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83)
2023(14624)
2022(12295)
2021(11325)
2020(9217)
2019(20934)
2018(20554)
2017(38042)
2016(20979)
2015(23582)
2014(23568)
2013(22765)
2012(21557)
2011(19489)
2010(19782)
2009(18035)
2008(18099)
2007(16390)
2006(14627)
2005(13456)
作者
(58997)
(49306)
(48791)
(46433)
(31491)
(23517)
(22365)
(18873)
(18816)
(17711)
(16696)
(16689)
(16160)
(15602)
(15589)
(15130)
(14419)
(14317)
(14295)
(14135)
(12383)
(12199)
(11867)
(11374)
(11193)
(11020)
(10979)
(10871)
(9931)
(9811)
学科
(81567)
经济(81437)
管理(58073)
(54541)
(42696)
企业(42696)
中国(28677)
(26809)
地方(25718)
方法(23448)
业经(21615)
(21544)
(21015)
数学(19285)
数学方法(19001)
农业(18244)
(16310)
金融(16306)
(16193)
银行(16168)
(16092)
(15655)
(14596)
贸易(14577)
环境(14419)
(14109)
(14056)
(13917)
技术(13334)
地方经济(12976)
机构
学院(285659)
大学(284280)
(113351)
经济(110577)
研究(105927)
管理(100810)
理学(84085)
理学院(82914)
管理学(81539)
中国(81323)
管理学院(80971)
(63174)
科学(62932)
(57727)
(53455)
中心(48904)
(48242)
(47707)
研究所(47631)
(44077)
师范(43676)
财经(42984)
北京(40649)
业大(39478)
(39020)
(38737)
(37682)
农业(37143)
师范大学(35233)
经济学(34202)
基金
项目(183500)
科学(144585)
研究(141690)
基金(129167)
(112472)
国家(111058)
科学基金(93984)
社会(88225)
社会科(83300)
社会科学(83281)
(73768)
基金项目(67903)
教育(66376)
(62295)
编号(58851)
自然(57553)
自然科(56089)
自然科学(56075)
自然科学基金(55051)
资助(50947)
成果(50759)
(44998)
课题(43829)
重点(42422)
(40563)
(38604)
(38588)
(36446)
发展(36442)
创新(36125)
期刊
(142333)
经济(142333)
研究(94213)
中国(74741)
(47238)
教育(46744)
(45997)
学报(42583)
管理(40833)
科学(39961)
大学(33045)
农业(31906)
(31888)
金融(31888)
学学(30209)
技术(26484)
业经(23975)
财经(21512)
经济研究(21234)
(18639)
问题(18507)
(17715)
图书(16406)
(14729)
论坛(14729)
世界(14606)
(14578)
职业(13918)
(13778)
(13756)
共检索到471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柳思羽  厉晓华  
美、英、德三国职教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各具特色,分别形成了“选择性”“市场化”“双元制”的职教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这三国职教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基本经验包括:从立法层面完善职教教师资格准入标准;将专业标准作为职教教师准入的关键依据;注重理实融合,相互促进;强化对职教教师资格的动态化考核;实施传统与替代融合的多样化认证途径。借鉴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我国应加快完善职教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健全职教专业教学标准、构建“双师型”教师的准入标准、设置多元化的认证条件、建立兼职职教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等,以加强职教教师准入制度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华  陈科  胡方霞  
2009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改革和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意见,明确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标志着教师职业资格制度进入改革和完善阶段。为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以重庆市高职院校为例,探索建立高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有利于丰富国家高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研究的理论成果,切实提高高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优化教师结构,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师资队伍,从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查吉德  
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程度、教师资格认证的有效性以及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是检验教师资格制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我国现行职教教师资格制度总体表现低效,未能有效满足政府、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职教教师资格认证低效,认证标准未能有效反映职教教师的专业性,认证方式不能有效审核申请人真实的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认证结果缺乏预测效度;作为职业准入制度的职教教师资格制度执行低效,大量中职教师属于"先上岗,后拿证",多数中职学校在教师招聘中对教师资格证书并不作硬性要求,且实习指导教师的持证率,大量实习指导教师属于无证上岗或持无效证件上岗。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广顺  李潇  
2013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职业学校教师准入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但该标准比较宽泛。借鉴国际上职业教育先进的美德两国在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的法律规范、资格要求、考核选拨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对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教师资格制度作了一些探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龚兴英  
本文从健全的教师资格法规、教师资格证的三种类型及多样性和三级化、教师资格制度的革新、教师资格证的综合化和弹性化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日本教师资格制度的特点,并提出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和评审监督检查机构:扩充教师资格证书种类、简化等级、合理分科和提高学历要求;实行二级年检制度,打破教师资格证的终身有效性等举措,以完善我国教师资格制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光明  佘文娟  
教师资格认证以及教师评级制度的完善,有助于保障中小学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加拿大萨斯卡彻温省的教师资格认证与教师评级制度具有认证体系权威、培训项目丰富以及教育背景评估全面等特点及优势。学习借鉴萨斯卡彻温省的成功经验,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新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不强、教师门槛低等问题,以期完善我国的相关制度、不断激励教师的持续学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明帅  谢赛  
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师入职标准,我国的教师准入制度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较大,这给具体的操作带来不少困难。本文通过对美国和英国等基于教师入职标准的教师准入制度的分析,提出在实行开放教师教育的今天,我国需尽快建立教师入职标准,并以教师入职标准统领教师准入制度,这对从源头保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育锋  
职教教师是一种具有自己职业特色的职业,应该制定反映职教教师职业特色的资格制度。职教教师资格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基础,这种基础应该包括职教教师资格制度的法规基础——现行教师资格制度,职教教师资格制度制定理论基础——职教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职教教师资格制度制定的经验基础——国际社会职教教师职业资格,和作为职教教师资格制度制定的事实基础——职教教师对职教教师职业资格制度的认识。综合以上基础,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制定具有职教教师职业特色的职教教师职业资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江军  
文章从培养目标、培养质量、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培养途径等方面,分析了发达国家职教师资职前培养的特点,总结了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启示,即完善职教师资的培养目标、严格控制职教师资的培养质量、激发相关主体协同培养职教师资、凸显能力导向的职教师资培养过程、拓宽职教师资职前培养渠道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阮艳花  刘英  
国家教师荣誉制度是从国家层面出发,对教师在其工作能力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与肯定,对教师在其工作方面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和逻辑分析法相结合,从英、美、新三国的国家教师荣誉制度设置状况出发,对三国在国家教师荣誉制度方面具有的共同特征进行梳理,并获得一定的启示。研究认为,我国在设立与完善国家教师荣誉制度时,应该明确自身的教育目的,确立合理的评价制度,以及明确获得荣誉的教师的相应职责。这对推动我国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合理化建设是有所助益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卿  蓝欣  
从现代职教模式的角度来看,职教教师应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有一定的职业经验和能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专业素质。"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可以通过组织教育类科目考试、面试和试讲等方式进行测试,职业经验的考察则可以要求职教教师资格的申请者提供相关证明即可,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衡量则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为指标。此外,还应对职教教师应具备的每种素质制定出相应的标准,以确保职教教师不仅具有相关素质,并且在每种素质上都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聂伟进  
我国职教教师资格制度应该遵循三种制度设计理念:职教教师专业化、职教教师技术性和追求卓越职教教师。现有职教教师资格制度由于理念上的偏差,存在着横向上无区别,纵向上无区分,整体上低效性等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黄旭华  盛世明  
中世纪大学教师资格证获取,一方面要得到教会在程序上的形式认可,另一方面要得到教师行会在知识、能力方面的实质性认可。中世纪欧洲大学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在价值倾向、制度安排以及培养标准等方面,为今天的教师资格制度建设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谈苏欣  刘春玲  杨福义  
基于文献法对日本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进行研究,并参照日本发展经验对我国建立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不断完善的制度体系,灵活性强,可以为我国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