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1)
- 2023(12344)
- 2022(10156)
- 2021(8997)
- 2020(7220)
- 2019(16054)
- 2018(15728)
- 2017(28681)
- 2016(16007)
- 2015(17461)
- 2014(17448)
- 2013(16940)
- 2012(16048)
- 2011(14611)
- 2010(14644)
- 2009(13314)
- 2008(12941)
- 2007(11626)
- 2006(10362)
- 2005(9498)
- 学科
- 济(66767)
- 经济(66688)
- 管理(42988)
- 业(40896)
- 企(29966)
- 企业(29966)
- 中国(22887)
- 农(21426)
- 方法(20929)
- 地方(20763)
- 数学(17960)
- 数学方法(17771)
- 业经(16312)
- 学(16086)
- 农业(14774)
- 财(14461)
- 制(13394)
- 环境(13163)
- 贸(12902)
- 贸易(12892)
- 银(12819)
- 银行(12766)
- 融(12669)
- 金融(12662)
- 易(12429)
- 行(12396)
- 发(11795)
- 技术(11465)
- 地方经济(11434)
- 体(10192)
- 机构
- 学院(227470)
- 大学(224398)
- 济(90543)
- 经济(88613)
- 研究(88079)
- 管理(80807)
- 理学(68730)
- 理学院(67844)
- 管理学(66550)
- 管理学院(66158)
- 中国(65345)
- 科学(57436)
- 农(52311)
- 京(49255)
- 所(47219)
- 研究所(43284)
- 农业(41497)
- 业大(40473)
- 财(40290)
- 中心(39038)
- 江(36381)
- 院(32332)
- 财经(31193)
- 北京(31144)
- 范(31059)
- 师范(30510)
- 省(30208)
- 州(28835)
- 经(28246)
- 技术(27593)
- 基金
- 项目(155377)
- 科学(119986)
- 基金(109371)
- 研究(108448)
- 家(99501)
- 国家(98601)
- 科学基金(81585)
- 社会(68302)
- 社会科(64631)
- 社会科学(64616)
- 省(63832)
- 基金项目(57797)
- 划(53940)
- 自然(53251)
- 自然科(52007)
- 自然科学(51987)
- 自然科学基金(51007)
- 教育(48336)
- 资助(43494)
- 编号(42416)
- 发(39751)
- 重点(35873)
- 成果(33852)
- 创(32870)
- 部(32216)
- 课题(31549)
- 计划(31373)
- 创新(30790)
- 发展(30749)
- 展(30250)
- 期刊
- 济(106974)
- 经济(106974)
- 研究(67035)
- 中国(53277)
- 农(48484)
- 学报(46004)
- 科学(39121)
- 大学(33024)
- 农业(32885)
- 学学(31522)
- 管理(30064)
- 财(29372)
- 教育(26876)
- 融(22951)
- 金融(22951)
- 业经(20080)
- 技术(18967)
- 经济研究(17654)
- 业(17203)
- 财经(14913)
- 问题(13947)
- 经(12871)
- 业大(12822)
- 科技(12550)
- 版(12512)
- 商业(11280)
- 农业大学(10908)
- 贸(10673)
- 技术经济(10360)
- 世界(10182)
共检索到354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付豪 宋红梅 牟希东 田雪 刘超 刘奕 杨叶欣
为探讨发酵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粉替代鱼粉对锦鲤(Cyprinus carpio L.)生长、体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4.92±0.22) g的锦鲤450尾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对照组添加未发酵的脱脂南极磷虾粉,实验组添加由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复合菌(1∶1∶1)发酵的脱脂南极磷虾粉,分别命名为ES (对照组)、EF、LP、CB和MIX,南极磷虾粉的添加量均为200 g/kg,共投喂7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发酵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显著提高了锦鲤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P<0.05),MIX组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实验组皮肤和鳞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红色(a*)值、黄色(b*)值以及tyr在皮肤和鳞片中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MIX组的a*值、b*值和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实验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锦鲤肝细胞出现脂滴和空泡化现象。研究表明,在脱脂磷虾粉添加水平为20%的锦鲤饲料中,使用复合菌对磷虾粉进行发酵能有效提高磷虾粉的吸收和转化利用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胡冬雪 马季 王成强 乔洪金 王际英 李宝山 孙永智
为探讨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sp.)粉替代鱼粉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L.)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用拟微绿球藻粉替代基础饲料中0%、3.88%、7.76%、11.64%和15.52%的鱼粉,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N_0、N_(3.88)、N_(7.76)、N_(11.64)、N_(15.52))。选取初始体重为(24.60±0.02) g的大菱鲆幼鱼60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养殖周期70d。结果显示:1)各实验组大菱鲆幼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饲料系数(FCR)、日摄食率(DFI)、肥满度(CF)和成活率(SR)均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藻粉添加量的增加,全鱼及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3)血清溶菌酶(LZM)、补体蛋白C3、补体蛋白C4及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N_(7.76)、N_(7.76)、N_(11.64)、N_(7.76)组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N_0组(P<0.05),N_(15.52)组碱性磷酸酶(ALP)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4)藻粉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N_(7.76)组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N_0组(P0.05),藻粉组血清总胆固醇(TCHO)显著低于N0组(P0.05);6)藻粉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N_(11.64)组达到最小值,显著低于N_0组(P<0.05),藻粉组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显著低于N_0组(P<0.05)。研究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拟微绿球藻粉替代大菱鲆幼鱼饲料中15.52%的鱼粉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替代7.76%可显著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血脂水平。
关键词:
大菱鲆 拟微绿球藻粉 生长 抗氧化能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卞宇豪 杨航 许晓莹 林夏 曹凯林 李小勤 冷向军
为探究2种蛋白源单一和混合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组织学的影响,实验用发酵豆粕(FSM)、肉骨粉(MBM)和发酵豆粕+肉骨粉(FSM+MBM)混合物(1∶1)等蛋白替代基础饲料(FM,含鱼粉350 g/kg)中150 g/kg的鱼粉,使鱼粉含量降为200 g/kg,共配制成4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记为FM (对照组)、FSM、MBM和FSM+MBM组,投喂初始体质量为(21.2±0.1) g的大口黑鲈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替代组的增重率均无显著差异,但FSM组的增重率显著低于FSM+MBM组。此外,FSM组的饲料系数较对照组和MBM组显著升高。各组在全鱼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干物质消化率、蛋白质消化率以及蛋白质沉积率上无显著差异,而FSM组的蛋白质效率和脂肪沉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FSM组的血清谷草转氨酶显著增加,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活性显著降低。在前肠形态学方面,各替代组的绒毛宽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SM组的绒毛高度、肌层厚度以及绒毛周长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在鱼粉含量为350 g/kg的饲料中,MBM、FSM+MBM混合物可以有效替代150 g/kg的鱼粉(鱼粉含量降至200 g/kg),不会影响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利用率、抗氧化能力、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健康,FSM+MBM混合物替代鱼粉的效果优于FSM。本研究结果可为大口黑鲈饲料中蛋白源的开发和低鱼粉饲料的配制提供依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付熊 吴晗冰 刘行彪 杨雨虹
用不同比例棉粕(CM)及FeSO4处理的脱毒棉粕(CM+Fe)替代饲料中0(CM0,对照组)、10%(CM10)、20%(CM20)、30%(CM30)、50%(CM50)、70%(CM70)和50%(CM50+Fe)、70%(CM70+Fe)的鱼粉,配置成8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喂养(9.79±0.13)g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10周,每组设3个重复,研究棉粕及脱毒棉粕对虹鳟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对照组虹鳟增重率(WG)与CM10~CM50以及CM50+Fe组之间差异不显著,CM70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PER)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降低,饲...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魏佳丽 王际英 宋志东 黄裕 孙永智 张利民
以酶解磷虾粉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0(T0)、10%(T10)、20%(T20)、30%(T30)、40%(T40)、50%(T5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研究饲料中酶解磷虾粉替代鱼粉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性能及氟残留的影响。选取初始均重为(57.80±0.28)g的珍珠龙胆石斑幼鱼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周期为56 d。结果显示,(1)T30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均显著高于T0组(P<0.05);在替代量大于20%时,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T0组(P<0.05);各替代组的饲料系数、肥满度、肝体比、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凯 石勇 何慧 马学坤 李昭林 钟蕾 吴桐强 张俊智 胡毅
为研究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肌肉品质的影响,实验以初始体质量为(10.51±0.13) g的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南极磷虾粉替代基础饲料(30%鱼粉)中0%(KM0,对照组)、 2.5%(KM2.5)、 5.0%(KM5)、 7.5%(KM7.5)和10%(KM10)的鱼粉,共配制5组等氮等脂的饲料,每组3个重复,养殖实验在水库网箱(1.5 m×1.5 m×1.5 m)中进行,持续8周。结果显示,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生长、存活率、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但显著降低肠道胰蛋白酶活性。与KM0组相比,各替代组血清中补体3含量显著上升,KM5组免疫球蛋白M显著上升,而替代水平超过5%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随着磷虾粉替代比例的增加,黄颡鱼肌肉黏附性、弹性、胶黏性呈下降趋势,内聚性呈上升趋势,硬度、咀嚼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KM0组相比,KM10组黄颡鱼肌肉黏附性、弹性、胶黏性显著降低,内聚性显著升高。随着磷虾粉替代鱼粉比例的上升,黄颡鱼肌肉水解氨基酸中呈味氨基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的生长无负面影响,适量添加南极磷虾粉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免疫功能,并影响黄颡鱼肌肉质构和呈味氨基酸含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毛盼 胡毅 李金龙 黄云 肖调义 艾庆辉
以初始体重(5.90±0.01)g的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为研究对象,用豆粕替代不同水平鱼粉,配制5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分别为30%鱼粉(对照组)、25%鱼粉、20%鱼粉、15%鱼粉和15%鱼粉+晶体氨基酸,试验持续8周。结果显示:当鱼粉含量为15%时,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鲜味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饲料系数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晶体氨基酸对青鱼生长无显著改善;各处理组间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无显著差异,但15%鱼粉组和15%鱼粉+晶体氨基酸组的青鱼的血糖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范涛 刘毅 明伟 林荣楠 温安祥
以初始体重为(3.86±0.23)g的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试验对象,研究蚯蚓(EisEnia foEtida)粉替代鱼粉对其生长、肌肉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性能的影响。以0代替鱼粉为对照组,用蚯蚓粉替代25%、50%、75%、100%的鱼粉配制成5组等氮等能饲料,在网箱中进行10周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的蚯蚓粉替代鱼粉对大鳞副泥鳅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饲料系数、增重率升高(P<0.05),肥满度、肝体比降低(P<0.05)。各组间脾体比、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性差异;75%和100%替代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郝甜甜 王际英 李宝山 宋志东 黄炳山 孙永智 王雅平 王晓艳
本研究设计5组等氮等能(粗蛋白为53%,能量为25KJ/g)的实验饲料,以60%的鱼粉饲料组作为对照(D1),豆粕∶花生粕∶鱼溶浆粉∶鸡肉粉(2∶1∶3∶2)的复合蛋白替代40%(D2)、50%(D3)、60%(D4)和70%(D5)的鱼粉,养殖大菱鲆幼鱼(Scophthalmus maximus L.)初始体重(53.0±0.2) g,养殖周期84 d,每天定时(08:00,16:30)投喂2次,投喂量为体重的1.5%~2%。实验结果显示,各处理组之间幼鱼存活率、饲料系数和摄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D4和D5组增重率显著降低(P<0.05);肥满度在D2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D3、D4和D5组(P<0.05);脏体比(VSI)、肝体比(HSI)和肠体比(ISI)均在D2组达到最低值,均显著低于D5组(P0.05);各替代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鱼灰分含量在D5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合动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鱼体肌肉非必需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影响(P>0.05);各替代组均显著提高了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总蛋白浓度在D2组显著高于D4和D5组(P<0.05);血糖浓度在D2和D3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D3、D4和D5组甘油三酯浓度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D2组(P<0.05);各替代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动植物蛋白可有效替代50%鱼粉而不影响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卫东 鲁康乐 张春晓 王玲 冯伟 骆源
为减少牛蛙饲料鱼粉使用量以降低养殖成本,研究了豆粕替代饲料中不同比例的鱼粉对牛蛙的生长性能、体组成、肠道消化酶活力和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用豆粕分别替代0%、20%、40%、60%、80%和100%的鱼粉配制出6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每组饲料设3重复,养殖牛蛙60 d。结果显示,豆粕替代鱼粉对牛蛙摄食率、成活率、肝体指数、脏体指数、蛙体水分和灰分含量、蛙腿肌肉组成以及肝脏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豆粕100%替代鱼粉显著降低牛蛙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蛋白质累积率;随豆粕替代鱼粉比例的提高,牛蛙的肥满度和后腿指数呈下降趋势,替代100%鱼粉显著降低牛蛙肥满度,替代60%鱼粉显著降...
关键词:
牛蛙 鱼粉替代 豆粕 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仕梅 马卉佳 徐韬 陈拥军 黄先智
为研究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杂交鳢生长、体组成、抗氧化与生化指标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用复合蛋白源(由棉粕+菜粕+蚕蛹+桑叶发酵而成)分别替代0%、12%、24%、36%和48%的鱼粉,配制成5种等氮等脂(含粗蛋白CP 42%,粗脂肪EE 8.5%)的实验饲料,在室内循环水族箱内饲喂杂交鳢(初始体质量22 g)8周。结果显示,当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水平大于12%时,杂交鳢的终末体质量(FBW)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降低,48%替代水平达到最低。36%和48%替代水平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降低,而饲料系数(
关键词:
复合蛋白源 杂交鳢 鱼粉 生长 生化指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苑艺 Paul B.Brown 裴卓 刘慧 樊可 黄勇
为研究蟋蟀(Gryllus bimaculatus)粉替代鱼粉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生长性能、肌肉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黄颡鱼幼鱼[(2.0±0.13) g]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蟋蟀粉替代0 (对照组)、15%、30%、45%和60%的鱼粉配制成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分别记为T0、T15、T30、T45和T60组。实验幼鱼在室内循环水系统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蟋蟀粉替代量的增加,黄颡鱼幼鱼生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T30组的终末均重(F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最高,且均显著高于T0组;T30组的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T0和T15组;T30的肝体比(HSI)显著高于T0和T15,而与T45和T60组无显著差异。与T0组相比,各替代组的脏体比(VSI)、摄食量(FI)、肥满度(CF)和成活率(SR)均无显著差异。黄颡鱼幼鱼肌肉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中,T60组肌肉中精氨酸(Arg)和缬氨酸(Val)含量显著高于T0组;且蟋蟀粉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对黄颡鱼幼鱼肌肉中的总呈味氨基酸(TFAA)含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T30、T45和T60组血清中的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T0组;相反,其总胆固醇(TCHO)含量显著低于T0组。在本研究条件下,蟋蟀粉替代不同比例的鱼粉不影响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和肌肉氨基酸含量,且能增加血清GLU和降低TCHO含量,以30%的蟋蟀粉替代鱼粉比例能生长最佳,且优于对照组。本研究对揭示蟋蟀粉在黄颡鱼饲料中替代鱼粉应用的可行性、为今后昆虫蛋白源在水产饲料中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俊明 严晶 黄燕华 王国霞 张荣斌 陈晓瑛 文远红 周婷婷
设计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以评价不同比例的家蝇蛆粉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以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960尾体质量为(0.56±0.03)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用家蝇蛆粉替代鱼粉的6种饲料,替代比例(等蛋白替代)分别为0、20%、40%、60%、80%和100%,记为G0、G20、G40、G60、G80和G100。45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G20~G60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WG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G80、G100组WGR显著降低(P<0.05)。除G40组外,各替代组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SG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韩星星 叶坤 王志勇 陈丰林 柴志强 詹炜 王秋荣
本实验旨在探讨脱脂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虫粉(DBSFLM)替代鱼粉(FM)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生长、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设计6组等氮(粗蛋白45%)等脂(粗脂肪10%)饲料,用黑水虻脱脂虫粉分别替代饲料中0%、20%、40%、60%、80%和100%的鱼粉蛋白,分别记为G0、G20、G40、G60、G80和G100。选用2160尾平均体重为(50.08±3.31)g的大黄鱼幼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0尾,在室内水泥池(2 m×1 m×1 m)进行为期7周的投喂实验。结果表明:(1) G100组大黄鱼幼鱼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 G40组大黄鱼增重率(WGR)、蛋白质效率(PER)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大黄鱼肌肉粗蛋白含量随着DBSFLM替代FM水平的增加而下降,替代40%及以上鱼体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肌肉的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则随DBSFLM替代FM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其中替代60%及以上鱼体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40%),大黄鱼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上升(P<0.05),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L)水平显著下降(P<0.05);(4)G20组大黄鱼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G40组实验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为最高,G40组大黄鱼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DBSFLM替代FM水平升高呈现下降趋势,替代40%及以上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在本实验条件下,脱脂黑水虻虫粉替代饲料中40%鱼粉蛋白对大黄鱼幼鱼的生长性能、体成分及健康状况无负面影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勇 冷向军 李小勤 李惠 刘爱君
以含9%鱼粉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以0%,4.8%,9.6%,14.4%混合发酵蛋白(鲜杂鱼∶豆粕=1∶1)分别替代饲料中0%,3%,6%,9%鱼粉(相当于鱼粉用量的0/3,1/3,2/3,3/3)配制四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奥尼罗非鱼,考察混合发酵蛋白替代鱼粉对鱼体生长、营养物质消化率、体组成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共进行3个试验,试验Ⅰ、Ⅱ分别以奥尼罗非鱼稚鱼[(1.00±0.05)g]、鱼种[(17.57±1.06)g]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为期8周和4周的饲养试验;试验Ⅲ测定了奥尼罗非鱼鱼种对饲料干物质及蛋白质消化率。结果表明:试验Ⅰ中,混合发酵蛋白替代鱼粉用量1/3、2/3时,奥尼罗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药复方制剂对锦鲤生长、体色及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固态发酵菜籽粕替代膨化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发酵啤酒糟替代配合饲料中豆粕对奥尼罗非鱼生长与生化指标的影响
发酵豆粕替代藻粉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肌肉成分和血淋巴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相关酶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牙鲆生长性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发酵桑叶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脂质代谢与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大豆浓缩蛋白替代鱼粉对大黄鱼幼鱼生长、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肝组织学的影响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饲料利用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