【目的】探讨不同生育期全株小麦发酵品质和饲用价值的优劣。【方法】用3个小麦品种(新麦18、周麦22和淮麦22)袋贮比较了乳熟期和蜡熟期全株青贮的发酵品质和饲用品质差异。【结果】乳熟期和蜡熟期小麦均适宜全株青贮利用,但全株小麦青贮的发酵品质和青贮饲料的饲用价值存在显著的生育期间差异(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健 来航线 姜林 薛泉宏 张海燕 吴超
【目的】探讨接种3种不同菌株对苹果渣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3株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R1)、马里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ipiscis,R11)、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ous,R16))、1株酵母菌(产香酵母(Aroma-producing yeast,M5))及1株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2))作为供试菌种,以不添加菌种的苹果渣自然青贮为对照,设6个接菌处理(分别接种菌株R1、R11、R16、R1+M5+B2、R11+M5+B2和R16+M5+B2...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冯巧娟 朱琳 吴安琪 张建国
为更有效地利用木薯(Manihot esculenta)作为饲料,以华南8号木薯为原料,研究了青贮时间(7、14、21、28和56d)和青贮温度(20、30和40℃)对木薯块根和叶发酵品质和氢氰酸(HC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青贮时间的延长,木薯块根和叶青贮料pH逐渐下降,青贮56d后块根的pH已降至3.73,而叶为4.70;块根的乳酸含量逐渐增加,而叶7d时最高。青贮温度对木薯块根发酵无显著影响(P>0.05),各温度下块根的pH都接近3.70,而30和40℃的叶青贮料比20℃有更多的乳酸和更低的pH。木薯块根和叶中HCN含量都随青贮时间延长而减少,但减少主要发生在青贮前两周。随青贮温度升高,木薯块根和叶中HCN含量都显著下降(P<0.05)。40℃时块根和叶中HCN去除率分别达到55.82%和63.56%。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魏海燕 闫琦 王宪举 丁路明
为探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淀粉渣最优的青贮方式,本研究分别以马铃薯淀粉渣(PP)、马铃薯淀粉渣+玉米粉(PC)、马铃薯淀粉渣+燕麦草粉(PG)作为青贮原料,再以添加乳酸菌(LAB)作为处理,以添加等量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CK),经过30 d发酵后,对所有青贮饲料发酵品质进行测定。结果发现:1) PG青贮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 CP)相比于PG、PP青贮显著降低(P 0.05)。2) PP、PC和PG青贮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含量差异显著(P <0.05)。综合适口性以及青贮后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各项指标,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粉混合青贮效果较好,而添加乳酸菌后青贮效果更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涛 唐海洋 杨文祥 同琳静 石丽娜 牛欣祎 沈益新
[目的]为改善高含水量甜高粱的青贮发酵品质并能够利用周边闲置秸秆原料,研究甜高粱与不同种类秸秆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及饲草营养成分的保存效果。[方法]设置甜高粱凋萎含水量分别为75%、65%、55%和不凋萎直接青贮(CK)4个处理,结合发酵品质筛选甜高粱最优含水量处理。在此水分条件下,设甜高粱+大豆秸秆(S+SS)、甜高粱+水稻秸秆(S+RS)、甜高粱+小麦秸秆(S+WS)和甜高粱+玉米秸秆(S+CS) 4种混合青贮处理,分析不同混贮方式下青贮发酵品质的变化并计算青贮饲料中甜高粱的营养成分回收率。[结果]与不凋萎直接青贮相比,凋萎处理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NH3-N/TN)值,而有机酸含量有一定增加。甜高粱含水量为65%时,青贮饲料发酵品质最好。甜高粱凋萎青贮与混合青贮各处理间pH值和NH3-N/TN值差异不显著(P> 0. 05),S+CS混合青贮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混合青贮处理的粗蛋白回收率(CPR)均高于CK组。除S+RS混合青贮处理外,其他混合青贮处理的CPR也高于凋萎青贮处理。混合青贮还能够提高干物质回收率与原料中糖酸转化能力。[结论]甜高粱直接青贮,最适含水量为65%。与不同秸秆混合青贮改善了发酵品质,有助于提高粗蛋白及干物质的回收率。秸秆种类选择上,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与营养成分保存效果最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范凯利 苏亚军 吴建平 李玉 豆思远 张瑞 李泽民 贾莉 雷赵民
于2018年以‘豫青贮23’青贮玉米(Zea mays)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其1/2、2/3、3/4乳线期收割,然后分别添加不同的青贮发酵促进剂,青贮60 d后开袋进行感官评定并取样检测青贮玉米营养品质,旨在研究青贮发酵促进剂宜生贮宝(Sila-Max)、宜生贮康(Sila-Mix)对不同收获期全株玉米青贮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添加对照相比,青贮发酵促进剂对全株青贮玉米感官评价无显著影响(P> 0.05),对氨态氮(NH_3-N)、乳酸(LA)、乙酸(AA)、干物质回收率(DMR)、干物质(DM)、粗蛋白(CP)及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 <0.01),对pH、丁酸(BA)及淀粉(ST)含量有显著影响(P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诗 林芝 余豪闯 罗宗志 庄益芬
为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巨菌草(Pennisetum sp.),设置6个青贮处理,分别为无添加(对照)组、添加纤维素酶组、添加绿汁发酵液组、添加纤维素酶+绿汁发酵液(复合1)组、添加木聚糖酶组以及添加木聚糖酶+绿汁发酵液(复合2)组。室温条件下贮存60d后开封,对青贮品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酶组的半纤维素含量降低、干物质回收率升高;木聚糖酶组的乳酸、乙酸、丙酸、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绿汁发酵液组的pH、气体损失率、氨态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乳酸、干物质回收率和可溶性碳水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红玉 曾泰儒 张云飞 文兴金 刘海平 张磊 肖启银 李小梅 闫艳红
本研究旨在挖掘出低温条件下生长速率和产酸速率俱佳的乳酸菌,并将其回接至若尔盖县白河牧场的青贮燕麦(Avena sativa),研究耐低温乳酸菌对燕麦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通过限制性培养方法筛选耐低温菌株,并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乳酸菌菌株YZ3在4 ℃低温条件下产酸性能最佳(pH可达到5.38),且能耐低pH(4.0)和高盐浓度(6.5% NaCl)环境;2)通过生理生化试验、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表明,乳酸菌YZ3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3)低温环境下YZ3处理的燕麦青贮乳酸含量升至63.7 mg·g-1,显著高于对照(P < 0.05),青贮料pH降低至4.1,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综上所述,添加乳酸菌YZ3能够改善燕麦的青贮发酵品质,YZ3可作为川西北高寒地区的低温青贮菌株。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田静 唐国建 彭建宗 阳成伟 张建国
旋扭山绿豆(Desmodium intortum)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热带豆科牧草,本研究分析了其营养成分和乳酸菌、葡萄糖添加对其青贮发酵品质的改善效果。青贮试验设有6个处理,即对照(无添加),添加乳酸菌(LAB)、1%葡萄糖(1%G)、2%葡萄糖(2%G)、乳酸菌+1%葡萄糖(LAB+1%G)和乳酸菌+2%葡萄糖(LAB+2%G)。结果显示:旋扭山绿豆的粗蛋白含量(20.75%)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7.19%)较高;青贮60 d后,对照处理发酵品质较差,pH在4.7以上;单独添加乳酸菌显著降低了pH和氨态氮含量,增加了乳酸含量(P 0.05),但均显著降低了氨态氮含量(P 0.05),因此添加乳酸菌和1%葡萄糖是改善旋扭山绿豆青贮发酵品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旋扭山绿豆 青贮 乳酸菌 葡萄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万江春 谢开云 王玉祥 赵云 刘莉 玉柱
为探讨同/异质型乳酸菌添加对苏丹草青贮过程中酵母菌群落结构及发酵品质的影响,进而改善苏丹草青贮饲料的发酵特性及提高其营养品质。本研究采用真空包装袋作为青贮容器,设置不添加任何菌剂对照(CK),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 LB),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LP+LB)4个处理,在苏丹草青贮发酵的1、7、15及60 d进行青贮酵母菌群落结构及发酵品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各处理酵母菌种类不同程度的减少,至60 d时,LB和LP+LB处理酵母菌数量在检出限以下;与对照相比,同/异质型乳酸菌添加可显著(P LP+LB> LB> CK。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