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3)
2023(10652)
2022(8957)
2021(8241)
2020(6330)
2019(14587)
2018(14095)
2017(26618)
2016(14343)
2015(15955)
2014(16075)
2013(15743)
2012(15189)
2011(14047)
2010(14661)
2009(13519)
2008(13434)
2007(12251)
2006(11325)
2005(10624)
作者
(42420)
(35401)
(35158)
(33356)
(22995)
(16871)
(15947)
(13595)
(13590)
(12910)
(12046)
(11727)
(11591)
(11477)
(11310)
(10947)
(10523)
(10269)
(10193)
(10189)
(9063)
(8785)
(8541)
(8165)
(8099)
(7978)
(7947)
(7846)
(7143)
(7060)
学科
(65367)
经济(65289)
管理(39495)
(39453)
(30737)
企业(30737)
中国(22295)
(20328)
方法(19803)
地方(19405)
数学(16218)
业经(16097)
数学方法(15975)
(14078)
农业(13534)
(13458)
贸易(13444)
(13059)
金融(13059)
(13016)
(13001)
银行(13001)
(12987)
(12711)
(12470)
(11790)
(11298)
理论(10678)
地方经济(10638)
环境(10145)
机构
学院(210719)
大学(208625)
(91705)
经济(89676)
研究(79524)
管理(77095)
理学(64294)
理学院(63470)
中国(62638)
管理学(62467)
管理学院(62057)
科学(45846)
(45472)
(44649)
(40537)
研究所(36138)
中心(35823)
(34320)
(34113)
财经(33601)
(30508)
(30403)
师范(30243)
北京(29726)
(28408)
经济学(28067)
(27502)
业大(27139)
农业(26345)
经济学院(24915)
基金
项目(128687)
科学(102498)
研究(98892)
基金(92313)
(80051)
国家(78893)
科学基金(67202)
社会(62871)
社会科(59515)
社会科学(59503)
(50730)
基金项目(46847)
教育(45075)
(42880)
自然(40923)
编号(40525)
自然科(39935)
自然科学(39925)
自然科学基金(39219)
资助(38069)
成果(35043)
(33596)
课题(29858)
重点(29349)
(28385)
发展(27659)
(27167)
(26992)
国家社会(25607)
(25586)
期刊
(114756)
经济(114756)
研究(72698)
中国(49900)
(33749)
(32616)
管理(32010)
(29291)
金融(29291)
教育(29148)
学报(28838)
科学(28517)
农业(22682)
大学(22301)
学学(20742)
业经(19387)
技术(18496)
经济研究(18437)
财经(16991)
(14725)
问题(14439)
(12638)
国际(11796)
(11685)
世界(11396)
商业(10231)
(10214)
论坛(10214)
技术经济(10155)
现代(9982)
共检索到349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彬  
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大致经过了利率→货币量→以利率为主导的价格型目标体系的发展过程。本文以美国为例,通过回顾和分析发达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演进及相关理论的发展过程,旨在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规律,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陆婷  肖立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主要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息和推行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为全球经济运行营造了极为宽松的货币环境。如今,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态势的逐渐稳固,各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美联储率先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自2015年12月起先后加息七次,并有条不紊地展开缩表计划;英国央行也于2017年11月宣布了十年来的首次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秦菊香   尹继志  
由于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管制的放松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剧,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下降,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框架发生了变化,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方式亦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本文考察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发展变化,旨在跟踪了解货币政策的国际最新走势,以求在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操作中学习与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廖群  王向燊  
发达国家政府似乎在推行超常规的宽松货币政策方面达成了默契。日本超强力度的新一轮量化宽松引起了市场关于货币战的广泛担忧,本以为在4月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和5月的七国集团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上会招来各国的批评。但实际上这两次会议都并未出现批评声音,主导会议的国家反而表示日本此举对于经济走出通缩是必要和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严宝玉  梁珊珊  
本文回顾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要梳理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在二战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实践,认为发达国家的中介目标演进大致可区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中介目标的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同时,认为中介目标选择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密切相关,主流经济学理论为中介目标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持。最后,建议我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应根据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等情况选择和调整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扬  
法定准备金要求是中央银行调控力度最大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然而,随着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降低存款准备率乃至取消法定准备金的政策建议不仅受到重视,而且正在逐渐变成一些发达国家的金融制度安排。本文通过分析正的存款准备率在目前面临的四点弊端和在零准备率制度框架安排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四点相应变化,简明地勾画出发达国家货币制度中零准备率这个新范式的重要内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雄  
本文分析了融资换贷款计划、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以及定期贷款拍卖等主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行模式和实施效果,总结了可借鉴的运作经验。当前我国应综合运用多种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丰富和优化政策组合,降低实体经济部门的融资成本;同时应加快合格抵押品内部评级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抵押品分类和违约风险度量框架。此外,本文还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激励相容机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丹  李宏瑾  
本文深入考察了"二战"后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演进过程,总结了当前发达国家以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通过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型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规则操作要优于相机抉择的逆周期货币政策,价格型目标和工具往往要优于数量型目标和工具。货币政策制定必须考虑市场预期的因素,采取前瞻性的政策操作,充分发挥价格工具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市场预期,顺利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戴金平  张华宁  
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各国纷纷实行非传统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一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开始恢复,人们开始担心通货膨胀的出现,因此研究非传统货币政策何时退出就成为当前各国宏观经济保持稳定的一个重要任务。发达国家实行非传统货币政策的原因在于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即从市场基准利率向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的传导受阻。因此非传统货币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降低短期利率预期和风险溢价,同时提高通胀预期,降低长期实际利率,最终起到刺激实体经济的作用。文章以美国为例,考察了美国金融指标、通胀指标和宏观经济指标,得出结论: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恢复还未得到充分的确认。另外,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出现给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董永祥  马笛  
国际金融危机中,传统货币政策在主要发达国家已失去了操作空间,为了维持虚拟经济的稳定,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被大规模使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在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时的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也是虚拟经济高度发展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对未来经济却存在着诸如通货膨胀风险等负面作用,同时这一政策的平稳退出也将是两难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理  文程浩  钱成  
当前,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出现了分化调整的新动态,处于政策夹缝中的中国需要评估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分化调整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文章建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DSGE三国模型,研究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分化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风险对冲的一系列对策建议。研究认为:美国紧缩货币政策可能导致中国产出下降,消费萎缩,资本投入下降,短期通胀有可能上升,并降低就业率水平;欧洲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导致中国产出上升,消费下降,资本投入上升,通胀和就业率水平可能下滑;中国本国的技术冲击可以适当缓解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调整带来的不利影响。文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是: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技术创新,实施定向调控类的货币政策,通过差异化的策略组合来对冲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分化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金俐  
过去20多年中,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经历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实施方式等政策实践方面随之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爆发后,在政策利率已降至最低水平而经济状况仍未好转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具体措施的选择上并不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国家金融市场结构的差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应展宇  
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 ,为了提高宏观货币调控的有效性 ,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在过去的 2 0年里发生了巨大的调整。本文在简单介绍中间目标选择一般理论之后 ,通过对西方国家中间目标演变的实践描述和理论分析 ,认为在中间目标的指标选择中 ,货币供给量指标将逐渐退化为监控指标 ,而利率、汇率指标的作用将可能再次凸现。此外 ,本文还探讨了西方国家其他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比如信用总量 (扩展含义 )指标、通货膨胀目标以及资产价格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现状与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宇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离岸市场的人民币价格(包括汇率与利率)必将对在岸市场的人民币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境内央行的货币政策,甚至存在削弱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可能。本文通过对离岸货币市场影响境内货币供应量机制的分析,并以离岸美元市场发展以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货币政策在离岸、在岸市场的传导效果为例,提出:选取利率作为国内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以帮助境内货币当局在不影响跨境资本的自由流动的前提下,有效规避离岸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增强货币政策独立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