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212)
2023(23669)
2022(20347)
2021(19089)
2020(15963)
2019(36699)
2018(36234)
2017(68356)
2016(37696)
2015(42689)
2014(43027)
2013(42336)
2012(39807)
2011(36007)
2010(36669)
2009(34333)
2008(33700)
2007(30200)
2006(26789)
2005(24406)
作者
(111868)
(93337)
(92529)
(88346)
(59386)
(44870)
(42312)
(36524)
(35541)
(33719)
(31680)
(31562)
(29984)
(29873)
(29356)
(29009)
(27807)
(27557)
(27013)
(26710)
(23615)
(23215)
(22779)
(21416)
(21115)
(20871)
(20803)
(20715)
(19068)
(18690)
学科
(158675)
经济(158493)
管理(105882)
(101390)
(82779)
企业(82779)
方法(64995)
数学(56090)
数学方法(55357)
中国(47123)
(43261)
(40867)
地方(36181)
(35589)
业经(34619)
(32881)
(32551)
银行(32475)
(32416)
金融(32407)
(31221)
(29318)
贸易(29298)
农业(28819)
(28378)
理论(26163)
(24934)
财务(24827)
财务管理(24768)
企业财务(23479)
机构
大学(537885)
学院(536956)
(219210)
经济(214236)
管理(201945)
研究(191670)
理学(171664)
理学院(169628)
管理学(166429)
管理学院(165478)
中国(149377)
科学(118205)
(116710)
(103814)
(99599)
(95158)
研究所(90122)
中心(87818)
(83399)
业大(81191)
财经(80797)
北京(74721)
农业(74424)
(73219)
(72355)
师范(71586)
(68964)
(66889)
经济学(66139)
财经大学(59642)
基金
项目(351326)
科学(273750)
研究(254349)
基金(251948)
(221526)
国家(219507)
科学基金(185827)
社会(157917)
社会科(149431)
社会科学(149389)
(137957)
基金项目(132029)
自然(121359)
自然科(118495)
自然科学(118461)
教育(117972)
(116625)
自然科学基金(116322)
资助(105464)
编号(104113)
成果(86586)
重点(79563)
(76908)
(76903)
课题(73637)
(71736)
科研(67235)
创新(67068)
教育部(65318)
大学(64933)
期刊
(251757)
经济(251757)
研究(164997)
中国(115676)
学报(89978)
(87136)
(81306)
科学(80511)
管理(76476)
大学(67465)
教育(63925)
学学(63418)
(62339)
金融(62339)
农业(58761)
技术(48213)
财经(40275)
经济研究(40190)
业经(39588)
(34684)
问题(32038)
(31250)
图书(27979)
(27059)
技术经济(26467)
(26231)
统计(25476)
理论(25456)
科技(24549)
国际(24515)
共检索到837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和威  岳国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发达国家先后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意图帮助本国经济摆脱衰退的困境。本文对2008-2019年主要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总量调整型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运用ARDL-ECM模型研究日本、欧元区、美国和英国总量调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性利率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在金融危机后减弱,在金融危机后的低利率时期,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超低利率对经济增长和通胀有显著影响;样本地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低利率时期不尽相同:美国和欧元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后对通胀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需要密切关注发达国家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产生的溢出效应,不断丰富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篮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皓  敬海燕  
为应对今后一段时间内主要发达经济体陆续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的冲击,需要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出台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措施和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危机爆发以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重心和工具有所不同,在传统货币政策失效的情况下纷纷出台了"前瞻性指引""负利率""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恢复。但是,非常规货币政策也给世界经济金融市场埋下了新的隐患。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不仅导致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同时,将引发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资本大量流入,形成资产泡沫;而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将引发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资本大量外流,增加债务压力和资产价格暴跌,甚至引发货币危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理  余慧娟  
选取10个经济发达国家(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2008年7月至2013年11月的面板数据,以美联储的基础货币投放与购债规模为自变量,以其他发达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物价水平、产出水平、资本市场波动、汇率、货币供应量为因变量,使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的统计技术,研究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对其他发达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对其他发达国家存在溢出效应,使其他发达国家的贸易差额扩大、物价上涨、产出增加,对资本市场、汇率、货币供应量等经济变量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冲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董永祥  马笛  
国际金融危机中,传统货币政策在主要发达国家已失去了操作空间,为了维持虚拟经济的稳定,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被大规模使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在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时的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也是虚拟经济高度发展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对未来经济却存在着诸如通货膨胀风险等负面作用,同时这一政策的平稳退出也将是两难选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金俐  
过去2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经历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实施方式等政策实践方面随之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政策利率已降至最低水平而经济状况仍未好转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具体措施的选择上并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国家金融市场结构的差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潘淦  
美联储在2012年12月12日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QE3的冲击还未结束,QE4又再次推出,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从引导经济上行预期、缓解财政悬崖、货币政策"去独立性"和全球流动性释放四个方面阐释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从货币政策调整压力、出口贸易冲击、资本流动不确定性、输入型通货膨胀、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外汇贷款波动、大宗商品及房地产价格上涨、美元储备缩水八个方面分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之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升国  郭文璇  胡婧玮  
为了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货币数量论构建一个五变量的TVP-VAR模型,运用2007-2017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中国出现输入型通胀,这种溢出效应的持续性不强;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在不同滞后期波动幅度较大,从长期来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利于中国同美国的出口贸易;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长期不利于中国产出水平的发展;中国的货币供应量随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呈现较显著的反应。据此建议:加强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研究、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推动我国出口工业产业升级,以提升我国抵御国外货币政策变化冲击的能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乔木子  宋玉臣  
研究发达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货币政策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外部冲击效应,运用具有随机波动的SV-TVP-VAR模型构建以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利率和汇率(美元、欧元和日元)为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其时变特征和响应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货币政策会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我国形成的利差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都会导致大量跨境资本流入我国,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因此,必须防范其他国家货币政策冲击所带来的风险,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并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以维护金融稳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元春  李舟  杨丹丹  
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效、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的背景下,各国的政策实践及学界的理论创新共同推动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兴起。各大央行通过对传统工具的改良和创新,发展出了TAF、TSLF、CPFF、QE、前瞻指引、扭曲操作、宏观审慎管理等一系列非常规政策工具。总体而言,这些工具在经济复苏与金融稳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出台年限较短、发展还不完善,其在应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效果上亦存在差异。对中国而言,鉴于转型期的特殊国情及危机后的增速下滑,中国需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非常规政策工具实施经验,把握政策施行的窗口期,强化预期引导及政策效率,保障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元春  李舟  杨丹丹  
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效、经济增长停滞不前的背景下,各国的政策实践及学界的理论创新共同推动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兴起。各大央行通过对传统工具的改良和创新,发展出了TAF、TSLF、CPFF、QE、前瞻指引、扭曲操作、宏观审慎管理等一系列非常规政策工具。总体而言,这些工具在经济复苏与金融稳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出台年限较短、发展还不完善,其在应用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效果上亦存在差异。对中国而言,鉴于转型期的特殊国情及危机后的增速下滑,中国需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非常规政策工具实施经验,把握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戴金平  张华宁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各国纷纷实行非传统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一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开始恢复,人们开始担心通货膨胀的出现,因此研究非传统货币政策何时退出就成为当前各国宏观经济保持稳定的一个重要任务。发达国家实行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原因在于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即从市场基准利率向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传导受阻。因此非传统货币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降低短期利率预期和风险溢价,同时提高通胀预期,降低长期实际利率,最终起到刺激实体经济的作用。文章以美国为例,考察了美国金融指标、通胀指标和宏观经济指标,得出结论: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恢复还未得到充分的确认。另外,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出现给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彭芸  
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成为了学界、业界关注的热点。深入分析非常规性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和特征,探讨提高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经济的平稳复苏,最终实现非常规性货币政策的合理退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亚飞  石建勋  
自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美国已先后实施4次量化宽松(QE)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不同影响。研究发现,美国QE实施会引发人民币升值、中国国内货币供给增加、中国物价水平波动、上证指数升高、资金使用成本下降等,整体上会对中国GDP造成负向冲击。值得注意的是,在QE4政策力度和实施速度都空前的情况下,我国宏观经济受QE4的影响反而要小于QE3时期,甚至在某些领域的影响也小于QE2时期,充分表明我国已有能力摆脱美国QE政策的"裹挟",呈现更大的自主性与合理性。在当前中美货币政策"背离"情况下,我国需要合理搭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激发国内市场潜力,扩大开放合作,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以更加适当灵活的政策应对复杂国际经济形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波  
美国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导致大量资本经由贸易顺差和热钱两条途径进入中国,加剧了国内资产的泡沫程度;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增加,推高货币价格,挤压中国货币政策空间,减弱人民币政策自主性;同时还致使中国市场流动性增强,抬高物价,增加了通货膨胀调控压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继鸿  
选取1999—2008年的月度数据,建立一个包含六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来测度货币政策、房产市场和宏观经济之间的动态关系,通过施加短期约束识别结构冲击。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危机爆发前,在中国存在通过房产市场影响宏观经济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在货币政策调控房价方面,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更为有效;房产市场的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因此保持房产市场的稳定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