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73)
2023(12762)
2022(10679)
2021(10071)
2020(7861)
2019(18017)
2018(17773)
2017(33747)
2016(18494)
2015(20599)
2014(20290)
2013(20278)
2012(19410)
2011(17772)
2010(18077)
2009(16601)
2008(16056)
2007(14817)
2006(13634)
2005(12466)
作者
(53020)
(44903)
(44382)
(42102)
(28352)
(21696)
(20115)
(17356)
(17241)
(16239)
(15244)
(14880)
(14492)
(14147)
(13987)
(13631)
(13286)
(13027)
(13026)
(12835)
(11340)
(11277)
(10845)
(10521)
(10198)
(10149)
(10076)
(9700)
(9163)
(9040)
学科
(81451)
经济(81375)
(52802)
(51304)
管理(42344)
农业(34316)
(28375)
企业(28375)
地方(27954)
中国(27557)
业经(22187)
方法(21783)
数学(19125)
数学方法(18883)
(16355)
(16126)
(15493)
(14758)
(14562)
贸易(14547)
(13978)
(13894)
地方经济(13482)
(13431)
银行(13409)
(13087)
(13056)
金融(13052)
农业经济(12868)
环境(12735)
机构
学院(259751)
大学(252260)
(109566)
经济(107101)
研究(97252)
管理(95333)
理学(80442)
理学院(79399)
管理学(78149)
管理学院(77633)
中国(76054)
(62819)
科学(58658)
(55174)
(49681)
(48412)
农业(47701)
中心(45907)
研究所(44541)
(43465)
业大(43288)
(38237)
师范(37923)
财经(36241)
(35694)
北京(34946)
(34360)
(34083)
(32728)
经济学(31731)
基金
项目(167707)
科学(132164)
研究(128489)
基金(118635)
(102580)
国家(101542)
科学基金(86341)
社会(81040)
社会科(76248)
社会科学(76231)
(68268)
基金项目(62806)
教育(56488)
(56411)
编号(54821)
自然(52926)
自然科(51606)
自然科学(51595)
自然科学基金(50620)
资助(46450)
成果(45124)
(43265)
课题(38400)
重点(37484)
(36289)
发展(35463)
(34867)
(34769)
(34631)
国家社会(32832)
期刊
(140602)
经济(140602)
研究(81344)
(67491)
中国(66036)
农业(45560)
学报(39196)
科学(38793)
(34110)
管理(32483)
(32243)
金融(32243)
教育(31650)
大学(30508)
业经(29007)
学学(28743)
技术(22655)
(21707)
问题(19463)
经济研究(19335)
财经(17004)
农村(15897)
(15897)
农业经济(15716)
资源(14910)
世界(14821)
(14722)
(14609)
经济问题(13546)
(13024)
共检索到423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施杨  童举希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我国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要求。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苏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苏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全面剖析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对接的若干思路,为地方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长根  居德里  石恂如  陈楚九  钱洪明  
苏州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汪长根居德里石恂如陈楚九钱洪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工业的发展壮大和众多小城镇的崛起,苏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据统计,自1981年初至1996年底的16年...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成虎  
从刘易斯经典的"二元结构"人口流动模型到托达罗的三部门人口流动模型,对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的研究都是在工业化迅速扩张、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对劳动力需求弹性很大的背景下进行的。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依靠城市很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阶段,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主要从农业内部空间的扩张着手,形成通过农业产业化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白鸽  
四川欠发达地区人口比例高 ,贫困地区农民为增收 ,他们大量地向非农领域转移 ,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 ,但同时也出现了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在新形势下 ,四川必须站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 ,增强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市场与创新意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加大贫困地区教育投入力度、改善政策环境等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调整结构 ,扩大就业 ,实现农民增收 ,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荣胜  
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制于5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转移能力"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影响或支配着其他4方面因素,即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就业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成为决定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主导要素。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的实证分析,表明这一论断是成立的。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通过提升转移能力来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童举希  施杨  
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有着较好的基础,但相对较高的目标和任务同样对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在分析苏州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苏州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为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荣胜  
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事关欠发达地区农村改革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就地转移空间不足、转移能力不强、转移稳定性不够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则可以有效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其机理在于: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化、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能力"、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来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空间;通过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通过克服制度阻力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忠江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都拥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要素存在着自身的缺陷,进而影响着城镇化的进程。本文从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入手,深入研究如何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农村劳动作用的有效途径,以期对实践有所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文剑  程培罡  
本文依据苏州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总结了苏州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深入剖析了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春芳  
本文基于苏南地区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迁居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具有不同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的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有所不同。应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给予农民充分的自由迁徙的机会和权利,以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静  
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新发展,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成为解决土地碎片化经营与现代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以苏州市的数据为例,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对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促进农业科技应用等角度来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土地流转效率的几点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彩容  吴声怡  
以福建沙县为例,利用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无手艺或技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自我雇佣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社会文化因素次之,家庭人口数因素的影响最小;具体来讲,有手艺或技能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进行自我雇佣起决定性作用;地区的重商文化氛围和家族文化越浓,该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越容易选择自我雇佣;家庭人口数越多,农村劳动力的自我雇佣行为越有可能发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冯海发  黄升泉  韩俊  
一、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本文中的发达地区主要是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京津等地区,从行政区划角度讲,主要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辽宁、山东等省市。这种划分基本上与国家统计部门的划分相一致,因而在分析中即直接使用宏观统计资料。发达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而言,以就地转移方式为主。根据典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艳平  
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否成功转移事关农民收入增加、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借鉴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总结出加快工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消除制度性障碍,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是中国实现农村劳动力成功转移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言奇  
本文在苏州市选取714个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发达地区农民的环境意识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村民的环境知识掌握程度、环境态度的积极程度、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三者之间不总是一致的。环境知识掌握程度较差的是40岁以上的群体、女性群体和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群体。环境态度积极程度以及环境行为自觉程度较差的是40岁以下的群体、男性群体、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群体。各个群体获取环境知识的渠道以及关心环境的目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