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8)
2023(13965)
2022(11860)
2021(10762)
2020(9000)
2019(20536)
2018(20035)
2017(38377)
2016(21148)
2015(23329)
2014(23438)
2013(23299)
2012(22172)
2011(20331)
2010(20471)
2009(18825)
2008(18863)
2007(17121)
2006(14891)
2005(13660)
作者
(66254)
(55626)
(55381)
(52429)
(35370)
(27012)
(25131)
(21824)
(20888)
(19803)
(19034)
(18421)
(17918)
(17597)
(17470)
(17392)
(17081)
(16515)
(16029)
(16006)
(14229)
(13730)
(13563)
(12675)
(12523)
(12506)
(12377)
(12357)
(11338)
(11205)
学科
(92599)
经济(92504)
(57406)
管理(56402)
(43652)
企业(43652)
方法(37897)
数学(33334)
数学方法(33042)
中国(26805)
(26743)
地方(24224)
(22017)
业经(20309)
(20278)
(18485)
贸易(18475)
农业(18315)
(17854)
(16773)
(15804)
银行(15744)
(15478)
金融(15476)
(15117)
环境(14257)
技术(14138)
(13433)
财务(13402)
财务管理(13365)
机构
学院(310080)
大学(309361)
(127169)
经济(124545)
研究(113459)
管理(113138)
理学(97210)
理学院(95958)
管理学(94228)
管理学院(93657)
中国(84191)
科学(73435)
(66549)
(66384)
(60605)
(57168)
研究所(55381)
业大(52911)
农业(52866)
中心(51350)
(47602)
财经(45305)
北京(41862)
(41154)
(41116)
师范(40574)
(40157)
经济学(39060)
(38108)
(36773)
基金
项目(207524)
科学(161011)
基金(148982)
研究(143744)
(133806)
国家(132632)
科学基金(110705)
社会(91095)
社会科(86355)
社会科学(86326)
(82846)
基金项目(79336)
自然(73350)
自然科(71653)
自然科学(71626)
自然科学基金(70364)
(70294)
教育(65150)
资助(60564)
编号(56427)
(49698)
重点(47769)
成果(45364)
(44974)
(43149)
计划(40897)
科研(40673)
创新(40466)
课题(40050)
发展(38436)
期刊
(141528)
经济(141528)
研究(88481)
中国(63180)
(61129)
学报(59369)
科学(51395)
(43825)
大学(42861)
农业(41202)
学学(40874)
管理(39822)
教育(30722)
(30330)
金融(30330)
技术(24725)
业经(24598)
经济研究(23304)
财经(22406)
(22264)
(19212)
问题(19201)
(16829)
科技(15514)
业大(15482)
技术经济(15423)
(15381)
商业(15220)
资源(13924)
理论(13674)
共检索到4640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爱梅  徐岩  王栋  王立平  刘扬岷  费新伟  
目的研究发酵原料对苹果酒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苹果浓缩汁及10个苹果品种鲜榨汁酿造的苹果酒的香气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多元统计分析发现,93%的变量可以用函数图像表示,用以区别浓缩汁和新鲜果汁酿造的苹果酒;乙酸乙酯和乙酸异戊酯分别是浓缩汁和新鲜果汁发酵的苹果酒的重要判定变量;酿酒专用品种发酵的苹果酒香气成分中,乙酸异戊酯、乙酸苯乙酯、乙酸丁酯的含量较高。而鲜食和制汁品种发酵的苹果酒香气成分中,正己醇、正丁醇、己酸的含量较高。结论本研究为判定苹果酒的发酵原料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方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哲辉  刘园  王江波  张红艳  吴翠云  徐娟  
为探究梨果皮挥发性物质和感官属性之间的潜在联系,为梨的风味品质育种和采后贮藏等提供理论支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雪花梨(P. bretschneideri)及黄冠梨(P. bretschneideri)果皮挥发性物质;组建15人的感官评价小组对3个品种梨果实香气品质进行快闪剖面分析;并进行感官评分与挥发性物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3个品种梨果实中分别检测到50、48和37种挥发性物质,且均以醛类、萜烯类和脂肪酸类为主,占总挥发性物质的85%左右;库尔勒香梨以脂肪酸类及醛类含量占优,雪花梨以萜烯类含量占优,黄冠梨中各类物质含量均为最低。3个品种梨果实中属性强度最高的均为果香,属性强度最低的则为酸味;库尔勒香梨中,仅甜香属性显著高于雪花梨,而除莲雾味外的其他香气属性均显著高于黄冠梨。感官评分与挥发性物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戊二酸二甲酯、丁香酚、2-十一烯醛、2-乙基-3-羟基己基-2-甲基丙酸酯、3-亚甲基-1-氧代螺环[4.5]癸-2-酮等8种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与花香、青草香和果香等多种感官属性的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感官评价和代谢物的关联分析有助于解析影响梨果实风味的关键化合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凤莲  夏延斌  欧阳建勋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SPME–GC–MS)对自然发酵剁辣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3种剁辣椒(食盐添加比率为10%的朝天椒、食盐添加比率为8%的朝天椒、食盐添加比率为10%的线椒,分别记为剁椒A、剁椒B、剁椒C)中共检测出了93种成分,其中24种为3种剁辣椒共有;剁椒A、剁椒B、剁椒C中的挥发性物质分别为74、53、36种;剁椒A中的主要香气成分是烯烃类、酯类、醛类,剁椒C中的主要香气成分是醇类、烯烃类、酮类、酯类;剁辣椒中挥发性成分的化合物数量、相对含量与辣椒品种有关;同一原料不同食盐添加比率制作的剁辣椒,其挥发性成分的化合物数量与相对含量也不尽相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仪  卢秀萍  许自成  肖炳光  何登峰  
为了研究烤烟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采用NCⅡ设计配制了48个烤烟F1组合,分析了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亲子关系和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烤烟挥发性香气物质总含量在F1组合间为493.22~1554.35μg/g,在亲本间为506.07~1164.03μg/g,F1组合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大多显著高于其中亲值和低亲值。(2)各F1组合不同挥发性香气物质表现出的杂种优势强度明显不同,其中亲优势的大小为新植二烯(17.88%)>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15.38%)>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8.07%)>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5.81%)>类西柏烷降解产物(2.75%)>美拉德反应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铭钦  陈秋会  陈红华  
以河南、湖南、云南、贵州、吉林与津巴布韦烤烟烟叶为材料,采用美国HP5890Ⅱ-5972气质联用仪定性、内标定量法对国内不同香气风格烤烟与津巴布韦烤烟烟叶中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出的29种中性挥发性致香物质中,津巴布韦烤烟烟叶中12种香气物质含量最高,其中11种明显高于国内烟叶,如3,4-二甲基-2,5-呋喃二酮、2-乙酰基吡咯、巨豆三烯酮(A、B、C、D)、2-壬烯醛、螺岩兰草酮等,其烤烟烟叶质量和风格表现出显著的焦甜香气息,香气浓郁。国内河南、湖南等浓香风格烤烟内茄酮、糠醛、糠醇、乙酰基呋喃、2-乙酰基吡咯等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较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帮柱  岳田利  袁亚宏  王云阳  高振鹏  
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并浓缩苹果酒中的香气成分,然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 S)对苹果酒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出44种香气成分,鉴定出了40种香气的化学成分,约占色谱流出组分总峰面积的98.7%,其中苹果酒香气成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高级醇类有2-甲基-1-丁醇(2-M ethy l-1-bu-tano l,48.19%)、2,3-丁二醇(2,3-Bu taned io l,13.19%+4.06%)、苯乙醇(B enzene ethano l,12.61%)、3-呋喃乙醇(3-F luranm ethano l,1.97%)、4-羟基苯乙醇(4-Hydroxy-benz...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敏  李清源  向琮琳  陈宝林  傅劭  杜克兵  张冬林  许林  
花香是观赏植物的重要园艺性状,目前关于茶花香气的研究较少.该文以茶花川萼连蕊茶和单体红山茶为试材,定性定量分析两种供试茶花在4个开花时期(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花器官(雄蕊、花瓣)的挥发性成分释放规律及动态变化.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供试种类花朵的挥发性成分;利用内标法和保留指数法,使用Xcalibur软件将峰图匹配至NIST标准谱图库,分析花香中的挥发性成分.实验结果表明,两种供试茶花的四个开花时期花朵中分别共检测到50和29种挥发性成分,释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于盛花期到达顶峰,且雄蕊均为释放香气的主要器官.其中,川萼连蕊茶盛花期花瓣的挥发性成分有23种(16.06μg·g~(-1)),雄蕊的挥发性成分有35种(42.78μg·g~(-1));而单体红山茶盛花期花瓣的挥发性成分有13种(2.73μg·g~(-1)),雄蕊的挥发性成分有20种(16.00μg·g~(-1)).两种供试茶花花朵的挥发性成分均为苯环类/苯丙素类、醛类、萜类、醇类、酮类、烃类和酯类等7类化合物.其中川萼连蕊茶花朵总挥发性成分以萜类化合物为主,苯乙醇和α-罗勒烯是其最主要挥发性成分,感观评价呈现为草香、花香、甜香的混合香气;而单体红山茶则以萜类、醇类、酯类化合物为主,顺-3-壬烯-1-醇和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呋喃类)是其最主要挥发性成分,感官评价为花香,但由于释放量低而几近于无香.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广  高雪  许冰心  张博  
为进一步掌握寒香蜜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为优质的寒香蜜葡萄酒质量体系的建立及酿酒工艺的优化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溶液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寒香蜜葡萄酒酿造过程中(10,30,50,70d)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相关性分析法对寒香蜜葡萄酒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含量与其主要理化成分变化进行处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寒香蜜葡萄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综合评价,以主成分综合得分量化寒香蜜葡萄酒的挥发性成分。在寒香蜜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共鉴定出111种挥发性成分,以醇类、酯类和酸类为主,但种类和含量各不相同,在酿造第50天时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为52种,在酿造第70天时挥发性成分含量最多,为375.78mg·L-1。寒香蜜葡萄酒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含量与酒精度、总酸、pH值、总酚及色度值均具有关联性。1-丙醇、正丁醇、异丁醇、异戊醇、2,3-丁二醇、苯甲醇、苯乙醇、3-羟基丁酸乙酯、4-羟基丁酸内酯、丁二酸二乙酯、丁二酸单乙酯、乳酸乙酯、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这13个挥发性成分可用来评价寒香蜜葡萄酒的挥发性成分综合情况。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在酿造第30天时,寒香蜜葡萄酒的挥发性成分综合得分最高,它们具有果香、花香和奶油香。由此可见,酿造30d更易获得香味独特且品质上佳的寒香蜜葡萄酒。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冀衡  杨虹琦  林桂华  杨述元  
为了探索不同烤烟种植生态区烟叶的香型和香气质量与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相关性,1999-2001年分别对5个主产烟区具有典型香气特征的烤烟样品中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了跟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烟叶质体色素的降解产物在挥发性香气物质中含量最高,占所测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的85%~96%.其中以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对烤烟香型和香气质量的影响最大,西柏三烯类降解产物和糠醛类化合物在南方清香型烟叶中含量较高,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和乙酰吡咯在北方浓香型烟叶中含量较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冀衡  王勇  邵岩  杨虹琦  李永平  朱列书  
对中国云南大理、湖南桂阳烟区和从津巴布韦、巴西进口的烤烟样品,进行了质体色素及中性挥发性香气物分析比较.研究表明,各产区烤烟中上述香气物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云南大理和津巴布韦烤烟中质体色素及其降解形成的中性香气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区,云南烤烟中类胡萝卜素和其降解形成的香气物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烤烟.当烤烟中质体色素及降解物之间的含量达到一定水平和协调平衡时,将对烤烟的香型风格和香气质、香气量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邵惠芳  许自成  刘丽  卢秀萍  肖炳光  
【目的】为卷烟叶组配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9份烤烟基因型为材料,运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总氮、蛋白质含量水平下烟叶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1)样本总氮含量相对较低,蛋白质含量处于适宜范围,新植二烯含量较高。(2)烤烟总氮、蛋白质含量与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总氮、蛋白质含量均为低类群时,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和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均表现为最低,美拉德反应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均表现为最高;在总氮、蛋白质含量均为中等类群时,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含量也表现为中等,而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和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房玉林  张莉  宋建强  宋士任  薛飞  常微  王华  
The volatile compounds of Rubus idaeus fruits and the wines made by tradional technology in small containers were analyzed by GC/M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85 kind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were detected in 4 samples altogether and the number of volatile compounds found in fruits, raw wine, and win...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其木格苏都  郭壮  王记成  孟和毕力格  张和平  
【目的】评价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L.casei Zhang)货架期内活菌数的变化及其对发酵乳物理特性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方法】将2株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thermophilus)分别与益生菌L.casei Zhang复配发酵,发酵结束(pH 4.5)于4℃冷藏28 d,并对发酵乳各指标进行测定。【结果】4℃贮藏28 d时,发酵乳中益生菌L.casei Zhang活菌数没有显著性变化(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宾  崔亚辉  徐芳  欧阳杰  
板栗花是板栗的雄性花序,香味柔和,含有多种芳香性成分,但由于板栗的雌雄花比例悬殊,大部分雄花被废弃。为了实现对板栗花的深度开发利用,以河北迁西4个品种(早丰、燕龙、紫珀和燕魁)的板栗雄花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SDE-GC/MS)提取了鲜花以及用盐水保存6个月的板栗花中的挥发油,并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鲜板栗花挥发油中含有35种挥发性成分,盐水保存的板栗花挥发油中含有20种挥发性成分,但是两者中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均为α-甲基苯甲醇丙酸酯、壬醛、苯乙酮、芳樟醇,其相对百分含量相差较小,表明盐水保存对板栗花挥发性香气成分影响较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冰  周红丽  李宗军  
为开发新型肉制品,运用SPME-GC-MS对传统侗族发酵肉制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鉴定出的48种风味物质中,酯、醛、醇、烷烃分别为13,11,6,5种,其他杂环化合物13种.主体风味成分是己酸乙酯、苯乙醇、辛酸和辛酸乙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