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5)
- 2023(10328)
- 2022(8877)
- 2021(8003)
- 2020(6640)
- 2019(15599)
- 2018(15146)
- 2017(28852)
- 2016(15897)
- 2015(18018)
- 2014(18351)
- 2013(18510)
- 2012(17835)
- 2011(16460)
- 2010(16782)
- 2009(15568)
- 2008(15693)
- 2007(14411)
- 2006(12767)
- 2005(11835)
- 学科
- 济(76054)
- 经济(75985)
- 业(41011)
- 管理(39876)
- 企(30122)
- 企业(30122)
- 方法(29378)
- 数学(25921)
- 数学方法(25594)
- 农(23124)
- 中国(22764)
- 地方(22457)
- 业经(16880)
- 农业(15608)
- 财(15268)
- 学(15215)
- 贸(13838)
- 贸易(13826)
- 制(13319)
- 易(13309)
- 银(12587)
- 银行(12550)
- 地方经济(12446)
- 融(12381)
- 金融(12379)
- 行(12155)
- 发(11919)
- 和(11529)
- 环境(11312)
- 技术(10327)
- 机构
- 学院(237934)
- 大学(235870)
- 济(98372)
- 经济(96157)
- 研究(88144)
- 管理(85668)
- 理学(72184)
- 理学院(71262)
- 管理学(69838)
- 管理学院(69389)
- 中国(66869)
- 科学(55906)
- 京(52108)
- 农(48374)
- 所(47138)
- 财(44211)
- 研究所(42638)
- 中心(40189)
- 江(38313)
- 农业(37907)
- 业大(37848)
- 财经(34066)
- 北京(33570)
- 范(33482)
- 师范(33110)
- 院(31103)
- 州(30882)
- 经(30648)
- 经济学(29713)
- 省(28777)
- 基金
- 项目(151169)
- 科学(116620)
- 研究(110144)
- 基金(105313)
- 家(92681)
- 国家(91829)
- 科学基金(76494)
- 社会(67315)
- 社会科(63710)
- 社会科学(63689)
- 省(61634)
- 基金项目(55425)
- 划(51555)
- 教育(50215)
- 自然(48548)
- 自然科(47340)
- 自然科学(47324)
- 自然科学基金(46441)
- 编号(46034)
- 资助(43635)
- 发(38911)
- 成果(38032)
- 重点(34886)
- 课题(32955)
- 部(32476)
- 创(30980)
- 发展(30932)
- 展(30397)
- 创新(29046)
- 科研(28895)
- 期刊
- 济(117024)
- 经济(117024)
- 研究(71486)
- 中国(53273)
- 农(45578)
- 学报(39831)
- 科学(35724)
- 财(33758)
- 管理(31344)
- 农业(31107)
- 大学(29268)
- 教育(28010)
- 学学(27442)
- 融(24076)
- 金融(24076)
- 技术(22203)
- 业经(20787)
- 经济研究(18408)
- 业(17182)
- 财经(16520)
- 问题(15727)
- 经(14221)
- 技术经济(12776)
- 图书(12735)
- 贸(12037)
- 统计(11978)
- 商业(11902)
- 版(11881)
- 资源(11349)
- 理论(11160)
共检索到373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磊 高润 卓兴良 包锦泽 占文源 耿嘉良 玉柱
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共设置3个贮藏时间点(15、30、60 d),共4种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型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配方,其中FTMR-1、FTMR-2为40:60精粗比,FTMR-3、FTMR-4为50:50精粗比,旨在探究不同贮藏时间下精粗比对FTMR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 FTMR-1和FTMR-4的p H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低后稳定的趋势;各FTMR的乳酸(LA)、乙酸(AA)含量逐渐升高,在贮藏60 d后FTMR-4的氨态氮显著低于FTMR-2 (P <0.05),各发酵时间点均未检测到丁酸(BA)。2)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各FTMR营养成分保留较好。3)通过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得出,在贮藏15 d后FTMR的综合排名为FTMR-1> FTMR-3> FTMR-4=FTMR-2,贮藏30 d后FTMR的综合排名为FTMR-3> FTMR-1> FTMR-4> FTMR-2,贮藏60 d后FTMR的综合排名为FTMR-3>FTMR-1=FTMR-4> FTMR-2。综上,不同精粗比的FTMR在贮藏15、30、60 d后品质优良,设计高精粗比日粮时推荐降低粗饲料蛋白质含量保证贮藏品质,设计低精粗比日粮时推荐提高粗饲料蛋白质含量实现节本增效。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牧其尔 王志军 包健 孙林 张永虎 温蕊 贾玉山 格根图
为分析生育期和贮藏时间对饲用谷子(Setaria italica)干草品质的影响,确定饲用谷子调制干草的最佳生育期及贮藏时间,以‘大白谷’饲用谷子为材料,比较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3个生育期,60、120、180 d共3个贮藏时间的干草营养品质。结果表明:1)生育期对干物质(DM)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有显著影响(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舒 李玲 张思梦 曹如霞 陈玲玲 崔鹏 吕尊富 吴列洪 陆国权
【目的】探究甘薯的耐低温机制,明确影响甘薯薯苗耐低温特性的关键因素,为甘薯薯苗耐冷资源鉴定与筛选及耐低温胁迫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0个代表性甘薯品种的薯苗,在4℃低温胁迫处理下,测定其生理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同时观测甘薯薯苗在低温胁迫下生理特性的变化,利用隶属函数分析,筛选出较耐低温的甘薯品种。【结果】低温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甘薯薯苗生理指标均有一定差异。与低温胁迫之前相比,所有薯苗相对电导率(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REC)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苏薯16的相对电导率变化最大,高达40.16%,脯氨酸含量增加最多的是辽薯15,高达3.66μg·g~(-1)FW;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seorbate peroxidase,APX)呈上升趋势;30个品种薯苗,MDA含量增加变化最大的是苏渝303;所有薯苗SOD活性呈上升趋势,SOD活性增加变化最大的是渝薯17,胁迫前后变化高达27.59 U·g~(-1)FW,但宁紫薯1号、商徐紫1号、紫罗兰薯苗处于萎蔫濒死状态,SOD活性变化呈现负值;所有薯苗POD活性呈现上升趋势,POD活性变化最高的是赣10-20,高达29.21 U·(g·min)~(-1),紫罗兰POD含量变化呈现负值;CAT活性上升最大的是红香蕉;APX活性变化呈上升趋势,烟薯25、红香蕉、龙紫薯6号变化最大,普薯32、商薯8号、紫罗兰变化最小;脯氨酸含量增加最多的是辽薯15,高达3.66,是商徐紫1号的5倍。甘薯薯苗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可知,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与薯苗的耐冷性呈负相关,SOD、POD、CAT、APX活性与薯苗耐冷性呈正相关,脯氨酸含量与薯苗耐冷性呈正相关。【结论】在低温胁迫下,薯苗耐冷性由强到弱:龙薯515>赣10-20>南薯010>红香蕉>广薯87>苏薯8号>渝薯17>龙紫薯6号>烟薯25>浙薯13>遗字138>甘薯166-7>秦紫薯2号>徐薯55-2>辽薯19>辽薯15>龙薯14>徐薯22>商薯19>普薯32>宁紫薯2号>龙薯9号>商薯8号>徐紫薯8号>红东>苏薯16>台湾英沟>商徐紫1号>苏渝303>紫罗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冬生 彭小兰
为了研究不同精粗比全混合日粮对奶牛产奶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精粗比为80∶20、70∶30、60∶40、50∶50的全混合日粮,测定10 d日均产奶量(kg/d)、10 d日均乳脂率(%)、10 d日均乳蛋白率(%)和10 d日均采食量(kg/d)。结果表明:随着TMR中精料比例减少,产奶量降低,试验组Ⅰ(80∶20)和试验组Ⅱ(70∶30)10 d日均产奶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Ⅰ(80∶20)和试验组IV(50∶50)10 d日均产奶量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TMR中粗料比例增加,乳脂率增加,试验组Ⅰ(8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永新 王加启 卜登攀 李珊珊 周凌云
为了分析传统精粗分饲和全混合日粮饲喂方式影响乳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离了精粗分饲和全混合日粮饲喂方式的牛乳蛋白,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Image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分析,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鉴定凝胶中蛋白点。结果发现,以蛋白表达量变化2倍或2倍以上为判定标准时,传统精粗分饲和全混合日粮饲喂方式未能检测到乳蛋白的表达变化。乳蛋白凝胶图谱中主要蛋白点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鉴定为αs1-酪蛋白、αs2-酪蛋白、β-酪蛋白和κ-酪蛋白等酪蛋白及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等乳清蛋白,均为牛奶中的主要蛋白组分。表明饲喂方式对牛奶中主要乳蛋白成分的表达影响较小,...
关键词:
饲喂方式 二维凝胶电泳 乳蛋白 质谱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倩 郑鑫 路平乐 何超 赵生国 蔡原 焦婷
为探讨全株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和全株玉米(Zea mays)不同比例混合后对发酵品质及霉菌毒素含量的影响,试验共设藜麦和玉米比为0:10 (T0)、1:9 (T1)、2:8 (T2)、3:7 (T3)、4:6 (T4)、5:5 (T5)、6:4 (T6)、7:3 (T7)、8:2 (T8)、9:1 (T9)、10:0 (T10) 11个组合进行混合青贮,对发酵60 d后的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定、发酵指标测定和黄曲霉毒素B1 (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OTA)、T-2毒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青贮中,随着藜麦添加比例的增加,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分、粗蛋白呈上升趋势,乳酸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pH、氨态氮/总氮和霉菌菌落数呈下降趋势,特别是霉菌毒素含量整体呈显著下降趋势(P <0.05),霉菌菌落数比其他各处理低1~2个数量级,霉菌毒素含量也明显下降。综上可知,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时,全株藜麦占比不低于70%时,混合青贮品质较好,视为理想的添加量。
关键词:
藜麦 玉米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霉菌毒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水平 王文娟 王加启 谭支良 龚月生
选择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奶牛,按4×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约为30∶70的“高低质粗料型”日粮、30∶70的混合型高青贮日粮、50∶50的精粗料比例相当的日粮及65∶35的高精料日粮等4种不同精粗比日粮,研究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发酵及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pH值,氨氮质量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的浓度和乙酸/丙酸、(乙酸+丁酸)/丙酸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5);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奶牛乳产量、4%标准乳产量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而乳脂、乳蛋白、乳糖...
关键词:
日粮精粗比 瘤胃发酵 泌乳性能 奶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思伟 李魁英 张海娜 李元迎 石少轻 王昆
为探讨不同混合比例和添加剂对花生秧(Arachis hypogaea)、全株玉米(Zea mays)混合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两因素试验设计,设对照组、添加乳酸菌(Lactobacillus)组及添加复合添加剂组,分别制作花生秧、全株玉米比例为0︰1、1︰3、1︰1、3︰1、1︰0的混合青贮,每组3个重复,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1)在感官评价方面,混合青贮的气味和评价总分随着花生秧添加比例的增加显著下降(P <0.05)。当花生秧、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的混合比例为1︰3时,混合青贮的青贮品质和营养成分最优,与青贮玉米相似;使用复合青贮添加剂可提高混合青贮的青贮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健 刘桂琼 姜勋平 周广生 傅廷栋 刘辰晖 种玉晴
在饲用油菜的生长期测鲜质量,烘干后测常规营养成分,分析鲜质量和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用终花期油菜配制发酵全混日粮(fermented total mixed ration,FTMR)。200头湖羊随机分成2组,一组饲喂油菜FTMR,另一组饲喂由青贮玉米为主原料配制的全混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试验结束时每组选择10头公羊屠宰,测定屠体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饲用油菜的苗期、蕾薹期和花期分别为898、99146和147180d,油菜鲜质量在终花期(180d)时达最大值,粗蛋白和粗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玉苏甫·阿不力提甫 阿依古丽·铁木儿 帕提曼·阿布都热合曼 李疆
为探讨梨生产中梨树枝条部分死亡或整株死亡的问题,在低温胁迫下进行了抗寒性生理指标测定。以杜梨(Pyrus betulaefolia Bge.)、豆梨(Pyrus calleryana D.Dcne.)、鄯善砧木句句梨(新疆梨Pyrus sinkiangensis Yu.Shanshan zhenmu Jujuli)、其里根阿木特(西洋梨Pyrus communis L.Qiligen amute)、阿克苏砧木阿木特(西洋梨Pyrus communis L.Akesu zhenmu amute)、塔城野生杏叶梨(杏叶梨Pyrus armeniacaefolia Yu.Tacheng yeshe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海玲 龚明霞 周芸伊 马俊 何龙飞
【目的】对31个山药种质资源的品质和产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山药优良品种的选育栽培和山药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所收集的31个山药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其块茎产量、性状及可溶性蛋白、淀粉、蔗糖、还原糖等品质指标,并用隶属函数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1个山药种质资源在产量和品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块茎长度可划分为长型、中型、短型3种类型;根据产量性状可划分为7类,第1类产量最高,达55 000 kg/hm~2以上,包括HZ-2和G15,第7类产量最低,为15000 kg/hm~2以下,包括湖北大、铁棍山药、湖北小和SY2。经隶属函法综合评价,品质和产量表现较优的有中、长型品种GH5、G1、GH-9、G15、HZ-2、BL-5和BL-2,短型品种PZ-1、野生种、土家白、PZ-3、BL-3、粤北2号和浙江红。【结论】综合表现较优的品种中,中、长型品种GH5、G1、GH-9、G15及HZ-2等品质和产量俱佳,适合作为高产优质育种材料或鲜食新品种的优异亲本;而短型品种野生种、土家白和浙江红等,则适合机械化种植和加工。
关键词:
山药 品质 产量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鑫浩 许洪扬 缪武 雷佳奇 金雨珂 郑井元 朱凡
为筛选高产且适合在轻度镉(Cd)污染土壤中种植的低镉积累辣椒品种,选取了4个辣椒类型(朝天椒、泡椒、牛角椒、线椒)主产区的12个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Cd污染(2.5 mg/kg)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辣椒品种中Cd积累量的差异,分析Cd对光合色素、光合能力、产量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从果实Cd含量、产量和光合能力等3个维度筛选具有低Cd、高产特性的辣椒品种。结果表明:12个辣椒品种中长兴八号和龙福椒的单株产量较高,分别为402.35、384.26 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供试辣椒品种中根、茎、叶、果中的Cd含量依次降低;4个类型中,牛角椒的根和茎富集系数最高,线椒的根和茎富集系数最低,朝天椒叶片的富集系数最低;长兴8号、湘辛28号、龙福椒的果实富集系数较低;龙福椒鲜果中Cd含量最低,为0.11 mg/kg;目标危险系数(THQ)显示,健康风险较高的是星秀(1.373)、橙艳(1.125)和湘辣699(1.152),较低的是龙福椒(0.587)、湘辛28号(0.722)、长兴8号(0.732);Cd对叶片CO2同化效率的抑制程度高于其对光化学效率的抑制程度,Pn和Fv/Fm共同影响辣椒在Cd处理下的产量,路径系数分别为0.58和0.37;通过综合评价值,龙福椒具备低镉高产的特性,可优先考虑在轻度Cd污染农田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雪银 文仁来 吴翠荣 周锦国
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高渗培养液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环境,以与玉米自交系幼苗质膜损伤程度有关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脯氨酸(Pro)为指标,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13个参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模糊隶属函数法可以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能较全面地评价玉米的抗旱性;利用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D)对参试材料的抗旱性评价与田间干旱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值基本上可以直接用于玉米品种的抗旱性分级评价。
关键词:
玉米 模糊隶属函数 抗旱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萌 赵曾菁 赵虎 吴星 龚明霞 何志 王日升
【目的】建立韭菜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方法,为选育耐热韭菜品种及丰富广西耐热韭菜品种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农业农村部第三次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15—2020)期间收集的广西大叶韭菜、宽叶韭菜和细叶韭三类地方种质资源(分别标记为A、B、C、D、E、F、G、H和I)为试验材料,测定其38 ℃高温胁迫(实验室组)处理7 d后的生长指标(叶片最大生长长度和地上部新增生物量)和生理指标[叶绿素、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结合田间自然高温胁迫(田间组 )实际耐热表现,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类型韭菜种质资源的耐热性。【结果】在38 ℃高温胁迫下,广西大叶韭菜、宽叶韭菜和细叶韭菜三类9份韭菜种质的叶片最大生长长度和地上部新增生物量均较其适温对照(CK)极显著下降(P<0.01),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大叶韭菜类型,降幅最小的是细叶韭类型;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大叶韭类型,降幅最小的是细叶韭类型;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升幅最大的是大叶韭类型,升幅最小的是细叶韭类型;Pr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升幅最大的是细叶韭类型,升幅最小的是大叶韭类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西三类地方韭菜种质资源的耐热性排序为细叶韭>宽叶韭>大叶韭,9份韭菜种质中耐热性较强的是种质G(编号2016451159)和种质I(编号2016453604),耐热性最差的是种质C(编号SC20191200)。【结论】以叶片最大生长长度、地上部新增生物量及叶绿素、Pro和MDA含量作为韭菜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可将广西三类韭菜种质资源的耐热性排序为细叶韭>宽叶韭>大叶韭,并确定种质G和I为耐热性较强种质,种质C为耐热性最弱种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庞丹波 李生宝 潘占兵 蔡进军 董立国 张源润 王川
为探索适宜在半干旱风沙区进行种植的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宁夏中卫市东园镇瑞应村进行引种试验。从7个苜蓿品种的根长、根重、株高、主枝侧枝数、茎叶比、干鲜比、产草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甘农4号紫花苜蓿株高、茎叶比、干鲜比均较大,且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苜蓿品种(P<0.05);鲜草产量则是甘农8号最大,且与株高、主枝侧枝数存在明显的相关性;2主成分分析显示,根长、鲜根重、株高和主枝侧枝数对紫花苜蓿的综合生长性状影响较大;3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农3号、甘农4号的得分比较高,各项指标和性状较好,是中卫市瑞应村适合种植的苜蓿品种;皇后的生产性能较差,不适宜在该地区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