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8)
2023(12906)
2022(10537)
2021(9265)
2020(7513)
2019(16965)
2018(16487)
2017(31852)
2016(16937)
2015(18868)
2014(18790)
2013(18697)
2012(17782)
2011(16382)
2010(16710)
2009(15208)
2008(15057)
2007(13558)
2006(12451)
2005(11689)
作者
(49886)
(41564)
(41476)
(39199)
(26978)
(19826)
(18802)
(16084)
(15996)
(15079)
(14175)
(14024)
(13597)
(13257)
(13113)
(12886)
(12298)
(12046)
(12029)
(11932)
(10544)
(10377)
(10249)
(9630)
(9448)
(9317)
(9307)
(9200)
(8420)
(8180)
学科
(84660)
经济(84566)
(46427)
管理(44792)
(35388)
企业(35388)
方法(31205)
中国(27594)
数学(27033)
数学方法(26805)
(23557)
地方(22876)
业经(19315)
(17291)
农业(16312)
(15815)
(14427)
金融(14426)
(14223)
(13831)
(13817)
贸易(13801)
(13796)
银行(13769)
(13369)
(13252)
地方经济(12396)
环境(11657)
(11633)
技术(11478)
机构
大学(248528)
学院(245638)
(107187)
经济(105161)
研究(91553)
管理(90352)
理学(76552)
理学院(75629)
管理学(74378)
管理学院(73913)
中国(69664)
(53934)
科学(53077)
(50344)
(46228)
(41713)
研究所(41363)
中心(41063)
(39171)
财经(39088)
(35599)
(35306)
师范(34953)
北京(34740)
经济学(33891)
业大(33756)
(32777)
农业(32103)
(31227)
经济学院(30461)
基金
项目(157000)
科学(125233)
研究(117147)
基金(114931)
(100313)
国家(99086)
科学基金(84710)
社会(76900)
社会科(73007)
社会科学(72988)
(60797)
基金项目(59594)
教育(53605)
自然(51847)
(51167)
自然科(50696)
自然科学(50684)
自然科学基金(49818)
编号(46562)
资助(46471)
成果(39558)
(39342)
重点(35857)
(35151)
课题(33194)
国家社会(32683)
(32586)
发展(32239)
(31712)
教育部(30652)
期刊
(128055)
经济(128055)
研究(81895)
中国(57462)
(39997)
学报(38782)
管理(37595)
(37318)
科学(35520)
教育(31536)
大学(30031)
(27564)
金融(27564)
学学(27366)
农业(26707)
技术(21340)
业经(20957)
经济研究(20934)
财经(20189)
(17487)
问题(16845)
图书(15491)
(14807)
(13924)
世界(12679)
技术经济(12465)
国际(12320)
商业(11629)
书馆(11618)
图书馆(11618)
共检索到397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成林  乔晓楠  
自非工业化问题进入学术界的视野以来,围绕着非工业化的讨论存在着持续的争论。主流观点认为,非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然表现,因为,非工业化是经济内部原因驱动的结果。然而,发达经济体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的实践、2008年经济金融危机以及新近发生的主权国家债务危机都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因而,在梳理和评述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理解经济的非工业化进程,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了解这一动态进程,挖掘出现有研究的缺点与不足,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寻格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建明  王丛丛  
环境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行为模式。通过亲环境行为的认定、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干预策略三个方面,对发达国家已有的亲环境行为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述评,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建  
经济中心区以外地区工业(本文指狭义的,与制造业相同)的发展,不断得到地理学家的关注。70年代末,国际地理联合会工业变化委员会主席哈密尔顿在其主编的《工业变化:国际实践及公共政策》一书中和一些地理学家一起分析了到那时为止的英、美、法、意等国的工业变化,如英国的英格兰东南部、美国的东北部、法国的巴黎地区以及意大利北部的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东  殷红  
目前主流的国际化经营理论集中在对企业国际化成因和动机的研究,而对国际化经营的进程较少涉及。从演进的视角出发对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如何”发展也即国际化进程进行动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批判性地回顾了企业国际化进程研究中的代表性文献,并在文献述评基础之上,对企业国际化进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争论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一鸣  
通过分析英、美、德、韩诸国的工业化过程特点,归纳出先行工业化国家工业化过程的普遍规律:工业发展均遵循从轻工业阶段到重化工业阶段的阶段发展路线;工业化水平距先进水平的差距越大,政府的干预强度越大;重视教育和技术创新;工业化进程与市场化密不可分。阐明了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普遍规律及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展祥  王秋石  李国民  
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去工业化进程明显,这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理论和现实的考虑,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呼声日益高涨。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审时度势,进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最大化寻求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进程中的机会,实现新一轮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利益共享。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STS课程是西方发达国家科学课程的重要形式,是30年来西方科学教育政策调整和改革的产物。西方国家STS课程的实践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不少国家都推出了一些具体的STS课程形式和教材。研究发现:主要发达国家的STS课程在目标上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内容上体现了综合化的特征,在理念上则强化了科技与人文的整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晨栋  宋德勇  
基于对主要发达国家1850~2005年工业化以及碳排放的历史数据,考察了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碳排放的演变趋势,从中得出碳排放和一国工业化进程间的规律性。使用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三个指标多角度分析了碳排放的演变特性与规律,分析了各国碳排放周期,指出了工业发展中碳排放倒U型发展模式,并将整个周期划分为五个不同阶段。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针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有效降低碳排放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莉娟  
文章立足当前专职批发职能日趋分散、传统批发商面临萎缩和批发市场定位困惑等工业品批发体系现状以及由此引致的工业品流通问题,着重回顾了国内外与工业品批发体系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对相关问题的提出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为我国工业品批发体系重构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展祥  王秋石  李国民  
有关去工业化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但一直为发达工业化国家持续的经济扩张所淹没。世纪之交,随着美国需求萎缩迹象的出现,去工业化问题又逐渐成为理论和政策讨论的焦点。对新世纪以来有关去工业化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内容包括去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内外部原因,去工业化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研究该问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苑鹏  
本文以作者长期进行跟踪调查的东部地区某发达村庄20余年的经济变迁为切入点,应用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对工业化进程中发达村庄经济发展轨迹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炼工业化进程中发达村庄经济发展的一般性经验,同时探讨发达村庄经济的未来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提出发挥发达村庄集体的组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将是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威  
纵观欧美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虽然由于国情迥异而导致其工业化道路千差万别,但也有一些规律是相同的。这就是:农业的进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与加强以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贸易政策。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些规律,对于今日我国的发展也不无裨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汤天滋  
本文对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历史经验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述评: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线索和理性认识;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以立法为先导实行法制化推进;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重在微观运行模式的创造;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注重制定各种激励政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谈了四点启示:循环经济是我国今后长期发展所必须依赖的基本生产方式;对循环经济必须在理论上有进一步深刻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