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83)
- 2023(20723)
- 2022(17566)
- 2021(16482)
- 2020(13860)
- 2019(31728)
- 2018(31562)
- 2017(59854)
- 2016(32728)
- 2015(37264)
- 2014(37378)
- 2013(36682)
- 2012(34455)
- 2011(31303)
- 2010(31732)
- 2009(29512)
- 2008(29125)
- 2007(26150)
- 2006(23302)
- 2005(21263)
- 学科
- 济(145322)
- 经济(145165)
- 管理(91534)
- 业(85451)
- 企(68801)
- 企业(68801)
- 方法(58334)
- 数学(51278)
- 数学方法(50497)
- 中国(41821)
- 农(38439)
- 财(36367)
- 地方(32606)
- 业经(30105)
- 学(29841)
- 制(27102)
- 贸(27081)
- 贸易(27064)
- 易(26253)
- 农业(25216)
- 银(23387)
- 银行(23343)
- 融(22516)
- 金融(22508)
- 行(22476)
- 理论(22263)
- 税(22247)
- 环境(22217)
- 和(21218)
- 税收(20759)
- 机构
- 学院(468792)
- 大学(466905)
- 济(198894)
- 经济(194700)
- 管理(174588)
- 研究(166307)
- 理学(148349)
- 理学院(146647)
- 管理学(143829)
- 管理学院(142969)
- 中国(128364)
- 京(100274)
- 科学(100273)
- 财(94931)
- 所(85442)
- 农(79176)
- 研究所(76821)
- 中心(75654)
- 财经(73136)
- 江(73090)
- 业大(67211)
- 经(66175)
- 北京(64152)
- 农业(61882)
- 范(61849)
- 师范(61170)
- 经济学(61061)
- 院(59649)
- 州(57655)
- 经济学院(54651)
- 基金
- 项目(301845)
- 科学(237119)
- 研究(220961)
- 基金(217933)
- 家(190397)
- 国家(188828)
- 科学基金(161060)
- 社会(139014)
- 社会科(131782)
- 社会科学(131749)
- 省(118134)
- 基金项目(112909)
- 自然(103375)
- 教育(102724)
- 自然科(101026)
- 自然科学(100999)
- 划(99906)
- 自然科学基金(99172)
- 资助(91576)
- 编号(90146)
- 成果(74935)
- 重点(68573)
- 发(68022)
- 部(66646)
- 课题(63809)
- 创(62280)
- 创新(58317)
- 国家社会(57664)
- 科研(57632)
- 教育部(57028)
- 期刊
- 济(227957)
- 经济(227957)
- 研究(146107)
- 中国(99944)
- 财(73599)
- 农(72824)
- 学报(72686)
- 管理(67081)
- 科学(66724)
- 大学(55040)
- 教育(54920)
- 学学(51734)
- 农业(49269)
- 融(46960)
- 金融(46960)
- 技术(44279)
- 经济研究(37549)
- 财经(36302)
- 业经(35670)
- 经(31312)
- 问题(29273)
- 业(27124)
- 贸(25455)
- 统计(24839)
- 技术经济(24035)
- 国际(23535)
- 世界(22513)
- 策(22093)
- 版(21795)
- 图书(21726)
共检索到730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何伟刚
近年来,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从概念走向立法,碳关税在气候治理及国际贸易领域再次引发广泛关注。本文从气候治理和国际贸易双重视角对碳关税实质进行剖析,对欧盟和美国碳关税方案的具体内容、主要特点进行对比,运用全球贸易和环境分析模型(GTAP-E)对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实施碳关税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模拟。分析表明,欧盟碳关税政策的实施将会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负面影响,但通过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可以抵消部分影响,使得影响总体可控;碳关税政策的实施在不同阶段、不同行业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碳关税政策的实施对推动我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减排的实际作用有限,却会导致欧盟及其他部分发达经济体碳排放量增加,总体是“损人不利已”。考虑到欧美对碳关税持积极态度、“先行者”可能带来的示范效应以及未来更多发达经济体实施碳关税政策产生的“合围”冲击,我国有必要采取积极开展碳关税谈判、加速推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和完善碳市场、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等综合应对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宇星 吴文鑫 严佳佳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宇星 吴文鑫 严佳佳
将作为外部冲击的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分析其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情况,并模拟了在无政策干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搭配四种情景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但长期看,社会总需求和通货膨胀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持续时间则较长。同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会产生“政策叠加”效应,促使宏观经济更快复苏,但长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云清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能源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基于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数据,运用贝叶斯推断法估计了模型参数,考察了能源价格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并尝试回答在冲击下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选择问题。理论模型研究发现,能源价格冲击的传导机制由模型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资本品市场供求关系和名义粘性等决定,而通过数值分析和政策模拟结果显示:能源价格上涨将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而能源技术进步与较强的名义粘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能源价格上涨引发的经济波动风险;货币(利率)政策规则的强弱决定了经济变量对能源价格冲击响应的幅度,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的制定可以采用小幅温和地盯住能源价格波动的方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创
碳税作为有效控制碳排放的市场化手段之一,正日渐被各国政府采纳,而我国的碳税政策正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采用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分别研究了5种碳税税率下,碳税政策对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各部门产出与价格、二氧化碳排放量及排放强度、能源需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碳税政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CGE模型 碳税 政策模拟 宏观经济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丁纯 曹雪琳
随着2023年5月16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正式生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CO2排放国将面临贸易成本上升的问题,这可能导致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下跌。为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受损情况,文章依据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最终文本的具体细则,设置了五种欧盟征收“碳关税”模拟情景进行GTAP-E预测。文章还讨论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碳排放量的抑制作用以及如中国或全球其他国家实施与欧盟对等的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1)欧盟实施CBAM会产生出口贸易转向效应,导致中国对欧盟出口下降的同时增加了中国对其他非欧盟国家的出口。(2)欧盟CBAM对中国不同行业的贸易影响呈现异质性。短期内,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出口的负面影响仅限于CBAM覆盖的产品;长期内全部产业出口都将受损。在所有国家和行业中,高碳排放国家和高碳强度行业受影响最为严重,尤其是中国因较大的出口基数和各行业的高碳强度导致了劳动密集产业和资本密集产业贸易的“双重对外转移”,出口的恶化程度最为显著。(3)中国相比接受“碳关税”,在国内发展碳市场既能确保较低的碳泄漏,又可实现较为显著的减排效果。且实际上,欧盟CBAM的实施对减排的影响较小,而对经济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尤其若全球均实施与欧盟对等的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情况下,中国的出口将急剧恶化,程度远大于对减排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凌云 李星
美国众议院在2009年6月26日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对其进口的能源密集型产品征收碳关税。针对此政策,本文利用GTAP模型对我国经济可能会受到的冲击与影响进行实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碳关税政策将会使我国经济状况恶化,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量急剧下降,产品价格上升,企业成本增加,国际竞争力减弱,GDP和社会福利减少。
关键词:
碳关税 GTAP模型 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玮 文长存 崔琦 解伟
受劳动力成本上升、水土资源制约,未来农业生产增长将依赖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经营,由此将带来农业能源使用与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技术进步被认为是减少农业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利用能源-经济CGE模型(GTAP-E模型),构建2012—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情景方案,模拟未来农业生产增长趋势,分析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使用与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随着农业生产的增长,2012—2030年农业部门对能源产品消耗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产出增长率,同期农业碳排放增长超过120%。尽管影响机理存在差异,农业全要素
关键词:
农业生产预测 技术进步 能源使用 碳排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睿
随着TPP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使得中国难以置身事外。本文通过GTAP模型模拟了中国加入TPP的经济效应,模拟的结果认为:加入TPP后,中国的总产出下降,贸易条件恶化,进出口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农业和制造业部门的进出口从整体上来看会有明显增加,绝大部门服务业部门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中国加入TPP使得美国、日韩和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总产出和进出口都有所增加,贸易条件改善,几乎所有部门的进口都有所增加;美国、日韩和欧盟的农业出口增加,除了美国的制造业部门出口有增有减外,日韩和欧盟的制造业部门出口增加,美国和日韩几乎所有的服务业部门出口下降,欧盟的服务业部门出口有增有减。在对中国加入TPP...
关键词:
TPP GTAP模型 零关税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尧成 徐晓萍
文章为分析我国经济外部失衡问题,运用当前国际经济学领域先进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两国模型研究方法,模拟了在不同消费替代弹性下以技术冲击为代表的供给冲击和以货币冲击为代表的需求冲击对一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冲击发生后该国的外部资产和汇率水平会从初始的"0均衡"状态偏离,而到最终收敛大约需要10年到15年的时间。这可以很好地解释当前我国的经济外部失衡,文章也依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桥红
基于FAVAR模型和199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共169期的月度数据,本文研究了以市场利率和美元流动性调整所反映的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美国货币政策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溢出效应:美国货币市场利率的正向冲击,会导致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产生同方向变动,并对中国GDP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美国利率的正向冲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出口规模的增加;另一方面,美元流动性的负向冲击会导致中国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降,同时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它对于中国GDP并未造成明显影响。综合来看,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对于中国货币市场造成了显著的冲击效应。
关键词:
美国 货币政策 溢出效应 FAVAR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宇 蔡松锋 张其仔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和国际社会谈判压力的加大,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峰值及其经济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最新的动态GTAP-E模型分析了我国分别在2025年、2030年和204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宏观经济和产业部门的影响。结果显示,达峰的时间越早对我国经济影响越大,在2025年达峰GDP累积下降20.9%,而在2040年达峰GDP累积仅下降8.7%,同时,减排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国内需结构的优化。从行业结果看,煤炭、石油、天然气、成品油、电力、建筑、钢铁和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和能源密集型行业受到的冲击较大,而对农业、食品、贸易和服务业等低排放行业的影响则较小。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峰值 经济影响 GTAP-E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乔木子 宋玉臣
研究发达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货币政策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外部冲击效应,运用具有随机波动的SV-TVP-VAR模型构建以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利率和汇率(美元、欧元和日元)为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其时变特征和响应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货币政策会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我国形成的利差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都会导致大量跨境资本流入我国,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因此,必须防范其他国家货币政策冲击所带来的风险,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并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以维护金融稳
关键词:
发达经济体 货币政策 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斌 庞超然
中韩自贸区是截至目前我国对外商谈的涉及国别贸易额最大的自贸区。中韩两国之间的关税减让幅度较大,但仍存在许多敏感性产品,未来依然有很大的关税减让空间。本文基于最新的GTAP 9数据库进行情景模拟,研究发现中韩关税减让有利于中韩两国双边贸易增长、经济发展和福利提高。在考虑到TPP协定的情形下,我们发现TPP协定将削弱中韩自贸协定对两国经济的正向效应。如果韩国先于中国加入TPP,我国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将受到冲击。鉴于此,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主动参与TPP谈判。
关键词:
中韩自贸区 GTAP 经济效应 TPP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凯丰 宋永华 张晓旭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撑,面对内在发展瓶颈和外部虚拟经济挤出导致的实体经济困境,要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产业政策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梳理并总结改革开放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特点及二者在经济整体中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具有产业异质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产业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为在新发展阶段下政府以产业政策为牵引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转型升级提供了直观的经济理论基础。经济现实和模型模拟结果表明,虚拟经济发展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作用”,而产业政策则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应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和长期发展目标,进一步制定并落实有利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推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动态平衡”,实现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加快经济转型 全面应对碳关税冲击
中国应对发达经济体征收碳关税威胁的路径选择
技术冲击、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
“双碳”目标下工业碳排放结构模拟与政策冲击
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碳税政策模拟
资本流动逆转对中国实体经济的短期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
2050年全球八大经济体BAU情境下的二氧化碳排放——基于全球动态能源和环境GTAP-Dyn-E模型
转型期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传导机制解析——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
零关税政策背景下中国-东盟自贸区农产品贸易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模拟分析
利率冲击、主权债务违约与宏观经济后果——基于小型开放经济体的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